顶点小说网 > 人事总监 > 2

2

小说:人事总监作者:杨潼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0-12-03 17:25:00
  过了六月,气温升得很快,转眼间,各大商店都开始第一轮的夏季折扣了。这些年,全球气温转暖,夏天热得有些不讲情理。以前,时不时来个台风,能爽上几天,这两年,台风好像也少了,就是偶尔掠过上海,也是尾巴扫了一扫黄埔江面,就转到浙江和福建去了,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折腾够了,才勉强到上海周边,那时候,也没什么威力,只把天上的云层推到一起,看起来蛮吓人的,其实,都是虚张声势,然后,照样热,就像一屁股坐在地上的大象,压得下面的草,连气都透不过来。

  斯泰尔斯中国的大会议室,已经开了将近半天的会。只是偶尔有一两个人走出来上厕所,神色凝重,或是出来打手机,但都匆匆地挂掉,很快又返回去。中午,公司的清洁阿姨陆续把快餐送进去,一会儿,又拿了个大口袋装了一堆垃圾出来。

  这景象,就像医院急诊室外,一些人望穿秋水,一些人闪进闪出。

  里面,两大主角--特伦斯和袁克敏,各自坐在自己的惯常位置上。

  特伦斯通常是一定穿西装的,再热也是如此,而现在,他也脱掉了西装,嘴里叼着雪茄,时而又把眼镜摘下来,用布擦拭着。

  袁克敏只咬了几口汉堡,就没了兴致。他把领带口往下拉了拉,松了衬衫最上面的扣子,试图让脖子缓口气。杯子里,已经是五杯咖啡空了,嘴里尽是苦涩的滋味。会议桌上面的三个烟灰缸都塞得满满的。屋里,烟雾缭绕。

  “总之,定价权一定要由大中华区来统一管理。袁总,我就不明白,你到底担心什么?如果说担心效率,我们楼上楼下,沟通起来很方便,我保证不会误你任何事情。”特伦斯的口气十分坚决。

  “我想说的是,中国区管理价格这么多年了,没出现过什么问题吧?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做这个调整吗?”袁克敏知道,定价权是渠道销售的命脉,你没有这个权力,那么什么特价呀、优惠呀,都会受到掣肘。最多,你只是客户和大中华区之间的传送纽带而已。更何况,没有定价权,你在客户那里就没有任何灵活性可言,显然,你的地位都会下降。

  “调整当然是必要的,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据一些KA投诉,他们拿到的价格比我们的一些一般的经销商拿到的价格还高,我们承担不起lose(丢失)这些global(全球)大客户的代价。定价权centralize(集中)到大中华区后,就可以统一协调,不至于再像现在这么混乱;第二,现在的渠道销售价格很不一致,你们看看我的这组数据就会承认这一点。”特伦斯打开PPT,指着一组数据说,“看看,在成都,你们给这家经销商这个价格,在北京,同样产品的价格竟然低10%!在郑州,又高15%,到底你们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在定价?”特伦斯用眼睛盯着袁克敏。

  袁克敏没有啃声。沉默在蔓延。

  “我们不是那种夫妻老婆店,想给客人什么价格就给什么价格。我们是一家跨国公司!这里需要制度和管理!”特伦斯“啪”的一声拍响了桌子,正在低头看数字的丹尼尔吃了一惊,把头抬了起来,刚好碰到袁克敏扫射过来的眼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啊,如此闷热的季节都觉得寒气逼人。

  丹尼尔觉得自己的背在出汗,他也知道袁克敏眼光里的含义是什么。因为,特伦斯手上的数字,正是自己提供的。

  他觉得喉咙很干,抓起矿泉水使劲地灌了几口,由于倒得太猛,一股水竟然滑到自己的衬衫上面了,马上,胸前就湿了一片。

  好在其他人都没注意,他们各自在盘算着,就像围观打架的人群,热闹固然热闹,但没准儿自己挨个误伤。

  “我不否认有这些问题存在,但是否统一到大中国区就能解决呢?我们现在上百家经销商,如果它们每一款进货的产品价格都要等着大中国区批准,那我们的销售人员、市场人员还做什么事情呢?况且,大中华区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处理这么多的价格申请。效率不下降才怪!”也只有袁克敏可以在这个时候继续跟特伦斯对仗。

  与会的其他人,要么埋着头记录着什么,要么若有所思地盯着投影幕上的图表和数字,就没有一个人发言。他们都知道,自己此时说什么都会挨飞刀。

  “在管理上,关于分权和放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各有道理,我们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但是,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会议是很有成效的,我们各自都提出了明确的看法,这很好,问题不说透,就解决不了问题。”特伦斯突然站了起来,一番话,云山雾罩的,让人不知道他背后的真实含义。

  “大家都说现在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我认为应该叫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这是我偷一个朋友的发明。为什么我觉得有道理呢?现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融入到全球化的结构中,它无法很好的生存;但是,任何的全球化,如果不与本地情况结合起来,就产生不了synergy(协调效应)。我们的价格战略,需要一个整合,那就是要集中管理,否则全乱了;但是,完全集中,就没有灵活度了。”

  特伦斯走到袁克敏的身边,轻轻拍了拍袁克敏的背。“我理解你们需要一点灵活度。这么办,给予经销商的任何价格优惠,只要没超过10%,你批;超过10%的,报上来。各区域的销售经理无权审批任何特价和价格折扣。Fair  enough(够公平吧)?”

  特伦斯不要一个大获全胜,不尽取,不尽予是他一贯的风格。对他来说,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袁克敏来说,又没有失去全部的东西,这样的交易,你不答应都不行。

  拍我的背,让给你越拍越背。袁克敏一阵厌恶在心头,而多年的修炼他已经做到,或是正在做到“矫情镇物”,这时候,竟然能凑出个笑脸来。

  再扛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该收手得收手。只要没全输,自然有翻盘的可能。想到这里,袁克敏开腔了:“我同意。我想大家也都领会到了,看来,我们中国区看问题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深度,都还很窄,经特伦斯的点拨,就开窍了。那特伦斯你看,我们今天的会是否就到这里?我们回头整理个memo(备忘录),然后发通知出去,从今天起就这么执行。特伦斯,今后我们报上来的申请,一定要尽快帮我们审批哟,否则,经销商们会满世界追杀我的。”

  “没事的,不用担心啦,我给你挡子弹,哈哈哈。”特伦斯笑了起来,下面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就像是天边的阴霾突然间闪出了一道亮光,那不是阳光普照的晴朗,反倒刺目、反倒清寒。

  “袁总,这是我出差的报销,麻烦您签一下。”在袁克敏走过丹尼尔身边的时候,丹尼尔把一叠**递了过去,袁克敏只是轻轻地说,“先交给安吧,明天我再看”,然后,看也不看丹尼尔一眼,径自向室外走去。丹尼尔一手拿着票据,一手拿着笔,僵在原地,咋看过去,好像一个找偶像签名,但惨遭拒绝的粉丝一样。

  丹尼尔可不是一般的粉丝,他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签名就放弃了追随,更不会因此而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表。对经销商的规范措施很快就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凡事先啃硬骨头是丹尼尔的风格,他已经找好了自己下嘴的地方,那就是斯泰尔斯在华北地区最大的经销商京旺公司。

  京旺公司的老总韩伟先前是**官员,十多年前下海做生意。他的手法非常强悍,为了打开一个市场,对上压厂商,要高额返点、价格优惠,对下不惜压价甚至无利销售,让量跑起来,很快,他就把斯泰尔斯的产品做到二级、三级和农村市场,成了斯泰尔斯在华北的主要支柱。最近几年,京旺自恃实力雄厚,已经不再满足京、津、唐地区了,竟然把货窜到大连、沈阳和鞍山,不断地向这些地方冲货,把个东北地区的市场价格搅得非常混乱。店大了欺客,客大了也欺店,京旺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斯泰尔斯索要各种优惠,如果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就按兵不动,几个月都不进货。

  而斯泰尔斯华北区域经理赵擎天对此一直是默许和纵容的。公司唯销量是问,不及其余,所以,只要销量达标,就一美遮百丑。对韩伟窜货的问题,东北地区已经抱怨过无数次了,每次都不了了之。

  拿华北开刀,丹尼尔是有备而来的:有特伦斯在后面支持着,袁克敏在大背景下不可能反对。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他几个区域对丹尼尔的到来,虽然说不上热烈的欢迎,但至少还维持了个表面的和谐,特别是跟华东的刘凯合作起来,刚开始还是有些别扭,但很快双方都认同对方的实力和处世风格,反倒日渐亲近起来。

  丹尼尔的性格是遇事专往阻力最大的地方走,对他来说,不拿个牛人当马骑,自己其他地方的小胜都没有说服力。

  这天早上,他来到罗伯特的办公室。

  正在写邮件的罗伯特站了起来,“请坐。”

  丹尼尔坐了下去。

  “你的前任威廉是个大胖子,以前每次他到我办公室,也坐这张椅子,我都担心他会把椅子坐翻。”罗伯特笑着说。

  “我最近好像也胖了不少,自从到斯泰尔斯以来。”丹尼尔感慨地说。

  “哦,那我们这边是什么这么养人啊?”罗伯特不解。

  “咳,我是个闲不住的人,以前在塞斯,每周至少出去一次,每次两三天,跑几个城市。现在好了,到斯泰尔斯这边,就在华东转游。其他时候都在办公室呆着。”丹尼尔抱怨说。

  “袁总可能是希望你先熟悉情况,然后再到各地去巡视吧。”

  “不下去是了解不到情况的。”丹尼尔摇了摇头,像是自言自语。“我今天来是想咨询你一个事情。”

  “什么事情?”

  “我们这边跟员工签的劳动合同,一般是签多长?”

  “新进来的员工,无论级别,除老板特批以外,一般都签一年。一年后,决定续签的,签三年。”

  “那续签的时候,可不可以只跟员工签三个月的合同?”

  “三个月?”罗伯特一脸茫然。

  丹尼尔也没说话,只是看着罗伯特。

  “没有规定说不能签三个月。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罗伯特回答。“你想跟谁签三个月呢?”他又追问一声。

  “华北区域经理赵擎天。”丹尼尔平静地说道。

  “有什么原因吗?”

  “在他的管辖之下,屡屡出现经销商窜货的情况,我跟他提了多次,这类事情仍不时发生。昨天,东北有三家经销商联名写信告他,称要是我们不解决京旺公司的窜货问题,它们将不再做我们的经销商了。”丹尼尔语气冷漠,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眼睛习惯性的眯缝起来,脸庞透露一股杀气。

  “我赞成对这种行为必须要给予警告。但是否可以考虑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发封警告信?”罗伯特觉得丹尼尔是想通过此事树立自己的权威,杀赵擎天这只鸡给其他的猴看。上任伊始就这么大的动作,罗伯特佩服丹尼尔的勇气,也担心此举未免动静太大,毕竟赵擎天可不是什么善主。

  “警告信对这种人根本没效果!要罚就得让他长记性,我也不是没给他留后路,如果他识相,改正过来了,三个月合同期满,我继续给他签,签三年也可以;但如果他依然如故,那就对不起了,三个月一到就让他走人,而且,还可以不用赔钱。”

  “按以前的规定,合同终止可以不赔,但现在,如果公司提出终止,也是要赔偿的。”罗伯特纠正道。

  “但即使这样,也比我解除他合同方便吧。解除合同除了赔钱,还需要充足的理由,你说是吧?”丹尼尔对劳动法规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当然是个办法。但你是否考虑过这样做的影响面?”罗伯特问。

  “影响肯定有,但斯泰尔斯在渠道销售方面屡屡出现的问题说明,我们再不采取严厉的措施已经不行了!而且,上周公司专门发了文件,凡是经销商异地窜货被查实的,一律取缔经销商资格,并其所在区域的销售经理进行严肃处理。袁总和大中华区都是支持的。我们对赵擎天的处理也给所有的经销商和公司各区域经理、分公司经理一个明确的信号:公司对这些事情是认真的,不是走过场。”丹尼尔态度非常坚决。

  “你手上的证据确凿吗?”罗伯特还是有点不放心。

  “你可能也知道,我们发到各区域的货都有不同的编号。比如,到华北区域的货是PN,北京是PN-1,天津是PN-2,依此类推。而东北地区的编号是PNE,沈阳的编号是PNE-1,大连的编号是PNE-2,其他城市也各有编号。现在,他PN的货,跑到PNE去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丹尼尔言之凿凿。

  “你也听听袁总的意见吧,毕竟赵擎天是个区域经理。”罗伯特望着丹尼尔,心想,一般新领导上任,都会先了解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然后再伺机布局。丹尼尔不像是莽撞的人,或许已经有人告诉了他中国区的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对于剪不断、理还乱的麻,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用快刀斩。显然,丹尼尔不是那种嗜好修修补补的人。

  “袁总那边我会去说,我相信他会同意的。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咨询法律上的风险。”丹尼尔站起身来。

  看来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到我这里来无非是了解下有无法律风险,顺便也打个招呼,仅此而已。此人不仅是个有主意的人,也是个有了主意轻易不会变的人。

  雷厉风行。到底比威廉有魄力。斯泰尔斯的沉疴,就得要这样的人才能医治。罗伯特暗想。不过,他也捏了把汗:这里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深呐。

  但他怎么知道赵擎天合同要到期了呢?罗伯特还是有些纳闷,在送走丹尼尔之后,他叫来了杰西卡。

  “华北赵擎天合同是哪天到期?”

  “下个月25号,刚好还有一个月。我们昨天刚发了是否续签的通知给他的直接上司丹尼尔。”

  哦,原来是这样,正愁没机会找突破口的丹尼尔正好利用了这个机会。

  但是,逼赵擎天出局真那么容易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