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681章 雪崩式坍塌

第681章 雪崩式坍塌

小说:直播之工匠大师作者:九个栗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1 17:53:37
看着屏幕上,隧道基床表面厚厚的泥沙,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肉眼看着都这么厚的话,那测量起来,恐怕有六七厘米深了吧?

        前面的沉管安装得太顺利,就连前天才安装好的第十四节沉管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现实。

        这一日阳光晴好,正是难得的好天气。

        没有暴雨,没有洋流,这基槽究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厚的泥沙堆积?

        昨天的检测结果呢?苏总工垂眸,拖过手边厚厚的一叠资料。

        林总工记性很好,抬手拉出一份文件:这个,昨天的情况是很好的,今天上午有反馈过情况,基槽有泥沙,但当时还不多,在可控范围内,没有这么厚。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严重,没有一个人闲着,全在拼命地计算。

        潜水员很快将最新的数据输送过来,他们仔细分析验证过后,才递交了最新的报告。

        泥沙回淤厚度在不到24小时里达到了6厘米至8厘米,刚刚超过了标准值!

        根据最新测量结果,泥沙堆积最厚的地方达到了8.6厘米。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的话沉管安装的基床面泥沙淤积标准容重为1.26千克/立方厘米,回淤物的淤积厚度不得大于4厘米

        但那是以前的标准,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事实上,在有了陆子安的加入之后,他们的标准早就提高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陆子安总是有办法,让精准度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眼下,他们别说按陆子安的标准了,就算是按国际标准,这一节沉管也安装不到位。

        林总工掌心捏了把汗,不过短短几分钟,后背就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这

        他和苏总工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

        而施工现场的询问,也像一根针一样扎进了所有人的心底:那这沉管,还装吗?

        屏幕里,海水轻柔地抚在沉管上。

        巨大的沉管悬在基槽上方,已经停了很久了。

        整个指挥室,都陷入了一种焦躁的情绪里。

        如果撤出安装,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瞩目的海底隧道施工将被迫延期

        可是如果继续,就算陆子安在这,也不可能将这些泥沙的存在抹除。

        苏总工还在思考解决的办法,林总工已经果断地做出了决定:通知所有人,开会。

        施工队原地待命,指挥部这边已经迅速在会议室集合。

        经过多日的磨合,如今陆子安带领的这些人,被命名为技术支持团队。

        同他们一样的团队,在他们这里还有两队。

        苏总工和林总工两人在首席落座,神情严肃:好了,大家都畅所欲言吧,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说。

        指挥部和各团队,基本分为了三方。

        一方以陆子安为代表,坚持质量第一:如果质量跟不上,这桥修了有什么意义?

        一方则是工期为上:工期这么赶,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时间,难道要因为区区泥沙而延期?

        剩余的人,则表示弃权。

        他们既想要质量,又舍不得工期,左右为难,索性弃权。

        究竟是要质量,还是要工期?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是陆顾问的标准太高了,依我看,许多桥梁隧道都是以国际标准实行的,也没出过什么问题啊!

        既然能做到最好,为什么要将就?

        如果能做到最好,谁不想做?问题是现在做不到啊!谁知道这泥沙回淤是长期还是短期,如此这次不装,下回泥沙堆的更多怎么办?每拖长一天,就是巨额的资金在输出!

        如果就这样装上去了,后期泥沙更多,对整个隧道产生不良影响,你想过后期的维护费用吗?

        双方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他们吵到一定程度,苏总工才沉声问道:陆顾问,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陆子安抬眼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桌面轻轻一点:我认为,最好是把情况变为可控,再进行对接,不要图一时之快,留下一堆烦忧。

        这话真的是非常实在了。

        林总工按了按眉心,看看时间,从发现问题到现在,他们已经讨论了四个小时了。

        行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分沙哑。

        抬起眼时,众人看着他,仿佛瞬间便老了十岁。

        停止沉放。林总工目光沉痛,做出了这个令他非常痛苦,却不得不做的决定:传命令下去,将沉管撤回坞内!

        总工有人惊疑不定地看向苏总工和陆子安。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苏总工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询问:去吧。

        消息传到北亰,举国关注。

        在交通运输部的协调指导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均在第一时间派出资深专家紧急支援

        国内25位常年研究珠江口泥沙潮汐和气象方面的顶级专家,成立了技术攻关国家队。

        专家组先后召开36次专题会,开展了9大类300余项风险排查,在施工现场周边120平方公里海域布设6组固定监察基站24组监测仪器。

        先后完成200组地质取样普查30多次密度检测,分析研究泥沙产生的原因。

        制定应对措施,探索建立预警预测机制的可能性。

        所有人都精神紧绷,愁眉不展。

        陆子安也很着急,但确实是无能为力。

        海洋泥沙回淤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早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就有考虑到珠江口海底泥沙回淤,制定过施工解决方案。

        之前,他们一直依照这个方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前十四节沉管的安装。

        可是随着隧道的延伸,海底水文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e15沉管以东的基槽处于铜鼓浅滩南部滩尾,受河口冲淡水和浅滩下泄泥沙的直接影响,铜鼓浅滩尾部淤积南移,沉管施工处于有利于泥沙落淤的水动力泥沙环境中。

        特别在冬春季,受潮流东向风浪等作用,铜鼓浅滩泥沙再次启动扩散,直接影响e15沉管以东基槽区域,因而基槽淤积越发严重。

        专家们根据现场大量实测资料,并结合动力地貌卫星遥感反演数学模型试验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无数次的激烈讨论和缜密的研究。

        在此期间,陆子安唯一能提供的,就是对他们提出的内容做出精细的模型推演。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一个个可能的因素被排除,最终他们从这模型里,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

        附近的海域,有不少采砂船。

        这些周边的采砂活动,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基槽回淤影响较大。

        基槽出现异常回淤的主要泥沙来源是内伶仃岛附近采砂作业所致,采砂形成的高含沙浑水以直接输移和再搬运方式进入基槽。

        情况探明,项目部立即向上级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依据攻关组大量详实严谨的研究结果,官方第二天便公布了最新申明:即日起,沉管作业区上游十几公里范围内的7个采砂点停止采砂。

        这一年的春节,所有人都留在了珠海。

        没有硬性规定过,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所有人都在为节后e15沉管的再次对接做着详尽的准备。

        所有采砂活动停止后,海水也逐渐变得清澈,海底的流沙回淤量慢慢进入了可控范围

        时隔三月,他们没有再拖延下去,初六这天早上,潜水员传回最新数据,确定基槽泥沙已经清理完毕后,浮吊船拖着e15,再次缓缓驶出船坞。

        海面的风吹来有些刺骨,但所有人心中都一片温热。

        最麻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而且如今海底的影像也更加清晰,这次一定没问题!

        沉管走到中途,已经遥遥看到了施工队的船只,没等所有人松口气,施工组紧急传回了最新消息:不好了,海底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淤泥,根据我们预估,覆盖物总方量大约为2000立方米!

        林总工手掌用力地撑在桌面,凝声道:重复一遍,多少?

        不少于两千立方米!

        指挥室已经有人忍不住低吼道:为什么之前没发现!为什么现在才说!

        船已经驶出,沉管已经出坞了!

        这拖移一趟就是几百万的资金在浪费!

        报告!之前真的没有,就是突然之间发生的!

        原本他们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沉管的到来,但是一直盯着海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原本澄澈的海水突然变得极为浑浊,这才察觉到不对劲迅速上报的。

        与此同时,所有屏幕上,也开始清晰地呈现海底的一切。

        看着那铺天盖地的淤泥,苏总工跌坐回座位。

        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糟糕。

        经过数据分析后,有人沉声道:总工,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这应该是基槽边坡上的新近回淤物发生了雪崩式坍塌!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

        之前有多期待,现在心里就有多绝望。

        陆子安垂眸,没有说话。

        说不难过,那是假的。

        做了那么多模型,甚至很多人已经想到了各种突发现象的解决方案,却在现实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两千立方。

        苏总工和林总工面色灰败,却仍然保持着冷静,下达了最紧急的命令:e15回坞。

        总工

        想起这些天的艰苦付出,想起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有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