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630章 蚯蚓走泥纹

第630章 蚯蚓走泥纹

小说:直播之工匠大师作者:九个栗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1 17:53:18
那一瞬间,空气几乎凝固了。

        唐老含笑而立,手下却毫不含糊地,用力一摔!

        心,仿佛也跟着碎了。

        篓子里,堆满了破碎的残片。

        青蓝紫红,各色纷呈。

        任凭器物如何精美,落入竹篓便成了一抹钧魂。

        唐老听着那清脆的响声,手颤抖了很久,都无法放松下来。

        看着陆大师摔碎那些失败的瓷器的时候,他有些失落,但却没有太大的感觉。

        那种感受,是遗憾多过于难过。

        他光顾着可惜那件瓷器没有成功窑变,却从没想过,陆大师亲手摔碎那些精心制作出来的作品时,会是什么心情。

        此刻感同身受,方才懂得,从未得到并不难过,难过的是,得而复失。

        亲手毁掉来之不易的心爱之物,简直心痛到无法呼吸。

        唐老缓缓抬头看向陆子安——他只砸了这一件都如此痛苦,陆大师砸了那么多件,他会是什么感受?

        察觉到他的视线,陆子安思索片刻,安抚道:唐老,您别太难过了,明天我们再一起好好研究一下,既然能出一件钧瓷,那就一定能出第二件!第三件!

        知道他误会了他的意思,但是唐老也没有过多解释。

        他点了点头,道了声谢,默然无声地擦了擦眼睛,努力朝陆子安笑了笑:得,有您这句话啊,那一定能成的嗐,这人老了啊,就是扛不住造,一晚上没睡,我这眼皮子都睁不开了,你们忙,啊,那明天见了啊陆大师。

        其实他是想留下的,可是众人看向他的目光掺杂了太多同情,或许也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情绪在里头。

        年纪大了,最是受不得这个,反正也有了陆大师的话撂在这,明天再来也不迟。

        好,明天见。

        陆子安亲自送他到了门口,直到唐老再三拒绝,他才停下了脚步。

        天很暗。

        夜风萧瑟,穿着笨重外套的唐老裹了裹衣裳,步伐蹒跚地缓缓向前。

        瘦削而略显佝偻的背影,让人总忍不住回想起刚才他捧着挂盘目光熠熠生辉的模样。

        到了门口,似乎察觉到什么,唐老转过身来,面容模糊地朝他们用力地挥了挥手。

        风中飘来他略显沙哑的声音:回去吧!回去

        陆子安叹了口气,折身走回工作台前,继续捡选。

        其他人各自对视一眼,默默地拿起了自己的作品。

        没有任何交流,众人却都翻来覆去,仔细地检查过,确认自己的瓷器有无窑变。

        然后,工作间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清脆声响。

        陆子安背对着众人,手指轻轻抚在双耳瓷瓶的釉面上。

        他沉默地听着那些动静,迟迟不敢转过身。

        看着别人经历总觉轻易,事到临头才察觉悲伤。

        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他没有去问。

        本以为这一窑瓷器,恐怕就是那两件釉变彩打止了。

        结果没想到,陆子安打开最后一个匣钵时,一抹清冷的白色跃入眼帘。

        哎呀,怎么是白的

        众人的遗憾和叹息还未来得及说完,陆子安手下一个用力,将这高四十厘米,入手微沉的瓷瓶直接拎了出来。

        红!?

        谁也没有想到,那纯净的白色,仅仅占据了半个瓶身。

        釉变彩来得突然而热烈,仿佛是雪地里突现的一朵红梅,又仿佛是火山口堆积千年不化的霜雪。

        难得的是,这红色艳而不妖,纯而不凝。

        仿佛是一抹流光,于瓶身摇曳流淌。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有新的体会与领悟。

        尤其是这红与白相接处,隐隐约约的冰裂纹络,更是使其莹润釉质透活欲滴,视如碎裂,当真有一种冰霜融化寒气逼人的质感。

        就连陆子安,都对这般景象颇为惊奇。

        指腹轻轻抚在釉面,指下分明有些灼热,但是这雪色却给人冰冷的感觉。

        若这冰层过厚,便会给人笨重的感觉。

        偏偏这雪色莹润,也有炉钧挂红的工艺在共中,这雪色下又隐约透出一分碧蓝。

        雪山之巅!我曾经爬过雪山,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种感觉啊!有青年兴奋不已,失声惊叫。

        这声音来得突兀又刺耳,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对其斥责。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瓷瓶,根本舍不得挪一下视线。

        我看着,怎么感觉这釉面,好像还有纹路?有老师傅忍不住掏出了放大镜,恨不能直接挨到瓶身上去瞧。

        白色的釉面垂垂流下的过程中,有所倾斜,多路汇合,形成了屈曲蟠折的状态。

        而底下的红色釉面颜色偏深,二者相冲,便留下了一些不甚明显,却又颇为灵动的纹路。

        好像是哎,陆大师,这是什么啊?

        嘴里问着,心里头却犯着嘀咕:可别又双叒是裂啊?他们这小心脏可真承受不来了。

        陆子安将瓷瓶拎起来,对着光细细看了看,唇角微勾:细线隐纹,呈流动型

        不等他说出答案,已经有人惊喜交加地大声喊了出来:难道是!蚯蚓走泥纹?

        的确,仔细欣赏时,便能看到这些纹路仿佛如雨后走泥的蚯蚓。

        古董商一般称之为蛐蟮纹,而在瓷器行,专业的名称是蚯蚓走泥纹。

        所有的纹路都不容易,但这其中,又属蚯蚓走泥纹最为难得。

        《匋雅》中有句扑朔迷离的话,曾给人简略地勾勒过蚯蚓走泥纹的创作。

        【缩釉之虫画者。

        又如蛇者灰。

        海南人以蛇骨研未,和入绿香中焚之,则香灰不落。

        且屈曲蟠绕,若蛇形。】

        意思就是宋人在钧窑烧制中,曾加入了一种类似蛇骨的物质,使泪痕变得比较粘稠(也更莹润)。

        烧制出的瓷器,这种蛇骨物质在流下的过程中,多有倾斜,多路汇合,最终才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纹路。

        只是因为并无工匠手札参考,加上史书上也没有详细记载,所有一直以来,这种纹路的创作过程仅限于人们的想象。

        也正因此,他们才无法在第一时间将眼前的纹路,与蚯蚓走泥纹联想起来。

        陆子安沉吟片刻,点点头:只是值得一说的是,蚯蚓走泥纹,其实并不是钧窑独有的,汝窑也有。

        呃

        众人面面相觑,倒是颇为统一:没听说过啊。

        陆子安接过毛巾,一边擦手一边道:《匋雅》曾记载:这件瓷器虽然没有留下真品,但光凭想象也知道难得

        这说法倒是挺稀罕,他们凝神思索。

        没等他们想出个结果,陆子安又道:此外还有这便是坐实了汝窑也有蚯蚓走泥纹的事实,只是汝窑器本就罕见,有蚯蚓走泥纹者更稀罕,至今不曾有真品现世。

        其实很多收藏家都对蚯蚓走泥纹有误解,最大的误会就是这种纹路仅限于钧瓷。

        虽然他也没有见过成品,但是既然曾有记载,那么他就不能给人这种纹路属钧瓷独有的错误概念。

        我倒是见过一件钧瓷珍品,当时拍出了天价,上边就有蚯蚓走泥纹一位老师傅沉思着:但是那是红与青色相接处才显现的,我真没见过这种白

        莫非,陆大师这是在研究钧瓷的过程中发现的新型工艺?

        白得如此纯粹,在光下又有着淡淡月白的莹润光泽

        如果不是亲眼得见,他们真的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精妙工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