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372章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第372章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小说:直播之工匠大师作者:九个栗子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1 17:50:23
重云当下就想着,意思就是说他心胸狭窄咯?

        只是他自己也清楚,话自然是不能这样回的。

        于是重云只能强忍了不耐,微笑着道:是啊,陆大师自然是好的,我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确实是位难得的青年才俊。

        这种场面话,对于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人来说,听听就罢,没谁会当真。

        但这跟他打电话的却是个一根筋的主,竟然松了口气,连声道:哎,对对,不过重大师你还是说的不够准确,这陆大师岂止是青年才俊,你是不知道,有不少老家伙私底下称陆大师是个鬼才呢!

        嘶

        牙疼。

        重云听得直倒酸,却偏偏又要按捺着性子与他周旋,听了一箩筐陆子安的好。

        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陆子安故意安排来气他的。

        攒了一肚子的气,偏偏还没处发。

        重云挂了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淡淡地扫向风无羲:你的玉雕做得怎么样了?

        跨界有点难度。风无羲声音平静:所以我还在努力练习。

        嗯,去吧。

        风无羲没多话就直接走了出来,因为他非常清楚,那杯有多烫。

        既然重云端着架子,宁可忍痛直接咽下去,也不肯在他面前示弱,那么他问也没有意义。

        只是既然已经这样了,看来这几天都得喝粥了。

        然而与华夏境内的关注点不同的是,鹰国与镁国的民众们,此时更多的都在关注漆艺比赛的结果。

        的确如国人所想的一样,这个戏剧性的转折和结尾,给了国内外大师们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

        有人将比赛的视频发布在了yyiutu官短短半小时内的点击量就达到了数十万,而且还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许多大师开始正式认识到了陆子安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是真正的国际性。

        有不少国外的大师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近期或许可以考虑来趟华夏游。

        评论也是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人身在局中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如华夏国人,如傀国民众。

        他们互相指责,或怨怪或自喜。

        很少有人站在中立的立场,认真地分析这场比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

        而其他国家的人则不会,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论。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也都想过。

        不过华夏一般认为当面直接问其隐私,是一件非常没素质的行为。

        而且由于陆子安地位声势水涨船高,众人在他低微时拉不下脸,在他高高在上时却又鼓不起勇气。

        因此,直到现在倒也真没人这样质问过陆子安。

        这个问题像长了一样,飞快地传回了华夏。

        于是第二天到工作间的时候,许多人都在默默地观察陆子安,暗自交流着眼神。

        而陆子安毫无所觉,专心致志地进行着乐器的制作。

        他最新的创意,来自对玉的深入了解。

        玉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却能将中国古典文化的清隽雅韵充分的表达出来。

        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慢慢地将古韵诉说。

        而陆子安则希望,能通过他的努力,让玉发声。

        玉之所以难以做成乐器,就是因为其质脆。

        他以金银错技艺为基底做出的乐器,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

        通过精心雕琢和设计,最终陆子安做成了玉琴。

        琴?杨大师怔住了。

        旁边一位大师皱了皱眉:一把玉琴?确定能弹吗?

        不会弹一下就裂了碎了整个废了吧?

        陆子安指尖落在琴弦上,轻轻一抚,微笑道:绝对能弹。

        不过老兄你这话倒是说错了。另一位大师笑着摇摇头:琴不是一把一把的,是一张琴。

        是的。

        经常听人说一把古琴,一台古琴一架古琴,其实这些称呼用在古琴这件古老且蕴含文化底蕴的乐器上未免有些轻浮。

        有人点头表示附和:苏轼《行香子·述怀》就有: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另一人也沉吟道:也有说床的,一床琴,比张字显得更为庄重。

        一床琴的称谓来源于搁琴的器具,汉代刘熙《释名·释床帐》曰: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

        装载是床的特点,杨之水先生指出:凡上有面板下有足撑者,不论置物坐人或用来睡卧,它都可以名之曰床,比如茶床食床禅床。因而放置器物的支架基座也可称床。

        比如放琴的器具叫琴床,如自居易《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瀑布溅琴床;

        搁置毛笔的器具叫笔床,如岑参《山房春事》一片山花落笔床等。

        因此古人称琴为一床,明代《长物志》曰: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壁悬一床。

        陆子安也挺意外,没想到这些大师对古琴也颇为了解。

        当下沉吟道: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确实床字显得正式一点,不过张字倒也显得更亲切却又不失文雅。算是各有好处吧。

        各打五十大板,却也没有刻意去迎合某人的观点,刚才剑拔弩张的几人怒色渐消。

        声乐组的负责人一直派人守在这边,听说陆子安终于有了成品,连忙带人赶了过来。

        看到玉琴的瞬间,声乐组几个人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的是,都是一副极为欢喜的神情。

        有人更是主动说道:陆大师,请问我能试一试吗?

        看到好琴,实在是心痒难捺啊!

        陆子安收回目光,看向眼前这人,却惊讶地挑了挑眉。

        因为这个人,他认识。

        古琴大师,管先生。

        华夏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专门从事于古琴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

        声乐组负责人连忙解释道:管先生是我专门请来指导我们工作的

        只是听说陆子安做出的是一张玉琴,管先生便跟着一起过来看看,却没想到他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负责人心里不禁惴惴,陆大师可千万别生气啊,两边他都惹不起。

        陆子安却没犹豫,笑着点点头:好啊。

        他起身让开,管先生欢喜的目光缓缓从玉琴上划过。

        以他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真是一张难得的好琴!

        琴者,禁邪归正,以和人心。

        这样的好琴,值得更好的对待!

        因此他并没有急着坐下来弹奏,而是吩咐徒弟几句话后,耐心地等待着。

        不一会,徒弟折返,捧来了水盆和香炉。

        在所有人肃然起敬的眼神里,管先生如入无人之境,自顾自净手焚香。

        他的手指纤细而修长,筋骨分明,仔细看指头,有着硬茧。

        这是一双弹琴人的手,从来不美,但结满老茧的手却施展出音乐的魔力。

        而管先生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看了眼拥挤的工作间,竟然迤迤然抱着玉琴起身离开了。

        没有人出口去问,陆子安唇角噙着浅笑,缓缓跟了上去。

        工作间后边有一处小方池,池上有凉亭,凉风习习,倒也颇为闲适。

        管先生独自一人,抱琴而去。

        缓步,上石阶。

        虽已年近半百,但却一点都不见老态,反而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那种精神上的年轻,根本不是外在的形象能够遮挡的。

        陆子安跟在他身后走进凉亭,其他人却没有跟进去,而是就在凉亭外拿着小马扎坐了下来。

        请。管先生在石凳上落座,轻轻放下玉琴,抬手一摆。

        谢谢。陆子安在他对面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当管先生的手,落于琴上时,他整个人的气度都变了。

        他右视其手,左顾其弦,手腕低平。

        铮!

        与其他人抚琴不同的是,管先生每一个动作,皆尽其力。

        没什么好看的架势,也没摆什么花巧的手势。

        没有推琴就舞的感觉,琴声也没有艳丽。

        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一曲《平沙落雁》弹奏得悠扬流畅。

        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

        然后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

        最后又复归於和谐恬静的旋律中。

        陆子安仿佛看到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画在眼前缓缓展开。

        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

        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

        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整支乐曲糅合了管先生精湛的技艺,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管先生不愧是古琴大师,对泛音滑音等技法运用自如。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将要结束的时候,琴声陡然变了!

        急促而快速的滑音,带来疾风劲雨般的前奏。

        不少懂音乐的人面色大变:竟然是《广陵散》!

        而且是广陵散节奏最快的第十七部分——沉名!

        不,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乐曲太过复杂而且极考究乐器和琴师技艺

        这玉琴,能承受得住这般弹奏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