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学的做个枭雄 > 第三十一章 玻璃

第三十一章 玻璃

小说:科学的做个枭雄作者:村头蹭树字数:2380更新时间 : 2021-03-18 00:13:00
攻城失败,阿不都悻悻而归,同时钦州进攻失败的消息也传了过来。狄轲与鲁朝陷入了对峙的局面。

        那么新元府呢?

        泣尔德不立呢?

        新元府也没有被攻下。

        鲁朝没有再败退,这个好消息传回了朝廷,然后传遍这个国家,希望重新在这个国家发光。

        但恩城的张三似乎有着不同的想法。

        ……

        我听到了前线已经稳定,晋王成功阻挡狄轲的进攻,稳定了局面,这是个好消息同时也是个坏消息,因为前方一旦稳定,基于国家安稳的要求,就会对我这种不法分子进行清剿。

        所以,前方的局势是会影响到对后方的政策。

        而我只能希望这些朝廷里的大人物已经把那个小小的张三给忘了。

        但只是寄希望在别人忘记上,那么我可能就有50%的几率被干掉。

        所以,一个月前想做的那些东西,现在是时候了。

        首先是做玻璃,这可是一个极好的容器,玻璃并不难做。

        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18世纪,为适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造出了光学玻璃。

        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

        这个世界,应该还没有人做出玻璃吧……

        我并不需要实现玻璃的量产,至少现在不需要,在满足自己使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做为奢侈品出售赚取经费。

        首先,恩城并不靠海,硅砂的来源只有在风化的花岗岩地形上找,然后获得沙子。

        我把樊斌沈姜全派出去寻找一处这样的地形,但很可惜,并没有……

        但是,还有一个选择!

        河沙!

        小溪里,河流都可以找到这种东西,但是这些细小的颗粒筛选起来可不简单。

        那么,矿场里的石英块怎么样?

        通通收集起来!

        透明的石英块烧制的玻璃更加透明,由于铁的存在玻璃会是绿色的。

        原材料:石英(70%),烧碱(20%),石灰石(10%)。

        将石英块砸碎,磨碎,变成细砂,再进行筛选。

        樊斌和沈姜等人是知道我的,虽然不知道这个张三要搞什么玩意,但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东西!

        火枪,发电机,然后是光!

        宁敏才可不知道,他倒想看看这个后生要搞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他们站在我身后,看我差人将一筐筐黑曜石倒进锅里烧。

        “大人是要炒板栗吗?炒板栗可不用这种石头。”沈姜疑问道。

        “并不,这是用来做制玻璃的隔热材料用的?”我回道。

        “玻璃?”宁敏才疑惑道。

        而这时锅里的黑曜石开始冒出白色的泡沫。

        “喔……这是什么?”樊斌惊奇道。

        “这是加热黑耀石产生的发泡体。”

        “发泡体?”几人异口同声的表达疑惑。

        “算了,和你们也说不明白,按我说的做就行。”

        “来人,将泡沫取出均匀的涂抹在窑上。”

        “是”左右几个士兵应声然后用工具扒拉出泡沫,用容器盛着端到一旁的窑,给窑穿起外衣来。

        待隔热层制作完毕。

        “烧制玻璃!”我下达了开工命令。

        烧火的烧火,鼓风的鼓风。

        不一会儿,第一批石英砂被送进去,我们就在旁边看着。

        “喔……喔……沙子竟然熔化了,就像铁砂一样,熔成红色的液体了。”沈姜呼喊道。

        “怪哉,原来这石头也能被烧融化啊。”宁敏才感叹道。

        我走到近前,用一根铸造的铁管从炉中沾取点熔融的玻璃,然后鼓足一口气将玻璃吹起,然后……破了,玻璃直接掉到了地上。

        ……

        尴尬!

        果然没那个技术。

        “沈姜,恩城有没有了不得的瓷器师傅啊。”我问沈姜。

        “了不得的瓷器师傅倒没有,有点本事的瓷器师傅倒还真有。”

        “还有那些个工匠什么的,你快去一并请来。”

        “是。”

        在沈姜回来之前我们又尝试了一次,对,是我们,樊斌也试了,还有在场的士兵,宁敏才则没有试了,估计是碍于他那读书人的面子吧,再有就是年纪也大了表现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确实会使其难堪。

        不一会儿沈姜就带着一大堆工匠和手艺人回来了。

        甚至连打铁的刻碑的都拉过来了。

        然后我给他们试了一遍,毫无疑问是个失败的展示:“大家看见我刚才做的了吗?你们只要能将这个熔化的东西吹好并制作成我纸上画的样子,赏银一百两。”

        听到赏银一百两,无论是打铁的还是刻碑的都是热情高涨。

        但我又泼了一盆冷水:“记住含住管子时不要吸气,否则热气进入你的肺,你就完了。”

        听到这,还是有不少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少工匠都去试了,但很多没有经验的人都失败了。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失败了一次,却要求重试,我批准了,然后他做到了。

        他那到位的吹气量,适当的旋转速度,他做出了一个圆底烧瓶。

        然后是平底烧瓶,锥形瓶,试管……

        我恭喜这位手艺人:“恭喜你,你可以拿走一旁的白银,但我诚心聘请你为我制造玻璃。”

        “玻璃?这种透明的东西就是玻璃吗?”

        “是的,还请问贵姓?”

        “段阳。”

        “段先生。”我给他行了个礼,“还有谁可以做到?”

        “我也可以!”一个年轻人喊到。

        沈姜贴耳道:“这就是我说的那个有点本事的瓷器师傅。”然后我示意他出来示范,只见他三下五除二,便做出了—烧杯!

        我很高兴:“你也可以拿一百两白银,但是我也邀请你为我制造器具。”

        “可以,但我有个条件。”

        一旁的人吓到了,还敢和地区一把手谈条件?不要命了?

        “可以,说。”

        “允许我使用者玻璃制造其它的东西。”

        “比如首饰摆件吗?”

        “正是。”

        “很好,准了。”我本来就打算做一些玻璃制品用来卖,你愿意做你更好,“留下你的姓名。”

        “周宾。”

        其他人也来试了一遍,均失败。最终我得到了段阳和周宾两位工匠为我制造那透明的玻璃。

        对了提一句,玻璃成型后不能快速过冷,得放在涂有保温层的冷却室慢慢冷却。

        获得玻璃容器只是玻璃的一个英勇,这是在生产上的应用,还有军事上的应用。

        在熔融的玻璃中加上一点铅,然后倒入模具,镜片用的超透明水晶玻璃就此诞生。

        发电机通上电就是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刚玉旋转打磨玻璃,就可以得到凸透镜或者凹透镜了。

        这里提一下,刚玉的莫氏硬度是9,玻璃是6。

        没错,望远镜!

        然后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这里不做赘述了,毕竟初中都教了如何去简单测量了。

        于是,玻璃容器和望远镜诞生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