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秦春秋 > 第11章:论战

第11章:论战

小说:大秦春秋作者:夜y1字数:2643更新时间 : 2021-03-03 09:12:00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十二月合四季,皆以孟、仲、季划分。

  每逢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为孟月,立秋也标志着节气自季夏更替为孟秋。

  所谓立秋之日,盛德在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节气转秋时,万物肃杀逐渐开始迈向凋零,完成由盛转衰的过程。

  世人遵循天道运行之理,也开始收缩内敛,直至十月腊祭窝冬后,完全销声匿迹。

  惟其如此,秋日乃是士人论战抡材最为频繁的时候。

  士人最早扬名,为诸侯追捧,起源便是战国之世。

  这个时代士人几乎没有诸般苟且钻营等违心之举,往往只挟长策以游说诸侯。

  合则留,不合则去。

  邦国择士人,士人亦择邦国。

  诸如张仪、苏秦、范雎等,凡得舒展抱负之处,无不名传千古令人神往。

  士人多分为两种:一则治国,一则治学。

  继战国七雄变法后,士人的地位更是被抬到了顶峰。

  天下共识:得士人者得天下。

  中原士林以魏齐两国为最,魏多出治国者,齐则多出治学者。

  如李悝,乐羊、商鞅、孙膑、张仪、范雎等治国之赫赫名士皆出自魏国。

  齐国自是不消多说,临淄稷下学宫海纳百川,儒家孟子、法家慎到、阴阳家邹衍、纵横家鲁仲连、乃至于荀子都是自稷下学宫扬名天下。

  山谷道口边,师徒十人庄严相迎。

  荀子修长而挺拔,一袭麻布灰袍,布履短带,头顶上方久经风吹日晒有些泛白的绿冠压着灰白的长发。黝黑的脸颊满是沟壑,显得久经沧桑,熠熠生辉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

  清晨,略带凉意的山风将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荀子极目远眺,遥遥一指道:“远客来矣!”

  众人放眼望去,公孙龙子及其一班追随者,终是由春申君陪同着上了苍山!

  “荀况见过春申君,公孙龙子!”

  “我等苍山弟子见过春申君,公孙龙子,见过诸君!”

  春申君等人近前十步距离停下,理衣扶冠郑重稽首。

  “见过荀老夫子,见过诸君!”

  “诸位远道而来乃荀况之幸也,请!”

  免了许多虚礼,荀子将众客引至兰草坡郊亭边。

  众人眼帘微合,仰面深吸着浓郁的幽香,如瘾君子般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文峰瞥了瞥嘴只坐在最后,竭力用师兄们的身体挡住自己。

  他自问才学尚浅,被人当成软柿子难免出糗,怎奈还是出了意外。

  时常上山拜访的春申君,发现向来门槛极高的苍山学馆竟多了一人,频频投来打量的目光。

  见他只躲在人群中似是怯场,不禁朗笑道:

  “几月未见,老夫子又得高足,幸事也!”

  “春申君过誉也!此乃老夫关山弟子,方氏子文峰。”

  荀子闻弦而知雅,朝文峰招手道:“文峰呵,见过春申君否?”

  一时间举座目光尽皆投来,文峰不得不起身稽首道:“后学方文峰,见过春申君。”

  “呵呵,无需多礼,子之面相绝非中人之姿。假以时日又是一大才,不知是否有意庙堂?”

  春申君只坐着摆摆手,语气平和的询问。

  文峰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腼腆之色,拱手道:“在下才疏学浅,只一心求学,尚无此意。”

  “呵呵,老夫子秉性耿直,偏教出一窝小狐狸。”春申君指着文峰笑骂道:“你可知去岁我许李斯郡守,其推脱之词与你如出一辙。莫非苍山门下人人只做得相国?”

  “春申君折煞小子,大师兄才政俱通,兰陵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下岂可同日而语。”

  “此事容后再议,诸位舟车劳顿不若稍事休息?”

  兴许看不下小弟子拙劣的演技,荀子摆手岔开话题。

  公孙龙子正色道:“老夫已于兰陵斋戒三日,荀夫子勿忧。”

  茅亭不大,只春申君三人端坐其中,两边弟子将亭子围得水泄不通。

  “原是客随主便,然则往昔种种,老夫说不得争上一争了。”公孙龙子嘴上说得失礼,实则却没有半分惭愧。见荀子不置可否,便小嘬一口茶水道:“马为形也,白为色也,白马亦形亦色,是故白马非马。”

  “谬也,马之色彩斑斓,追根溯源白马亦马。”

  “非也,市井求马,可得黄红黑三马,独不可得白马。反观市井求白马,只独得白马。惟其如此,若白马亦马,缘何不可得之。”

  “依你之言,不仅白马非马,黄马红马亦非马了?”

  面对这等诡辩,荀子只哑然失笑。

  “理当如此。”公孙龙子肯定的点点头,一本正经道:“夫子何以辩?”

  “彩!”

  “老师万岁!”

  一班弟子见公孙龙子占得上风,齐齐呐喊助威。

  荀子不语,只嘴角含笑将目光投向弟子们。

  韩非越众而出,驳斥道:

  “以名乱名,诡辩邪说尔,如此说来天下无马,可乎?”

  “足下错也,马是马,白马是白马,不可混为一谈。”

  “你是何人?”

  “在下楚人周延。”

  “恕韩非失礼,依足下之言,我曰楚人非人,如何?”

  “放肆!”

  “大胆!”

  “有辱斯文!”

  韩非话音方落地,便被群起攻之。

  文峰脸色微变,暗扯韩非的衣角。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身在楚地,而面前春申君也是楚人,连躬身致歉:“韩非无意冒犯!”

  春申君掀了掀白眉,轻咦道:

  “无妨,我知韩非素来稳重,此论有何说法?”

  “韩非既出此言,自有依据,还请诸位拨冗听之。”

  韩非见春申君没有追究的意思,又一拱手。

  “当年楚王射猎失箭,左右欲寻被其所止,曰:楚人丢之,楚人得之,何须寻找。孔子闻后也曾点评:楚王道未至也,人丢弓,人得弓,何须强调楚人。由是观之,孔子视楚人与人为二,故而楚人非人。”

  “便是如此又如何,老夫命题乃是白马非马,即便楚人非人,依旧是老夫之辩,做不得数。”

  公孙龙子稳坐钓鱼台,老神在在的嘬着茶水。

  韩非一滞,磕磕绊绊无言以对。

  “该你了。”

  气氛僵持之际,张苍附在文峰耳边低语。

  怎么就轮到我了?

  文峰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被一脚踹上前去。

  本该挡在前方的师兄,身后如同长了眼睛,纷纷巧妙避开。

  就这样在众人看来,文峰很自然很活跃的冲到了前方。

  荀子点头满意道:“文峰呵,你也有辩?”

  文峰拍去身后的脚印,拱手道:

  “弟子以为如此命题实为胡搅蛮缠,用名乱名,当不得准。如此也算学问,弟子大小也能算得上个子。”

  “大言不惭!”

  “信口雌黄!小子还差不多!”

  “这等学问我张口便能道出百八十个!”文峰本是硬着头皮辩驳,此时遭到群攻哪有忍得住的道理,讥讽道:“听好了,树不结果!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男不男,女不女,况且有三!”

  苍山学子哄然大笑,名家门下涨红了脸,亭中三人嘴角同时抽了抽。

  “静!”眼看着场面即将失控,老成持重的春申君长喝一声,朝文峰道:“题外之论不作考究,你可还有要说?”

  “名家辩者不过浅智诈人尔,但须理清名实之异同,自可拨云见日。奈何小子才疏学浅,会说又不会说。”

  文峰有些不甘的自嘲,有些道理谁都知道,但是知识并不足以表述,难免生出无力感。

  “后生诚可畏也!”荀子猛然哈哈大笑,欣慰道:“不错,名家所言件件混淆名实,只需廓清名实同异举纲张目,立见纰漏。”

  接下来,文峰终于理解了,李斯为什么会如此崇拜荀子。

  他旁征博引,古往今来各人各例几乎张嘴便来,桩桩件件直击正名要害。

  公孙龙子无愧显学大家,双方师徒轮番交战,可谓唇枪舌剑。足足从容应对三日,才感叹道:

  “荀子利舌堪比三尺青锋,今日拜服。”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