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匡复大明 > 第二十二章 上山下乡

第二十二章 上山下乡

小说:匡复大明作者:夜半耕夫字数:2824更新时间 : 2018-06-02 10:36:00
  m伟人有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的太好了,崇祯深有感触,今天就要以此为基调,来引导大臣往这个方向走。

  “诸臣工,汝等能否想想,魏公公为何能有这样的“非凡”的见解?”崇祯启示性的发问完,就把话语权交给了朝堂上的众大臣。

  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朝野,包括内阁首辅在内的朝中一干大臣,在他面前只是摆设!

  但是,这些屹立不倒的大臣哪个不是猴精猴精的,除了没有现在的崇祯见识多广、意识超前外,其他方面都通透得很。一些猴精中的精猴就很快捕捉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一个可以大拍圣眷正浓的魏公公的马屁的机会。

  趾高气扬的站在班列中的魏忠贤,此时的感觉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当然,皇帝就是咱太监的天吗)。不过今天注定是他魏公公不平凡的一天,这不站在那儿也正随着皇帝的话,泛着心思:是啊,我为什么有这种高度的见解呢?正自我感慨着呢,身后突的传来一阵天籁之音,即悠然悦耳、还令人骨酥如麻。

  “万岁,魏公公雄才大略,在其鞠躬尽瘁辅佐先帝之时,使我大明一朝安泰已然可见;其殚见洽闻、博古通今已然与本朝其拟定的税赋方略中可闻。微臣佩服万分,深感学识不足,还望魏公公提携一二啊。

  ”谁啊?崇祯定眼一看是内阁首辅黄立极,崇祯内心微怒,表面微笑着:嘛的,他大爷的,老子早晚收拾了你。

  魏忠贤骨头酥的快站不住了:还是这黄立极会说话,有机会啊咱(杂)家怎么着也得奖励奖励他。

  有了开头的,就好办了,话匣子一打开,赞誉之声就潮水般的涌来。什么满腹经纶、德才兼备、国士无双、智勇双全、学富五车、立地书橱、锦心绣口、经天纬地、一世之雄、一柱擎天、出口成章、下笔成章、倚马可待,最后把出将入相、惊天地泣鬼神都搞出来了。

  魏忠贤满面chao红,就像喝了千年老鳖大补汤一般,身子都激动的有些摇晃了。

  崇祯心中暗道:再加把劲,还没到点子上。不行,再来引导引导。

  “诸卿说的都不错,但是,朕总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记得先帝曾经给朕提起过,说魏爱卿,曾经为体察民情,到什邡间体验过那个什么?叫什么来着?……就是压什么注的那个?”崇祯就是不把魏忠贤曾经是个赌徒的事说出来。

  “是赌博。”话一出口此人就后悔了,妈的,这节拍跟的,太投入了,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刮子。谁啊?此人正是“十狗”之首,被人称作“煨蹄总宪”的周应秋。

  魏忠贤好像感觉被谁用尖刺戳了一下心窝,回头猛瞪了周应秋一眼。周应秋吓个半死,赶紧低下了头,不敢再看魏忠贤一眼。

  “哦,对对。是赌博,不过朕认为,魏公公这是为体察民情,为深入了解而为之。另外,朕还听闻,魏公公年轻那会车马娴熟,可以左右开弓百发百中,这说明了什么?”崇祯又一次启发引导试的发问。

  这次,周应秋为弥补自己刚才的过失,加上已经适应了这种问答方式,赶紧移步抢答:“臣认为这,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就是来描述魏公公、魏厂督的。”瞬间,又是一阵的马屁声传到九霄云外去了……。

  “众爱卿说的都不错。”崇祯开始总结。

  “魏公公能深入到什邡间体察民情,又能车马娴熟的本领领略武者之辛苦,这些同时就体现在了他今日的功绩上。自朕登基至今也就仅仅三月有余,朕,安排给魏爱卿的这个任务也就两月余。众卿,若是你们,你们谁能在两月余的时间内,如此完备的筹划出犹如魏公公筹划的这般的大正方略吗?”崇祯站起身来,群臣却躬下了身去,魏公公则自我肯定的配合着表情一脸的肃穆站在那里。

  这时候即便是有自认为行,也不敢说行啊:“臣等无能,无法完成。”

  震了崇祯一把:我靠,还是这么齐!

  “如此看来,朝中诸位大臣有魏公公这般体恤民间疾苦的不多啊。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这个理,就如魏爱卿魏公公一般,他就因为是在社会上体察的多了,才感受的多,才懂得多,才有现在的渊博的学以致用的学识和能力。可是汝等,汝等学问绝对没问题,可就是民间俗世深入体察的少。哎怎么办呢?朕还得需要汝等的完善的政见,来以观察民情呢。特别是尔等这些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言官们,平日里,朕还需要汝等即使来给朕纠正施政的不足和失察,还要督导天下官员。可是若汝等自己经验都不足,都不知道事情的真伪,那如何来纠偏?如何去督导?哎!这怎么办呢?朕,恍惚啊。诸位臣工汝等有什么良策吗?”崇祯“碰”的一脚,把球提到了群臣脚下。

  不过,接下来令崇祯目瞪口呆的事发生了。

  大家听完皇帝的问话后,还处于短暂的沉寂之中。此时,作为魏忠贤亲信的左副都御史李夔龙,眼珠子转了转,迅速紧走几步,来到魏忠贤身旁,满脸媚笑、一躬到底:“龙学识浅薄,日后还请厂督多多提携、多多教诲,龙在这里有礼了。”看那架势,若不是在朝堂上碍于皇帝的面,早就跪下了。

  群臣一看可以啊,一众言官、大臣皆忙朝向魏忠贤躬身作揖:“吾等学识浅薄,还请厂督多多教诲……。”

  崇祯一看啥玩意!这那能行啊!不是这个剧本啊!套路不对,重新开拍!向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王承恩高声唱喝:“肃……静……。”

  众言官(御使大夫、给“ji”事中)停下对魏忠贤的恭维,回头看向王承恩。

  “各归各位,肃静……。”王承恩庄重的喊完,也退到了龙案一旁。

  崇祯环视了一圈,微笑着继续他的大业:“诸位臣工,看来都有拳拳忠君爱国之心,非常不错,心情急切可以理解的。但是朕,还是刚才那句话,请诸位臣工多多揣摩,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到底何解?”

  “要躬行……?”大殿之上,人头攒动个个都顶着一串串的问号:皇上到底啥意思?

  “诸位臣工,汝等可记得几曾何时游历过这帝国的大好河山?几曾何时还记得那哪沧海桑田?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此情此景何等的令人向往,广袤大地上还有多少你们从未只晓得人间万象?汝等身负重则,这些如若不知,汝怎能担得这肩上此任!”崇祯掷地有声,声音愈加严厉。朝堂上的大臣突然感觉到了全所谓有的愧疚、前所未有的恐慌。有种赶快结束这朝会,速速逃离心思。他们此时此刻忘却了崇祯皇帝的年龄、忘却了朝堂上还有让他们心悸的魏公公的存在。

  喝了迷魂汤的魏公公,此时的一句话起到了力挽狂澜、拨云见日的作用:“这些小兔崽子,就该多到地方体验一番去。”

  真正的天籁之音,崇祯感觉到的就是如此。

  “吾等愿往……。”不敢不配合魏公公的意思。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发出了向基层进发号召:“即如此,那这样吧。边关重镇条件险恶,汝等暂且不要去了。咱大明是个农槡大国,农里乡下有着一个广阔的天地,汝等到那里去可以大有作为、大有斩获。好好积累经验去吧,以学得更有用的、更实用的学问。朕,等着你们归来,等着你们的回来为朕出谋划策。朕,承诺!尔等一日不学成归来,朕,就一日不设御史和给事中等言官之职。朕,会在京师看着汝等!”崇祯大手一挥,一道早就已准备好的圣旨“凭空”而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朝中所有御史大夫、六科给事中尽皆返乡故里体察民情,尔后奉召方可回京。钦此!”

  哗啦啦,朝中大臣少了近半。

  众大臣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大对,但说不上来。

  大明朝存在了近300年的言官制度,在这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逐步消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