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康熙康熙 > 第六章编纂康熙字典

第六章编纂康熙字典

小说:康熙康熙作者:草原人字数:2923更新时间 : 2018-10-14 18:56:00
  康熙皇帝的一生,可说可圈可点,建树甚多,成效卓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因而,奠定了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
  可以说,康熙是一位有真才实学,治理起天下来井然有序的君主。
          但是,到了晚年,康熙皇帝的雄心壮志大打折扣,他的远大志向日益缩水,天下出现了凋敝破落的局面。尤其是太子问题,把他闹得焦头烂额。
  那个太子本来就不成器,立的又太早,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最后终究没立成。
  再说那时候天下贪污腐败横行,奸臣当道••••••一系列的政权破败现象,使康熙觉得疑神疑鬼,感到大厦将倾之感,因而胡乱打击一大片,出现了两大文字狱。
  康熙杀了好多人,压服了他认为对他威胁很大的文字狱事件,压制了“妄想反清复明”的文人。天下竟出现了“万马齐喑”的怪相。这对素来强悍的康熙皇帝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康熙皇帝是个永不服输的人,他不甘心他的一生就这样画上破败的句号。
  康熙皇帝慢慢地回过头来看,只见国内安定一片,无人敢著书立说,甚至无人敢张嘴言语了。聪明的康熙皇帝知道,天下的文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
  康熙知道,这种情况很危险,积怨过多会溃堤出大事的。
  面对这个情况,康熙皇帝想树立自己的形象,让天下人都心情舒畅,重创天下的文人都发出“骎骎乎绝唱”的繁荣情景,给自己光辉的一生,画个圆满的句号。
  他对大臣张廷玉主动谈起这件事,连连叹气,显出自己无可奈何的心里。
  张廷玉是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办事牢靠,对康熙忠贞不二。他们经常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无所不谈。张廷玉早就对康熙皇帝的有些做法有想法,他听了康熙皇帝的心里话,就谈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臣斗胆认为,对付拿刀枪造反的人,用皇上的高压手段就把他们打败了,而对于拿笔杆的文人学士,皇上的高压手段虽能暂时堵住他们的嘴,但是,这些文人心里未必会服气。”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文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服软不怕硬。皇上要是给他们一个甜枣,他们就会感激您的。”
  张廷玉下去后,康熙皇帝坐在养心殿里苦思冥想。答对这些文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天下的文人车载斗量,而且各人的口味不尽相同,众口很难调。康熙很难找到一直这个情形的良药,一时很难得出答案。
  有一天,康熙皇帝叫来大臣陈廷敬。成廷敬是个当时是天下众望所归的大儒,学问十分深厚。本已告病辞官还乡,但康熙皇帝念其学识渊博,硬是让他继续留在朝里服务。
  康熙皇帝把陈廷敬叫道养心殿里,问他道:“你在朝里五十载,朕的事情知道的
  很多。朕知道,两大文字狱后,天下的文人学士恨我的人很多。你认为,朕做什么能让他们不再恨朕呢?”
  “皇上,他们恨归恨,皇上手里有刀和枪。”
  康熙摇摇头,“你真是说给朕的气话,积怨过多会决堤的。”康熙知道,陈廷敬话里有话,在责备康熙皇帝。
  陈廷敬见康熙皇帝猜透他的心思,继续说:“皇上,如此,臣有个主意。”
  “什么主意,你但说无妨。”
  “回皇上,依臣之见,现在文字比较混乱,年轻人更是无所适从,皇上何不给他们提供一部比较完备的权威字典呢?”
  康熙皇帝一听,是啊,这是个人人都愿意享用的大众菜肴。康熙皇帝也算是个读书人,深知自己在读书时的困境,一旦老师不在跟前,见到一个自己又不认识的字,那真是抓耳挠腮,毫无办法。
  “你出的主意很好,要是书编的好,天下学子会高兴的。”康熙皇帝高兴极了。轻轻的一着,移走康熙皇帝心上的石头。陈廷敬真是个大大的忠臣。
  另外,康熙皇帝还有自己的打算,编纂这么一本天下都使用的书,可以给天下显示皇上的“德政”,也让天下百姓感受皇上的威严和恩典。
  康熙皇帝又瞅瞅陈廷敬,此公学识渊博,人缘俱佳,忠心可嘉,又是文渊阁大学士,正是理想的编书之人。
  “依朕的意思,这个编书的任务就由你承担吧。”成廷敬一惊,想不到皇上把这样的重要任务交予微臣手里。可是陈廷敬已经年岁很大,须发斑白,举步维艰,难以应承这个重大的任务。
  “皇上饶恕,臣以年迈,已经72岁,难以承担此任。臣推举一人,请皇上斟酌。”康熙仔细看了看陈廷敬,确实,陈廷敬确实已经老朽,不堪大任。本来他已经告老还乡,是康熙让他在朝他之上继续效劳的。
  “那你说说看。”
  “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如何?”陈廷敬力荐自己的门生。
  康熙皇帝这才想起来,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也是当今奇才,学问十分了得,堪以编书大任。
  “嗯,那就这样吧,张玉书做总纂官,总负责编书事宜。你做主持,负责编书,由张玉书协助。你看怎么样?”
  陈廷敬想了想,“好,那就这么定吧。不过,跟张玉书商量一下编纂人选。”
  第二天,康熙皇帝和张玉书、陈廷敬一起在南书房一起商量。
  张玉书听到要他负责编书,他马上就知道,这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大事,会流芳千古的大事。
  张玉书已经68岁了,他作为陈廷敬的门生,交往广泛,认识很多有学识的人。当时,他和陈廷敬推荐了凌绍霄、史夔、周起谓、陈世儒等27饱学之士。
  最后决定,以学问大家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
  康熙皇帝听到自己的本朝,还有这
  些学富五车的大儒,很高兴。他吩咐下去,即可把这些大儒都接到京城来,并吩咐对他们给予很高的待遇。
  一场轰轰烈烈的编书活动,在康熙皇帝的亲自关照下,从此开始了!
  全体编纂人员齐聚京城后,他们开了个编辑会议。决定成立编书房,由张玉书总负责。
  大家一致决定,并经康熙皇帝同意,以明朝梅膺祚的《字汇》和  张自烈的《正字通》为蓝本,加以增订和修订而成的。
  经过全体编纂人员的精心编纂,经过六年的细心编辑,一本适用于全天下一切学子的工具书,终于编纂完成。
  那么这本书叫什么呢?大家一致同意,就叫《康熙字典》,因为是在康熙年间写成的,也是在康熙皇的关照之下完成的。
  《康熙字典》的编纂,凝聚了编辑人员的心血。他们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广收全天下当时其他一切能收集的资料和见解,博采群书用以解释字义,除了生字僻字之外,每一个字都有古书作为依据。
  康熙皇帝看着手中的《康熙字典》很高兴,他问道:“这是谁的字体呀,写的很好嘛。”
  一旁的编修史夔告诉说:“内府朱墨写的,皇上,怎么样?”
  康熙皇帝点点头:“很好,你看这个端楷工整,适宜读者查阅。”
  康熙指着书中内容问道:“这本书查字好查吗?”
  “好查。”站在康熙皇帝身旁的编修凌绍霄对康熙皇帝介绍说:“皇上,本书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全书共分十二集,以十二地支予以标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集。”
  “好,好,这下读者方便使用了,不枉朕的一片苦心,朕也就放心了。”康熙皇帝笑着说,看得出,康熙对本书的编纂很满意。
  听到康熙皇帝的赞美,周围的人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皇上,还有哪。”编修陈世倌对康熙皇帝说:“本书首列《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便于读者了解书中的注音方法。又有《检字》和《辨似》便于使用者查疑难字和近似字。”    
  几乎在同时,他们都想起陈廷敬老人家。在《康熙字典》即将编撰完成时,作为总修官的陈廷敬得重病,撒手归西。
  还有张玉书,在《康熙字典》刚刚编纂之时,突然得病逝去。
  编纂《康熙字典》的过程中,两位主要负责人都相继逝去。
  康熙皇帝抬头看看云天,动容地说:“陈老和张老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他们的岁数很大了,身体又不好,但是,老人家还是尽心尽力,朕对不起他们呀。”
  “这本书凝结了陈老和张老的心血。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老人家。”张玉书自言自语地说道。
  收字《康熙字典》成书了,这是一本记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是中国史上第一部字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