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八月初一雁门开 > 第23章、偷渔人的小船

第23章、偷渔人的小船

小说:八月初一雁门开作者:青雪之痕字数:2212更新时间 : 2021-01-23 10:23:28
  枞阳县政府布置了十年禁捕,长江、长河、菜籽湖等水岸都有专人巡逻。

  开始的时候,由于许多无为渔人是长期地以船为家,他们是枞阳长河上的蒙古包,即以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祖祖辈辈都是在船上生活,没有在岸上买房子。

  一下子让他们弃船上岸,让他们改变祖祖辈辈的打渔习惯,他们真的不习惯,但他们很自觉地听政府的领导和安排,逐渐地从不适应中走了过来,到最后,将大船交了,将小船也交了。

  在长河的水岸,也还有一些人,他们都是以渔为业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是一些无业的人们,在长河上没有船,仅仅是在长河里靠放网,靠一些迷魂阵,或者用电瓶电鱼。

  安照政府规定,他们是没有渔民证的一般人,只有个别人有条很小的渔船,十年禁捕,他们的心里不平衡,便想着法子在长河上偷渔。

  长河的巡逻,一般在上半夜,也即是在午夜十二点之前,等巡逻的人走了以后,他们便纷纷地从家中走出来,就象是午夜的老鼠一样,拥到长河里偷渔了。

  枞阳的长河,远山如黛,近水似玻,早春的草色最宜遥看。长河风静,轻舟配挂桨,无须一帆悬。横亘在中间的一抹春色,恰似青罗带,束起水天一色的云淡风轻。

  一湾湾的那个流水绕山梁,一畦畦的那个菜花秀明黄。这一刻山水的色调,这样蓬蓬勃勃,暖意萦怀。

  河湾里的船家,似清波上的神仙。木船和老人都上了年纪,浆影和着浣衣美妇的棒槌声,荡起圈圈幸福的涟漪……

  入秋,长河成了一幅凝炼的油画。秋阳由热烈转而温润,一湾碧水,翠波粼粼,澄澈明净。崭新的木船像紫檀肤色的汉子,通体散发着桐油的醇香,静静地锚在岸边小憩。

  水上人家的烟火气息飘散在每一个秋日的清晨或黄昏,生命之歌在河面上奏响,曲韵里比其他季节多了一份宁静悠然,一座座如台般的大船,浑身写满沧桑,那是流动的村庄流动的家。

  夜晚,由于长河的禁渔,水面上没有了一只渔船,那些人匆匆而来,有三两人抬着一只小船,也有一个人扛着小腰盆,还有人扛着汽车轮胎和塑料盆。然而还没有等他们下到水边,好几支手电筒的强光便照住了他们。

  当然,所有的违法工具都被收交了。原来,是政府里在动员长河水面上的无为渔民上岸的时候,也顺代着了解了一些平常都在长河上以渔为生的水岸住民,知道他们平常住在岸上,因为没有捕鱼证,也是属于违法捕鱼,但他们要生活,只有在半夜下河捕些鱼,到第二天的早晨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就这样地循环往复的生活着。

  各个社区便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困难,但一时又不知道到底有哪些人是下水捕鱼的人,总不能让大家自己说,每一个人都下河吧?于是,社区里一边宣传着十年禁渔的政策,一边布置了巡逻的人,十二点以后改为暗哨,这样便给人以为长河上的巡逻到十二点以后就没有了。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的管用,也是政府考虑到这些水岸居民的切身利益,知道他们的生活不易,这些人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的人,家中小孩又多,生活困难,还没有别的生存条件,所以只能靠着这些简单的方法生活。

  十年禁渔,偷捕偷猎都是违法的,所以社区的人在他们还没有违规违法的时候便制止了他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给他们经济生活上的帮助,有些人,让他们加入十年禁渔的宣传和巡逻,从一个偷渔的人而成为了护渔和禁渔的人。

  大家都开心地解开了心结,欢欢喜喜地将偷渔的工具,小渔船,小腰盆,汽车轮胎交了工,当然,那塑料盆还是拿回家了,回家洗衣服用的。

  2020年的夏秋,枞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汛灾害,在枞阳的长河边,全长2000多米的防洪墙经历了最为壮烈的考验。

  新闻报导: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安徽铜陵市枞阳县城边的长河持续水位暴涨。7月21日8时,长河水位达17.46米,高于县城2米多,成为“悬河”。县域内的菜子湖、白荡湖、枫沙湖三大水系已全部持续超保证水位。

  长河边,伫立着世代保护枞阳人的防洪墙。一墙之隔,一边是滔滔洪水,一边是有着10多万人口的枞阳县城。

  江河湖库水位高位运行,外洪内涝夹击,风险隐患交织——目前枞阳县防汛形势异常复杂严峻。

  7月19日晚十点,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这已是枞阳县防汛应急预案提升为Ⅰ级响应以来,县防指坚持日会商日调度的整整第十天。

  “一条底线,不亡一人;两个重点,县城和长江大堤;三线作战,城防、江防、湖防!”铜陵市委常委、枞阳县高官刘亚东在会上高声强调,加固防洪墙至关重要,县城防洪墙必须死守。

  位于老街上码头的长河防洪墙是枞阳县城至关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长河是枞阳县城的护城河,处于菜子湖水系,承担着周围几个县区的上游来水。“菜子湖的水位19日已涨至17.43米,离防洪墙顶只有20厘米左右了,所以赶在下一轮降雨来临之前,用备料加高、加固防洪墙尤为重要。”

  7月19日下午,枞阳县城暴雨如注。澎湃新闻记者在防洪墙顶看到,武警安徽总队蚌埠支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2集团军某旅的450名官兵正冒雨在防洪墙下不停地搬运四五十斤重的沙袋至防洪墙顶,分两段加高加固子埂。

  “今天天黑之前必须完成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2集团军某旅指导员雷华向澎湃新闻介绍,官兵们在防洪墙顶加高两层沙袋,能把防洪墙加高20多公分;为加固防洪墙,官兵们还在2公里长的防洪墙下的每一个接缝处垒起墩子,每个墩子由5000袋沙袋组成,防止洪水从防洪墙下的裂缝处漫出。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加固加高防洪墙,平均每人要搬运200袋沙袋。”正在现场抢险的第72集团军某旅的一位战士告诉记者,他曾于2016年在安徽无为进行抗洪抢险,时隔4年再来安徽倍感亲切,“前几天顶着烈日,好多战士都中暑了,身上晒脱了一层皮,但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摔在泥里了就立刻爬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