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从2007开始改变 > 43、承包土地,盖大棚

43、承包土地,盖大棚

小说:从2007开始改变作者:文章全靠水字数:2111更新时间 : 2021-01-11 18:31:57
  “叔,我没和您开玩笑!前期先盖二十个,等资金回笼一些,再扩建。”

  林冬阳对着林广志,认真的说道。

  盖大棚搞种植是林冬阳深思熟虑的!

  以后几年的菜价是一年高过一年,种植蔬菜水果也不缺市场。

  而且,林冬阳雇佣的对象都是村里的乡亲,种了几辈子地的人,都是种庄稼的能手!

  再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会很快上手合适应的。

  一切都很顺利,林广志一通电话打完,还真的问到了有地转租的村子。

  离镇子也不远,和李庄村挨着的古塔村。

  林冬阳开上车,带着村长林广志,一路疾行,停在了古塔村的村委会门口。

  村委会的院子门口,站着两个人,看到下车的林广志后,忙伸手走向车前。

  “林村长,你可是稀客啊?怎么着?今天让我们古塔村好好招待下你?”

  说话的是一个一米九的大个,长手长脚大方脸。

  和林广志年龄相仿,走到车前,两手握住刚下车的林广志说道。

  “牛村长,别来这套!我今天可是有正事,改明个,你去我们林家村,保管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林广志虚推一手,正经的和姓牛的村长说道。

  “不就是几十亩地么?我们村有的是!

  现在年轻人都跑外面打工去了,村里有不少要转租的庄户!”

  大个子牛村长,一脸无奈的说道。

  现在这种情况,将会在几年后更加明显。

  整个村里只剩些老弱妇孺和一些留守儿童。

  林广志将林冬阳介绍给牛村长后,商讨了下土地承包问题。

  “牛村长,您也知道,我这准备盖大棚,承包年限肯定要长一点,最少也要二十年。您这边先和村里的乡亲商量一下,价格就按每亩600算,每三年涨五十。”

  价格是和流转给港商的一样,没什么好商议的。

  但林冬阳是要建设大棚,年限不能太短,林冬阳也承担的风险很大!

  把顾虑直接说给了牛村长,就等着牛村长和村里的乡亲们开会商议一下了。

  林冬阳把村长林广志送回去后,开车回县城办理农村合作社的手续。

  承建大棚和承包土地花费不少,也需要不少的手续来签订合同。

  成立合作社的事就必须拿上日程,国家对农村合作社是有扶持的,承包土地每亩会有一部分补贴。

  林冬阳现在资金还不足以支起这么大的摊子,前期只能想着办法省钱。

  一连跑了几天,总算是把所有的手续办好,就等着和古塔村签承包合同了!

  承包大片的土地还是比较麻烦的,要挨家挨户沟通不说,丈量亩数时也会产生不少分歧!

  哪一家也不愿意自己两亩的地量出一亩九。

  等了两个星期,古塔村才算是把转租的地整理出来。

  林冬阳以【裕民农村合作社】的名义和古塔村签订了10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

  价格也是之前说好的,600/每亩。

  每三年增加50,签订二十年,租金年付。

  自签订之日起,每年第十个月交付该年度租金。

  签订好合同后,林东阳打电话给之前联系好的施工队,展开了大棚的基建工作。

  另外订购大棚的钢架、薄膜、棉被、卷帘机、和一概配套设施。

  另外,林冬阳也要招聘相关的技术人员,还要从村里找些人来管理和种植。

  因为牛村长给林冬阳转租的土地面积问题,林冬阳的大棚只能建造两排85米的。

  一个大棚长85米,宽12米,加上两个大棚间的阳光带每个大棚的占地面积在3亩左右,二十个大棚就是六十多亩。

  好在农村合作社建造大棚国家是有补贴的,每亩补贴差不多6000块。

  建一个大棚需要多少钱?

  林冬阳打算墙体用砖土混合的,骨架全部用钢架焊接,省去用铁丝绑竹竿的麻烦。

  薄膜、棉被、卷帘机、和滴灌设施都是需要配套的。

  大致算了下,每个大棚建下来大概在五万左右,二十个就是一百万。

  现在是十月份,林冬阳在开网吧到现在所有资产也才八十多万。

  资金差的有点多,林冬阳就想到了大哥林冬泉。

  经过林冬阳的一番忽悠后,大哥林冬泉以五十万入股裕民农村合作社占25%的股份。

  有了钱,林冬阳就没再缩手缩脚的,直接把大棚的搭建工作承包给施工队。

  主要是墙体和钢架的搭建工作,薄膜和棉被,卷帘机这些需要自己的人学着弄。

  薄膜最多能用三年,棉被也最多用五六年。

  这些都要经常换的东西,林冬阳打算直接培养自己人干。

  搞定大棚的搭建问题,林冬阳就开车回家准备招人。

  初步最少要招二十人,男女不限,年龄不能高于60岁,年龄太高,在大棚里时间长了会受不了。

  林冬阳回到家后把招人的事交给了林爸去办。

  林冬阳可没有林爸在村里的威望高,这种事林爸最适合。



  林冬阳接下来的半个月,可算是腿都快跑断了。

  一边要跑农业局找技术支持,一边要买各种物资。

  县里的林业局倒也算给力,给林冬阳介绍了一个技术员,李海涛。

  李海涛是一所农业大学育种专业毕业的高材生,老家也是县城的。

  林冬阳以五千的月薪高价聘请李海涛来给裕民合作社做技术指导。

  经过李海涛的建议,在大棚的建造,采光,还有各种材料的选取上让两眼摸黑的林冬阳少走了很多弯路。

  历时一个半月,大棚所有的工序完工。

  西北十一月份天气已经转冷了,好在大棚里已经种好了一波蔬菜。

  正好能在春节前收获一季,有着李海涛的技术指导,二十座大棚井然有序的投入种植。

  林爸在村里前后招了二十五人,工资都是每月三千,分五个组。

  每个组种植一种蔬菜,所有种植方面由李海涛全权负责。

  从种子的选取、培育,使用的化肥、农药和每种蔬菜的种植方法,都是李海涛亲自指挥着众人实施。

  因为是第一次种植,林冬阳和李海涛商量后,只选择了产量高的农作物。

  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茄子。

  技术员李海涛每日都会在各个大棚里查看各种蔬菜的生长情况。

  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每种蔬菜能够正常生长。

  大棚也算是正常运转了起来,林冬阳也要开始准备销售事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