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镇魂街之最强寄灵人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半步大焦热境

第一百五十五章 半步大焦热境

小说:镇魂街之最强寄灵人作者:小鼠忧伤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4-02-28 17:11:28
送走杜林以后,杨尚知道轮回殿如今与司马家应该会平和一段时间了,遂放下牵挂,走进了落云街的修炼室。

        与司马隆大战,其他不说,单是司马隆这位大焦热境寄灵人的灵气,就让他体内的灵气,又进入了饱和,只是杨尚不想太快突破,所以一直压抑着体内的灵气,如今杨尚体内灵气暴动,却是再也压制不住了,正好时间充足,环境也安全了,杨尚决定好好修炼一番。

        灵气虽多,但是大多驳杂不堪,质量与杨尚的本源灵气差的太多,杨尚没急着用这驳杂灵气突破,而是将其一遍又一遍的压缩,眨眼间便是一周过去了。

        此时贾茂也从袁家返回了,结果也如杨尚预料的一样,袁家看见司马家一下子街域少了一半,大焦热境死了一个,整个也是懵的,实在是元王街太快了,而轮回殿也太猛了,不过几天时间而已。

        倒不是袁家和司马家关系太好,如果袁家现在也有个七八个大焦热境,那就直接和元王街把司马家给瓜分了,哪会考虑这么多,至于轮回殿,现在倒是用不着袁家应付。

        袁家和司马家谈拢以后,两家便开始积极准备迎战了,此时元王街已经快打到晋王街家门口了。

        元王街这次来了三位大焦热境战力,除了木珞珞和火童之外还有一位将领,名为史天鸿。

        这个史天鸿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修为已经至大焦热境巅峰,为将有勇有谋,聪敏机变,征战沙场近三十年,至今未逢一败。

        这次元王街三将应该是以史天鸿为首的,但是史天鸿和火童也有些过节,史天鸿为人正派,虽然杀伐果断,但是从不滥杀无辜,火童那种噬杀的品性,自然不能被史天鸿所喜,甚至还批评过他。

        火童那种嚣张个性哪能容忍史天鸿说他,不过打了几次,火童也老实了许多,反正是不正面和史天鸿冲突了,但是杀人的事儿,反而是变本加厉了。

        史天鸿确实也不能拿火童怎么样,毕竟元王街不是他的,而是铁鹰的,每次史天鸿和铁鹰说火童滥杀,让他阻止,铁鹰不过是和稀泥罢了,其实在铁鹰眼里,只要火童杀得不是他的子民,他哪会儿关心啊。

        这次击败司马用之后,史天鸿直接兵分两路,让火童率领一营士卒去和司马用大军对峙,而史天鸿则是带着木珞珞绕开罗浮街,直奔晋王街直去,以两人大焦热境的实力加上百万大军,一路上哪有可抵抗他们的力量,不过几日,就已经快到晋王街街口了。

        “史天鸿?”

        晋王街里,司马融、羊子渊看着立于街外大军头前的史天鸿怒道。

        史天鸿在这北境名声可不是一般的大,在司马家这里可是更大,因为史天鸿的名声有一半都是建立在司马家一座座坟场上建立起来的,要说这世上谁最恨史天鸿,恐怕非司马家莫属了,火童都得靠边,这可真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不过愤怒归愤怒,司马融等人也知道史天鸿的厉害,大焦热境巅峰的修为,守护灵还是顶尖武将史天泽,一身武力在战场上恐怕是难逢敌手。

        史天泽(1202年—1275年),字润甫,燕京永清人。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

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率军击败金将武仙,又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

        至元十一年(1274年),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次年,病逝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

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甚至被人比作郭子仪、曹彬。他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史天泽及其家族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下功劳,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史天泽被称为,“忠武王”,忠不用说,武就是他的军事才能了。

        攻伐金朝:史天泽十二岁时随父亲史秉直、兄长史天倪降附成吉思汗,颇受器重,屯兵真定。

        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史天倪被叛将武仙所杀,天泽遂承袭兄职,在驻地修城立堡。

        不久,率蒙古、汉军于泒河大败武仙部万人,连克中山、赵州等地。继而与兄长史天安合兵击败武仙,收复真定。

        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与诸军围攻卫州,自率千人袭击金援军后部,为击败十万金军、收复该城建功。窝阔台汗五年(1233年),会诸军于蒲城,歼金将完颜白撒部八万。

        乘胜尾追金哀宗至归德、蔡州。次年初,与诸军合破蔡州,灭金朝。  

南下击宋: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史天泽随皇子曲出攻南宋,领军先登,克枣阳;继攻襄阳,率勇士登船冲击,败宋水军。

        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随宗王口温不花破光州、复州,入淮南。

        蒙哥汗八年(1258年),从蒙哥汗入川攻宋,在合州之战中率水师在嘉陵江上阻击宋援军,三战三捷,获战船百余艘,后随主力北撤。

        中统二年(1261年),从忽必烈征宗王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击败叛军。次年,辅佐宗王合必赤督军平李璮之乱,稳定山东局势。

        至元六年(1269年)年起,参议军国大事,参与谋划围攻南宋重镇襄阳、樊城和进取宋都临安。

        至元十一年(1274年),受命与右丞相伯颜统军攻宋,但因病返真定。  

        你如果因为史天泽的骄人战绩就以为他是个武夫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史天泽的才能不只是表现在军事上,在政治上史天泽也是一把好手。

        史天泽及其家族是蒙元初期河北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汉地世侯的首要代表,为巩固和发展蒙古贵族在中原的统治立了大功。

        他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唯一的官至右丞相高位的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他与当时的多数世侯不同,他从未奉仕于金或宋,而在归附蒙古以后则一心相随到底。  

        史天泽在真定路任职时,修缮城池,加强武备。荒年缺粮,与战士百姓同甘共苦。招抚流散民众,治疗战争创伤  。

        几年间,官府民居相继修复。自蒙哥汗二年(1252年)起,史天泽以经略使之职治理河南多年,政绩卓著。  

        史天泽一生品性可以说是:器量涵弘,识虑明哲,知时识势,应变制宜。每临大事,遇大难,论大政,必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以竭忠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从不追求个人富贵权势。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史称其“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被人比作郭子仪(唐朝名将)、曹彬(北宋名将)。    

        而且史天鸿的爱民之心应该也是受了史天泽影响,或者说是一脉相传。

        史天泽不仅战功卓著,而且治民有方。早在金朝大将武仙二次占据真定被击退后,蒙军主帅笑乃歹怨愤百姓反覆,将城中居民万人驱赶出去,欲杀众人示威。史天泽说:“他们都是我们的子民,不过是被贼人胁制。何罪之有?”在他的劝说之下,百姓都获释放。 

        司马家恨史天鸿,史天鸿却是对司马家有什么大的心情波动,其实在史天鸿眼里,司马家与恶灵的唯一区别只是,恶灵不了原谅,需要斩尽杀绝,而司马家可以原谅,不需要赶尽杀绝。

        而且史天鸿是个爱才的人,他对司马家的司马用、司马隆、羊子渊、杜林等人可是喜欢的紧,如果在打败司马家以后,司马家的这些大才愿意投降的话,史天泽一定会向铁鹰为他们求情。

        晋王街这边司马家与元王街的大战一触即发,杨尚这边的闭关却也是到了紧要关头,焦热境的灵力有多庞大,是个什么概念,说的话可能不形象。

        如果拿焦热境的灵力和叫唤境的灵力相比那就是大海与小溪的区别,大叫唤境也只能算是长江,不及大焦热境百一。

        焦热境尚且如此,焦热境巅峰那就可能不是两三个大海了,而此时杨尚的体内,神海,正经受着这么多大海冲击,真的是凶险万分,这就是成则另一番天地,败则万事皆休。

        不过凶险只是相对的,像杨尚这种底蕴深厚的寄灵人来说,这个凶险就要大打折扣了,果然,在冲击到第一千下的时候,神海突然打开一道大门,大海顺门而入。

        当真是疑似银河落九天大,焦热境巅峰是大海,半步大焦热境就是大洋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