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秦川 > 11、创业进行时

11、创业进行时

小说:重生秦川作者:景壹字数:2728更新时间 : 2018-05-03 14:00:00
  11、创业进行时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这五类人的需求中,最基础迫切的的是生理需求,也就是说,没有生理需求,其他需求也就无从谈起。

  这是秦川在大学读的心理学课程中老师提到的,他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也很认同,课后阅读过一些相关的书籍。

  正如马斯洛所说,生理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等。

  此刻蹲在街边,看着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他在想,做什么最容易赚钱,人最需求的商品是什么。

  呼吸不必说,是个人都会,睡眠也是如此。至于生理平衡和分泌,这两者比较麻烦,他不懂医学。

  下来是性。1987年刚刚严打后的中国,没有人敢以身试法,因为流氓罪,不久前枪毙的男男女女可不少。不能也没有钱开洗浴城夜总会,那只能做情趣用品这一类,总有人有性需求。但还是那句话,在1987年的中国,这不合适,他也不会去做。

  再下来,是水。这年头,农民喝井水,城里人喝自来水。井水是自然资源,挖口井就有,不需要去买。至于自来水行业,国家有自来水工厂,私人无法进入。

  那么便只剩下食物,在这个三秦大地上,做什么食物?臊子面、肉夹馍、凉皮凉粉?还是兰州牛肉面、S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三大连锁品牌?

  盯着眼前的车来人往,秦川想到衣食住行。住自然不必说,这不是商品房时代,没有人有住房刚需,房地产不行。还有行,是个人都有腿,制造自行车需要开设工厂创办公司,眼下不行,制造汽车更不行。

  那便只有衣和食,还是有食,可见,不管是老祖宗,还是马斯洛,食都是重中之重。

  衣,他不是裁缝,家里只有秦婧未来会成为裁缝。也不是说他必须要成为裁缝,关键是,做一个裁缝个体户不会裁剪针线,那还做什么生意,还不如去粤东浙东和苏南服装厂打工。

  想到打工,他立刻想到特区深城。

  92年小平同志就会南巡,这年头,如果说哪里经济最有活力,深城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想到深城,他心里有种压抑不住的兴奋,想立刻飞到南海边。他会简单的粤语,即使只是喜欢粤语歌曲而学的,他还是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去深城一定有用武之地。

  但去深城,他能做什么?别人会给他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未成年人一份体面的工作?像后世那样投简历面试入职成为职业经理人?这是不可能的。

  不能求职打工,那只能自己创业,可他默默地算了下账。

  自从收酒瓶以来,二叔累死累活半年,本来可以赚到三百圆左右。可五十块已经被李小平那孙子抢去,还剩两百五。而这半年来,身边混着一帮狐朋狗友,吃喝拉撒都要花销,近五十块钱又这么没了。

  最后只剩下两百圆,这是二叔十六年来唯一留下的遗产。

  “两百圆,你说能做甚麽?”他失神地望着街道,喃喃地问。街头男男女女衣着朴素,很少见到有穿红戴绿的人。要想像昨天那样,看到万花丛中一点绿,娇俏可人的表妹何晓君一样的漂亮姑娘,可真不容易。街上大多是自行车,二八大杠,包链的屈指可数,更别说摩托吉普。

  唯一有一点可以入眼的,就是粮食局对面的供销社,顾客进进出出,大半天,进去得多出来的也多,但出来带着东西的很少,可见并没有买什么东西。

  “啊,你说甚麽?”李勇没听清楚,扭头不解地问。

  李勇,东亭村人,秦致庸的连手兼玩伴、同学。去年夏天,秦致庸打老师后退学,讲义气的李勇也跟着辍学,父母也没什么意见,便待在家里种地。昨日,公安来找秦致庸的消息传遍村里,昨晚李勇就行他。今日早上,秦川要上城,便叫上他一起。

  一个好汉三个帮,他没想着聚义造反打天下,但多一个帮手蛮不错,再说李勇确实人可以,这就够。

  “小勇,你说曹摆摊子,卖凉皮凉粉怎么样?”

  ……

  傍晚,家里。

  “你说你要卖凉皮?不成不成,阿谁会卖来吃。”秦克明一听,连连摇头。

  坐在木墩上,秦川铺着一张纸拿着笔在写。经过他一个下午的观察,解放路那个简陋的农贸市场,那位卖凉皮的大婶,一个下午要卖二十碗凉皮。早上多一点,他去的迟,只看到后场,但估计也有四十碗左右。总计七十碗,一碗五分钱,一天卖三块五,还要除去成本和手工。

  就是不知成本多大,但他依然觉得可行,如果亏本,那大婶怎么会一直卖哩。

  “则麽莫人吃?一天要卖快一百碗哩。”他一边估算成本,一边将今天的所见所闻,向老头解说一遍。其实即使说了,老头则未必支持,但他还是说了,至于信不信,等他做出结果再说。

  老头闻言,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秦川却不再理会,拿着今天从城里买的尺规和铅笔,在洁白的纸上开始画图。八九年没画图了,上一次画图的时候还是高考,但他几何的功底仍在,刷刷刷几下,一个橱柜一样的立方体出炉。

  秦婧在一旁看的一脸狐疑,皱着眉分辨:“你画的这是甚麽?”

  “不告诉你,结果出来,你就知道哩。额用完了,这些东西,全都送给你,明天好好考试。额说过,额会供应你。”说完,他扔下石桌上的尺规铅笔和纸,拿着图纸溜之大吉。

  盯着他的背影,秦婧目光落在石桌上崭新的尺规铅笔和钢笔,一本草稿本上,突然明悟,这些东西,分明就是送给她,后天用来参加中考的。她竟然没猜到,刚才还有些埋怨浪费钱。

  她鼻子有些酸酸的,想起他说的话,有些感动,慢慢下定决心。

  出门向北,拐进巷子,向前走五十步,他便开始吹口哨。得益于良好的默契,没三四声,李勇哼哧哼哧,骑着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出来。这小子,这么快就学会了,不笨嘛。

  三轮车是新买的,花了他八十大洋,可把他心疼的。

  “自庸,去阿来?”李勇停车,等秦致庸上车后才开车。“嗯……”沉吟着,秦川想起昨天见到的周英,道:“去周振河家,新院,不是老院。”

  闻言,李勇也不问理由,直接走。

  一天的相处,秦川发现李勇挺有意思的,话不多,人比较单纯,讲义气,不来事。最重要的一点,唯他二叔马首是瞻,几乎是唯命是从,也不知道二叔哪来的好福气,竟然有这么个好兄弟,他都有些羡慕。

  三轮车在东亭西庄穿行,这条路秦川走过很多次,从没像这一次感触良多。

  “到哩。”

  吱嘎一声,车停在门前,秦川回过神,见门关着,正准备叫李勇喊。这时,木门吱嘎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青年来,看到他人,秦川蓦然怔住。

  “袅是?”周振河看着眼前有些眼熟的两个少年,仔细想却不认识,询问。

  秦川看着他后世的二舅,压抑着心头的异样,缓缓说出自己的来意,并将图纸递过去,将要求和用途娓娓道来。

  此时的周振河,刚刚二十三岁,与龙泉乡丁门村舅舅家的表妹定亲,准备今年秋夕结婚。最近几年,他正跟着李家村的一位木匠学做木工,现在还是个学徒。未来,他会成为附近有名的木匠,还会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长子成为大老板,幼女成为博士生,这只有秦川知道。

  安静地听完,看着两个半大的小子,周振河哑然失笑:“额还是学徒,还莫出师,袅真敢信额?”

  秦川点点头,直接放下五块钱定金。学徒便宜啊,最重要的是,他相信周振河的实力和为人。

  “好。”周振河见状,终于不把他当小孩子,收起定金。干净利落,爽快决定:“袅相信额,额一定把活干好。还有甚要求,趁早一并提出。如果莫,三天后,你来拿东西。”

  “好,一言为定。”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