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四百七十章 大理寺奏本

第四百七十章 大理寺奏本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9:28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太子身上,自然也没人注意宁逸的动作。但他并没有要私下与叶政交流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这大殿周围多得是父皇的眼睛。

        “侯爷出汗甚多,擦擦吧。”宁逸将一方汗帕顺手递下去,这动作不大不小,不能掩人耳目,而对他来说就是他想要的。

        叶政是抱拳低声道谢,将帕子接过来擦了擦汗。然而在他瞥向帕子的某一瞬,他的眸光是动了动。

        “本太子说了,那天就在东宫未曾迈出过半步。这宫中禁卫无时无刻不在巡值,从东宫到如意宫相隔甚远,若本太子要潜入如意宫,难道能隐瞒一路吗!”太子愤而说道,目中含火瞪着李常。

        在皇后遇刺后,宫中禁卫是来来往往,如潮水般反复不绝。别说是一个人,就是一只鸟儿反复飞几次都要惹来禁军忌惮。东宫跟如意宫之间并无小路,要想潜入一个人却是难如登天。

        这时,叶政是忽而咦了一声,眼珠子一转:“起初微臣上殿时,靖王爷并未在场。这宫中各案都是靖王爷负责,怎的这太监遇到疑事不去找靖王爷,反而在平王爷面前先告了状?”

        他看了一眼那太监:“你不是说曾给靖王爷求过药,那该知道靖王爷待人亲和,就算你说的话他不信也不会怪罪你,为何你不去找靖王?”

        那太监抬头是一脸莫名其妙:“奴才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平王爷啊,是禁卫军说有要事传奴才上殿。是平王爷问那天晚上的事,奴才不过如实相告啊?”

        宁崇的脸色又变了,太子则勾起唇角:“原来不是你牵的头,那不知告诉二皇弟,本太子私入如意宫的是哪一个宫车太监?”

        皇上的眼神变了,满满都已是怀疑。

        “我从未说过是眼前这个太监告知我一切,太子哥哥也不必急着含血喷人。”宁崇强硬说道,眼睛里已满是不屑,“不管是那个宫车太监,他都没有胆子敢以莫须有的事强加在太子哥哥身上。但是太子哥哥,你还是没有解释为何你会到如意宫?”

        轻描淡写之中,宁崇是将自己又清白摘了出来。

        “我从未去过如意宫。”太子冷冷说道,“双龙玉璜在母后归天后,我便命人将此物供奉到灵位前,以尽守灵之心。父皇命我禁足,我自然不能违抗圣令。”

        “启禀皇上,那双龙玉璜早在三天前便被太子的宫人领走了。说那双龙玉璜是历代祖传,太过贵重不容有失,还说太子殿下的吩咐。”总管太监是想起了什么,在皇上耳边低声道。

        皇上目光徒然收紧,胸膛已是酝酿着万千怒火:“太子,你还是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当夜只在东宫吗?”

        太子胸膛一挺:“儿臣所言句句属实!贵妃娘娘这十余年来与儿臣都往来甚少,儿臣怎会夜入如意宫呢?这分明就是有人在搬弄是非,企图构陷儿臣啊!”

        “住口!”皇上突然站起,面色涨红如火,“逆子,生母亡故,你不守灵不尽孝。将那死物的双龙玉璜都视若珍宝,私见外妃无视宫规,你还不认罪吗!”

        太子惊诧,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定罪了:“父皇,儿臣所言句句属实啊!母后遇刺,宫中人人自危,儿臣在那祭台上亦是遭人毒手昏了神智自伤。哪里还敢在夜间夜行而出,望父皇明鉴!”

        宁逸暗暗摇了摇头,低下头置身事外。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那压胜之术本就是扣在皇后头上的污名。贵妃德妃跟父皇都是受害人,这三人若莫名暴毙,最有好处的就是皇后跟太子。

        但这没证据的事不过捕风捉影,但太子将此事提起,那就正好成了父皇心头的一根刺。压胜之术失败,皇后遇刺身亡,太子为保地位须令认母妃。于是,这夜行如意宫便是顺理成章。

        “靖王早在泰合殿中搜出凤盒,其内装着的就是害死卢太医的毒,企图杀害德妃的刺客也曾落下那毒花的花瓣!”皇上一字一顿,“只要卢太医一死,宫中就没有人能解那压胜邪术,她的计便能得逞!”

        太子惊惶,厉声抗争:“母后已是六宫之主,儿臣承蒙父皇隆恩位居东宫,何须做那等下三滥的事!就算母后已是,儿臣也还是储君,无论将来谁被父皇封后,那儿臣也是储君啊!贵妃膝下无子,儿臣尽奉养之责。德妃虽有二皇弟,但儿臣是皇嫡长子!”

        这一句话是将皇上的心彻底震荡了,他冷哼一声,目光中已彻底失去了对太子最后一丝期待:“果然,你心中还是在意的。”

        太子情急之下,是将往日心中的盘算都说出来了。

        皇上将案上的一本册子抛下,冷道:“你自己看看吧。”

        那本册子厚有三寸,落在地上是啪的一声巨响,震动在每个人的心上。高功叶政李常宁崇,四人的眼神是齐齐落在上面,神色是忽然就变了。

        那是大理寺专用的奏本。

        太子连忙将那册子拾起,摊开是拉得老长,一目十行是匆匆过目。但他越看,额头上的汗珠就越多,目中的惶恐也越重。

        “太常王家入京途中曾遭刺杀,那刺杀的人便是因他而被迫为质的赵长荣。他大难不死,自然要想着报仇,但王氏初入京都,孤立无援,只能求助他人庇佑。”皇上冷冷说道。

        对于太常王家来说,最好的求助对象就是太子跟皇后。

        朱门血案,根据那凶杀痕迹来看,那刺客所用的是一个远方部族,鸠族的凶器。那一族的邪门歪道众多,当地公侯是不能容下,将其几乎赶尽杀绝。而在太常一地,王安远就曾下令追杀鸠族。

        为何鸠族会现身京都,还是在太常王家入京时现身。而鸠族与赵长荣无冤无仇,又为何会冒险去刺杀一个北秦的亲王。这其中牵连,只要细想一下就知内情。

        “鸠族人常年在山林中生存,擅长用毒,也擅长用箭。”皇上的嗓音已是越来越低,目中已是暗暗透出了一点血丝。

        他怎么也不能相信,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会联合外戚,以报私仇。盟国质子身亡,这对家国而言是多么大的惊涛骇浪!而他将这一切都抛诸脑后,只为讨好外戚,好让王安远为他多美言几句,让他得到宽恕!

        “就算途中王家遇刺,就算刺杀赵长荣的是鸠族又如何!”太子是将那册子甩到一边,“那又有何证据说明,是王家指使鸠族行此恶事呢!到底有没有鸠族,也无从考究!”

        宁逸挑了挑眉,将头是埋得更低了,但唇角已是在微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