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斩杀

第四百五十八章 斩杀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9:17
卷宗条理分明,每一句录入的话都是可寻到证据。这样的铁证如山,就是皇族将相都得斩首示众。皇上面容铁青,望着那字字句句,眼里是险些没喷出火来。

        他原以为赵长荣只是桀骜张狂,靠欺压弱小宣泄心中不平,对此他是一再视而不见。没想到纵容之下,竟让他犯下了诸多恶心,在天子脚下让他逍遥法外,白白枉死了三十多条人命!他简直就是在为虎作伥!

        “父皇,相容的卷宗儿臣已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北秦,来回还需十日左右。收押还是立即处斩,何时行刑还望父王下旨。”宁逸抱拳说道,目色冷淡。

        大殿一旁,宁崇是面容僵硬。他的人一直盯着大理寺,见宁逸出来便也一路尾随手入殿,旁听案情好见缝插针。谁知宁逸竟是将这案子查的滴水不漏,连父皇都没有多说一个字。

        “这个畜生,犯下如此罪行还有什么回旋余地!就地处斩,杀无赦!”皇上怒目圆睁,恨不得将眼前卷宗的内容昭告天下。但他不能让天下人知道,有人在他的京都内多年连杀三十六人。

        最终,张榜而出的罪状只是赵长荣多年前草菅人命。那王城的尸体发现之地也从枯井变成了另外一处。那三十六具尸骸另立卷宗,当做别案处理,只要再编造个故事就是。

        “父皇息怒,那死者家属,大多都因上告赵长荣而被诛杀。活下来的,儿臣已补贴了钱粮,善其后事。”宁逸坦言道。只要他们不说害死女儿的人是赵长荣,那这帝都都丑事就不会宣扬出去。

        原先说那些女尸是被赵长荣亵玩致死,事实如此,但那其实都是宁逸当做迷惑之言放出。目的就是将赵长荣牵扯出来。那些尸骨都被赵长荣抛到了乱葬岗,是宁逸替她们收的尸。为的就是有朝一日,罗织罪名,让他罪有应得!

        王城死时,老刑官尚在位。他收着那尸体不知如何是好,若揭发则国事动荡,不揭发那王氏一族若闹起来,他也没法交代。就这么踌躇犹豫了好几个月,尸体收棺了都没人来认。直到老刑官返乡之前,才将这一段往事说出来。

        皇上稍微平息了怒火:“除了百姓之外,靖王你还得去一趟忠烈侯府。叶家小姐女流之辈,这是被歹人劫掠又被行凶刺杀,心中定是受了惊吓。如有必要,你便点禁军三十人,前去侯府护卫。”

        宁逸颔首称是,叶政如今是户部尚书,作为帝王可以对于臣下施舍一点小恩小惠。他斜眼看了看宁崇,笑道:“二哥关心国事,在此旁听了许久,不知对此事如何看待?”

        宁崇忽然被点到,苦笑无奈:“赵长荣罪大恶极,理应除以极刑,这只判斩首实在是父皇宽仁。为兄只是奇怪,他在京都是劣迹斑斑,三弟身为刑部之首,这多年竟都没有一次追究。若不是遇到这枯井藏尸的事,只怕那赵长荣还逍遥法外吧?”

        冷语藏锋,看似是给宁逸一记冷刀,其实他是在给皇上开脱。那赵长荣之所以能为非做歹多年,那是皇上在视而不见。若不是他有意偏袒,早在宁逸请缚令的时候就下令了。

        这么多年,宁逸不是没替那些失踪女子伸冤,但那状纸卷宗一到大理寺便石沉大海。每回催促都知被寺丞打发,说案件太过复杂,需慢慢核查。最终,宁逸也是明白了其中的蹊跷,不再强求。

        那三十六条人命是丧在赵长荣的手里,但帮凶谁能说没有皇帝的一份功劳。宁崇这是将黑锅都甩给了宁逸,在父皇面前无形的拍了一个马屁。

        宁逸面不改色,只冷笑一声:“赵长荣乃盟国之子,父皇亲赐亲王府宅,没有皇令不得搜查。我就是想查都无处查去,若是在外面找人证物证,外人又该说我朝仗势欺人,做伪证构陷亲王。到时我被千人唾弃无妨,父皇天威则能容忍指责,二哥你说是吗?”

        宁崇喉头一梗,先前父皇不肯下缚令,顾忌的就是那证据都是出自本朝人,担心北秦会反咬一口。这有了侯门遇刺的事,才壮了父皇的胆子。若不为手下侯府出头,任人逍遥,那才是真正打了他那天子的脸。

        皇上见二人一唱一和,面上是微微有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变化,沉声道:“此案既证据确凿,即刻让大理寺择日行刑,若北秦人来便让他们收尸!”

        一锤定音,大理寺是巴不得快些将人快些斩首,以免生出变故显得他们失职。择日便是撞日,赵长荣就这么被塞着口推上了断头台。皇上下令在集市处斩,令万民观看。

        那叫骂声是不绝于耳,比过年的鞭炮还要响。臭鸡蛋跟石头此起彼伏,那刽子手都是躲到了台下,免得被误伤。他们足足等了半个时辰,那石头鸡蛋还是如雨一般落下。等他们上台时,发现赵长荣已是活生生被砸死了。

        刽子手还是第一次遇到未行刑就已死的犯人,但他还是按部就班,装模作样的将首级斩下,公之于众。那刀子落下时,百姓是拍手称快,其中几个开酒铺子的还说宴请三日,庆祝这恶有恶报。

        人群中,一个蒙面女子悄然无声而来,看着那血淋淋的断头台,眸中清冷似是一面尘埃不染的明镜。

        “北秦亲王一死,两国关系定会有所波动。皇上看来是心中有了大将,不惧外势了。”叶香君低声呢喃道。

        白玉书手持折扇,笑而轻语:“历来为皇上效力的武将,哪一个是有好下场的。若真有勇武之士效忠于他,要么是愚忠,要么就是无知。”

        二人一阵沉寂,谁都没再说话。毕竟,蠢人无论何时都不缺。

        “大公子说宫中事无需你再插手,你就真的不管了?”白玉书与她漫步集市,斜眼瞧着她,语气带着一点试探。

        叶香君目无变化,淡道:“我又不是那再世诸葛,没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你们大公子将北秦亲王的脑袋都拿下来了,那被圈禁失宠的东宫太子还值得看在眼里吗。”

        白玉书一阵,东宫太子始终是太子。只要不犯下大错,那皇上就不会冒着天下大不违去废嫡立庶。就算皇上真有此意,那要立的也是功绩更胜一筹的平王宁崇。

        就算大公子六部中已暗中占了半壁江山,只要皇上心意有偏,那些大臣也会见风使舵。尤其是那户部尚书叶政,他是出了名的墙头草了。刑部管讼案,对朝廷内政参与甚少,吏部李常就算再有能耐,也是孤掌难鸣。

        “王怀武,究竟是什么人?”叶香君冷不防问道。

        这个人,或许能扭转眼前局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