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三百零一章 不在上风

第三百零一章 不在上风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8:17
马场上热闹一片,宁崇为首是高扬马鞭,弯弓立马,将所有的马术都是展示了个遍。呼喝赞扬声是你话音刚落,我便接着说,笑语欢声是足足一个时辰都没有停。

        高阁红楼之上,一双锐利的鹰眸盯着马场上的一切。他将文武官员,以及自己三子的张狂得意的神情都收在眼底。皇上的神色不冷不淡,风略过他的双眸,只带来一阵沉肃。

        “平王桀骜,靖王温驯,这数年过去,两人倒是互换了性子。”他喃喃说道,语声是没有丝毫波澜。

        总管大太监是颔首不语,他服侍皇上多年,对平王靖王二人的性子也是了解得很。

        数年前淑妃在世时,靖王也曾是个弯弓策马,剑眉飞扬的狂傲少年。朝堂论策那是语中机要,无半点错处。皇上也是按照他说的行了几次政令,皆是立竿见影。

        但自打淑妃逝世后,他便似三魂少了两魂半,沉默寡言。朝堂上在不言语,只是例行公事般来了又去。太师太傅问他任何关乎国策之事,他也只说自己不过捉奸而已,不敢班门弄斧。

        直到那一年朝堂争辩,触怒龙颜将他罢黜出宫。这多年来,靖王是在刑部恪守己责,为百姓沉冤昭雪。除被平王拉去喝过几次花酒,再无其他过分之举。

        而平王则是在朝中大肆展露自己的才能,与太子颇有分庭抗礼之势。皇上为避免太子自傲自满,对平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二人暗自角逐。

        但昨夜之后,皇后与太子蒙上了一层灰。这分权之后,或许这天下之主将易,由太子平王之争变成平王靖王之斗!

        总管太监面色越发冷硬,在边上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朕在少年时也是个喜欢策马扬鞭,好大喜功的人。如今的平王倒很像朕当年的那个时候,你觉得他是不是比靖王更像朕呢?”皇上冷不防开口,问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答复的问题。

        此话一语双关,看似无意中的一句闲话,询问哪位皇子与他更肖像。实际上是在问除了太子之外,平王靖王谁更能继承大统。

        总管太监面色一青,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道:“平王靖王都是皇上金尊皇嗣,文武双全。若要奴才说,奴才觉得二位王爷跟皇上都很肖像。”

        皇上冷哼一声,对这答复也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

        “传高功入殿,那张家府的账薄还得交给他来彻查。”

        内阁中,一名身着棕红色官服的人急忙忙的上了马车。看马车的去向,无疑就是通往正殿。这刚下早朝就又将内阁大臣传入,可见这事是不能在朝上说的。

        宁逸收到回复,早有预料的轻笑一声,望着眼前身段曼妙,目色清冷的女子,道:“二哥分走了太子的权,皇后被圈禁泰合殿,这消息是将百官的心都搅乱了,你就没什么想说的?”

        叶香君坐在灯下看书,头也未抬:“这一切都是王爷有意为之,即是王爷想要的,我又有什么可说。”

        若不是他命人将毒花藏在那几个侍女的被褥中,也坐不实那里应外合谋害德妃的罪名。他心知宁崇将账本窃出呈交皇上,当即便将计就计,推波助澜。

        与其说是宁崇借机对太子下手,不如说是他们心有灵犀,都想看太子倒霉。

        宁逸挑眉有些无趣,为何他就是看不到她有一丝焦急的时候呢。这早朝之后,太子的权算是半落在宁崇手里,只等郑家府那案子被高功查明,太子便会常病宫中。那剩下的太子党羽心知大势已去,会尽数投在宁崇名下。不多时,他们便会劝谏另立储君。

        那时宁崇收服了太子党羽,他可以说是占尽上风。除了太子之外他便为长,立嫡还是立长,全看百官拥护跟父皇心意。

        宁逸眸光轻闪,他多年来未曾放弃过调查母妃死因。还曾因为朝堂政事顶撞父皇,这两桩事在父皇心中都是一根刺,再者父皇还将叶侯的户部归在他名下,可见对他是没有半分青睐。

        “扳倒了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好在父皇眼下只有三个成年皇子,不然我还不知要费多少心思。”他无奈苦笑。

        叶香君冷笑,目中微有寒意:“平王也算是山?”

        宁逸心中微动,轻道:“德妃说是罪妃,但郑家外戚所谋之事并无证据证明与她有关,她是自称戴罪之身。可以说她是以退为进,保了二哥一条命。有这样的母妃在,二哥绝不会多年跟她没有牵连。他知道什么人可以利用,哪怕这人是他的母妃!”

        当年德妃诞下皇嗣后郑家就出了事,她自称罪妃将皇嗣移居别宫交由其他妃嫔。这是未免皇上将对郑家的怨恨,迁怒在这刚出生的皇子上。只要宁崇在远离德妃的地方长大成人,那他们之间便不会有感情,对皇上来说宁崇就是他的皇子,跟郑家无关。

        要不是如此,宁崇绝封不了亲王,也不可能被皇上分有两部用来制衡太子。长秋宫遇刺时,德妃还故意说平王不曾常来,故意要表现疏离。要不是那一盆碳火,谁也不能说他们之间有来往。

        “郑家当年因做了衮州地头蛇,肆意妄为被揭发。举家子侄是几乎覆灭,家主郑成大义灭亲,将子侄绑缚上殿请罪。皇上念在郑家祖上有功,这才网开一面让郑成继续做着衮州刺史。”叶香君轻道,“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平王这一朝得势,衮州那边只怕也要蠢蠢欲动了。”

        宁逸来了兴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越来越喜欢看叶香君运筹帷幄,步步为营。这设好陷阱等着猎物踏入的感觉,似乎比冲锋陷阵以勇武取胜的方式要令人快意。

        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衮州郑家安分多年,除了每年入宫朝觐之外是没有踏入京都半步。太子哥哥的眼线盯梢多年也没有抓住他们一点把柄,要想折了郑家可不容易。”宁逸多年来对郑家也没有放松,那地头蛇有时就是杀人的毒蝎,冷不防便可要你的命。

        万通当铺眼线遍布天下,但也没能拿住郑家一点错处。可见他们这么多年确实没有跟德妃母子联系,安分守己的做着刺史官。对那些被罚流放的子侄亲属们,也没有擅用职权为其谋算。

        “既他们如此谨慎,那便给他们寻个错处便是了。”叶香君翻开一页书,只见上面正好现出四个字,无中生有。

        宁逸目光露出笑意,轻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好也在想着要如何无事生非,隔岸观火。”

        叶香君将那书合上,抬眸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只怕轮不到你我去筹谋,有人早已在动心思了。这一回,我们只需隔岸观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