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报私仇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报私仇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7:41
太子稳居东宫,得利于手下幕僚识人有术,用人有方,起用在身边的人各个都极其能隐忍。户部吏部掌管天下要职,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们,如苍蝇盯着一块甜腥的肉,只要有一点机会便会飞扑啃食,将他们的官位掀翻。

        方有德自为太子效力以来,只有在宫宴跟群臣喜宴上才能痛快喝一次酒。府中至今只有爹娘为他早定下的一妻一妾,其余女人是碰都不敢碰,不止是怕遭人口舌,还怕中了美人计。

        可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忍了将近十年近乎窒息。只等太子有朝一日登基称帝,他能成为国之朝臣,光宗耀祖。可是,这一天终究还是等不到,而令他栽倒的,只是区区五百两!

        “原来一切都是王爷的谋算。”方有德面如死灰,双手已是松开栅栏,颓然跌坐在地上,“这么说,微臣很快也能在这牢中见到户部的尚书大人了?”

        宁逸望了一眼墙上的天窗,冷笑道:“差不多了,但他没大人这么走运,他入不了大理寺天牢。死人,有死人该去的地方。”

        方有德背脊发凉,低下头瑟瑟发抖,当中细节他是心知肚明。

        六部尚书按本朝礼法,必须由皇上钦点而任职。他身为吏部尚书贪赃枉法,为五百两而锒铛入狱。这已是丑事一桩,等于是给帝王脸上扇了一记耳光。

        此时正是帝王要明察秋毫,重立威严之时,怎能容许另一个尚书再出丑事。若是有祸事生出,在论罪之前就必须平复,甚至不能让百姓听到一点风声。

        对寻常人来说,要杀一个朝廷命官很难,想要下手不留痕迹更是难如登天。但对帝王来说,无论暗杀明杀,都能巧妙得让人觉得合情合理。

        “今日早朝,太子已向父皇陈明另立胶东名士暂代吏部尚书一职。户部的缺还未定下,但想来父皇也已心中有数了。”宁逸嗓音如微寒刀锋,在人心上游走不定。

        方有德目中灰暗,三魂七魄似是都已散尽。太子已舍弃他,那就意味着这一桩罪他是担定了。就算没有新证据,那大理寺也是人赃并获。户部尚书为了脱罪,会一口咬定那银钱是他开口要的,不会承认他们之间的牵连。

        “方大人且宽心,父皇仁慈,念你多年劳苦也会从轻发落,最多就是个罢官免职。”宁逸从袖中取出一物,眸光抬起露出一抹冷光,将那东西丢到牢内。

        “你一家老小三十几口人,凭着你多年的官饷也够撑到你的两位犬子成人。只是,他们能不能有那天,全看你怎么做。”

        方有德见那被甩进来的东西,赫然是一块边角锐利的碎片,登时他心底发寒,如看见鬼般抬眸望向宁逸:“王爷,你!”

        “你没得选。”宁逸冷眸如鹰,“方大人不会忘了,五年前你在东城码头祸事后,于尚书府跟本王说的那些话吧。若想不留后患,一则灭心,二则灭口,对贱民取其一,对宦官取其二。如此,方能高枕无忧。”

        方有德如被一盆冷水浇下,双目歪斜是回忆起了那年的事。

        五年前,东城码头的货工被欠银钱聚众讨理。那码头督官是躲起来几天几夜不见人,他们上报衙门无人理会,便瞧了刑部的擂鼓,将状纸直送到了宁逸手里。

        可当宁逸到东城码头时,却见方有德跟那督官领着一帮衙门巡卫将那些货工纷纷推落水中。举着长棍,如打落水狗般痛打着那些要游上岸的货工。

        许多不通水性的人,活活淹死在河中。那通水性的也大多被打中脑袋,不治身亡。要不是宁逸及时赶到,一个货工都活不下来。

        侥幸活下来的货工再也不敢讨要工钱,还因欠了工期,得卖命干活。宁逸招人来问,但谁也不敢提当日的事,鼻青脸肿却说是被货物砸的,自己摔的,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年少气盛的他一怒之下便冲到吏部去找了方有德,而他也正在府中跟那督官饮茶听曲,满面的笑意。对十四岁的他是毫不放在眼里,当面便告诉他,那些货工不会再敢说半个字,没有人证,他无从立案。

        “货工乃鄙贱之人,不识时务的已做了那水中亡魂。王爷为民着想乃百姓福祉,但如今民不生怨,王爷也不必过于忧心了。”方有德张狂大笑,肆意羞辱着那刚被贬到民间的落魄皇子。

        宁逸这刚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便是被冷眼相待,活生生吞下了这羞辱。现在想想,他当年真是冲动的很,根本斗不过这个老狐狸,可眼下这个狐狸还是落入圈套了。

        方有德冷笑拾起那碎片,反倒是坦然了:“若当年王爷有今日之能,微臣早已成阶下囚,苟活了十年倒还是赚了。”他捻了捻手中的碎片,闭目不语。

        一阵脚步声传来,大理寺狱卒来唤人。大理寺的探监时长又限,审讯不得过长,就是大理寺的人也是如此。

        宁逸瞟了一眼已颓然如死灰的方有德,起身拂袖而去。就在他走出转角一刻,他听见摔碗破裂的声音。闻声,他目光一凌,步伐是越加的稳健迅猛。

        东宫之中,太监匆匆忙忙而来,扰乱了正搂着美人得趣的太子。附耳说了几句之后,太子神色冷硬,目中尽是寒霜。

        吏部尚书方有德,于大理寺牢中吞残片自尽,太医赶到时已是气绝。大理寺论定畏罪自杀,将尸身收敛后送还尚书府,以贪污罪抄家充公,方府一门尽数离京回乡。

        夜间,李常快马加鞭来到京都,临危受命是接任了这吏部尚书一职。圣旨三月为期,若他能履行职务,则加封正职。按理说,这新官上任,旧部定是不服。

        李常若想坐稳这尚书位置,定要讨好这下部的人,而那些人又是方有德提拔上来的,对李常这鹊巢鸠占的人是满腔怒火。若不拿出十足的诚意,他在吏部是寸步难行。

        朝臣正等着看李常会如何谄媚下部,但等来的结果是大跌眼镜。李常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示好,还将向刑部上书举报吏部诸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上梁不正下梁外,首官污浊如此,所统之下有何清白之士。李常受命天子,自当灭除腐臣,为朝廷新提良臣!”李常一派慷慨陈词是激得百姓拍手叫好,顿时赢取了一片民心。

        刑部乃是宁逸所主,他这一请就是正中下怀。在方有德手下钻空子使坏的官吏,他们的丑事一桩又一桩的被揭出来。其中就有五年前东城码头的祸事,那督官也被拉下马来,成了阶下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