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叶香君宁逸 > 第二百零四章 宣召入殿

第二百零四章 宣召入殿

小说:叶香君宁逸作者:红白莲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2 20:06:23
曾飞年方十六,只持一枚铜钱就闯了长安道上久负盛名,一掷千金的万通当铺。面见白玉书时,眉宇不动如山,胸膛挺直,半分怯懦都没有。

        这份气魄跟胆量,令在暗中观察的宁逸都不由得为之一惊。听曾飞的口述,那给他铜钱的人是叶香君无疑了。听他的来意,是想用这一枚铜钱换取入禁卫军谋差事的机会。

        “这枚铜钱我就先收下了,你要办的事必会如你所愿。”白玉书将那铜钱捻在手里,也觉察出曾飞背后的高人是谁。即是关于叶香君的事,大公子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曾飞蹙了蹙眉似有些为难,站在原地并不打算走:“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先生既能在禁军中照拂我,自然也能多照拂一人。帮人帮到底,还望先生再多助一臂之力。”

        白玉书余光瞧了瞧暗处的主子,见他没有指使,淡道:“多照拂一人?难道你还有父兄也想入禁卫军?”

        曾飞实在的摇了摇头:“家父年迈,在下也并无兄长。在下想托先生照拂的,是一名江湖侠士。”

        原来,在曾飞入京的路上,遇到了一伙劫匪。他们人多势众,各个都是亡命之徒。生死存亡之际,一名江湖侠士仗剑而出,于他是联手击退的劫匪。

        二人同生共死,当场便结拜为兄弟。说巧不巧,那侠士也是要参加武考入禁军谋差,二人便一路同行入了京。

        “那位侠士名叫李修,在乡下是有儿有女。要不是在江湖得罪的人太多怕牵连妻女,只怕也不会只身一人参加武考。先生好人做到底,大恩大德曾飞没齿难忘!”曾飞深深做了一个揖。

        李修?白玉书跟宁逸的心都是猛跳了一下,如果他们没记错,这个人不就是帮叶香君在金松寺上,完成了那一场掉包计的人吗。

        二人又是默默对视,如果这枚铜钱是叶香君给曾飞的,那李修没准也是她派到曾飞身边。想要将两个人安插入禁卫军,这当中可就不是惜才那么简单了。

        “禁军之中关系繁杂,想要照拂你一人已是不易。”白玉书慢悠悠说道,只见大公子是低头喝茶,什么指示也不给,“说起来,你们也还没参加武考,能不能入禁军还未可知。先别这么早提照拂的事,等武考过了你再来吧。”

        曾飞也不好多说什么,本就是他的不情之请。他也不拖泥带水,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走了。

        “一枚铜钱便来提条件,不愧是大公子看上的人,倒有几分沙场大将的霸道了。”白玉书对着那平平无奇的铜钱苦笑,“禁军共十八名统领,甲兵步兵骑兵弓兵各分四位统领,两位左右大统领共掌。这十八人都是皇上亲自挑选,不知大公子要如何照拂?”#@$&

        宁逸从屏风后转出来,淡笑轻然:“只要是人就有可以收买的法子,只是禁军常常调兵分管,只怕也不能照拂的面面俱到。”

        白玉书微微叹息,目中沉紧。帝王多疑,尤其当即圣上最是两面三刀。将四只武军分四人管制还不够,这每隔两三月还会将军队换人统领,骑兵调给弓兵,步兵与甲兵轮换。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避免禁军统领被人收买,领着手下兵马造反逼宫。只要将军队换来换去,统领们用的不是自己人,便难以生出异心。皇上这么做也是为了警告那些统领,他可以调换武军,自然也可以在军中安插眼线。

        白玉书将一本蓝色名册呈上:“大公子,这里是禁军十八名统领的族中家谱,为官亲眷是都在其上。据在下了解,他们当中不乏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宁逸看也没看一眼,冷道:“照拂两个人,我还无须用这三流的手段。以曾飞跟李修的身手,通过武考不难。只是,武军有四支,为何她只想安插两个人?”%&(&

        白玉书心中一惊,这他倒是没多想。李修剑法出众,出身平民定是会被分到步兵之中,看曾飞猿臂蜂腰,食指中指带茧,不用说是练箭的高手,那便是弓兵无疑。

        以叶香君那步步为营的性子来看,将这两人安排在步兵弓兵里定有她的谋算,绝不是简单将两人丢到禁卫军里。

        宁逸眸中深思,眼下领步兵弓兵最多的统领,都是太子的人!

        “主子!”谷青阳将台阶踩得爆响,粗厚嗓门一喊是将人的思绪生生打断,“宫中那边派人来了,说是传召主子入宫!”

        宁逸眸光一闪,若没有大事,父皇是绝不会传他入宫的。纵观眼下京都中发生的一切,也只有盛丞相是值得三思的。

        靖王府前,蓝袍太监是恭候多时,还带了宫中马车来接人。这一副架势倒是给足了亲王的面子,以往都只是来传话,领了赏银便跟在王府车架后便了事。

        宁逸心感有异,对谷青阳道:“你就不必跟去了,若是无事便替本王去采办些凉药,这天气渐热实在难受。”

        谷青阳眉头一蹙,似是明白了什么,抱拳颔首而去。

        “王爷,还请快上车吧,可别让皇上久等。这朝中议事,也耽搁不得。”蓝袍太监温声细语,腰躬得像个虾米。

        宁逸薄唇扬起一抹弧度,眸中是三分戏谑七分不羁,连催促都变得这般客气。看来这京都中的风云突变,这小太监是比朝中文武百官都要来的敏锐。

        清明殿是一所偏殿,虽不是正经议事的地方,但在此处的人却都是位高权重,抬手为云,覆手为雨。

        太子与平王宁崇一左一右,立于阶下十步之处,他们身后站着十六位内阁御史,还有一位身穿棕红色官服的吏部尚书。在这些人身后,还有一个玄色官服的人,不知是谁。

        殿内中央,立着一个背影佝偻,白发苍苍的老者。

        宁逸上前行礼,这才发现这老者竟是盛丞相!

        算来算去,盛丞相也不过四十余岁,不过短短十余日已成了一个白头翁,容颜憔悴看上去是有七八十岁模样。

        “靖王。”帝王上座,吐气开声是如猛虎低吟,威武不凡。

        宁逸回过神来,抱拳颔首:“儿臣在。”

        他余光微微打量着众人,只见太子跟宁崇都是低下头,御史的脸是灰黑不已,低头看着自己的脚面,大气都不敢出。吏部尚书是抿嘴不语,看上去也是有几分不悦。

        宁逸面不改色,眉宇间云淡风轻,似是这殿中的波涛汹涌都与他无关。

        此时的宁逸就像是从天而降的谪仙,澄澈灵净,将身边这不停涌来的肃杀之气通通净化,无法沾染他分毫。

        “今日朕传你来,是为了决断朝中一件大事!”皇上扫了一眼阶下众人,脸色已是铁青得可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