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逆天狂妻:殿下放开我 > 第三百零一章 不如一默

第三百零一章 不如一默

小说:逆天狂妻:殿下放开我作者:幽都阙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10-23 03:32:23
听了熏公主的话,洛与伦蹙起双眉,叹道:“百巧阁虽然有错,却也罪不至死,朝廷师出无名,却将其连根拔起,令得此宗门基业尽毁、门徒俱亡,实非仁义所向、君子所为!”

        熏公主微微一怔,又听他继续说道:“无故破其宗门,无端绝其传承,甚至还下令不许民间谈论此事,更不许民间收藏百巧阁遗物,这是闭塞言路、赶尽杀绝之举,本来就是朝廷做得不对!”

        说到这里,洛与伦似乎很是愤慨,“我辈读书人,当轻王侯、慢公卿,君有过则谏,政有误则究。

        “等到时机合适之际,我定要上表朝廷,还百巧阁一个公道!”

        “洛哥哥!”

        熏公主低呼一声,嗔怪道:“你犯颜直谏固然是君子之风,但你可曾想过,若你惹怒公卿,获罪遭贬,那我该怎么办?”

        洛与伦一时语滞,熏公主又道:“若真是事关社稷民生,那熏儿便是与你一并上殿,共同撞死在銮柱边,我也是无怨无悔的。

        “可百巧阁的事早已翻篇,而且其间内幕,你我也分说不清楚,又何必要旧事重提?”

        “熏儿……”

        “洛哥哥,岂不闻水至清则无鱼?”

        熏公主指着那面铜镜,饱含深意地说道:“百巧阁获罪,皇室不顾舆论也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必定有其因由啊!”

        “既然有正当理由,为什么朝廷不公之于众?”

        “朱墙黛瓦之间,隐藏了不知多少诡诈之事,便是史官笔锋,尚且有避讳之时,洛哥哥啊洛哥哥,你这直性子,果真要改一改才是!”

        洛与伦那双阑珊春意的眸子里,隐隐有种挫败感,令熏公主见之不忍。

        “宁可直中取,不愿弯中求。这固然是君子持正之道,可是遇事多思,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的为国为民啊!”

        “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皇权至上,道理再大也大不过拳头!”

        洛与伦赌气般敲了敲桌子,嘟起嘴时的模样,竟是像极了幽清影。

        熏公主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暗叹一声手感真不赖!

        “熏儿……你……”

        洛大公子闹了个大红脸,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了。

        男女授受不亲啊!

        他们虽然有指婚之名,可暂无成婚之实,独居一室已是不该,现在居然还拉拉扯扯了起来?

        面对心上人的诧异,熏公主吐了吐舌头,说不出的娇俏可爱,糯声道:“就这一次!”

        洛与伦抿了抿唇,只觉那股子异样,才下脸颊,又上心头,叫他浑身都不对劲儿了。

        见状,熏公主赶忙转移话题,“我近来读史书,略略有些见解,不知洛哥哥愿不愿听?”

        “啊?你、你说……”

        “洛哥哥可知,大启古国昔年,曾有一位女皇登基?”

        其实天下之大,并非哪里都重男轻女,只不过大胤古朝这边曾有圣贤弟子传法,大启古国挨得这么近,也跟着受了很大的影响。

        有些话虽然不是圣贤的本意,或者圣贤压根就没说过,但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篡弄之后,却也着实成了根深蒂固的顽疾。

        就比如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说的是母鸡若在清晨打鸣,那么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暗喻女人掌握国家政权,就会使得阴阳颠倒,社稷倾覆。

        由此可见,大胤和大启,都是不支持女主掌权的。

        但话又说回来,皇太后若以母后之尊垂帘,公卿士大夫倒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似乎那薄薄的一层帘子,就是道德礼法的遮羞布,可以把所有的逾矩僭越,都给通通盖住。

        可倘若女主想要撤帘,那就只能是还政于君王,而不能是临朝上帝号。

        是以,大启古国当年有女皇登基,实在是让人不敢置信。

        甚至到了现在,大胤这边的士大夫们,还会以这件事攻讦大启君民,嘲弄他们是化外蛮夷,不知上邦之礼。

        熏公主虽然不甚了解那位女皇的生平,但从史书工笔的只言片语中,也不难推测出,那一位的人生,必定是场波澜壮阔的经历。

        而今天她要说的,就是她在史书上,看到的一段记载。

        “大启历八四三七年,后以帝不肖为由,废其帝号,降为睿王,幽居于大安宫中。

        “事发突然,群臣皆惊,三公率众入朝,请旨于凤藻殿,言称愿奉立新君,躬耕社稷,承宗庙之重,执神器之锋。

        “后不应,三公复请。少顷,后传谕,‘女主践祚当如何?’群臣色变,噤噤然若深秋之蝉。

        “后不虞,撤帘喝曰,‘国不可一日无君,君王不肖,累及宗庙。孤以帝母之身,当暂掌江山,伏劳于案牍,立德于明堂,待上苍垂幸,有圣天子出,则归政还宫,安享残年,此何不可乎?’

        “丞相李茂扶冠而出,叩首谏后曰,‘宗庙至重,安敢劳驾帝母?若君王不肖,后当谏之教之,怎可废帝自立?如此行径,岂不为天下笑?’

        “后垂首,茂顾视左右,见太尉、御史大夫讷讷不言,心生不快。

        “及退朝,茂怒斥二公,言其背恩于先帝,负德于社稷。

        “二公掩面,泣曰,‘今劝谏太后,吾不如尔也;来日救宗亲,尔不如吾哉!’

        “茂拂袖而去,翌日复上奏,请立新君,遭贬,流放于广寒府,终身不得入帝都,后世子孙亦不复录用。

        “大启历八五三九年,后病重,其娘家子侄欲把持神器,戕害启皇宗室。

        “太尉、御史大夫以迅雷之势,收监外戚于掖庭,入殿请后归政于帝。

        “后势已去,践诺于榻前,册立睿王为皇储,于金明殿行禅让之礼。

        “至此,大启国政清明,宗室得以保全,江山得以靖平。”

        熏公主将大启古史娓娓道来,声音如珠落玉盘,清脆不已,发人深省。

        洛与伦伸手揉了揉眉心,喃喃道:“留得有用之身,才能更好地为国为民?”

        “犯颜直谏只是逞一时之快,君子持重守身,方可于危急之中拯救万民!”

        “我……”

        “洛哥哥,你要记住熏儿一句话才好。”

        “什么?”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熏公主一字一字地念出这句话,直勾勾地盯着洛与伦的双眼,似乎要将这话刻入他的心田。

        洛与伦心头一颤,扶额长叹,“我会好好考虑的。”

        “说来,我也只是偶然提及了百巧阁,不曾想洛哥哥,居然真的为我寻来了这面铜镜。”

        熏公主知道洛与伦的脾性,所以也没有在处世之道上继续纠缠,而是笑盈盈地接过他手中那面铜镜,心底不免感动。

        她虽然有意于百巧阁遗物,但在洛与伦面前,却只是无心提及过一次。

        但就是这么一次,洛与伦却费心替她寻了这面铜镜来,可见对她真真是用了心的!

        “这镜子说是百巧阁遗物,实则不过是取其残骸重铸罢了。

        “严格算起来,它与那原本的‘明鉴镜’,早已经没有了多大关系!”

        “明鉴镜?”

        熏公主眼皮一跳,洛与伦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只是点了点头,解释道:“这面铜镜,就是以明鉴镜的残骸铸就。

        “亏得方兄家族是扶摇府巨商,不然也不会有此收藏,更不敢持着它于外人面前招摇。”

        “原来方世兄出身于扶摇府巨商啊!这样的商会财力雄厚,游走于我朝和大启之间,倒是不必太过在意朝廷的律法。”

        熏公主久居深宫不假,但她的见闻和谈吐,却不啻于游侠士子,可见是读透了万卷书的。

        “我总听闻扶摇府巨商崇奉儒法,原以为商人重利,不太可能有诸子圣贤之风,可洛哥哥既然与方世兄交好,看来这儒商之名却也并非虚假!”

        洛与伦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如若换作往常,他该要向熏公主好好讲讲,这扶摇府儒商的种种事迹才是。

        熏公主心里跟块儿明镜似的,垂下眼睑思索了一会儿后,故作苦恼状,凝声道:“洛哥哥送了我这样珍稀的礼物,熏儿该怎么报答才好呢?”

        “嗯?”

        见吸引了洛与伦的注意力,熏公主掩唇轻笑,“这样吧,往后啊,熏儿为洛哥哥生三个孩子好了!”

        “三个……孩子?”

        洛与伦双眼里泛起羞涩之意,却怎么都掩不住那抹向往的光。

        “为什么是三个?”

        “两个男孩,一个女孩。”

        熏公主伸出手指,在洛与伦眼前晃了晃,“一个叫万言,一个叫万当,妹妹则叫一默。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儿子和女儿比起来,那就是没人疼的草!”

        “你这……未免太偏心了!”

        话说到这份儿上,洛与伦哪里还不懂熏公主的苦心,只好摇头笑道:“不过,哥哥确实是生来疼妹妹的!”

        听了这话,熏公主明眸微亮,不胜娇羞地瞥了洛与伦一眼,“那就这样说定了!”

        …………

        大荒山脉,藏龙谷地。

        幽清影和嬴渊相对而立,两人面前悬浮着三滴灵水。

        “福元灵水、禄元灵水和寿元灵水已然聚齐,嬴渊哥哥,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嬴渊微微颔首,双手结印,将祖巫骨板取了出来,居然发起了祭祀!

        “祭祀祖巫骨板?”

        幽清影看着觉得新奇,嬴渊便出言解释道:“这藏龙谷地既然与龙族有关,那我祭祀祖巫骨板上的祖龙之灵,必然会引发此地深层次的秘密。

        “届时闹出来了大动静,青龙神兽自然会知道我们来了。”

        祖龙和祖凤伴随着妖祖九黎而生,这祖巫骨板之上,有着它们的灵魂印记也不稀奇。

        三光灵水是因青龙而生的宝贝,以它们为祭品祭祀祖龙之灵,倒也足够引动祖龙龙威了。

        藏龙谷地既然占了个“龙”字,那么在祖龙威严之下,就决计保持不了神秘。

        须知,在祖龙面前,即便是青龙神兽,也要矮了辈分。

        只不过它到底是神兽,祖龙也不会在它面前装大拿乔。

        但幽清影一直都搞不明白,四象神兽与妖族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比如说青龙和龙族、白虎和虎族、朱雀和凤族……

        她还没来得及询问此事,祖巫骨板之上,却有一股厚重的威压,于瞬息间蔓延开来……

        这祖巫骨板呢,青华早前借了它,去和西御陛下谈交易,说是什么得让西御陛下看得见却摸不着,才好激发他求道的急切心理,以便于敲他一笔。

        谁知道西御陛下痛快得很,而且还十分舍得,大大方方就给出了,足够令得青华满意的价码。

        就这样,交易顺利达成,西御陛下直接付了全款,青华也就让幽九锡,把这骨板和巫术传承体系,尽数都交到了幽清影手里。

        这祖巫骨板到手了又给出去,给出去了又拿回来,虽说落在幽清影手中许久了,可直到今天,才算是发挥出作用。

        “这是祖巫骨板的首秀,不知道它到底好使不好使……”

        一阵阵好似源自洪荒的龙吟破空响起,幽清影目露期待之色,指望着能尽快了结此地的因果。

        “祭祀祖龙,万龙朝宗!”

        嬴渊低喝一声,对着祖巫骨板一指,将其上翻腾不休的威压扩散了出去,搅动了整个藏龙谷地的风云。

        远处,一条小金龙躺在龙犀的头顶,原本很是悠哉游哉,但在感知到祖龙威压的瞬间,它却人立而起,满目惊疑。

        “怎么回事?难不成这里有重宝出世?”

        老四身上的鳞片一块块竖起,体内的龙血也在不断沸腾,就连它座下的龙犀,此时也不停以脚刨地,鼻子里面喘着粗气。

        “纵然有重宝出世又如何?反正你是注定与之无缘了!”

        “何方鼠辈?”

        老四猛一回头,却见到一道道汹涌的魔气,把自己和龙犀裹了起来!

        “鼠辈?哈哈哈,小儿无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