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八百四十一章善后

第八百四十一章善后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30:18
()

        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后

        这一次明军大败,主要责任在谁?

        汪直没有心思去想这个,他才不会为敌人总结成败的,但是他能分辨出,这一场大胜之后,雍军的对手是谁?

        杨一清。

        不要看杨一清督促的这一场远征败了,但是这不能抹杀杨一清是一位能臣,虽然他的技能点并没有点在海战之上。

        汪直时候反思,不得不承认沈希仪还是很厉害。

        而沈希仪与他的部下如何厉害,那么能在一二年之内,训练出数万精兵的杨一清,岂不是更厉害啊。

        汪直想做的,就是迫使杨一清离开浙江。即便不能,也要让他这一阵子焦头烂额的。

        不过,这只是汪直的小算计,至于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天意了。

        汪直也没有心思去关注自己做出的事情成与不成,他必须将精力放在善后上面。

        一场大战,北港附近,乃至于港口损害的地方都不少,在战前先将百姓迁入城池之中,现在就要放出来。现在还有安置好。

        而且为了夺得大义名分,雍军并没有严密防守,东雍也没有大量动员,只是将县兵临时补充进去雍军而已。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这一场雍军伤亡不少,有数千之人,更不要说有倍于此数的浙军伤员,还有一万多的浙军俘虏。

        这个俘虏该怎么安置,他不能擅自做决定,直接提交给了雍王。

        而此刻双方都撕破脸之后,很多杨慎安排的后手就立即能做了。

        首先,东雍整体一下子转入战时体制。杨慎远赴占城,与宣布郑绥担任安南相,整顿安南举兵北上。

        戚景通也被任命为御前总管,在大员建立起雍王行辕,在雍王来到东雍之前,负责所有东雍的事务,主要是征兵,大量的征兵。

        俞大猷也从爪哇正式撤军。留张翰驻守椰城。得到前线大胜,俘虏一万多人的消息之后,朱厚煌大笔一挥,将这一万多名俘虏全部给了张翰。成为了张翰的部下。

        张翰的战斗力一下的充实起来。

        这些对雍国没有什么忠诚度,但是在椰城,在雍军大举撤退的情况之下,是淡目国势大,如果不努力做战的话,肯定会被杀干净的。

        而大明子民都是有一股傲气的。雍王好歹是大明亲王,雍国政权之中,掌权的也都是汉人,他们可以投降东雍,但不到山穷水尽,万不得已。是不会向蛮夷投降的。

        当然东雍大举扩军,并转为战时体制,几乎到处收刮每一个壮丁往前线运的时候,双方的大战是打不起来的。

        但是大战打不起来,并不是没有战斗。

        黄士龙所部大出风头,从广东,到福建,从福建到浙江。黄士龙的战舰打出一系列漂亮的战果,而大明水师,只要是敢出战的,要么送进大海之中,要么被俘虏,充实少府船队了。

        安南那边也与江北的土司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摩擦。

        当然这都是小仗。

        即便是现在,这区区小仗,雍王朱厚煌再次感受到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了,稀里哗啦的朱厚煌的国库内库都要空了。

        毕竟海禁以来,雍王的财政,不是在危机之中,就是在危机的水平线上。更不要说他在南洋也正在打仗。

        没有什么都能打,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也是雍军水师打一系列小仗,并且夺取大大小小的沿海岛屿的缘故所在。

        少府紧紧跟在雍军水师之中,只要一打破海防,立即派人与岸上的人接上了线,就在海岸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情况之下。东西贸易的一个环节,再次接了上去。

        这还是独门生意,无忧中文网

        首先连续数年的严厉海禁,很多产能都荒废了,很多货物都运不出去,价格都下降了不知道是多少。而且除却跟着军舰做生意的少府之外,别人不敢做这生意。

        虽然这生意周转还需要时间的,但是信心已经在影响市场了。

        雍军纸币的价格马上攀升,朱厚煌为了开战,也在悄无声息的加印钞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市场等候大明的货物太久了,朱厚煌过量发行了好几倍的钞票,居然被悄无声息的消化了,甚至纸币还保持着价格上升的趋势。

        朱厚煌也明白,这并不是说雍军纸币真值这个价格,而是有一些人在做政治投资。只是一场大胜带来的虚火而已,一旦一场大败,这个泡沫立即会被揭穿。

        所以朱厚煌必须保持胜利,否则雍军立即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因为纸币上收益,已经占据了雍军军费的一半左右,对战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开始,但是双方的各种小动作,就开始行动了,汪直的手段,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而已。

        “朱厚煌该死。”嘉靖咬着牙关。重重的拍在一张榜文之上。

        是朱厚煌的起兵告示。

        几乎一夜之间,动广西到,北京,各大大小小的府县,都贴上了这个个榜文。从分布上来说,是东边的密集,而西边只有大城市才有,小县城根本没有。

        但是北京城之中,作为重点,几乎每一个衙门都有一封。

        这榜文是杨慎写的。

        首先,抨击嘉靖得位不正。

        这个议题别人来说,只是是猜测,但是杨慎手中却有石锤,他将当年的事情,翻了出来,经过艺术加工,将所有罪名都推到了嘉靖的身上,对自己父亲在这一件事情里面的参与,一笔带过。

        简直将嘉靖写成了处心积虑的野心家。

        第二,就是抨击嘉靖的法统不正。

        这里就是说嘉靖尊兴王夫妇,而让弘治帝绝嗣的问题。从法理上抨击嘉靖做的不对。

        这是很多人的心中所想的。所谓君子不绝人之嗣,在这个时代的道德之中,令人断子绝孙,是很恶毒的诅咒。

        不即便是现在断子绝孙,也是很恶毒的诅咒。

        而嘉靖承接了弘治一系的帝位,反手让弘治一系绝嗣,这根本就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他也不能让别的人为正德,或者弘治承嗣,因为帝位与承嗣两件事情,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正好迎合了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的心思。

        第三,就抨击嘉靖进攻东雍,将朱厚煌塑造成一个受害者,被嘉靖夺了帝位,远窜到了蛮荒之地,然后一手一脚,建立起一个藩国,却不想嘉靖还不放过,一定要斩尽杀绝。雍王才不得不起兵抗争,就是为了活命。

        第四,又抨击杨廷和这一件事情,擅杀托孤大臣,而且不是明正典刑,经三法司杀人,是非法杀人。

        要知道,在明代,皇帝杀人也是需要程序的好不好,皇帝直接将首辅下狱,然后不知不觉的死在诏狱之中,这简直是对所有文官的藐视。

        然后还有一些条款,但是都是附加的。

        单单这四条,就让嘉靖暴跳如雷了。

        特别是第一条,嘉靖承认他当时有非分之想,当然他参与进来,当然是文官集团推他上位的好不好。

        嘉靖那个时候不过区区一个藩王而已,哪里有这个能力,如果他真有这个能力,不会花了数年事情,才从大臣的手中夺得权力。

        简直是在冤枉他。

        “杨一清是怎么办事的?”嘉靖不顾手手拍的生疼,只觉得一股火气没有地方发泄,说道:“不是说话了万无一失的了,怎么能弄成这个样子啊?”

        如果杨一清在这里,他一定说冤枉,他什么时候说过会万无一失的,他从来没有保证过,如果不是嘉靖逼迫,他才不会动手的。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