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六百三十九章争贡之争二

第六百三十九章争贡之争二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8:23
()

        第六百三十九章

        争贡之争二

        如果将茶业种在山上如何?

        虽然大部分茶业都长在山上。但是东雍的山地并不太平。虽然东雍不再兴兵讨伐那些野人了,但并不是说那些野人,就不存在了,他们之是被从平原之中逼到了山里而已,即便如此临近大山的几个县,还时不时的听到了有野人下山抢东西的传说。

        不过大多都被打跑。

        如果朱厚煌想开发茶业,恐怕又是一轮杀戮,将很多丘陵地带清洗一遍才行。

        不过,朱厚煌现在不想动兵了。至少不想去山中与这些野人追逐,简直是得不偿失。

        朱厚煌岔开茶业的问题,对身边的侍卫来说道:“拿几块糖来。”

        “是。”立即有人答应下来。

        随即有一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几个小碟子,而小碟子上面,却有几块好像是冰块一样的东西,这东西当然是冰糖。

        朱厚煌对榨糖的环节并不是太清楚,但是只要他指出方向,雍王府之中,就有足够的人才,将一份设想变成现实。朱厚煌只记得,明代发明了什么黄泥制糖法,让糖产量的大增,而明末清初吗,成为国际上的拳头产品。朱厚煌就从黄泥这个角度来提醒工匠,这才做出这个。

        朱厚煌说道:“这是冰糖,还请诸位品鉴。”

        糖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毕竟中国从唐代就有糖了,被称作石蜜。只是因为产量问题,一直没有进入百姓之家,但是在座各位都是东雍重臣,谁也不能被称为百姓,百姓没有吃过糖,但是他们谁没有吃过,味道没有什么,只是觉得颜色比寻常的糖好。

        朱厚煌生起生产糖,并不是一日两日了。

        朱厚煌问麦哲伦,说道:“麦先生,这糖不错吧。”

        麦哲伦说道:“不错,这是上帝的味道。”

        朱厚煌说道:“那么,如果大量向西方输入这个东西,你觉得有人买吗?”

        麦哲伦说道:“一定会有人,因为谁都拒绝不了,这是上帝的味道。

        朱厚煌说道:“南洋比大明更适合甘蔗种植,所以,我准备在吕宋推行大规模种植甘蔗。用甘蔗来制糖,用来代替大明短缺的货物。”

        麦哲伦说道:“殿下,只要你有足够的糖,一定会给殿下带来巨大的财富的。”

        看着麦哲伦一提到糖,就眉飞色舞的,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糖一样。

        朱厚煌长出一口气,心中暗道:“虽然看上去问题解决了,但是从种甘蔗,还有收获甘蔗,然后榨糖,都需要时间,特别是开辟出足够数量的甘蔗院,更需要时间。只是,希望变化没有那么快。”

        朝廷的反应是比东雍慢一点。

        当东雍这边刚刚确定该怎么办的时候,消息也传到了嘉靖的手中。

        嘉靖一看,先是皱起了眉头,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将这个消息传出去,看看百官的反应。”

        大明朝廷的决断,没有东雍这样明快,东雍只需要朱厚煌点头就可以了,但是在大明却需要一定的流程,不可省略。

        所以嘉靖先将消息放出去,因为嘉靖的得到的消息,是东厂锦衣卫的消息。官方正式消息,要比锦衣卫的消息来的更晚一些。为尊书院

        数日之后,群臣议论纷纷,嘉靖乘机召见杨廷和,询问杨廷和此事的意见。

        杨廷和说道:“日本来使,无视天朝,在宁波大大出手,累及百姓,念日本为太祖不征之国,故而臣以为当与日本绝贡。”

        嘉靖说道:“单单是绝贡,就行了?”

        杨廷和自然能听出嘉靖有话要说,那就听着,“陛下以为?”

        嘉靖说道:“民间走私猖狂,朕想重申禁海之策,并派御史巡视海疆,重申海禁之令。请杨先生派出几个铁腕人物。”

        杨廷和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东雍的财政运转内部是怎么样的,他已经通过了各种情报了解了不少,所以他很明白,贸易就是东雍的死穴所在,而禁海令推行的种种疏漏,他也一清二楚,哪里不知道嘉靖如此做,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东雍。

        但是杨廷和要拒绝吗?

        他片刻之间,就做出决定。当然是不会拒绝了。

        他觉得大举用兵,特别是在东南大举用兵,耗资太多,而且没有胜算,特别是东南沿海早就烂成了一团浆糊。所以杨廷和不同意对东雍用兵,并不是杨廷和对东雍就有什么好感了。嘉靖如此对付,杨廷和是乐见其成的。

        杨廷和说道:“陛下英明。臣这就按陛下所说的办。”

        嘉靖说道:“朕认为,非要日本国王来大明谢罪不可。”

        杨廷和心中有些莫名其妙,日本国王不是傻子,他怎么会乖乖的来大明谢罪。大明对很多藩国失去控制能力,这已然是事实了。当然面子上说万国来朝,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但是当政者如果真以为是这样,就是太傻了。

        嘉靖说道:“雍王是大明贤王,让日本国王来朝之事,就交给雍王来做吧。”

        杨廷和这才明白,嘉靖的意思。嘉靖分明是想为难为难东雍。

        一方面是在财政上给东雍下绊子,另一方面给东雍树敌。现在明眼人都知道东雍与大明之间,矛盾重重。但是双方都还没有撕破脸。雍王是大明亲王,嘉靖给他下令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他不从,将来出兵讨伐,就是天经地义。而且嘉靖也不怕朱厚煌对日本怎么样。

        因为海禁一出,东雍恐怕自顾不暇。

        但是杨廷和却不想这样做,杨廷和说道:“先帝授雍王南海征伐之权,如今又放东雍入东海,恐怕将来雍王势大难治。”

        嘉靖说道:“朕即便不这样做,他已经在东海了,琉球那一支水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杨先生不明白。朕就是要为东雍找一点事做。”

        其实杨廷和明白,东雍已经是势大难治了。所以杨廷和对东雍的处理方案越来越消极,有一种任他自生自灭的感觉。但是嘉靖与杨廷和不一样,嘉靖看雍王与杨廷和不一样,杨廷和觉得东雍势大难治了,杨廷和就改变路线,不再去想办法平定雍王,试图冷处理。不去管雍王,反正雍王也在海外,无关大局。

        但是嘉靖不一样,嘉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他的皇位是从雍王手中抢来的,雍王不死,他心难安。

        所以,雍王的势力越大,嘉靖心中越不安,对待杨廷和的态度也就越厌恶。特别是杨廷和对雍王的态度,与他相左的时候。

        嘉靖绝对不愿意看着雍王的势力一点一点的扩张。但是即便是作为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特别是有一个强势首辅的时候,更是如此。

        对嘉靖来说,宁波之乱,来的正是时候,嘉靖借题发挥,用来对付东雍。

        杨廷和也知道东雍的势力在琉球的存在,一时间也不好反驳。不过,杨廷和对雍王的看法,觉得这区区小事,难不到雍王,只是见嘉靖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不好反驳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嘉靖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就轮到杨廷和难过了。毕竟大明制度在皇帝一方。杨廷和的权力被一步步剥夺,为此杨廷和与嘉靖明争暗斗好多次,杨廷和都落于下风。所以杨廷和决定不在触怒皇帝了,这件事情即便不成,也没有什么害结果。反正杨廷和已经决定放弃对东雍用武的打算了。让陛下见识一下东雍的实力也好。

        杨廷和说道:“臣遵旨。”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