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雍王 > 第四百零六章科学是什么?

第四百零六章科学是什么?

小说:大明雍王作者:名剑山庄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0-28 16:26:07
()

        第四百零六章    科学是什么?

        自从朱厚煌来到这个时代以来,他一直想传播科学,但是他想要给人讲解科学的时候,却张目结舌,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怎么给明朝人解释科学,怎么在这个时代发展科学,一直以来是朱厚煌半夜惊醒过来,苦苦思索的难题。

        为什么古代中国发展不出来科学?科学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直以来朱厚煌想给出,却无法给出的定义。

        科学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与一致性,其为探索客观世界最可靠的实践方法。

        这是朱厚煌从记忆深处挖出的科学定义,但是他可以将这个定义说给明朝人听吗?

        不能,绝对不能。

        所以朱厚煌想知道到底什么是科学,必须从科学的源头上找答案。

        朱厚煌最终不得不相信一点,科学的源头是在哲学之中。而在古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不出科学,是因为哲学问题。

        中国古代的工匠技艺之高,现在很多东西都还做不到,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发展科学,中国有足够的底蕴。历代在杂学之上专心研究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只需去看天文仪器的发展,就知道有足够的智谋之士在机械,物理,水力,数学,天文,星象上面穷极一生。

        甚至在朱厚煌看来某些天文仪器研究,已经有后世科学实验的雏形了。

        但是为什么后面都没有发展出来?

        因为没有人这么想。

        是因为东西方对世界认知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这一点。

        到底为什么?朱厚煌自己又不是哲学大家。不清楚其中原因,但是朱厚煌想清楚了,任何行动必须思想先行。

        朱厚煌想要南洋扩张也好,想要推崇科学也好,必须有一套支撑他行动的理论。可惜朱厚煌自己做不到这一点。

        这才是他找王阳明来的最重要的原因。王阳明的其他能力,固然是国士无双,但是朱厚煌更看中他儒学上的造诣。

        如果能让王阳明将儒学改造成适合科学发展,并且鼓励科学发展的学说,朱厚煌即便是拼了性命,也会让这一门学说成为显学。到那时候,不用朱厚煌去努力发展科学,就有足够的士大夫自己投身于科学之中。

        但是想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他能说服王阳明为自己所用?

        他对自己能不能说服王阳明并没有足够的自信。所以才迟迟不肯开口。只是局势逼人,让朱厚煌不得不与王阳明提前摊牌。

        “殿下。”王阳明来了,他躬身行礼道。

        “王师请起。”朱厚煌客气了两句,两人相对坐下,一壶清茶,冒着袅袅的青烟,在两人面前散开。

        “王师,孤想称霸南洋,只是多有腐儒多有谴责,想要让陛下撤销雍蕃。孤实在是惶恐不按。臣这一次请王师来,就是请王师为孤驳斥其人。”朱厚煌说道。

        王阳明哪里看不出朱厚煌心中之意。

        王阳明在朱厚煌身边时间也不短,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让王阳明看清楚朱厚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朱厚煌仗着正德皇帝宠信,从来不在乎什么弹劾。什么腐儒的话从来不放在心上,除却没有往儒冠里面尿尿,与刘邦对儒家的态度,相差不远。河源书吧

        但是时过境迁。

        秦汉之季的儒家与大明正德年间的儒家完全是两个概念,朱厚煌这种态度,让王阳明非常肯定,即便是陛下无子,皇位也绝对不会落在朱厚煌的头上。

        平时从不在乎这些东西的人,忽然请他来写文章反驳,一看就有猫腻。恐怕是反驳是假,想看看自己的观念才是真的。

        王阳明装着没有看见,挥毫写了起来。

        朱厚煌见王阳明动笔,立即站在王阳明身后看王阳明写。不一会而王阳明就写完了,这是一篇骈文,四六成句,文字绮丽,但是以朱厚煌的学识发现里面有多多不认识的字,有些是某些字的异体字,有些是古代早已不用的字,再加上用典繁多,朱厚煌只能读出一个大概意思,就是写南洋的种种特产,能为中原所用,而佛郎机人东来,残暴之极,南洋诸国需要朝廷的保护。与此等等。

        朱厚煌心中暗喜一番,不管怎么说。王阳明是真支持朱厚煌向南洋扩张,还是是假支持,都无所有,王阳明是在往自己表态。

        朱厚煌说道:“孤读过一些泰西哲人的书,其中有二元论,孤十分感兴趣,其中将世界分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天下之间,万物运动,是物质世界,而人之所思所想都是精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朱厚煌所说的二元论,是不是真的二元论,其实并不重要,朱厚煌要做的是打破自从董仲舒以来的天人感应体系。

        朱厚煌觉得不将物质与精神完全划分开来,不将物质不受精神影响的观点确定,根本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万一做一个实验成功,士人观点并不是这个人实验做的好,而是这个人的人品好,以至于感动了上天。

        这样的东西,现代人看上去是谬论,但是古代人看起来却是正理,不信请看聊斋,与阅微草堂笔记。

        出现这样的文字,只能说明儒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不得不用被否定的鬼神之说,

        对王阳明来说,朱厚煌所说的话已经明白的有些露骨了,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殿下,还请慎言,否则将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朱厚煌大吃一惊说道:“怎么会?”

        王阳明说道:“因为殿下身份非同小可。”

        天人感应已经融入儒家血统之中了,从汉代以来,儒生就用上天的名义约束君主,成为他们政治上工具。

        如果朱厚煌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他随便怎么说都无所谓,他偏偏是一个王爷,而且是一个自从开国诸王之后,唯一一个有军功的王爷,他说的没一句话都会被仔细,甚至过分的解读。大明的大官真不明白,朝政与老天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个约束皇帝工具很重要,怎么能轻易丢弃吗?

        朱厚煌这一句话,政治将掀起巨大的波浪。

        朱厚煌问道:“王师,你真的相信所谓天人感应吗?”

        王阳明王顾左右而言他说道:“人当有所敬畏。”

        朱厚煌立即明白,很多儒生支持鬼神之说,并不是他们相信鬼神之说,而且他想借鬼神之说来吓唬人。

        但是朱厚煌却不得不理清这一点,不理清之点,朱厚煌之后所做的都无法进行。只是他又不知道该从何出着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王阳明忽然说道:“其实,很多事情先贤早有论述,殿下只需找出来这些论述就行了。”

        朱厚煌不由大喜,他想让王阳明来做的就是这些。

        在中国变法最好的口号是什么,是复古。

        朱厚煌知道,只要敢附会,朱厚煌很多观点都在古籍之中,找到对应的条款。但是朱厚煌却没有那个实力去找每一段文字。朱厚煌问道:“孤该怎么办才好?”

        王阳明说道:“很多办法,最简单的,援引《论语》,敬鬼神而远之之语,禁止儒生谈论鬼神之说。”

        存而不论,只是禁止谈论,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忽略了这一点。

        q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