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拾忆人生 > 第七十二篇 桥·飞地 中

第七十二篇 桥·飞地 中

小说:拾忆人生作者:越过高原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3 15:56:30
一路走,我问:“支书家有酒卖?”

        小伙说:“全村就支书一家卖酒。”

        “除了酒,还有什么?”

        “还有香烟。”

        “香烟属于*,支书家有这个手续?”

        “这个我们不知道,只知道支书家里有这几样东西卖。”

        “你们支书喝酒不?”

        “支书只卖酒不喝酒。”

        “烟呢?抽不?”

        “支书抽旱烟,不抽纸烟。”

        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幅画像,一个年纪稍大老成持重的男人,坐在一间铺子里,一边叭叭吸烟,一边招呼过往购货的客人,铺子两面柜台,摆满了货品。

        我们在一座老旧的瓦房前停下了,妇女主任掏出钥匙开了锁,推开门把大家让进堂屋,拉出几条长凳子让我们坐下。正面墙上一大块神龛,中间竖写天地君亲之位,两边是之类……看到这东西我就想,这神龛和上面的这些内容到底有多大意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的力度之大,不可能再大了,却没有挥应有的作用,就连这支书家正墙最重要的位置,都还在被它光面堂皇地占据着,难道说……

        随着妇女主任开了厢房门,一股酒味夹杂着其它好几种气味迎面扑来,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

        两个小伙着急要进去,被妇女主任挡住。

        小伙说:“你不让我们进去,一桶酒十几斤,你也提不出来呀。”

        妇女主任说:“等我先清点一下,再让你们进来。”

        小伙说:“等你清点完了,那边酒席已经散了。你怕我们偷支书家东西,不如我们走的时候,搜查一下我们身上,就简单了。”

        妇女主任就不请点了,让他们进去装酒。

        厢房门开着,看得见里面打操作。酒分装在两只大缸里,妇女主任要装前面缸里的,小伙子们要装里面缸里的,就生了小小的争执。妇女主任指挥两小伙掀开盖子,两小伙不按她的指挥,偏要掀靠里面的那缸。

        妇女主任说:“要那缸的也可以,那价钱就不一样,你门拿一个人跑去问问?”

        小伙说:“这是办喜酒,客人喝着了掺水的,就会生气。”

        妇女主任说:“都喝得昏头昏昏脑的,谁还能够分得清真假呀。”

        小伙说:“酒醉心明白,没有哪个喝酒人是傻宝。”

        “大姑妈快点,支书家有的是钱,那里还在在乎这小点?”

        “你们不晓得,有钱人越有越抠门,一分一厘都记在心。”

        妇女主任执拗不过,做了让步,一桶装里面缸的一桶装外面缸的。方副书记这边挨不住,插话了:“客人喝着两样酒,会高兴吗?”

        两小伙也不吭声,拧了酒桶出来,又被妇女主任拦住,要搜身。

        两小伙子就举起双臂,挺胸收腹,眼睛斜向,呲牙咧嘴做怪相。妇女主任不好意思盯住他们看,也无从下手,就让他们走了。

        妇女主任闲了下来,拿了扫帚,要帮支书家打扫卫生。

        我就找话和妇女主任攀谈,我一直都在想着桥的事,但没有先提及,我先问起基层组织的事。

        “村支部有多少党员?”

        妇女主任摇头。

        “你是不是呢?”

        “我不是。”

        “不是为啥当妇女主任?”

        “我本来是一般群众,根据章法规定,要有一个妇女参加,承得支书信任,把我推了上来,我识字不多,半文盲,干事亲就凭两个字,

        听话。”

        “听支书的话?”

        “嗯。”

        “乡里的干部,比如书记,他来过吗?”

        “不来。”

        “乡长呢?”

        “也不。”

        方副乡长哼了一声。

        “就方副乡长来?”

        “嗯。”

        “乡里面的干部来的少,你们怎么看?”

        “不看,支书说他们来不来无所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除了踩着石墩从河上走,村里还有没有走出去的路?”

        方副书记抢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涨水的时候他来过,石墩子淹翻了,就问过了,没有。

        妇女主任点头证明了这话。

        “那既然是唯一的通道,为什么不考虑修一座桥呢?”我问。

        等一会没有回答。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没有人提出来要修桥?”

        方副乡长说:“怎么没有,乡里就提过。”

        我转向妇女主任:“既然乡里帮你们提了要修桥,那你们怎么不积极响应呢?”

        妇女主任说:“修了桥,飞地就拿不回来了。”

        我一时没有听懂,修了桥,村民就很方便过河去种飞地,秋收了,飞地的粮食运回家来也方便,我不知道要怎么解释才是。

        “支书呢?他怎么说?”

        “就这么说。”

        “支书和你们一样?修桥的事和飞地的事,这里面有一个辩证关系,你们都不懂得?”

        方副乡长说:“飞地是历史存留问题,土改时候就留下来的,以为内涉及政策,事情比较复杂,处理不好的。”

        妇女主任不说话。

        我认真对妇女主任说:“如果我说,修桥的钱我来帮你们筹,你们……不说支书,说你自己,你会怎么想?”

        妇女主任摇头:“我没有想过。”

        “你现在就想,假如你是支书,你干不干?”

        妇女主任摇头:“我不敢。”

        方副乡长哼道:“和你说不拢,还是要支书亲自来,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你去找支书,县领导要帮你们修一座桥,这么大的好事,要赶紧过来当面表态感谢。”

        妇女主任锁好了那屋,急忙去了……

        我们就在客房里等。身后的墙壁上有三个镜框,里面满满的都是照片,多数是黑白的,光人民大表大会合影就有七幅,现在贵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刚好是七届,也就是说,这间房的主人就连续当了七届代表。有一张照片上的一个点很让人不解,就是这一届的合影里,站在第三排靠中间有一个人整个被涂掉了,旁边是两个女同志,中间这个被涂掉的是谁呢?为什么要涂掉呢?方副乡长干脆把镜框摘下来,拿到外面强光下辨认,还是搞不清楚。

        方副乡长说:“这两个女的不是我们乡的,不认识,说不定中间这个也是女的呢。”

        我说:“不是说不定,是一定。想想看,如果是个男的,他会意思站在她们中间,要主动提出来换一下。”

        我要方副乡长把镜框挂回去。

        外面咳了两声,妇女主任回来了,还是她一个人。

        “怎么?没有见到?”

        “没有。”

        “找人问了吗?”

        “问了,没见。”

        “他到底要搞什么名堂。知道我们要来,有意躲着不见?”

        “他不知道。”

        “不知道?你刚才不是说他要你来应对我们吗?”

        “他是说有人来了,但不知道是县里的领导。”

        心越急,时间过得越快,离下午五点就只差二十多分钟了。再等就要天黑了,小车来到河边等不见我们,会不会以为我们不回去了。只有先回去,改日再来。我和方副乡长讨论几句,就这样定了。

        妇女主任送我们一段路,要分手时,她细声问:“请问县领导,并村的事,是不是真的?”

        “并村?并什么村?”我不知道这个事。

        方副乡长听见了,问她:“你听谁说的?”

        她嗫嚅着:“是,支书,他要我这样问。”

        方副乡长说:“你告诉他,少操这份心,好好想一下领导讲的事,修桥的事。”

        我说:“我是来蹲点,省委的要求,干部必须建立联系点,了解点上的情况,看看生产展方面存在什么困难,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尽点微薄之力。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你们太不方便了,应该马上研究修桥的事。”

        方副乡长接着道:“领导选中你们圊林村,蹲点挂钩,到村里来开展工作,要在长期在这里蹲下去。”

        妇女站住不动,我们走到河边,她也不见了。

        小车准时来到河边,司机说,汪支书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过了小河,我顺着田埂走一走,我找到了飞地,都是些形状不规则的空地,什么都没有种,被成片的油菜花包围遮挡,不容易现。祖辈上的人过河开垦,过河收割,你从这边过去,我从那边过来,自自然然,顺理成章,到了今天,反倒成为了难题。其实难题不难,在小河上修一道桥,这边的人过去,那边的人过来,该种就种,该收就收,不但互不影响,反而促进了交流,这个道理他们怎么就不懂?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