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华夏大召唤 > 第53章 大政潮之开端(一)

第53章 大政潮之开端(一)

小说:三国之华夏大召唤作者:太极三少爷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4 16:56:00
所以刘协不只是简简单单当好一个皇帝就可以,还要负责把臣强君弱的局面给扭转回来!不然就算刘协能再次中兴大汉,给大汉续上百年气运,但最后大汉还是会走向门阀世家操控天下的局面!

        因为臣强君弱的局面,自从一百多年前出现后,尝到甜头得门阀世家们自然不会心甘情愿的把权利还给皇权!虽然也有很多门阀世家大族依旧忠心朝廷,但是多数人还是巴不得永远臣强君弱才好!这样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但皇帝是不会接受臣强君弱的局面,所以前仆后继想尽办法要夺回权利,而经过桓帝刘志与灵帝刘宏父子二人不懈努力,终于依靠宦官势力让臣强君弱局面得到改观。只是不凑巧,这二位打开了宦官势力这个魔盒后没有关上,让宦官干政引起天怒人怨,给代表门阀世家的臣权再一次反扑的机会又压过皇权,这一下就坑苦了刘协,因为反扑过来的门阀世家对皇权进行了严防死守!让皇权开始陷入低谷!从赵岐和黄琬身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根本就不想让前线继续打仗,打赢了会让皇权威严再一次深入人心,并且刘协手中有了兵权,那臣强君弱的局面就会得到改观,所以赵岐和黄琬虽然办法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停战!阻止皇权再次抬头!

        但董卓的出现出乎了门阀世家的意料,因为董卓既不属于门阀世家,又不属于皇权,让臣强君弱的局面暂时性失衡。所以世家大族选择一致联手抵制董卓,因为董卓这个因素太不稳定,谁也不敢保证局面是否会因为董卓而失控,既然没有能力解决问题,那解决掉造成问题的人,还是很容易的!

        而刘协也恰恰是在此时,火中取栗夺回权利,但这也只是打了门阀世家一个措手不及,毕竟门阀世家注意力都在董卓身上,谁能相信一个十岁天子竟敢发动政变呢?

        可以说,现在的皇权与臣权处于一个微妙局势,说臣强君弱的局面发生改变还为时尚早,因为以门阀世家大族代表的团体还牢牢把持朝堂重要位置,只要回过神就会立刻把抬头的皇权灭杀掉!而刘协手中并没有兵权撑腰,所以也在抢时间,趁着这些门阀世家大族还没反应过来的空隙,把这些重要位置全都抢到手里,成为自己可以跟门阀世家大族谈判的资本!毕竟现在天下还是忠心大汉的居多,世家大族也没有心思造反单干,但不代表没有心思为家族争取荣光!

        因此宦官势力的出现,恰恰可以刘协目前最得力的帮手!高力士也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才趁机得到重建宦官势力的机会!

        初平二年四月二十八,在各种原因促使下,刘协正式批准皇城司建立,以帮助自己解决臣强君弱的局面,也拉开了新一轮的政潮的帷幕!

        当然后世史官记载,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的早朝,才是这次政变的开端……

        因为四月二十九日的早朝,是刚刚从大理寺中被释放出来的百官第一次在权臣董卓倒下后,正式拜见刘协!而这一次早朝,也要决定下来三公九卿的职位变动、前线是否和谈、西凉系如何处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四月二十八日的长安城,躁动不安,暗流涌动,不知多少人彻夜难眠……

        大汉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九,早晚依旧料峭轻寒,冻杀年少,昨夜更是出奇的肃杀,下了一夜的冷雨,竟然让地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银霜。好像老天爷都在暗示着今天的长安城,要发生什么……

        五更鼓后,本来因为冷雨而萧索冷寂的大街小巷,开始喧哗起来,大大小小的官轿车马,也在随从护卫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条直通往皇宫方向的街衢上。一时间,喝道声回避声马蹄声不绝于耳,惊醒了不少长安城的百姓,毕竟长安城外的还有两头草原饿狼,让百姓心里仍然惴惴不安,对于朝廷一举一动十分关注,百姓们披起衣服,从门缝中往外瞅小声嘀咕道:“我的老天爷,这么多当官的干啥呢,不是要跑路吧,是不是草原蛮夷打进长安城了?”

        “没见识的样子!”一些阅历丰富上了年纪的老人又钻回被窝里暖和道:“平时说你们还不服,这些老爷们是去上早朝,要是跑路昨夜就会跑的一干二净,还能留到今儿让你瞧见?”

        “上早朝?就是茶摊中那些说书人经常说的那样?”年轻人好奇发问道。

        老人点点头,开始卖弄起肚子里那点陈年旧事来道:“你爷爷我小的时候听老辈人讲过,当年咱们大汉的帝都还是长安城的时候,就是这个时辰,大臣们那整天点着灯笼坐着牛车去上朝,天天如此!只可惜后来帝都搬到洛阳,咱们这些长安人也就见不着这个风景喽!还好帝都西迁,让你们这些娃子有幸又能涨涨见识!”说到这咂咂嘴道:“不过只有听着这个动静,才觉着咱们老百姓比当官的,好多了!”说完便带着微笑,倒头睡去,看看能不能接上刚才那个美梦!

        对于上朝百官来说,虽然来到长安城后也不只一次上早朝,但是以往都得“照顾”董相国睡懒觉的习惯,所以不自觉的把早朝时间尽量往后延,百官明面上的说法是让操劳国事的董相国能多睡一会,而暗地里的想法就是少挨点冻!

        但今天是第一次面见重新夺回大权的天子,董卓这个不稳定因素也已经消失,所以今日得朝廷议事,至关重要!没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迟到请假,但是对这些混日子能手的老爷们来说,还是太难受了。起这么早,昨夜一场冷雨更是让这天气贼冷贼冷的,稍微吹点小风就得情不自禁打个哆嗦!

        悠扬而又威严的钟鼓声敲响,沉重的宫门缓缓敞开,文武百官便在当值官员指挥下,整肃朝服衣冠,列队进宫,前往未央宫正殿上朝!

        当刘协驾临未央宫正殿后,九卿之一负责朝会礼仪的大鸿胪韩融朗声道:“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整整齐齐跪拜天子,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起身,分列两侧而坐好,大汉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早朝,在中常侍高力士扯着嗓子喊了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后,正式开始!

        太尉杨彪作为三公之首,又是刘协下旨总理军国大政,自然第一个站出来道:“微臣杨彪,有本启奏!”

        “太尉请讲!”

        “回禀陛下,微臣奉陛下之命与尚书台负责长安城流民和董旻董璜造反带来的创伤,如今流民已经安顿在长安城外,每日太仓发放米粥共以度日,流民情绪已经暂时安抚,只带关中收复,即刻遣返回乡!而董旻和董璜造反时巧立名目,争夺长安城内百姓家中的钱粮,微臣不知如何处置,特请示陛下!”

        “众位爱卿对此有什么想说的?”

        “回禀陛下,董旻董璜二贼,巧立名目,夺取民脂民膏实在可恨,臣建议将所夺取的钱粮悉数还给百姓,以安民心!”黄琬出班道。

        ”黄大人,当初钱粮征调的是由尚书台负责,后来钱粮支配的也是尚书台,骤然让尚书台拿出钱来,恐怕这是要把尚书台卖了拆掉啊!”士孙瑞冷笑道。

        黄琬不解道:“此话何意?难不成尚书台还敢把这笔不义之财花掉不成?”

        士孙瑞抚须道:“那这黄大人应该问问尚书令了!”

        黄琬看眼尚书令胡广笑道:“话说胡尚书上任时候,老夫还没有机会前来道喜就下了大理寺,先深表歉意!但在下想知道,当初你们尚书台征收这笔不义之财,可还在国库?”

        胡广心里有些恶心,这黄琬和士孙瑞是虽然一唱一和摆明了在要坑自己,当初征收那笔钱粮早就花的七七八八了,毕竟又是安抚流民,又要给新征募的士兵发放军饷。这些事情都是为了稳定现在的局面,不让民心骚动酿成大祸,也避免前方浴血奋斗的将士连军饷都拿不到,饭都吃不饱影响士气,但哪里能想到这事也能用来发难?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