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华夏大召唤 > 第50章 外事暂安内事起 旧人还恋新人位

第50章 外事暂安内事起 旧人还恋新人位

小说:三国之华夏大召唤作者:太极三少爷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4 16:56:00
金兀术和拖雷并没有等太久,翌日清晨,二人便收到武功和高陵的紧急战报!

        “报!启禀二位殿下,武功发现大量汉军军队,人数在两万左右,武功守军请示是否迎战!”

        “报!启禀二位殿下,高陵发现汉军踪迹,只有三千骑兵,高陵守军请示是否迎战!”

        听完战报,金兀术急不可待道:“拖雷兄,事情很明显了,汉人兵力不足,一门心思都在固守上,你我还是去抓紧支援高陵!”拖雷犹豫道:“救高陵本身就是你我计划之中,自然要救,但是汉军既然想固守为何又要只派三千骑兵救援高陵?难道就不怕被你我两家吃掉?”金兀术不以为意道:“拖雷兄,汉人朝廷就是怕颜面上不好看,象征性的发兵高陵,表示并没有放弃高陵县。但主要兵力还是发往武功,汉人是没有能力一口吃掉我们,所以选择了固守!时不我待,咱们速速出发吧!”

        拖雷虽然觉得金兀术说的有些道理,但还是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一时间又说不上来,只能下令道:“传令各部,依次撤往高陵,命武功守军也尽快将劫掠物资通通运往高陵!”

        武功和泾阳被罗艺与吕布相继收复,让长安提心吊胆的百姓也松口气,至少草原骑兵暂时是没有机会冒犯长安了,而百官也不再那么紧张,转而把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在朝政方面……

        自从黄琬闭门思过后,朝中再也无人挑头对杨彪等人进行掣肘。杨彪也开始与尚书台通力合作,稳定了长安乱哄哄的局面,虽然草原骑兵还没有退出关中,但至少也缓和了紧张气氛,让长安城的百姓不至于一日三惊!

        而大理寺方面,董承也实在不敢得罪百官太狠,虽然刘协意思是慢审,但是董承还是进行了加快审理,这一点杨修和伏德也无可奈何,毕竟谁都不能把话挑明说不放百官,只能配合董承办案,大批的满腹怒火朝廷官员被释放出狱,给稳定的长安政局盖上了一层阴霾…

        司隶校尉府,黄琬再一次送走前来拜访的朝中大臣后疲惫道:“今天这是第几个了?”黄涯恭敬道:“回禀父亲,这是第十一个,都是劝父亲带头上疏劝谏陛下严惩董卓等西凉党羽的!”黄琬冷笑道:“你听听,皇帝小儿从轻处置西凉贼子,是何等不得人心!只可惜这帮人都是胆小如鼠之流不敢自己上疏,非要老夫给他们出头,三公九卿有人投来名刺吗?”黄涯摇摇头道:“目前没有,也许是因为各位公卿都是刚刚出狱,且父亲还被陛下下旨闭门思过,所以没有拜访造问!”

        “哼!既然他们不来,那为父就请他们来!涯儿,稍后你执为父请帖,送往太仆赵岐、前尚书令士孙瑞、太傅马日磾几人府下,就说为父请几位刚免牢狱之灾的大人过府叙旧!”黄涯面露疑难之色道:“陛下毕竟下诏让父亲闭门思过,若是父亲大张旗鼓宴请几位老大人,恐惹非议啊!”

        黄琬脸色沉下来发怒道:“你懂什么!为父能落到这步田地都是奸贼杨彪和宦官高力士沆瀣一气造成的,陛下根本就知情,为父这么做都是让我黄家能再续辉煌,也是为了匡扶朝纲,铲除奸佞,办好你的事情少多嘴!”

        半个时辰后,太傅马日磾和士孙瑞联袂而来,而太仆赵岐因为入宫面圣无暇分身不能前来。黄琬与马日磾孙瑞两人同朝为官多年又一起被下大狱,如今难免多了一些深厚友情。

        三人分宾主做好,饮过茶水后,士孙瑞不经长吁短叹道:“汉室不幸,奸贼当道,天子蒙羞,我等又身陷囹圄,如今见到大汉荣光再现,陛下重掌大权,我等又能重归朝堂,实属不易啊!”马日磾附和道:“君荣兄(士孙瑞,字君荣)言之有理,我等能有今日实属苍天保佑,自当同心协力,匡扶朝纲!”

        黄琬眉头微皱,旋即舒展开来道:“翁叔兄(马日磾,字翁叔)这所说同心协力是指何意啊?”马日磾尴尬笑笑道:“子琰兄,我和君荣兄出狱后已经得知,你与杨彪等人有了争执,最后惹怒了陛下才被罚闭门思过。你与杨彪多年同朝为官,这又是何必呢?”

        “哼!杨彪身为臣子,竟然能总理军国大政,这与王莽董卓何异?老夫若是不据理力争,恐怕陛下早晚被杨彪所害!”黄琬面色不善道。

        士孙瑞苦笑道:“我说子琰兄,咱们都和杨彪同朝为官数十年了,杨彪怎么能和王莽董卓想提并论?这话严重了!”

        黄琬听到这双眼中寒芒乍现,又倏然消失,语气恢复平淡道:“看来君荣兄和翁叔兄也认为是老夫有错再先了?”看着马日磾和士孙瑞面子有些难堪,黄琬话锋一转道:“老夫也不会让君荣兄和翁叔兄为难,对于老夫和杨彪过错日后自会有史书评判,今天请二位前来,也是有要事相托!”

        士孙瑞和马日磾互相瞅了瞅道:“请子琰兄明示。”

        黄琬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道:“天子毕竟年幼,不懂得军权厉害!当初董卓为何能权倾朝野,还是手中握有四十万兵马!如今陛下竟然让李儒等人继续掌军,并且外出作战,一但这些董卓党羽起了歹心,那我大汉江山岂不是再一次陷入危机?所以恳请二位兄长进宫面圣,请求陛下收回李儒等人兵权,若是他日李儒等人愿意效忠陛下再赋予军权不迟!”

        马日磾沉吟一会道:“可是据老夫所知,李儒等人并没有异动,而且还进宫和陛下相谈甚欢,如今李儒与吕布又收复泾阳县,驱逐草原蛮夷指日可待,现在让陛下冒然收缴兵权,恐怕会引起李儒等人不满,容易引起矛盾啊!”

        黄琬不满道:“翁叔兄好生糊涂,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收回兵权,如若李儒等人兵权被收缴没有异动,那就证明他们的确是对陛下忠心;如若天子收缴兵权李儒等人造反,那岂不是证明李儒等人一直就有包藏祸心?咱们必须帮助陛下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再者说二位兄长就不想得到陛下重用再回朝堂,手握大权吗?”

        士孙瑞有些意动起来,毕竟自己本来尚书令当得好好的,董卓进京后二话不说就让自己把职位让出来,给个空衔挂着,如果能官复原职则在好不过,有些不确定道:“若出面不是不可,但陛下真的会同意收复兵权吗?毕竟前线还在交战,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啊!”

        马日磾诧异看一眼士孙瑞,明明说好一起上门说服黄琬不要再和杨彪针锋相对,现在士孙瑞怎么站在了黄琬那边,忍不出咳嗽两声道:“君荣兄,别忘了今天你我二人前来的本意!”黄琬笑道:“翁叔兄,你毕竟一门心思都在修书上面,和君荣兄有所不同!翁叔兄为何不能站在君荣兄方面想一想?”本来想解释几句的士孙瑞也忍住不言,被黄琬说的也不理解马日磾为何不愿意替自己考虑考虑!

        马日磾有些不喜,以前都听说黄琬聪慧善辩,今日终于领教了厉害,也不过多分辩只是拱了拱手道:“老夫还有些书籍没有整理,就不再此陪二位了!”说完起身直接离去,也不多做解答。

        看着马日磾竟然直接离去,士孙瑞有些不满道:“这马老头,修书修的愚了!子琰兄,老夫若是上疏陛下会对老夫再次委以重任?”

        黄琬兴奋道:“这点请君荣兄放心,陛下毕竟没有尝到手握兵权滋味,如果陛下收复兵权定当对君荣兄委以重任,而且君荣兄有所不知,当日李儒与吕布归长安时,吕布曾在陛下面前耀武扬威一番,没想到陛下身边俊杰不在少数,竟然把吕布大的落荒而逃!撤下李儒与吕布,绝对不会有损前线战事!只要君荣兄带头,那百官定然一呼百应,到时候君荣兄必然重回尚书台,将取代杨彪总理军国大事!”

        士孙瑞点点头,对于取代杨彪什么的倒是没有兴趣,只希望能官复原职。自己今年还不到六十,当然希望还能发挥发挥余热再干三十年!至少也得等到拿不起笔看不清字再说!

        如今这长安城中,抱着这种思想的老臣其实数不胜数,自从汉灵帝刘宏卖官鬻爵以来,朝中凡事当朝重臣之位无一不被卖个三四遍,甚至有市井玩笑在京城随便撞到一个老者,都可能是当朝三公九卿!

        这些老臣公道上来讲,并不是一无是处,士孙瑞也好,黄琬也罢,其实年轻时也都是一方能臣,政绩颇佳,但如今都已经步入老年,治理国家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是要说讲经验谈资本那能给说个三天三夜都不喝口水,这也是董卓进京后不得不全通通撤职或者给个虚名撵回家抱孙子原因,简直就是养了一帮闲人!但是三公九卿这些位置总该有人干,只能尽力挑选一些德高望重还精力充沛之辈上任,这些老臣面对董卓举起的屠刀不敢说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夺回权利的十岁天子,那坚决不能客气,必须进行思想再教育,就在黄琬和士孙瑞马日磾交谈时,垂拱殿也正在进行着对话……

        高力士搀扶着八十三岁高龄的太仆赵岐老爷子进殿后,刘协笑道:“老大人刚刚免了牢狱之灾,不在家先休息一下,为何这般着急进宫见朕啊?”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