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华夏大召唤 > 第12章 闻风动各府有算盘 上林苑群臣议天下

第12章 闻风动各府有算盘 上林苑群臣议天下

小说:三国之华夏大召唤作者:太极三少爷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22 02:27:48
“时间紧迫,老夫也不废话了。老夫本想着凭借太尉权位方便,慢慢蚕食董卓军队,但是陛下已经准备动手了!那老夫也要改变策略,继业!你和延昭收拾好兵器,随老夫伴驾!切记无老夫命令不可行动,不然杨家就要遭受滔天之祸了!修儿,此次陪同陛下外出的还有尚书令胡广,但是李儒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定然也会随侍左右,但李儒定不会让尚书台由你摆布,老夫看来,西凉诸将中唯有李傕略有谋略,恐怕李儒会留下此人来应付于你!你千万不可对此人耍小聪明,明白吗?”

        相国府。

        “岳父大人,小皇帝举动过于反常,在下反对岳父大人领小皇帝外出狩猎!”李儒听完董卓讲述小皇帝的举动,第一时间反对,。只不过此时李儒在董卓心里已经不像原来那般信任,董卓直接斥责道:“陛下今日就是童心大发,想出宫玩玩,杂家已经同意了,而且也可以宣告朝廷的决心,不会被关外那些叛军吓倒!顺便也能彰显杂家对陛下,根本不是像叛军所说那样!”;李儒跪下苦口婆心劝道:“岳父大人,小婿无论如何也不会害你。如今关东叛军尚未解散,岳父领着小皇帝外出过于冒险,还是请岳父大人三思!”

        董卓一下火了起来:“混账东西!杂家往日信任你,让你执掌西凉军大小诸事,可你都做了什么?欺上瞒下,胡作非为,杂家本不想责罚你,可你三番五次构陷皇帝,难道你是想让杂家废帝自立吗?”

        董旻见董卓动怒,忙打圆场:“大哥息怒,大哥息怒!军师也是一片好意,而且小皇帝明明抱恙却不顾及朝臣非议让大哥领着出宫,大哥是该小心一些!”

        董卓听完董旻的话后,也犯嘀咕,小皇帝是过于反常了,但是拉不下面子只能没好气道:“不管怎么说这事就定下来了,李儒你要真不放心那就随驾吧。”

        司徒府。

        王允领旨后抚须长叹,这两日朝中局势变化太快,自己已经不敢有任何表态只能安静看着事态发展,但是情况总是出乎意料,自己好好在家呆着突然让随驾出宫,也不知是福是祸!

        这一刻,皇宫、相国府、尚书台、太尉府、司徒府乃至整个长安城全都动起来。皇帝外出,非同小可,蔡邕立刻进相国府表明态度。

        “相国,天子出巡不是小事,如今边疆不稳,海内不安,天子轻动恐引起臣民惶恐,还请相国三思!”

        董卓一边让人服侍穿着甲胄,一边笑道:“蔡先生多虑了,天子想要外出,杂家有什么办法?岂能不听从?再说就因为天下不安,所以才更要让天子时常露面,以安民心!蔡先生要是实在放心不下,不如一并随驾便是。”

        蔡邕皱了皱眉,思虑片刻道:“相国,下官只有一句话,一定要注意天子安全,这大汉江山,经不得任何风吹草动了!”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董卓亲自接我出宫,当然我还不会骑马,所以坐在龙撵里看望这大汉旧都长安城的景象。董卓也是考虑再三,命李儒胡广杨彪王允都在龙撵边上伺候,双方都是四个人互相盯着防止起什么幺蛾子,由亲卫七百飞熊军守护。自己和蔡邕领精兵五千在队伍最前方,以示自己尊重文人的之情,后军由大都护胡轸领军一万跟从,保证安全。很快,大军出城后直奔长安郊外,上林苑!

        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在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政权与赤眉义军争夺都城的战火,使上林苑遭受了毁灭性的劫难。虽然光武中兴,但帝都东移洛阳,上林苑也就荒废下来,无人打理。如今长安从新成为帝都,上林苑自然成为皇帝外出狩猎巡游的首选之地!

        大军行驶上林苑,因为战火损伤还需找地方安营扎寨,暂停前进脚步,原地等候前军董卓命令!看着荒废百年的旧园,杨彪不经抚须长叹:“当年王莽篡汉,给大汉江山带来的损伤实在是太惨重了!如今上林苑依旧破落,也不知何时能恢复往日荣光啊!”胡广点点头道:“上林东起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沿终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折,其地广达三百余里。苑中宫殿七十余所,包罗了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何等繁华,的确可惜了!”杨彪和王允对视一眼,诧异的看着胡广,本以为胡广是凭借西凉系的身份再加上得到董卓赏识才破格提拔为尚书令,不成想也由此学识。王允道:“敢问胡尚书,当年东方朔曾上疏言此苑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劳民伤财,不知尚书令有何见解?”

        听着龙撵外这几人的交谈,我也有了兴趣,命黄宪挑起帘子:“诸位爱卿在讨论什么这般有雅兴?”胡广王允等人忙下马先行施礼,随后胡广道:“回禀陛下,臣等见这上林苑荒废百年有感,故讨论起此苑往事,不想惊扰陛下了!”我笑道:“哪有什么惊扰不惊扰的,各位爱卿讨论就是,如今朕也在进学,正好听听各位爱卿高论。”

        胡广得到我的同意,兴致大发道:“臣以为,昔日东方朔上疏虽然有理,但我大汉正是北逐匈奴、西征大漠之时!国家理当展现出底气与雄心激励民心、威服外邦。上林苑的建成,恰恰是最好的方式!所以臣不反对东方朔所言,但也不认同上林苑全然无用的道理。”一旁李儒听到这心里直犯膈应,这老货又开始像在尚书台的时候继续和稀泥,谁也不得罪,话说的谁都听着舒心。果然,胡广一席话颇得杨彪和王允赞同,杨彪道:“胡尚书言之有理,昔日武帝在世,一雪咱们大汉百年之耻,驱逐匈奴,出征西域,虽然上林苑的确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但是的确昭告天下咱们大汉的威风!如今大汉四境不安,我等臣子还需辅佐陛下,恢复大汉往日荣光!”

        李儒冷笑道:“杨太尉,这话过了吧,如今相国在朝,威慑天下,何人不服?何人敢乱?哪来的四境不安,真是一派胡言。”杨彪不屑道:“李大人,如今天下到底什么情形你我心知肚明,顺便提醒李大人,老朽蒙陛下天恩为太尉,也有权利参阅军事。所以请问李大人前日并州刺史八百里加急的奏章,难道李大人没看到?并州北方的女真蒙古两大部落已经停战,动机不明。幽州刘虞也有表章,匈奴、鲜卑都对大汉北方虎视眈眈,请求朝廷出兵。益州刘焉三日一表,五日一折,阐述益州南部蛮族不服王化,请求朝廷拨发粮钱安抚。还有关……这一桩桩一件件,你难道不曾报知陛下和相国?”本来杨彪相说关外联军一事,但看王允拼命给自己施眼色,立马改口,厉声斥责起李儒来!

        “李儒,杨太尉说的这些,是真的吗?”杨彪脑后,响起低沉的声音,但在场的无不是人精,岂会听不出这话语中压着怒火。杨彪连忙回头,只见董卓和蔡邕正站在自己身后,董卓脸阴的吓人,而蔡邕却一脸尴尬,杨彪大致就猜出来八成就是董卓为了拉拢蔡邕胡说八道什么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