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财迷农女忙赚钱 > 307 放榜啦

307 放榜啦

小说:财迷农女忙赚钱作者:风吹梧桐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8-09 09:17:20
  苏半夏他们姐弟几个对于茶楼的相亲文化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却不影响他们要去茶楼的决心。
  至于去茶楼消费的钱财,苏半夏交给苏实秋来决定。
  他手里头有钱,是请同窗们还是大家均摊,就是负责吆喝的人的事情。
  他们来的还算是比较巧的,茶楼的一楼还有一件雅座可以容纳他们十几个人。
  落座,叫了茶水和点心。
  来的稍微晚一点,辩论早已开始。
  他们敏麓学院学子的到来,吸引了不少的目光,辩论的双方更加的热情,期待着后到的人会加入到哪一个阵营之中。
  不知晓前因后果的人,默默的在位置上听着大家的辩论。
  小二上茶的同时将今日的辩题送上。
  十几个人一同伸出头,看着纸上的辩题:重农与重商,孰优孰劣。
  看完题目,内部先分成了两派。
  家中良田诸多的学子更加倾向于重农,而家中以经商谋生的人则是倾向重商。
  划分两派之后,默默的换了一个位置,坐在各自的位置之上,然后看向还没有做出决定的苏实秋、苏忍冬和范乔三人。
  至于苏半夏和苏迎春,自动被忽略的。
  苏半夏端坐着,哪怕有很多的想法想说,这个时候呢,还是保持着沉默才是最好的。
  在十六双眼睛的注释之下,苏实秋、苏忍冬和范乔三人默契的叹了一口气,由范乔代表发言,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小声的说道,“难道就不能同样重视吗?”
  以前的范乔呢,可能会更加的倾向于重商的,他们家就是商人出身,自然希望朝廷更加重视商业的发展,他们才能有更多的进项。
  但是,他的妻子是农户出身,当年为了追苏迎春,他跟着苏实秋他们下地干活,知道当农人的不易,同样也希望朝堂能够让农人们生活的更好。
  唯有农人们能够吃饱,才有闲钱购买其他的东西。
  此话一出,他们的小团体立马成为了三个观点。
  敏麓学院的教学理念之一便是开放式教育,教学的夫子的观念当然不是一天就养成的。
  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结果是喜人的。
  从敏麓学院走出去的学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也能够更快速的接受新鲜的事物,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
  只要学子所讲的不违背天衍朝的律法,不违背伦理道德,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那便要充分考虑其所述内容的可取之处。
  当范乔说出他的观点之后,大家的目光是期待而不是直接否定。
  等待着他讲述理由。
  若是他们被说服的话,不介意改变观念,然后他们敏麓学院一行组成一个团队一起跟正在辩论的学子们辩一辩。
  范乔清了清嗓子,将他的论证一一道来。
  随后,大家的目光一同落在苏实秋和苏忍冬两人的身上,想听听他们还有没有补充的。
  苏实秋看看苏忍冬,示意他先说。
  苏忍冬没有推辞,先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农商,不能重一个轻一个,两者有统一发展的可能性。
  一行人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小声的讨论,被角落里另外一桌人给听到了。
  原本好奇学子们能够在茶楼里说出什么有用的观点,中间还一度被拉扯的跟随着观念而决定某些主意。
  直到现在,又被苏实秋他们三个人的观点所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自古以来,农商何者更加重要的辩论一直存在,也一直没有一个定论。不是重农就是重商,没有人说过两者可以同时注重。
  总的来说,还是重农的多过于重商的。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的传统,农就是压了商一层。民以食为天,没饭吃还谈什么商。
  但是,一个占据中间的观点出现,选择其中之一说起来更加的讨巧,但是,没有足够的见识,无法支撑住观点,说了等于是和稀泥。
  苏半夏默默的听着,觉得三个人的论据能够支撑得住他们的观点。
  尤其是苏实秋和苏忍冬,被带着种地、开店什么的,对两者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能够讲出个有用的一二三四五。
  不过,一二三四五说出来倒是简单,真正的去实现一二三四五,那就有一定的难度,以他们现在的能耐,想法相对来说比较的幼稚。
  还是默默的在心里给三个人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他们真的是可以的。
  部分观点认同归认同,肯定会有人跟苏半夏一样,注意到他们提出来的观点的不可行性。
  直接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他们说的那么的好听,能不能做到呢?
  朝廷的能耐有限,他们提出来的应该怎么样去实现呢?
  被人质疑,苏忍冬直接懵圈,目光转向苏实秋和范乔,想听听他们的两个人的意见,他现在是脑袋空空。
  他的脑子,从昨天晚上回来之后便只容纳的下医术的事情。
  刚才还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多亏了他之前有过不少的经历。
  苏半夏的目光同样落在苏实秋和范乔两人的身上,问题已经有人指出来了,他们的心中可有想法。
  被问的人,一下子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懵圈,随后回过神来,“给我一刻钟时间思考。”
  诚实的说自己没有想到。
  同行而来的人并没有咄咄逼人,一同禁声,关注其他人热烈的讨论的同时,默默的等待着苏实秋和范乔的结果。
  苏实秋思考半响,看向旁边的苏半夏,他对于刚才的提问,脑子一阵阵的发聩
  ,搞不清楚应该从哪一个地方下手。
  旁边的人是他觉得最有想法的人之一,能否给予他指点呢。
  苏半夏朝着苏实秋招招手,示意他靠近一点,在耳边轻声的说了点什么。
  听着听着,苏实秋的双眼越发的明亮起来,原本堵塞的思路被打开,胸有成竹,闭上双眼,将接下来要说的话语在脑海中过一遍。
  等时间差不多了,苏实秋再次招呼同窗们,小声的将他刚才梳理出来的观点道了出来。
  农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商业与农业并不是互不相容的。
  大家争论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是,重商会导致很多人不会干农活,只想着做无本的买卖。
  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本的买卖,而且大家对某些商品的需求是有限制的。
  没有农产品的支撑,所谓的商业并不能繁荣昌盛。
  有道是,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怎么抓,当然是要用办法去抓。
  如何去营造一个好的适合农业和商业发展的环境,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
  苏实秋的话语,依旧有一些假大空,但总比刚才好上不少,甚至他也能在自己的发言过程中说出存在的不足。
  半夏刚才说了,他们现在缺少相对应的数据,无法对很多的事情进行一个彻底的了解才能下定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汇聚了大家的能量之后,以足够多的数据为支撑,看透数据现象之后的本质,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他们现在在茶楼里说的再多,也只能冲当一个指导的思想,并不能立马拿定最后的决断。
  所以他现在也只能给出框架,而不是具体到实际的操作方法。
  苏实秋的观点一出,立马震惊到了不少的人,这种说自己的方法只是一个框架,想要实操,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想法,他们还是头一次听到。
  原来,还有这种做法。
  隔壁的人,同样是茅塞顿开。
  他所想的更多,每一次所看到的上报,每一次所解决的问题,是否真的落到了实处,是否是老百姓所需要的呢?
  不由得深思起来。
  “你,去打听一下,他们都是谁?”侧头,跟身旁站着伺候的人说道。
  对方轻声应了一声,立马派人去打探消息。
  不一会儿,立马有消息传了回来,低声跟坐着的人汇报,“回主子,已经打听到了,坐在我们隔壁的是敏麓学院的学子,刚才讲话的是苏实秋,那个是范乔,那个是苏忍冬,那个是……”
  十几个人的信息,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主子。
  “不错不错,敏麓学院真的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太傅辞官,依旧不忘为朝堂培养人才,不愧是他。”坐在主位上的人满意的说道。
  好在,他也舍得将太傅放走。
  培养人,太傅说二,无人能拍上第一位。
  “走吧,去另外一家。”将杯子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带着人出了茶楼。出去的时候,还不忘扭头看了苏实秋他们所在的位置一眼。
  苏半夏在对方的视线看过来的时候,与对方的视线相接,随即觉得对方有那么一点点像是……
  话本中最喜欢干微服私访的人。
  飞快的低下头,等感受不到了对方的存在,才再次抬起头来。
  或许,自己的感觉并没有错。
  被人小心翼翼的护在其中,就算不是最高位的那位,也是京城的权贵人家。
  不由得多看了苏实秋、范乔他们两眼,此刻,以两个人为首的敏麓学院一行人,站了出来,成为茶楼中的第三方。
  轻笑一声,刚才讨论的话语,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听到,如果没有的话,他们现在才彰显风采,可就有一些晚了。
  重要人物都走了,他们的争论,争给谁看呢。
  苏实秋跟人辩论完,回头与苏半夏对视了一眼。
  瞬间清明,有没有被人看到,好像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此刻,能够在那么多有才能的人面前畅所欲言,实秋开心就好。
  做什么事情,真的,最重要的,便是自己觉得这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件事情。
  所以,刚才见到的那个人,她就不跟他们说了。
  只要实秋和范乔考上了举人,有机会参加殿试的话,他们绝对还会有机会见到今日之人。
  得到了同窗们支持的苏实秋、范乔和苏忍冬三人,带领着他们敏麓学院的人,半路杀出一条血路,将差点走向定论的辩论推向了更高潮。
  有些人,固执是天生的,被一个中间的观点说服是不可能的,在看不到切实的效果之前,重农和重商的人反而联合起来,一同驳斥苏实秋他们的观点。
  这个时候,便能听得出来,谁的发言是外行,谁的发言是内行,一目了然。
  无用的废话,在辩论的过程中,最容易被人给忽略掉。
  苏实秋他们的观点,硬是用别人所没有接触过的理论,给予他们冲击,然后,潇洒的告诉对方,看吧,他们所说的是有道理的。
  辩论,有输有赢,但是今天,三方胶着,讲到最后,谁都没有输。
  新的观点用很短的速度席卷京城,大多数人在批判就是了。
  一个全新的观念要人一下子就全盘的接纳,他们又不是圣人,就几个年轻的学子而已。
  在很多人看来,侃侃而谈的话语,有多少又能够当真呢。
  而掀起了全新的观念的人,苏半夏他们则是每天依旧混迹在京城的各大茶楼。
  换了一身衣服,稍微改变一下苏实秋、苏忍冬和范乔的面容,每天都去聆听不同的人在辩论或者在吟诗作对。
  他们在疯狂的汲取其他人的观点,听听天衍朝的学子们都有什么样的想法,然后晚上回去分析白天的收获。
  这样一来,收获是很喜人的,从别人的身上,不断的学习,正应验了那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何况在茶楼里的人,多数是一些有真才实学之人。
  没两把刷子,都不敢在别人面前刷脸,一个不小心就要翻车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知道日子,却不到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
  当他们再一次踏进茶楼的大门,里面只有寥寥几人的时候,苏半夏的脚步停住,随后推了出去,再看一眼。
  就是这里,没走错路啊,怎么今天都没什么人。
  “几位客官,可是迟疑今日茶楼无人。”伙计笑着上来询问。
  “是的,很好奇,为什么没有人?”平日里爆满的茶楼,今日居然没有几个人,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伙计轻笑了一声,“几位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个什么日子?”
  苏半夏扭头看向身后的人,今天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啊,同行的人中也没有过生辰的。
  瞧着苏半夏他们依旧没能理解,伙计只好不再兜圈子,“今天是举人放榜的日子啊。”
  话音落下,见到几张微微惊讶的脸。
  苏半夏他们,确确实实不知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
  混迹于各大茶楼,每天都在听大家谈天说地,哪里还能够想到,今日居然是举人放榜的日子。
  能来京城赶考的秀才们,不说上万人,几千人是肯定有的。
  几千人中,只有五百个举人的名额。而这被选出来的五百举人,还要再进行下来一轮的考核,考过了就是进士。
  而进士的名额,只有二十人。
  进士也是要排名次的,排位前十的人,参见殿试,十名以后的人运气好的话能够得到召见。
  被挑选出来的二十人,会由户部来统一安排。
  至于考中了的剩下四百八十个举人,那就要看运气了。如果有位置的话会给安排,没有的话就先回家等着,等到有位置空缺出来,户部觉得他们谁可以胜任的,到时候再启奏,得到批准之后会任命。
  苏实秋和范乔的目标并不是前二十,而是能够得到前五百。
  前二十太难,再给他们几年的时间,说不定还会有机会挤入其中,这次,真的不报太大的希望。
  知晓放榜,心一瞬间没办法平静下来,扑通扑通的躁动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