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梧桐落又还秋色 > 第二十二章 实施新政

第二十二章 实施新政

小说:梧桐落又还秋色作者:琰日午时字数:3099更新时间 : 2020-06-14 22:27:56
  
“待会儿还是让太医给你瞧一瞧,此番你死里逃生,接下来日子就安心的留在京中,不要再出去了!”赵祯有些后怕的说道。
“是!”赵宗实回答道。
“此番实儿能够脱险也多亏了滔滔你,上次的奖赏还没赏赐给你,这次你想要什么,一并说了吧!”赵祯说道。
“不敢求陛下赏赐,这次若不是实哥哥冒险赶来救我,也不会差点连命都丢了!”高滔滔说道。
“呵呵,滔滔你就不用谦虚了,此次若不是洞悉西夏军的动向,范仲淹他们又怎会知道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绿洲平原呢。”赵祯说道。
“可是我还是想不到要什么呢。”高滔滔纠结着说道。
“不行不行,这次一定要赏你点什么,这样吧,既然你想不出,那就由朕决定,就封你为京光县主吧,这样你也算是有品级的人了,每个月还有例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赵祯说道。
“谢陛下隆恩!”高滔滔见赵祯已经决定了,当即谢恩道。
“好了,你们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实儿更是受了伤,赶紧回去休息吧,朕也要回文德殿了!”赵祯看到赵宗实并无大碍后放心的说道。
“对了宗实,你的符篆还在吧?”似是想起了什么事,临走前赵祯又回过头来问道。
“在,我一直随身携带,片刻也不敢摘下。”赵宗实连忙说道。
“嗯,此次你能逢凶化吉也多半是这个符篆保佑你,以后更要好好戴着。”赵祯又叮嘱了几句后方才离开。
“实哥哥,陛下对你可真好啊。”高滔滔见赵祯并未因为张婕妤怀有子嗣后对赵宗实有什么不一样,也放心的说道。
“呵呵!”赵宗实虽然没有说什么,不过脸上洋溢的表情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
“此次战败,臣难辞其咎,臣愿意承担一切处罚。”文德殿中,韩琦叩首请罪到。
“我身为主帅亦有责任,请陛下一同治罪,以安朝局民心。”范仲淹也叩拜道。
“唉,此战朕也是轻敌了,若依范卿早先之言,断不会造成如此伤亡,弄的天下人心动荡,辽国也蠢蠢欲动起来。”赵祯并没有急着治二人治罪,而是开口感叹道。
此话一出,本就俯下身子的韩琦将头埋的更低了。
“臣听闻晏大人已经启程去了辽国,不知谈判可还顺利?”范仲淹忧心的问道。
“辽国开出的条件是将岁币增加一倍!”赵祯缓缓地说道。
“?!”范仲淹与韩琦听闻后顿时大惊。
“这怎么能行,我大宋每年的财政支出本就有些捉襟见肘,若这岁币再增加一倍,届时难道陛下要向百姓加税吗?”范仲淹激动的说道。
“朕已经决定答应辽国的条件了。”赵祯首先开口说道,见范仲淹立即要反对抬起手示意让自己把话说完。
“此次与西夏的交战,已经让朕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军军事实力的不足,所以,对辽国也是一样,若我们再不知进退,届时必将付出相比于此百倍的代价,既然如此,倒不如加些岁币给百姓们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赵祯解释道。
“陛下处处为百姓考虑,实乃国之幸事,可是陛下,这样岂不是会助长辽国的气焰,若到时候他次次以此为要挟,我们难道次次都要答应他?况且,大宋每年的岁币已经无力再支持这么多的岁币了,只有加税这一条路。”范仲淹说道。
“这就是朕接下来想要说的,范卿,你前些日子所些的折子朕看过了,朕已经下定决心,要对目前的官僚体制以及军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力求在短时间内使我宋军焕然一新,裁撤不必要的部门与官员,节省朝廷开支!”赵祯盯着范仲淹说道。
“陛下英明,原来陛下早已计划好一切,臣惭愧!”范仲淹大喜的说道。
“唉,其实朕也早有此意,不过一直下不了决心,此次战败也使得朕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过此事任重而道远,要改变大宋这么些年的陋习,非一日之功,范卿身上的担子可着实不轻啊。”赵祯鼓励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必将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信任!”范仲淹说道。
“此番实儿受了伤,朕也不打算让他再出京了,既然你与欧阳修都是他的老师,此次索性就让他跟着你们一同参与政事好了。”赵祯又补充道。
“韩琦,你也是国之栋梁,此番改革之事朕也需要你出力,不过此战的根本乃是你用错了人,才导致没有按照预先的路线,反而中了敌军之计,任福等人已死,朕不再追究,但是你的过错,却不能不罚,你可明白?”赵祯又对着韩琦说道。
“臣完全明白,请陛下治罪!”韩琦再次叩首道。
“好了,既如此,你们二人便回去等候旨意吧!”赵祯摆了摆手说道。
.....................
第二日,赵祯便下了两道旨意,第一道旨意是,韩琦用人不当,致使宋军在好水川之战损失惨重,贬三级并处罚俸一年,范仲淹身为此战主帅亦难辞其咎,索性最后及时率军支援绿洲平原,没有使李元昊的阴谋得逞,但过大于功,处以罚俸半年。这第二道旨意就是宣布要实行新政,加封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管新政事物,欧阳修、韩琦等人从旁协助。
赵祯宣布要实施新政以后,整个朝廷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纷纷猜测范仲淹改革的详细举措,说白了,都在关心自己的利益会不会遭受损害。
枢密院内,赵宗实、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围坐一团,正在激烈的商讨着此次改革的细节。
“此次战事失利皆因我大宋军制短板明显,在下认为应当恢复府兵制且刻不容缓,此事应当是我等改革的第一要务所在!”韩琦说道。
“军制改革固然重要,不过我大宋以文立国,武将受文臣制约乃是祖制,也是立国之本,即便是军制得以全面改革但如果士大夫中有愚昧逢迎之人,我大宋的军力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认为既然改革,就要从根本上入手,也就是要从文臣入手,将那些靠着祖上恩荫就可以直接做官的制度全部废止,同时,科举制度也应该更加的公正,更加严苛,从中选取真正有远大抱负,有才干之人。”欧阳修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不仅如此,现有的官员吃空饷的情况也愈发严重,朝廷每年要拨付大量的钱粮养活他们,可很多的部门不仅职能重复且效率低下,这些部门在这次改革中也应当予以裁撤,而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也应当通过吏部的考核能免则免,能降则降!”富弼补充道。
“还有封给官员的田地,我早些年在地方,经常看到有官员私扩职田的事情,这侵占的可都是老百姓的田地啊,当地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最可气的是,这些官员在离任时本应该将这些职田交还朝廷,可是要么不交,要么少交,户部的账目更是一团糟,如此履职又怎能使天下百姓信服呢。”欧阳修又补充道。
“呵呵,诸位说了这么多,句句在理,对了,官家儿有什么要补充吗?”范仲淹见赵宗实没有开口,便问道。
“众位老师皆国之栋梁,对朝廷之事观察入微,见解独到,学生佩服之至,不过眼下国库紧张,我观陛下更期望于此次改革能够增加朝廷的收入,不知众位老师可曾考虑过!”赵宗实谦虚的说道。
“官家儿说的不错,陛下的确是有此吩咐,不过官家儿细想,我们的这些改革措施无一不是减少了陛下的开支,从这个角度上讲,即便是朝廷的收入不变,但花费却大大减少了,国库有了余粮,自然而然便会充盈起来,不是吗?”欧阳修开口说道。
“呃!老师言之有理!”赵宗实其实还想说些什么,不过见众人热情高涨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有再继续开口。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将这些建议整理一下,明日我面呈陛下预览!”范仲淹说道。
...........................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看上去你们这是要有大动作啊,实哥哥。”永坤宫高滔滔房内,高滔滔拿着赵宗实递给她的稿件赞叹的说道。
“嗯,此次蒙陛下信任,老师他们各个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整日废寝忘食的讨论着,终于在今日明确了此番改革的方针。”赵宗实解释道。
“这是好事啊,怎么看实哥哥的脸色似有担忧之色呢?”细心的高滔滔感觉的赵宗实脸色有异,随即开口说道。
“唉,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其实我对老师们此番所进行的改革也是大为支持的,只不过这些改革举措对于增加朝廷收入的作用见效甚慢,我担心陛下虽然现在支持但久而久之会因达不到陛下之预期而有所变数!”赵宗实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