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崇祯 > 054遍地烽烟

054遍地烽烟

小说:崇祯作者:青椒炒茄子字数:2137更新时间 : 2019-07-24 19:00:01
  
<p>对于魏忠贤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大权监,朱由检有心饶他一命,毕竟刚刚答应天启皇帝,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说这些年来,魏忠贤对自己还是很尊敬的,并没有亏待信王府。自己和魏忠贤又没仇,何必致人死地,留着说不定还有用呢。但是呢,这次的宁锦大捷封赏,魏忠贤抢军功抢的太离谱了,朱由检必须得敲打他一番。</p>
<p>于是朱由检说道:“这几个月皇兄病重,你闹的太不像话了,襁褓中的婴儿也是能随便封的吗。你起来吧,自己回去好好想想。”</p>
<p>“是,是,老奴一定好好想,回去就让他们重新审查宁锦大捷的功劳。”</p>
<p>“放肆,朝廷定下来的封赏,岂能是你说改就改的!还不下去?”</p>
<p>朱由检训完魏忠贤后,就不再理会他了,而是开始询问先帝陵寝安排事宜。刚才一直是首辅黄立极在答话,这次换成阁臣李国镨回答,只听李国镨说道:</p>
<p>“回陛下,礼部初定先帝陵寝名为德陵。内阁拟命工部尚书薛凤翔亲自总督陵工,工部右侍郎孙杰专管石料,吴淳夫专管砖料,李养德协理督催,侍郎张文郁督催钱粮,张凌云督催钱粮。”</p>
<p>现在对于天启皇帝的朝廷陵寝还只是做了一个安排,真正的陵寝动工还没有开始。朱由检过问一番,是为了显得自己对先帝身后事的重视,既然内阁有了安排,那就先按照内阁安排的来做就行,反正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大工程,有什么问题中途可以随时修改。</p>
<p>接下来朱由检又和几个内阁阁臣交流了一番,询问了一遍自己新君即位,对于各地应该怎么赏抚等,今天该做的事也就忙的差不多了,于是便打道回宫。</p>
<p>时间还早,还没到晚饭点,自己的三位后妃也还在皇嫂那边没有回来,朱由检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儿做。</p>
<p>正好刚才和内阁众臣商讨继位之后,对天下各地进行赏抚的问题,朱由检决定好好学习,了解一番大明天下各地的形势,并且留心各地驻军情况及战乱程度。自己现在是皇帝了,理应关注管理天下各地的卫所了。于是朱由检吩咐王承恩先去将大明朝最近一年的军报拿过来供自己查阅,顺便也熟悉自己的臣熟。</p>
<p>以朱由检对崇祯朝的大致映像,朝廷对地方军队好像是没有什么约束力,能不能调动军队前期看朝廷能拿出多少粮秣,后期全看军队主将对皇帝忠心与否。</p>
<p>对于明末军队的情况,朱由检了解的不多,还都是通过一些三流历史小说知道的,这些当然不能拿来作为评论大明朝各地军队的依据。</p>
<p>军队的问题,没有一个细致的调研,现在下什么结论都为时过早,朱由检也暂时不想纠结这个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急事,至少朱由检知道,大明朝这两年还算稳定,虽然也不时的有叛乱发生,但是都成不了什么气候。真正让流民闹事搞的无法收拾的开始,是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以后,大量的边军因为缺少粮饷,在对建虏的作战中又屡战屡败,建制被打散而沦为流民之后,叛乱才变得一发不可遏制的。</p>
<p>朱由检相信给自己两年的时间,自己应该能处理好西北问题了。想到这里,朱由检还是决定先看一看大明朝如今的国际国内局势。</p>
<p>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眼下大明朝可以说的烽烟四起、四面开战。东北有建虏强敌,西北有蒙古入寇,西南土司有叛乱,攻略州府,而东南还有海患不绝,真可谓是四面皆敌,狼烟四起。</p>
<p>首先是朝野都最为关心的辽东建虏强敌,这个朱由检心中有数。经过今年年初的朝鲜之战,还有刚刚过去的宁锦之战,大明朝在东西两边都将建虏挡住了。这已经事实上证明那句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谣言不可相信,而且也证明了到目前为止,朝廷应对建虏侵略的应对方法是正确的。</p>
<p>说起宁锦之战,朱由检就想到了袁崇焕,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宁锦之战守城成功,可以说有功,但要说有多大的功,那就全靠吹了,因为去年的宁远之战打的可以说是奇烂无比了,但因为朝野需要一场大胜。所以,大家不遗余力的吹嘘宁远大捷,而其中的最大受益人袁崇焕也跟着升官发财。</p>
<p>但今年年初毛文龙在辽东、朝鲜打了一场野战大胜战,相对比之下,所谓的宁锦大捷,就不过是守住了城池而已,也就没多少人关注了。这么一来,袁崇焕当然也就没多少功劳了,再加上战前他还犯了那么多的错误,若不是朝中无人敢去锦州,他的辽东巡抚都当不成了。</p>
<p>这些事情,袁崇焕也不一定不知道,但是他的官路太过亨通,这几年来一路青云直上,让他忘记了从自家身上找问题。当宁锦叙功详情传到宁远的时候,袁崇焕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不是魏公公的人,所以功劳没他的份。于是,袁巡抚拉上好基友阎鸣泰一起给魏忠贤立生祠颂功德。只是,就算如此,魏公公还是看不上他,所以袁巡抚一怒之下想到了辞职。但袁巡抚的职责是守卫锦州,他走了谁去替?所以朝廷没有同意,要求他必须在辽东巡抚任上干满三年考满再说。如今袁巡抚可还在锦州窝着抵挡建虏呢!</p>
<p>如今的局势下,袁崇焕守锦州还是没问题的,朱由检也只要求关宁军守住宁远、锦州两座城,剩下的平辽的问题,朱由检决定自己来解决。年初的一战,东江镇拼的很凶,打掉了建虏的嚣张气焰,当然东江镇自身的伤亡也很大,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在建虏后方牵制,需要维持足够的兵力,这一点先帝就做的很好,朝鲜之战打完,天启皇帝就答应每年给东江镇一百万的军饷,让其养兵,这才是对朝鲜之战的肯定。但是,毛文龙到现在收到了多少军饷那还不一定,朱由检觉得这事儿应该关注一下。</p>
<p>有了锦州、宁远在西面挡着,又有东江镇在背后时刻威胁着。这样的建虏肯定不能长时间离开老巢,朱由检觉得建虏的威胁可以暂时往后面放一放。</p>
<p>接下来是西北边军问题,西北边军问题很多,但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边军欠饷,一个是蒙古入寇。</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