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崇祯 > 010宋应星

010宋应星

小说:崇祯作者:青椒炒茄子字数:2688更新时间 : 2019-07-04 07:25:59
  
<p>京城崇文门内,一架两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正在徐徐前进,一路向着信王府驶去,最后停了下来。</p>
<p>马车进了王府,朱由检有些晕头胀脑的走下车来,他自嘲的对随后下车的宋应星说道:“叫宋先生见笑了,我这新设计的减震马车好像没起到没什么大用,颠簸依旧啊?”</p>
<p>对于朱由检来说,宋应星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向他展示自己新做出来的马车,然后,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p>
<p>今天,趁着宋应星进京的机会,朱由检特意邀请宋应星一起乘坐马车,对刚刚坐好的新车进行一番试驾。</p>
<p>马车才一动起来,朱由检就有些失望,两匹马拉动的四轮马车在京城的街道上快速的行驶着,车厢增加的重量,并没有影响到马车的速度。但是马车底盘上的弹簧却没有很好的起到减震的效果,凹凸不平的道路依然让朱由检感受到了剧烈的颠簸。</p>
<p>跟在朱由检身后下车的宋应星,好像受颠簸的影响并不大。他两眼发亮的看着马车,没有理会朱由检的自嘲。</p>
<p>宋应星兴奋的对车夫说道:“你把车掉个头看看。”</p>
<p>在车上,宋应星就感觉这辆马车拐弯时,有些超乎寻常的灵活。</p>
<p>车夫对宋应星的命令不为所动,拿眼看着朱由检,等王爷示下。见此,朱由检发话道:“照宋先生的吩咐做。”</p>
<p>车夫得令后,迅速驾车掉头。</p>
<p>宋应星聚精会神的看着马车掉头。</p>
<p>天啊,真是难以置信。在他还在愣神之中,马车已经轻而易举的掉头转圈完成。</p>
<p>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宋应星忍不住在心中狂叫:“是真的。我的感觉没有出错。”</p>
<p>他的感觉真的没有出错,这辆马车真的能灵活的掉头、转向。</p>
<p>“这辆大车可是有四个轮子的,理论上应该很难拐弯才是啊。如此轻易的转向,莫非马车有什么别的奥妙?”宋应星呆呆的盯着马车。</p>
<p>看着比正常两轮马车高了一截的车厢,喃喃的说道:“奥妙应该在马车底座上吧?信王在这个车子底座上加了什么结构?”</p>
<p>“再转一次。”宋应星冲车夫大声喊道。</p>
<p>这次,宋应星死死盯着马车车轮。</p>
<p>随着车夫的动作,马匹开始打转,马车前面的两个轮子也随之发生转动,但后轮却没有跟着前轮一起转,前后轮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偏转。</p>
<p>这马车的前后轮竟然不是一体的?这个发现让宋应星大感震惊。</p>
<p>据宋应星所知,自古以来的马车一般都是两轮车,因为传统的四轮车载重虽然大,但转向非常困难,只能依靠外力强行拐弯。那种四轮车在开阔的地方还行,一旦道路相对狭窄,四轮车就很难顺利拐弯。现在更是只有皇帝出行才会用到四轮车。</p>
<p>传统的两轮车虽然灵活,可载重不大。因为两轮车平衡是需要人力要控制的,非常不好操作,车造大了载物过重,控制人的力量不足就容易失控,造成各种翻车事故。</p>
<p>四轮车的这一缺陷,大大制约了陆地运输的能力。</p>
<p>传统上,大宗货物的运输,一般都是依靠水路。在北方缺少河流的地方,大规模运输就变得很是艰难了,运输成本往往非常高。这也是大明九边总是缺粮的原因。</p>
<p>这辆按照朱由检想法制作出来的四轮车,虽然他主要考虑的方向,是如何解决减震的问题,可他本能的为车设计了转向功能。毕竟,只能跑直线这样传说中的车辆,朱由检只在火车铁轨上见过。</p>
<p>朱由检怎么也不会想到,一辆能灵活拐弯的四轮车,会带给宋应星多大的震撼?</p>
<p>因为,宋应星知道这将会带来什么!这将是中国运输行业一次质的飞跃!有了可以灵活拐弯的四轮车,只要有充足的畜力,就可以提高单车载重能力,省下大量的人力。这对北方大宗货物的运输,有不可估量的影响。</p>
<p>想想吧,原本需要10辆两轮车运输的货物;现在,2辆四轮车就能办到,那会是什么感觉?</p>
<p>抛开节约的损耗不说,这在军事上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提高。</p>
<p>看着面前的四轮车,宋应星两眼冒出精光。他恨不得当场就把马车拆开,看看那个划时代的转向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样?</p>
<p>看着宋应星激动的表情,朱由检感到有些莫名其妙。</p>
<p>在朱由检的眼里,这辆马车是为了减震的舒适性来设计的,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这车就是个失败品。</p>
<p>在朱由检看来,不能掉头的车子那还是车子吗?朱由检不知道,古代中国的四轮车竟然真的不会转向。</p>
<p>面对可能带来一场运输革命的四轮车,宋应星兴奋万分。也不顾朱由检王爷的身份,张口就不停地询问起了四轮车转向的原理。</p>
<p>“太少见多怪了吧!”面对宋应星激动的追问,朱由检却没有感到任何值得激动的地方。</p>
<p>他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单的向宋应星介绍了一遍四轮车的转向原理。概括起来很简单,所谓的四轮马车,实际上就是把两套两轮马车的底座系统的组合起来。</p>
<p>四轮车轮子分别装在前后两个独立的车架上,只不过前车架上装了一根立轴,而后车架上再增加一根大梁,这根大梁直接搭在前车架的立轴上,只需要将后车的大梁与前车的立轴坐好转动链接,就能实现四轮车的转向了。</p>
<p>“哦,原来如此简单”宋应星一听就明白了转向的原理。不由一阵懊恼,这么简单的问题,难倒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精英。</p>
<p>和宋应星讲了一番转向原理后,朱由检对宋应星突然追问四轮车转向系统的问题,回过味来。</p>
<p>“不会是现在的四轮车,都没有转向功能吧?”他特别诧异的想着,顺口就问了出来:</p>
<p>“宋先生,你对这车的转向这么关注,难道别的车都不能转向吗?那他们怎么掉头的?”</p>
<p>宋应星也感到几分惊讶,“信王怎么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想想信王的身份,他又觉得不足为奇。</p>
<p>宋应星耐心的对朱由检解释了一番大明朝现有的马车状况,然后,再顺势解说了一遍四轮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朱由检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整个大明朝上下还真的没有能转向的四轮车。</p>
<p>“哎呀,这个……”做出了市面上没有的商品,朱由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趁大家都没有,多造几辆四轮车,然后小发一笔。这个转向的技术原理很简单,指望靠这个来做垄断生意是不可能了,只能靠先发优势赚一笔快钱。</p>
<p>“嗯,差点忘了正事”朱由检心里想到。</p>
<p>“宋先生,这次本王请你进京,就是听说了先生的本事,还望先生不惜才华、今后多多赐教啊!”</p>
<p>“王爷厚爱了,学生蹉跎至今文不成、武不就的,实在不敢当王爷夸奖。”宋应星一脸迷茫,这京师城中,进士、翰林应有尽有,信王怎么会想到自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不过还是客气应付着朱由检。</p>
<p>见宋应星客气,朱由检可不会跟他客气,于是道:</p>
<p>“本王听说宋先生对于机械有独特的见解,正好这俩马车刚刚造好,就请先生帮本王看看吧。”</p>
<p>“王爷,这马车已经如此完美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在下效劳的呢”刚才和朱由检一同乘车从崇文门走来没有停顿,宋应星可没有发觉这马车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p>
<p>“宋先生,一路走来,你就没有觉得颠簸吗?”</p>
<p>“额,这样说来确实一些颠簸。”</p>
<p>“对吧,本王这新做的马车,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颠簸的问题,先生请看,对于这个颠簸,本王目前的想法是这样的……”。</p>
<p>“高啊,王爷此法实在高明,既然有王爷此法,在下一定能帮王爷做出不在颠簸的马车来”</p>
<p>“那就拜托先生了。”</p>
<p>朱由检回头道:“王承恩,你来安排人手负责宋先生生活起居,另外,工匠全部给宋先生打下手用。”</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