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新世界夜话 > 第四十七章 腾云车狭逢考机智 梁山好汉又重提“行道”

第四十七章 腾云车狭逢考机智 梁山好汉又重提“行道”

小说:新世界夜话作者:骥晚焰字数:4073更新时间 : 2019-09-04 16:48:46
  
<p>四十七</p>
<p>上回说到腾云车己到达凤凰追日湖。按照苏国一级国礼礼制,此时的上层腾云车是要从鱼供桥缓缓的进入明镜家,而不是像上次润色那样横跨追日湖。</p>
<p>说到追日湖鱼供桥,润色从陀乐山下山后,原本打算由彩虹桥原路返回哥哥明镜家。说来事情有时就是那么奇奇怪怪,当润色抵达彩虹桥时,彩虹桥己飘渺在云雾丛中,取而代之的是鱼供桥(为什么会出现这千年怪事,糊涂诗人也没有弄明白,所以,本章回暂不表述,等笔公查询清楚后,再予以补写上)</p>
<p>“鱼供桥?”润色听说过鱼供桥,但她还没有实际走过,今天亲眼见之,心里当然窃喜,但此时脑子里又闪现出鱼供桥与父亲的久远传说,心里又生出几许悲伤来。</p>
<p>按照苏国二级国礼制规,来访者润色从陀乐山归来,作为陪同者明镜,应站在彩虹桥桥头,欢迎润色的到来。由于小开建议学术交流会安排在明镜私宅,这样就影响了明镜站桥头迎妹的礼制。苏国礼制法有规定,在外交上,当国礼有行礼冲突时,服从“优先原则”,也就是,一级优先于二级,二级优先于三级,以此类推。润色出访苏国是享受二级之礼,而小开和危平来苏国进行学术交流,是享受一级国礼待遇,因此,明镜忙于张罗迎接小开和危平,无暇行礼迎妹妹润色了。</p>
<p>润色望着鱼供桥,正在此刻,鱼供桥传过来一老者声音:“鱼供桥因情而搭建,现已不见当年追情人!姑娘!上桥吧,我陪你过桥。”润色听到此声音,感觉与上陀乐山时那位陪同老者的声音相似,于是,深有情感的答道:“好!”润色随即跨入鱼供桥。</p>
<p>几乎就在润色跨上桥的同一刻,上层腾云车陪车从东方缓缓而来。按苏国一级礼制规定,必须要有一辆蓝色腾云车为上层腾云车开路。当蓝色腾云车来到追日湖时,看到润色己上到鱼供桥上,蓝色腾云车陪同员大惊。陪同员为何大惊?这里面又有礼仪规定。</p>
<p>追日湖里,鱼供桥在同一时间只会出现一座,而且在润色上桥后,后来的人就无法上桥了,这是有史以来的定律,从没有意外过。</p>
<p>但根据苏国国礼规定,享受一级礼节的外宾,必须走鱼供桥进明镜家。上层腾云车即将到来,随行记者也鱼贯而入,这可急坏了蓝色腾云车陪同员。</p>
<p>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见追日湖正南面,奇迹般的拱起来了一座鱼桥,这座新桥颜色与上层腾云车颜色完全一模一样!</p>
<p>你说这么大个新闻出现,那些随行的记者如何不争相报道?刹时间,全宇宙各个地方,大街小巷沸腾起来。</p>
<p>“苏国追日湖出奇了,同时间出现了两座鱼供桥!”这句话被当代历史学家记入史册,但历史学家并没有解释原因何在。</p>
<p>后来糊涂人查遍了追日湖档案,也没有找到在同一时间出现两座鱼供桥的原因,但查到了新出现的那座鱼供桥颜色为什么是和上层腾云车颜色是完全一致的。</p>
<p>原来追月湖里有108万条青色山鱼,据说这108万条青色山鱼源生于前远古时代一座山上,这座山名叫梁山。在前远古时代的某朝,社会动荡不安,天降108位怪虫来到世间,降为人命到处兴风作浪。后来这108位怪兽被官员逼上梁山,形成与朝廷对等之势,再后来梁山头领主动带领这些怪虫接受朝廷招安。等这108单将再回到天庭时,人人都心负愧疚,于是,再次来到人间,降到追日湖里,成为108条“好汉鱼”。经几朝又几代的繁殖生衍,最终形成108万条山鱼。这108万条山鱼继承了祖上“替天行道”的宗旨,具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的行事风格。</p>
<p>这天它们看到上层青色腾云车遇到了困难,无法准时准点过湖,108万单“好汉鱼”想到平时上层的好,于是,自发组织起来,搭建第二条鱼供桥。天助情愿的是,108万条“好汉鱼”均是青一色的“青色山鱼”,因而在追日湖中形成了奇特的桥景---青色鱼供桥。</p>
<p>再说润色走上鱼供桥后,猛然看到小开和危平的腾云车轻风来到,顿时吓得不知所为。因为润色知道追日湖上同一时间不会出现两座及以上的鱼供桥,那上层腾云车就不得不滞留湖口,等待润色过桥后方可行车。润色对苏国国礼是清楚的,她马上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那将是重大的外交事故!</p>
<p>正当润色心急如焚时,在她的正南面渺渺生烟,湖浪渐起,微风暖佛过来,一座青色的桥横跨追日湖南北两岸了。</p>
<p>上层腾云车一刻没有耽留地驶向青色鱼供桥。润色知道,此时她必须要行走慢一点,以便上层腾云车超她先达到南岸,这是国礼规制,润色在国礼班学过。</p>
<p>润色放慢了脚步,上层腾云车徐徐向前行驶。从远处看时,上层腾云车与鱼供桥形为一体,桥车合一,更加剧了上层腾云车的神秘感。</p>
<p>“小开和危平已上桥了,但怎么见不到腾云车的行驶呢?”溶心小组成员此刻正在观看立体直播,牛马很疑惑的问道。</p>
<p>小未答道:“苏国上层腾云车内外颜色已与鱼供桥高度重合为一了,所以我们用肉眼无法识辩。”</p>
<p>今天沮授教授也在观看立体全程直播,他听到牛马和小未的对话后,一脸严肃的说道:“苏国上层腾云车隐身度已远远高于我国上层腾云车。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呢!”溶心小组在坐的成员听到沮教授的话后,都有紧张之感涌上心头。</p>
<p>沮授教授接着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本来我们还认为,到苏国进行学术交流是一件丢大超史国人面子的事,现在看来,我们真有与他国交流的必要!”</p>
<p>牛马听到沮授的谈话后,像是有感而发的说道:“在几十年以前,我到苏国去过,当时我就觉得苏国公民谦卑,不像我国公民高高在上,一副大国的优势明显。”</p>
<p>范一夫叹道:“大国走向衰落,先从思想僵化和封闭肇始。远古时代有一个日不落帝国,后来由于思想封闭而被新兴大国取而代之。”</p>
<p>这时小来似乎很天真的问道:“难道我们整天研究的技术是不能救国的?”</p>
<p>范一夫答道:“社会的发展要各方面都要齐步走,哪一方面不与时俱进,都会导致社会不能进步。远古时代有一位大文学家,他原本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医学只能救个体,不能救整个社会,于是,他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豪,但由于他处的时代已经腐烂变质,即使他呼喊了一生,国民还是沉睡不醒。”</p>
<p>沮授接着又重复的强调道:“看来小开和危平这次去苏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润色这次收获更是不少,会对我们溶心小组有非常大的帮助。”</p>
<p>沮授教授的话刚说完,立体直播传来记者的声音:“超史国来访者小开和危平已走下腾云车,向学术交流现场走来!”</p>
<p>另外一位记者跟进说道:“苏国来访者润色已走下鱼供桥了,正向学术交流会现场走去!”</p>
<p>一下腾云车,小开就想到了润色,他向润色那条路看去,只见润色独自一人在各路记者的前拥后呼下,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p>
<p>“润色!我们在这!”看见润色,小开高兴得不能自主,竟高声口喊起来。</p>
<p>润色听到小开的叫喊声,她微笑的向这边招招手。</p>
<p>以上这一幕,看似非常简单的一呼一应,一颦一笑,但想找新闻“热点”的记者即想把这件事“炒一炒”。</p>
<p>取乐媒体负责人此刻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立体直播现场。</p>
<p>“有了!机会来了!”取乐媒体负责人高兴的拍大腿道:“小开与润色打招呼,是有悖两国礼节的。我们要在直播空间里,发一个问源信号,题目就是:泱泱大国出访者,是否要注意国礼?让公民来讨论此类话题。”取乐媒体记者小韩接到负责人的命令后,立马在直播空间打出红色大字:泱泱大国出访者,是否要注意国礼?</p>
<p>说来也巧,此刻超史国和苏国上层都在观看直播现场。</p>
<p>超史国上层看到那几个大字后,问在坐的礼仪大臣:“润色高声口舌回应小开的叫喊,在异国他乡,符合国礼规制吗?”礼仪大臣答道:“润色是回应本国公民礼节性的打招呼,这是人之常情,非国礼能释解的。”</p>
<p>国民大臣接着答道:“现在焦点在小开,小开主动向润色打招呼,他可是享受一级国礼待遇…”</p>
<p>礼仪大臣又解释道:“这次小开和危平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能享受到一级国礼待遇,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在如何处理一级国礼问题上,当时,上层也找我们大臣协商过,我们可以把上层当时对他们二位的‘训话’重播一下,那个记者的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在坐的大臣们都同意国民大臣的提议。</p>
<p>苏国上层也在观看直播现场,当他看到这几个红色大字时,连忙问道:“这是我国记者吗?”国民大臣答道:“这家媒体叫取乐媒体中心,是超史国有名的民间新闻机构,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寻找新闻热点,以引起他人注意。”</p>
<p>苏国上层答道:“对我们苏国来说,来的都是苏国人!来的都是客!我们要把异国来我国善意访者看作客人和家人,既然又是客人又是家人,谈何礼仪的较真呢”</p>
<p>外交大臣接着问道:“那我们是不是要对取乐媒体的问疑给个态度?毕竟这是在我们苏国发出来的疑问呢。”</p>
<p>国民大臣说道:“超史国是宇宙大国,非常注重国际形象,我感觉它很快就有回应。”国民大臣话音一落,只见直播间插播超史国上层对小开和危平的出访“训话”。</p>
<p>听完后,苏国外交大臣说道:“超史国上层的‘训话’进可攻,退可守,是对小开和危平出访作了全面的礼节安排,当公民听到超史国上层的训话后,取乐媒体的疑问就当然迎刃而解了。”</p>
<p>国民大臣接着说道:“我们也要回应一下。我想我们也要既攻又守的回应。”</p>
<p>外交大臣问道:“那如何回答是好呢?”</p>
<p>国民大臣思考一下后答道:“远古代有一句待客之言,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体现的是远古代的中庸思想,可以把这句话作为我国回应之语。”苏国上层觉得国民大臣说得有道理,于是,同意了国民大臣的建议。</p>
<p>取乐媒体提出的“礼节之疑问”在两国上层的亲自过问下,最终予以平复。</p>
<p>苏国国家媒体中心看到苏国和超史国对“礼节”的表态后,立马派遣一名机器人记者挤到“前方”进行现场采访,此时,润色己和小开、危平、明镜并排而走。</p>
<p>“请问润色,来访苏国,可以说你历经千山万水,经受了各类考验,最终在两国的努力下,出访终于功德圆满。这次来访也创造了很多宇宙第一,你本人有何感想?”</p>
<p>润色见苏国记者来问,听完问题后,她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的答道:“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宇宙大同,本是原根生,万洲当同檐!”</p>
<p>这位记者又侧身问小开和危平道:“二位有同感吗?”危平答道:“我们俩是为学术交流而来,本想他山尽玉石,原来其间多珍珠!我想,我们参会的人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把宇宙机器人行业推向新高度。”小开说到这里,歪头看着明镜,似乎希望明镜来作证他的言论。明镜当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现在还有一个身份是润色的(初始)国陪者,记者也没有问他,因此,他不想“引火上身”,只是笑道:“学术交流会现场己到,我们是不是便身而进矣?”</p>
<p>要问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