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早八点 > 第五章 休闲

第五章 休闲

小说:早八点作者:早安憨豆字数:6675更新时间 : 2018-08-13 10:45:28
  早上夫人提议外出晚餐,顺带家里要购置牛奶蔬菜牙膏厕纸等用品。回家后,张三整理出门用品,把轮椅、急救药品、尿壶放到车后备箱里,然后把小爷的羽绒服毛线帽围巾棉鞋摆放到沙发上。

  小爷的眼神随着张三移动,明白了要带他外出。

  “吃馆子,你带上伙食费啊!”张三逗他。

  “带啥?”小爷没转过弯。

  “饭伙钱,没白吃的。”

  “滚犊子!有枪我崩了你,扶我上厕所,下午憋了一泡尿。”

  “自个走,要么继续憋着!”张三没理他:“你走不动咱也别下馆子,我搭饭火不说,还搭油钱。小志不同意带你,怕有闪失感冒,也就我想着你。”

  小志进门,瞪了张三一眼大声道:“我可没说不带小爷!你别买好行不行?怎么还不穿衣服?”

  “他憋泡尿怎么穿?”张三回夫人,又小声道:“让我扶他卫生间,有胳膊有腿,凭啥?特么憋一下午,懒的不像话了!”

  “小爷,你能走憋着干啥?去尿去!”小志转身又对张三说:“小爷是领导,你说话咋用命令口气,你以为在单位?德行!”

  “小爷是给我上眼药!他要这么懒,等过节小姑来了一瞧,好嘛瘫痪了,小姑还好意思把小爷撂咱家吗?别好心当做驴肝肺!攒机会多走多锻炼,让大伙看着放心。”

  “是啊小爷,你装也得装出来啊!我俩可舍不得你被弄走。”

  “我哪儿都不去!就死在你家!滚一边,别挡道!”小爷骂张三,去卫生间。

  “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爷我就佩服你,一点就通!”张三笑。

  “你话可真多!”小志烦他。

  “我陪他练脑子。天天除了抽就是睡!”张三解疑。

  “把他手杖带着。”小志吩咐。

  车库里,张三撅腚摆弄小爷,嘟囔道:“塞个人真费劲,这车太憋屈!”

  “像个乌龟王八壳子,他娘的!往后给我弄个吉普。”小爷坐的不舒服也急。

  “好说,让三给你买越野,部队用的。”小志安抚。每次小爷外出,随身携带的瓶瓶罐罐太多。

  “小志,是该换一个。”他对夫人认真道:“这老头活不过几年了。”

  “捡点好听的说啊!换不换都行,你公司车一样用嘛,再说小爷不是没配车,他不用。”夫人无所谓。

  傍晚,华灯初放,川流不息。透过车窗小爷四处张望,搜寻记忆。自从入冬以来,很久没带他溜达了。也许是张三俩口子担心老人家体质,也许小爷不好意思麻烦开口。今后要沟通,要多逗乐他,多活一年是一年!

  “爷,想吃啥?”在后座的张三切身,贴着小爷耳朵大声问。

  “凑乎这么近干嘛!听得清,我想想。”小爷大声地说。

  这是有备而来,出门自个带上助听器,这准是在家憋疯了。

  “你慢慢想啊!爷,银子,孙儿有你随便想啊!”张三仰身靠在后背上。城市发展、扩容,日新月异,偶尔张三自己开车都迷路。

  “吃顿毛子饭。”小爷要吃俄餐,上次张三带他来已过快一年了。

  “小爷,你是出门时就想好了吧?”小志点破。

  “是,是啊,喝红菜汤。”小爷不好意思了。

  “真外道,想吃啥就说呗!想喝红菜汤,我天天带你来都成。别过节来人时你告状,说我虐待你。”

  “小三,跟小爷好好说话!”夫人呵斥:“今晚你话太多!”

  “我俩事不用你掺和。”小爷反驳小志:“小三对我好我心里明镜,还有你丫头。我想起解放后与苏联人一起工作的事,那时我在大连,常互相请吃西餐和中餐。”

  “男人的事,女人不要插嘴!”张三接上一句。

  “德性!”夫人回嘴,侧脸问小爷:“爷,俄语还记得吗?”

  “ТОВАРИЩПОЛКОВНИКЦЗАН,КАМАНДАДРУЖБА,ВОДКА.”小爷说得缓慢,夹带着回忆。

  张三起身,在他面前伸出大拇指:“爷,你厉害!字正腔圆,标准!过完春节你加强锻炼,夏天我出差时带上你,再去苏联走一趟,去红场。”

  “走不动喽!”他拍拍自己的腿,清楚是不可能了。

  红菜汤,小块焖牛肉,黄瓜土豆泥,面包,肉饼(他带给崽崽),看菜单老爷子点餐,外加张三点的一瓶伏特加,喝剩了带走嘛。餐厅里老军人端坐,一改家里懒散气息,这年岁这气质这门道,一看就练过大阵式,服务生们偷着好奇。

  上菜就餐。

  “小志,你爷爷身体咋样?还有你奶?我俩通话他总说好,真的好啊?”小爷问。

  “真的好。秋天我去XM市进修,抽时间去FZ市看他们了,现在跟我大伯一家住,照顾的好。”

  “你奶身体不大好,是吧?年轻就病秧子。”小爷自语。

  “奶奶是不挺实。”答。

  “你爷有87-8  了吧?我俩好像差那么5-6岁。”

  “哦,我一时记不起来了,要不,我现在打电话给你问问。”

  “那倒不用,哪天我自个打。你爷48年参加革命的,我俩一样炮兵科,是把好手。不过反水过来的人都不得烟抽,不大受用。”小爷顿顿,又道:“你爷这人命怪啊,他个南蛮子当时不随国民党来东北,最后不是死了就是逃台湾去了。前些年高雄那边我还有几个能联系上的故人,现在都走没了。”

  “在老家养老,爷爷知足。”小志回答。

  “爷啊,你说小志爷爷是反水的,那你算不算?”张三问。

  “咋说呢?唠实嗑我也算反水的,西北那会东北军想回家打鬼子,什么山头不山头的,国难当头,我们一拨人就投诚了。小志爷爷是吃了败仗,被逼无奈进了死胡同只得反水了。八几年了?我这记性!当时定级别,我抗战干部他解放干部,级别差不少,工钱就差多了!论指挥打仗,小志爷爷厉害,他教官是德国人美国人。”

  “既然敌人装备那么好,怎么就打不过我们?小爷你怎么看?”

  “当然打不过我们!第一我们被穷人,老百姓拥护,第二我们官兵同等,没有贵贱,打起仗来一起上,而国民党当官的怕死、搂钱。比方说小志他爷那会就结婚了,拖家带口的哪有心思打仗?”

  “成个家跟打仗有啥关系!”张三笑话道:“不过,军官怕死,部队早晚搞完蛋,这观点我同意。”

  “小三你别说,成家跟打仗有关系!当时我们团职干部,才有资格打报告成家,国民党小小连排长都能带家属。辽沈战役那会我碰到过,列开架势打了小半天僵持,逃跑的国民党突然提出投降。我们抓了一万多俘虏,外带两三千家眷,他们死不起跑不动。”

  “我信了,还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张三给小爷夹菜:“五十年代授勋,想没想过将军衔?”

  “想都没想!那得多大的功劳!我军炮兵建制晚,家把式不多,出头露脸少,延安炮校朱校长走的早,55年还没衔呢!与牺牲的战友比,知足了。”

  “小志爷爷是大校吧?”

  “他是上校我大校。解放前后我们炮兵装备差,都是捡武器修武器凑合用,火炮哪国都有。没有抗美援朝,估计我和小志他爷军衔不会往高了评。这场战打起来,炮兵才算有了用武之地。特别是小志他爷,当国民党兵那会就熟悉美国火炮和战术,他从炮校去朝鲜用上了大排场。”

  “我爷说你派他去的,才有了战功。”小志卖个好。

  听的小爷眉毛笑了:“我帮忙说了话。仗刚打起来那会,我忙着接苏联军械,我大哥管铁路用着方便。你爷想去我答应了,好在他没死。”

  “我也谢谢你,给我找了个好媳妇。”张三拍拍小爷手心:“用着挺舒坦。”

  “你俩口子好!不吵架,不像我们年轻那会总吵。”小爷表扬。

  “小爷,因为你和我们住,小三他不敢嘚瑟!”小志接话:“我也不敢!惹你生气的话,你一句话大姐就找上门来。”

  “你的坏话我一句没说过!说啥?咋说?小三我叨咕,有点张扬!”小爷表态。

  张三看小爷一眼:“小爷,听你口气,你对小志有坏话呀,只不过没说呗?”

  小爷听着不解:“小三,你说什么没说?”

  张三懒得解释,90多岁老人,这智商不错了。

  小志清楚张三的挑拨,小声笑道:“老家伙!我这么伺候他还有想法。”

  “他有助听器。”张三提醒:“要不给他找个伴,找个身体健康6-70岁小老太太?”张三突发奇想。

  小志瞪大眼睛,随后用手指敲敲张三脑壳:“你发神经了吧?我一个都够够的了,再来个60岁小老太太?差辈分懂不懂?”

  “万一我爷愿意呢?找个伴也许能多活十年二十年,这都说不准啊!”

  “想一出是一出!估计家里没一个人同意,特别是小姑得骂死你。”

  “借着酒劲,我问问小爷。”张三不待小志反对,问道:“小爷,我给你找个伴咋样?陪你说话聊天的?”

  “土埋半截了,没想法。”小爷又看看小志:“你俩嘀嘀咕咕,原来就商量这事?我告诉你俩啊,后搭伙的没过的好的!要找我早找了!”

  “我给你找个年轻的,六十上下。你跟我说实话,想不想?”

  “滚犊子!你找十八的我也不要,你俩真是吃饱了撑的!”

  “爷,是我自个吃饱了撑的!你孙媳妇可没这想法,也不让我问你。”张三拍拍小爷手臂,道:“不过,小爷,我问问你也没错吧?我不想你在我家过的憋屈,你有啥不便说,我只能直拨楞问了,是吧?你也知道我心里装不住啥。”

  小爷盯着张三,良久用手摸摸他的脸,道:“我可没生气!我明镜你俩口子真心对我好!这女人,其实我心里挺膈应,你小奶害死了我大哥,你小姑第三者插足,我这辈子看她娘俩够够的!小志呢我喜欢,看在她爷的面上她对我也好。所以你俩不用看我脸色,给我点烟抽,给我点酒喝。我就知足!”

  “小爷,小三觉得白天把你扔家里孤单。”小志接话道:“我们局八楼有老干部活动室,我带你下棋。”

  “你单位我去!省老干部中心熟人多,去了添麻烦。”小爷又说:“明天去,我就打电话叫车。”

  “不用叫车。明早你跟我一起上班,还有保姆。”小志答应。

  “不叫保姆,跟着我丢人!”小爷反对。

  “那不行!你病刚好我不放心!”

  “那不去,在家!”小爷不高兴。

  “那就在家,反正小爷你也走不动道!”张三迎合媳妇。

  “我能走!就是想不想。”小爷反驳:“就去半天,不叫保姆。”

  “好!我让保姆下午来。中午你跟我在单位吃完回家。”小志同意了:“不过,小爷你说实话,最近几个月,你是不是偷着买*?”

  “我,看电视宣传,试试。”小爷面露窘色。

  张三突然想起谭院长的嘱托:“莲花酒不要让他喝!敢叫药酒国内没几家。”

  张三近身凑过来,问道:“爷,你还偷着喝?”

  小爷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买这东西,一则有酒瘾,二则觉得保健。

  “谭院长说,这种来历不明的*,弄不好要出人命,我劝你几次还不听。你要想长寿,就得听我俩听大夫的。所以剩下的半箱酒我送人,今后不能买!三子稀里糊涂没注意,如果出事我要担责任。”小志冷肃道:“前天你警告保姆不要乱讲话,难道你每天小半包烟还不让人家讲啊?病好了就得锻炼!原先多好,雷打不动坚持!一看就军人!”

  小爷挂不住脸,道:“好!酒都扔掉!烟我少抽!”

  “佩服!我爷会威胁人了!”张三感慨道:“既然小爷知错,不揭伤疤到此为止!小志,你记住!今后不要给小爷打掩护,凡事向我汇报。”

  小志白了张三一眼,握住小爷的手,道:“小爷,我这么护着你,你要给我面子。大姐说,你是张家一面红旗,有你在就有家就有凝聚力。小三傻啦吧唧忙工作,家里我操持提心吊胆,哪能一天半包烟,是不是啊?”

  小爷望望孙媳妇,领情点头:“吃饭!军人服从命令!”

  “爷,咱俩碰一杯!”张三接过话:“再给我讲讲朝鲜战场,比方说,我们和美国战斗力谁强?”

  “当然是我们!一对一美国熊包。但他们家把什好,我们牺牲的人多。营团级战斗,打的炮弹超我们一个军口粮。所以我们胜是胜了,代价高啊!新中国一成立,打美国的几十个国家联军,你说谁厉害?”

  “咱们厉害!”张三迎合老人:“去朝鲜后你和小志爷爷在哪支部队?”

  “我俩没在一起。他是二次?还是三次战役上去的,在参谋部;我在苏家屯负责军备接收和培训,后来总算赶上了五次战役尾巴,没想几个月又调回来。”小爷略感丧气:“小志,我提神抽袋烟好吧?”张三给他点支烟递过去,小爷猛吸一口:“搞后勤,领导用顺手压箱底了,白瞎了我炮兵科专业。论军功小志爷爷高,志愿军授予他一块勋章,朝鲜人给他一块。他的毛病参加革命晚,没法提拨。”

  “学非所用是揪心啊,小爷!”张三同情。

  “可不!学习没啥用,你俩用不着逼崽崽,人最后不知道干啥呢!”

  “也对,往后给他松快点。爷,你杀过美国人吗?”

  “炮兵不近身,炸死敌人肯定的。我们也不清楚自个啥时候死,唠着嗑抽袋烟功夫,一发炮弹嗖一声过来,就他娘端锅了,关键要隐蔽!”

  “爷你谦虚了!在口述历史里,你可口口声声说杀了无数鬼子和敌人。”

  “革命教育嘛!部队没血性那怎么行!”小爷瞪张三一眼:“打仗就得睁眼说瞎话,瞪眼说大话。知道嘛,好兵都是糊弄出来的!”

  “那你到底杀没杀过敌人?我小时候听你讲,死在你刀枪下的有百八十号。”

  “你当爹也老大不小了,自个琢磨!我亲手杀过两个日本鬼子,其中一个是少佐,那还是江桥狙击战,剩下的都放炮,没法算。”

  “杀鬼子过瘾!”

  “杀红眼了没啥瘾不瘾。论单打独斗,小日本厉害,可那会东北军也不赖。想当年,东北军的武备全中国最好,弹药足,平时士兵天天练把式。”小爷感慨:“说起东北军,来,再给我支烟!”

  “小爷,不早了,该去乐佰超市买东西。”小志插嘴,再抽三支了。

  “丫头,嗑没唠完你急啥!”老爷子不过瘾。

  “爷,回家再讲,要么你重孙放学进不了家门啊!”小志哄他。

  “哦,那走马上走,这个崽子我给忘了。”

  老人,谈起革命就来电。

  超市购物时李四来电话,跑到张三家吃了闭门羹。

  “三,家里没人,小爷又出毛病了?”李四焦急,这些年张三家从早到晚有人。

  “你这嘴!我们吃完西餐,推着小爷乐佰购物呢,找我有事?”

  “吓我一身汗!多亏打个电话,否则我直奔医院了。宴请刚结束,讨了幅书法,顺道给你送家去。”

  “你留着吧!每年公司赞助五万活动经费,就讨回张纸啊?”

  “懂个屁!今年我赚回一万。条幅十个字,一字据说一千。”李四发动车:“超市见,我顺带看看小爷。三儿,人脉这东西钱买不来,政协主席题字惜墨如金,不是谁都赏脸,你真贪财,请人家写整整两句。”

  “条幅我不要。古代除了王羲之,近代除了启功,别的字不收!看小爷就快来,不看你回家睡觉。”

  “等我,还有点事商量。”

  张三幼时顽劣,属于上房揭瓦之流,幼儿园,小学均被开除过。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是他母亲去世继母入门之时,导致他的知识功底不牢靠。初中开始,觉得没人爱没人管了才发力,最后连滚带爬上了大学。在知识结构中存在断档后遗症,比方说字迹,像鸡爪子刨地,委实拿不出手。

  所以看到有书法功力的,他往死了羡慕!每每儿子作业需家长签字,张三就心痛,似乎是在原罪!

  超市两人碰头,聊了两件事:1、政府工程回款后,返还香港公司的数额?2、宜君房地产公司借款一百五十万,赖账两年的处置方案?张三说第一件事你定,第二件我来。

  回到家,安顿老人休息后,他陪儿子在书房学习,夫人贴着白花花的面膜像个妖精,进进出出洗晾衣物。

  张三扪心自问,宜君赖账不是没有道理,确有不妥。同城同业,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不亲近,但也曾惺惺相惜。为块地皮,那点苍蝇小利闹掰,太冒进太辛辣。

  一句话,张三对人家缺乏尊重,做事粗暴。

  也许家族的遗传,也许小爷离休后有大把的闲情讲述家族史,张三对土地概念深刻。跑马占地,占山为王,日不落帝国,说的都是资源都是土地。家族闯关东谋生,也是以垦荒、买地为主。建筑设计,张三现在也不懂也不学,看图纸哼哼哈哈的点头装明白,但他知道买土地,有地才能盖房子,有地才能什么时候想盖房子就盖房子。祖宗三代刨地出身的他,改不了传统观念的劣根。

  实践证明,有时他买地赚的不比卖房子少。房子是商品,明码实价,土地是珍品,用一块少一块,土地涨价谁受益,地方经济,所以不涨价才怪!这种预判不需要多少智慧。

  几年前,宜君房产开发碰到资金周转问题,市里建筑企业有个行业协会,有二三十家企业入会,有时间大家吃饭打牌,交流互助。有人笑言,民企好比二房的孩子总被边缘化,有钱时银行争抢把他们当储户当大爷,没钱凉快去要自谋生路。当年宜君一时窘困,通过协会会长协调,四家同行给他凑了六百万,期限1年,年息10%。

  时至今日,就差张三的账没还,因为两家结了梁子,张三自惭形秽,故没太追款。

  当时,建设公司成片开发住宅,临近规划路口处有家汽修厂,地皮面积不到两万平方米,是宜君公司的资产。当时张三想买过来,开了胁迫价(如果不与张三搞联合,宜君单独开发利润大打折扣),对方不同意,希望联合开发,或委托张三开发然后直接抵顶房子,但胃口又大。

  一念之下,是张三贪财,还是他觉得对方贪财,还是双方都贪财?他就把自个的楼盘盖得有模有样,然后隔了道围墙,围墙外侧就是宜君破旧的汽修厂。

  这好似宣战:早晚你宜君得卖给我(规划时关总工一再劝他与人家合作)。

  封盘售楼后,张三开始觉得不妥。不说别的,隔道墙的汽修厂都影响自己的售楼价格。

  这件事情上,张三觉得自己不仅斗气还特么没眼光,同时实打实把宜君得罪了,人家也尥蹶子顶牛了。原本汽修厂是块香饽饽,现在成了窝窝头。

  于是宜君赖账不还。我看你张三能怎么着!财大气粗怎么滴!我特么不尿你!

  欠款如何处理,张三从没想过法律诉讼程序,执行难,铁棒磨成针得猴年马月。

  为此,在董事会上,康总就直言不讳批评过张三,“又犯驴劲了!”

  张三想了又想,方案一、他是否要拿出诚意来,示好人家?方案二、他是否要拿出愤怒来,威胁人家?

  这两种选择他都干得出。动物的喜怒哀乐捉摸不定。人>=<动物,达尔文学说,为人类的恶行找足理由,说真的,这还算个事吗?

  “怎么解决?我张三就大气点吧!”他决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