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403【中央大学也缺钱】

403【中央大学也缺钱】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钧字数:2760更新时间 : 2017-07-10 22:24:41
  南京车站。

  张学良、于凤至、张学铭及随员100余人,准备登车返回北平,常凯申、宋美龄夫妇亲自相送。

  “汉卿弟,北方之事就拜托了!”常凯申握着张学良的手说。

  张学良笑道:“定不负兄长所托。”

  宋美龄和于凤至也在私语道别,不管是不是装出来的,多少有些姐妹情深的味道。

  这趟张学良来南京,不仅和常凯申拜把子当兄弟,他们的太太也义结金兰,似乎一下子把国事变为“家事”。

  常凯申接待张学良的规格很高,沿途车站贴满了标语,内容有“张副司令是和平息戈的使者”、“张副司令是国家统一的表率”等。

  当张学良的专列抵达浦口时,宋子文、何应钦率领700多位官员迎接。接着众人转乘渡轮过江,狮子山炮台鸣炮19响——21响为国家元首待遇,19响稍次于21响。

  张学良在众多要员的陪同下,乘坐专车抵达南京国民政府官邸。满身戎装的常凯申立即上前,使用西方的拥抱礼接待,然后拉着张学良的手走进大门。

  在南京期间,张学良参加了国党的全国大会,还在常凯申的陪同下拜祭中山陵。张学良的厨子都是特别聘请的,吴稚晖、邵力子、于右任等人时常陪同晏饮。而于凤至也在宋美龄是陪同下,听戏、逛街、看电影、做慈善,享受到宾至如归的待遇。

  常凯申的这等做派,让张学良有些受宠若惊,以前心中的种种不满也烟消云散。他不是喜欢记仇的人,常凯申以国士待之,面子里子给足,张学良顿时就有些找不到北了。

  张学良的这种性格,从政治角度而言,实在是有够幼稚的。

  跟常凯申、宋子文等人握手道别后,张学良又走到周赫煊身边,搭着周赫煊的肩头说:“明诚,我就先走了,咱们北平再会!”

  “六帅慢走,”周赫煊突然低声道,“尽快把奉军精锐调回东北,谨防日本人!”

  “我明白,等我到了北平,立即抽调一万人回去。”张学良道。

  周赫煊说:“一万人还不够,至少三万。”

  “我尽量,”张学良说着就给周赫煊一个拥抱,随即挥手道,“再见!”

  如此亲密的举动,看得宋子文、何应钦等人惊讶不已。张汉卿和周明诚的私交得有多深厚啊,才能好得跟亲哥俩一样。

  张学良、于凤至一行登车离开,其他人也各自散去。

  常凯申把周赫煊请上自己的专车,随口问道:“听说周先生正在为中央大学编写历史教材?”

  “是的,世界史教材,”周赫煊解释说,“我发现中央大学西方史教科书很混乱,所以打算自己编一本。”

  常凯申点头赞道:“周先生是世界顶尖的史学家,你编的教材肯定不同凡响。”夸奖了一句,常凯申突然没来由地问,“周先生可愿入党?”

  “呵呵,我还是算了吧,喜欢自由自在的。”周赫煊敷衍道。

  “那真是可惜,大贤遗野,这是党国的损失,”常凯申感慨道,“前几天我跟美国公使会晤,他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是中国最具智慧的人。对了,你的那位妻兄,我已经提升他做九江市长了。”

  “多谢总司令!”周赫煊装出感激的样子。他可不是张学良,常凯申的一点小恩惠是无法打动他的,让他为此而卖命更不可能。

  常凯申礼贤下士的功夫做得很足,让司机开车把周赫煊送到中央大学校门口,他才折返前往南京国民政府官邸。

  如此礼遇,周赫煊虽然不觉得有什么,但看在旁人眼里,却是“圣眷正隆”的表现。再加上中央印发《大国崛起》,周赫煊在各级政府官员眼中,属于那种必须巴结的文化名流。

  周赫煊之所以留在中央大学,没跟张学良一起回北边,是因为他还有一场演讲。前两次是学术讲座,只针对中央大学历史系学生,而这次演讲却面向全体同学。

  刚刚回到宿舍,段锡朋便带着罗家伦前来拜访,约周赫煊一起出去吃饭。

  罗家伦和段锡朋是老朋友,两人在五四运动期间便已认识。

  酒菜上齐,段锡朋首先敬酒道:“周先生,你为中央大学编写的教科书,恐怕我是没法做主了。”

  “什么情况?”周赫煊碰杯道。

  段锡朋苦笑道:“我这个中央大学的校长,只是代理的。前些天国党召开全国大会,选出了新的教育部长。根据教育部的指示,我这学期结束就要调任。”

  “那真是可惜。”周赫煊遗憾道。

  段锡朋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他的口头禅是“老百姓也得活得了啊!”。

  抗战期间,段锡朋负责的工作需要120个编制,可他只用了60人。别人劝他别太辛苦,他回答说:“老百姓太苦了。”他后来病重昏迷,医生抢救时使用了氧气,因为氧气需要进口,他醒来后吩咐说:“外汇,少用一点。”

  可就是这么一个好官,代理中央大学校长没几天,就遭到学生们的殴打。

  段锡朋摇头自嘲道:“中央大学的校长,可不好当,我总算可以清闲几天了。”

  周赫煊好奇道:“到底有什么困难啊?”

  罗家伦插话道:“还能有什么困难?当然是缺钱!”

  “中央大学也会缺钱?”周赫煊感到不可置信。

  因为段锡朋不仅是中央大学的代理校长,还是教育部的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亲自管理主持的大学,也特么会没钱用?

  “哪个大学不缺钱?”罗家伦冷笑。

  周赫煊很想说,你当清华校长那会儿,就没见缺钱过,完全就是个土豪。

  经两人详细解释,周赫煊才终于明白,原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仅北大教育经费不足,连中央大学也是如此,教授们隔三差五就要停发工资。

  中央大学的教学经费,主要由江苏省政府和中央财政部拨发,每年预算是192万元。

  192万元的年度教育经费,已经算非常多了,够北大用好几年的。但中央大学的摊子也大啊,老师学生太多了,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用。

  民国中期和后期,中国最牛逼的大学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而是中央大学,其学校水平甚至可以称得上亚洲第一。

  来看看新中国如何拆分中央大学的,直接从1所学校变成12所学校:工学院独立出来成为东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出来变成第四军医大,师范学院就是后来的南师大,航空系独立出来组建成西北工大,水利系独立出来组建成河海大学,食品系变成后来的江南大学,农学院变成南京农大,林学院变成南京林大,气象系成为南京气象学院,政法系搬去上海组建华东政大……剩下的部分,就是南京大学。

  如此规模庞大的中央大学,你说要多少钱来维持?

  到民国后期,中央大学每年的教育经费,已经相当于清华、北大、交大和浙大的总和。

  本来钱就不够用,江苏省政府和中央财政部还经常克扣,搞得中央大学经常无米下锅。正因如此,历史上的中央大学在两年之内,换了好几任校长,最后搞得没人愿意当了——新校长坚决不赴任。

  最后闹到什么地步?

  1000多名中央大学的学生,直接冲进国党中央党部讨说法。之后又跑去外交部请愿,把外交部部长都打伤了。这还没完,《中央日报》指责这些学生“形同暴徒”,学生们愤怒之下干脆把《中央日报》的报馆给砸掉。

  北大学生闹事算什么?中央大学才牛逼!

  一直等到罗家伦临危受命,中央大学的风波才彻底平息。

  有人说罗家伦是天生的大学校长,他在中央大学上任之后,对内团结学生教授,对外游走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不但拿到充足的教育经费,而且还把中央大学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

  而此时此刻的罗家伦,还处于潦倒困苦的状态。他年初被清华师生赶走,灰溜溜的回到南京,暂时没有受到重用。

  或许正是在清华的失败,让罗家伦看到自身不足,才有了他在中央大学做校长的辉煌。

  “唉,不说了,喝酒!”罗家伦无比失意的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