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君行健 > 第二十八章尚书

第二十八章尚书

小说:君行健作者:世天居士字数:2476更新时间 : 2021-03-07 12:49:41
  今日的朝会注定不平凡。

  

  

  

  

  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朝会比之以往的规模盛大许多,不仅在京的所有五品以上官员都得参加,就连那些获皇恩可以不用参与早朝的二三朝老臣都前去参加了。这些老臣当中大多都是些亲王、国公和侯爵之类的,当这些人出现在金銮大殿的时候,明眼人都能猜到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自司礼监掌印太监孙琏瑛高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圣上便安静的坐在金銮殿上,听着大殿内右首第一人首辅大臣卫恒说着‘选晋中枢,精简地方’的变革法。

  

  

  

  

  卫恒所说与昨日仪人阁内同自己说的相差无几,圣上也没必要再细听下去,他的左手边放了一本小册子,上面所书录的一些名字正是今日要商议的八大总督的人选。在昨晚卫恒连夜把这本册子送入皇宫后,圣上着实研究了一晚,觉得里面所写大部分都可行,所以今日这朝会只是做做样子罢了,主要还是看看其他大臣的意见,听听他们的看法罢了。

  

  

  

  

  卫恒讲了半天才将自己的谋策说完,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卫恒的这个谋略绝对是自大冀立国以来第二大胆的,相比于祥和元年的三勋十八策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多数老臣也重新开始审视这位新任内阁首辅大臣,若说颜重惯是乱世之能臣,那卫恒就是治世之贤臣,大冀百年先后能出现这两位文人之首,能够一统中原也不单单是一句大势所趋那么简单。

  

  

  

  

  卫恒说完后,在场的诸位官员都还沉浸在惊讶当中,所有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整个朝堂议论四起。

  

  

  

  卫恒面无表情,静静的看着堂下议论纷纷的众人。圣上对此也无动于衷,仿佛这就是他想看到的一般。

  

  

  

  

  不过此时突然站出一人,对圣上说道:“陛下,首辅大人的变革法虽好,但臣细细品来觉得还有问题;总督一职管三个州的军、政事务,其权力之大纵观历代前人王朝也实属罕见。任其放权唯恐放大地方架空皇权,圣上还记得大华王朝末年发生的大燕吞华吗?”

  

  

  

  

  卫恒抬头看去,站出来这人是门下省常散骑侍郎唐文逸,原门下省令曹惠元的得意门生,文采横溢,精通扶龙之术,被誉为最有望接任门下省主官之人。只不过自曹惠元死后,圣上对再设门下省主官之事一直拖着闭口不谈,所以这个位置才一直空缺到现在。

  

  

  

  卫恒虽然利用“扫颜事变”成为新任首辅大臣,把持朝野,威慑群臣。但朝堂之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反对他的,毕竟卫恒做事太绝,很多老臣都不喜他的行事作风。这唐文逸因为左仆射范明畴罢官一事,对他早已痛恨已久,虽碍着对方首辅身份不敢胡来,但私下没少跟他对着干。

  

  

  

  

  虽说唐文逸目前只是个三品官,但在门下省令位置空缺及二把手左仆射范明畴因颜党事件罢官后,唐文逸则成了门下省如今唯一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了。他所站出来说的话分量及重,相当于代表了整个门下省了。

  

  

  

  卫恒冷笑一声,刚要回答。人群当中则又跳出一人,朝圣上说道:“圣上,臣也有一事想问首辅大人,这河西及江南两道皆有藩王镇守,在这两道派遣总督恐会对征西王及镇南王有所影响……”说到这里,又转头看向卫恒,轻蔑问道:“不知首辅大人,在河西道和江南道上究竟是两位王爷说了算还是总督大人说的算?”

  

  

  

  

  卫恒看了一眼,是少傅陶满江。仗着跟怡亲王有联姻关系,得了个三殿三阁之一的东阁大学士衔,便在朝野之上目中无人。以前颜重惯还在时他还敬他三分,如今颜重惯被一个小辈扳倒了,他又岂能容忍一个小辈当这百官之首。

  

  

  

  

  面对二位朝廷权臣的质问,卫恒毫无畏惧,淡淡看了他们一眼,挨个解释道:“唐大人所问甚好,本官这就给唐大人解释一二。放权地方,其实也是在集权中枢,况且如今圣上治国理政十余载,不仅一统中原,而且兵强马壮,国泰民安,天下一副盛世景象,岂是大华末帝光宗赵谵能够相提并论的。你这般胡说岂不是说当今圣上与赵谵无疑,如今盛世是那衰败之象?”

  

  

  

  “你……”

  

  

  

  唐文逸被卫恒如此反驳,竟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卫恒也不去管愣在一旁的唐文逸,转而对陶满江说道:“陶大人,征西王和镇南王两位藩王为大冀立下汗马功劳,封他们为王是陛下圣恩。况且几年来两位王爷镇守一方兢兢业业,可谓是鞠躬尽瘁。这藩王领地自然是两位王爷兼任总督一职,不知这个解释陶大人是否满意?”

  

  

  

  

  陶满江原本打算恶心他,却见卫恒如此不上当,倒也悻悻然作罢,当下一拂衣袖,退回列队中去了。

  

  

  

  卫恒见状面无表情,转身面对朝堂百官,问道:“还有哪位大人对本官的变革法不明白的,都可提出来,本官为各位大人一一解答。”

  

  

  

  卫恒话音刚落,整个朝堂又乱作一团,就连几位德高望重的亲王、国公等人,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不过即便如此,却是再也无人敢上前质问。

  

  

  

  圣上见罢,轻喝一声,朝堂百官顿时安静了一下,随后圣上说道:“既然无人再有意见,那首辅大人的策略……朕允了。”

  

  

  

  

  允了?既然陛下同意了首辅大人的变革,那接下来大家要做的就是权衡当中的利弊了。毕竟颜党刚除,首辅大人卫恒的根基虽不稳,但他既然能够因为一个侍郎的事做文章扳倒权侵朝野十余载的颜重惯,甚至寥寥几句便顶着唐、陶二人无话可说,想必是有些手段。至于收拾他们这群人,更是动动手指的事情。

  

  

  

  

  卫恒此刻突然:“圣上、诸位大人,这变革法后各地官员的调理及选任人员,本官早已拟定了一份名单,交由吏部。今早吏部同都察院及布政司对接后交由内阁,内阁审议无误后已呈于圣上之手。如今只想与诸位大人商议,一些重要位置官员的选晋和任命。”

  

  

  

  

  “轰……”朝堂百官听罢,又是一片哗然。

  

  

  

  这时卫恒站在同一阵营的吏部尚书蔡国忠此刻趁机站出来说道:“陛下,其余总督人选倒还好说,只是这燕京、两辽之地则要好好商议一翻。燕京是天子脚下,总督一职手握雄兵必须得是能够完全胜任之人,而两辽做为大冀国的龙兴之地,况且又与灵国交界,总督之人不仅在朝堂上值得诸位大臣信赖,在军中也要有很高的声望;毕竟大冀雄兵出两辽,没点威望又如何能够统御近二十万两辽铁骑。”

  

  

  

  

  “蔡尚书所言有理。”圣上略微思考了一番,随后便朝站在左侧的第一人兵部尚书卢剑升询问道:“卢尚书,这两辽二十万铁骑是你一手铸就的,对于这两辽总督和都护将军的人选上,你心中可有能够担此重任之人?”

  

  

  

  

  卢剑升,在沐剑英和李兴卸任大将军衔封王就藩后成了如今大冀王朝硕果仅存荣获大将军头衔的将领。他虽在祥和年间的中原国战上毫无建树,但后来凭借一己之力和十万两辽铁骑护卫冀国北大门,致使中原陆沉之即让灵国蛮子不敢南下趁火打劫,就这点他的功劳也并不比同时期的大将军沐剑英和李兴的小。况且他还是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改革了冀国的军事,让冀国从一个贫瘠小国瞬间成了能够以一敌二,一统中原的军事大国。他不论在庙堂还是在军中,威望绝对不比如今的首辅大臣卫恒小多少。这卫恒虽说是百官之首,但有时候也需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除了这些,卢剑升还有一重身份,便是圣上的小舅子,当今皇后卢剑芯正是他的姐姐。而且那位在中原战场上一锤定音的名将,如今的兵部左侍郎王玄策则是他的亲外甥,有这几重身份,更是让他在朝中的地位高到了一个无人撼动的地步。

  

  

  

  如果说卫恒是文官中的一座大山,那卢剑升则是武将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即便是如今已经封王就蕃的沐剑英和李兴,都不能。

  

  

  

  

  卢门旺族,卢门旺族,卢家也是真正诠释了一回。

  

  

  

  

  既然圣上问到了自己,卢剑升也只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说了出来,他答道:“两辽总督的位置,臣倒是有个人选,就是不知……”

  

  

  

  “你先别说,朕突然也想到了一个人。”卢剑升还未说完,圣上立马打断他道:“要不然咱们同时把这个人的名字说出来吧?”

  

  

  

  卢剑升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就依陛下所言……”

  

  

  

  “王玄策!”

  

  

  

  圣上和卢剑升几乎是同时说出口,当这个名字说出来后,两人竟然同时愣了一下,随后又同时相视一笑。

  

  

  

  圣上突然抬头看向金銮殿的房梁,手指在龙椅的护手上不断敲打着,喃喃自语道:“王玄策吗……”

  

  

  

  

  当王玄策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圣上和兵部尚书卢剑升的口中时,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没感到意外,甚至感觉都是在意料之中。毕竟王玄策当年立下如此战功,在立功受奖之时竟没捞到一点好处,别说同征西王沐剑英和镇南王李兴一般封王就藩,就连八位实权将军也没捞到一个,只得了个南亭候的虚衔和一个兵部左侍郎的职务;完全就与他的军功不符嘛……

  

  

  

  今日早朝按照预想的顺利结束,参加朝会的所有官员都清楚,卫恒的官场改革虽说改变了整个大冀的规貌,但既然圣上如此支持,其他人也不敢持反对意见。毕竟自卫恒扳倒颜重惯成为新任内阁首辅后,他的地位可谓是蒸蒸日上,况且就连以卢剑升为首的武将集团都未表示反对,那些个心中虽有些颇多微词的骨鲠之臣也不敢多说什么。

  

  

  

  

  朝会结束后一封名叫“变革法”的圣旨发出,让整个大冀都为之震动。而另一封因为人选任命的圣旨更是让众人拭目以待。地方的变革是个震动,而那被雪藏了五年之久的兵部左侍郎王玄策终于在这个时候又被圣上重新启用了。

  

  

  

  “兵部左侍郎王玄策卸任侍郎职,任两辽道总督,加封一等大将军衔,统领两辽二十万铁骑。……

  

  

  

  “镇南王李兴、征西王沐剑英兼任江南道、河西道总督……

  

  

  

  “擢升大理寺寺卿黄丞表为燕京道总督……

  

  

  “擢升……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