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医者荣耀 > 第118章 不用考试

第118章 不用考试

小说:医者荣耀作者:白袍醉墨生字数:6047更新时间 : 2021-08-06 17:36:00
看着院长赵不让和唐宋离开的背影,副院长孙继军和丑主治孙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此时,两人脸上的尴尬之色,不分伯仲。

直到现在,孙刚才明白,院长赵不让刚才问自己,“能不能忙的过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既然你一个人能忙的过来,那我就让唐宋跟我去喝茶了,你自己在这干活吧。

是你说的,自己能做好这里的工作,不能说我这个院长不体恤员工。

        可笑,孙刚的脸像苦瓜一样,自己竟然还傻不拉几,一脸骄傲的说自己能行。

        ……

        行政楼,院长办公室。

        “小唐,来,进来坐,别客气。”赵不让没有一点儿院长居高临下的架子,十分和煦的笑着,向唐宋招呼道。

“好的,赵院长。”唐宋也不拘谨,走到沙发那里,随意的坐下。

“小唐,今天要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大哥一命,你可是我的恩人呀!”赵不让笑着说道。

刚才,赵不放在被送进监护室之后,就已经清醒了,手术非常成功。

相信用不了两天,就可以下床了。

“赵院长客气了,我就是干这个的,治病自然是我的份内之事。”

唐宋这才知道,原来,刚才那个腹腔内粘连的一塌糊涂的病人,是院长赵不让的亲大哥。

“小唐,我在老苏那里,对你的情况了解了一些。他对于你的评价是,在有些手术方面,已经超过了他。”赵不让说道。

“是苏主任过奖了,和他老人家相比,我还差得远。”唐宋微微笑道。

“呵呵,年轻人强而不骄,好。”

“小唐,你是本科学历吧?”赵不让突然问道。

“是,本科。”唐宋回道。

“如果我在华鲁医大附属医院布庆侠那里帮你争取到一个研究生名额,你想不想要?”

原来,赵不让是想帮着唐宋搞一个研究生学历。

虽然,干外科,做手术是衡量一位医生的直接标准。

但是,学历毕竟是一份门面。

以后不管是出席学术会议,还是发表论文,都是要看学历的。

等等,赵不让说的是谁?布庆侠?

是那位华鲁省肝胆外科领军人物布庆侠  ?

“赵院长,您说的是在咱们华鲁省,甚至在全国肝胆外科医学界都享有盛名的布庆侠教授吗?”唐宋有些不敢相信,会不会是同名?

“对,就是老布!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赵不让肯定的询问道。

“我当然愿意,只是布教授会收我吗?”

唐宋有些不敢相信,能读布教授的研究生,谁不愿意谁是傻子。

可是,咱愿意读,问题是人家愿意收吗?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来搞定。”

说着,赵不让直接就拿出了手机,现在就要打电话。

“喂?老赵,你个老小子最近忙什么呢,这么长时间也不给我来电话,咱家老头子可是念叨了你好几天了!”

电话刚接通,唐宋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道洪亮的男人的声音。

“老布,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这个位置,每天都很忙······”

两人先是相互“埋怨”了一番,不过,唐宋听得出来,这两人的关系,绝对比得上亲兄弟那种了。

老布?不会就是那位布庆侠布教授吧?

“好了,不和你闲扯了,我这还有一台胆囊切除,等着我上台呢!”电话里的老布说道。

赵不让:“胆囊切除还需要你亲自上台?”

老布:“没办法,是一个朋友。”

赵不让:“你先别挂,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老布:“什么事?”

赵不让:“我需要你一个研究生名额。”

“就这事,好的,你把学生的基本信息发给我,我让华鲁医大研究生处给操作一下。”老布的语气,就是那么轻描淡写。

“那好,你先忙吧,一会我发你V信上。”赵不让挂掉了电话。

两人的通话虽然都是那么的稀松平常,可是旁边唐宋听得却惊讶极了。

就这?一个研究生的名额就有了。

多少医学生埋头苦学一两年,甚至工作之后还坚持刻苦学习好几年,才能得到的一个名师的研究生名额。

竟然还抵不上两人简短的几句话,唐宋真的是意外了。

看到唐宋这副表情,赵不让自然明白,这小子是怎么想的。

“你别以为有这么简单,其实,我也是华鲁医大出来的,因为有了一些成绩,所以,华鲁医大给了我每年一个推免生的名额。”

原来是这样啊。

“哦,原来如此。”唐宋在想,这样看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我和老布,就是布庆侠,在上大学的时候是上下铺,所以,关系一直比较好。”赵不让又对唐宋说道。

“院长,谢谢。”唐宋感激的说道。

毕竟,一个研究生学历,对于唐宋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更何况,现在又有了规培这个政策。

大家都知道,医学类研究生又分为专硕和学硕。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读专硕,因为专硕在研究生期间基本上全部都是去临床。

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医学生,学医的目的就是为了干临床。

还有,选择专硕,还能顺便把规培证书也拿了。

而学硕就不行,读完三年学硕之后,还要在去临床规培三年,才能拿到规培证书。

规培证有用吗?

这么说吧,你没有规培证就不能晋升中级职称。

只认证,不认人。

不过好在,鲁州一院也是一家三甲医院,而且也有了规培的资格。

所以,在读研究生期间,唐宋依然可以留着鲁州一院工作。

等到毕业,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还有规培证,三证齐全。

      想到这些,唐宋不由的激动又有些兴奋。

虽然,今天帮着苏宜修完成手术,是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但是,能得到这些意外收获,唐宋还是有种物超所值的感觉。

赵不让接着又说道:“过几天,要在京都开肝胆胃肠外科的全国年会,你想不想去参加?”

赵不让的这些话,让唐宋有些不明白。

“赵院长,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参加肝胆外科的年会?”唐宋惊讶问道。

“怎么?你不想去?”

“当然想去,只是怕科里不给请假,另外,像我这种小喽啰,药商肯定不能给报销吃住,京都的消费太贵了。”唐宋当然也想去开拓一下眼界,年会上的那些大佬,可都是界内的天花板人物。

“请假问题我来解决,至于吃住,你随便吃,随意住,到时候医院报销。”    赵不让爽朗的笑着说道。

“真的?”唐宋有些意外。    

“当然是真的。”

“对了,小唐,还有一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赵不让说道。

唐宋有点受宠若惊了,自己一个小小的住院医,对面坐的可是鲁州一院的第一院长。

他刚才说,有事想听自己的意见?这是不是有点扯啊?

“别别别,院长您别这么说。”

“是这样,随着医院的发展,外科系统已经足够成熟,所以,我认为,把普外一科和二科分解成两腺、肝胆、胃肠外、肛肠外的时机已经成熟。”

唐宋还是有些不明白,赵不让给自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虽然自己是干外科的,可是这种医院发展大计,自己也没有发言权呀。

然而,赵不让已经从苏宜修那里知道了唐宋的实力,而且,今天通过这台手术,他也亲眼见到了。

这种天才,以后在外科领域,肯定会成为旗帜性人物。

虽然唐宋现在还没有进入其他医院领导们的视线,可是,以后一旦  暴露,肯定会有大批的人,争先恐后的招揽这位天才。

所以,赵不让是在想办法,怎样才能留住这位天才。

重点培养和给予合适的发展空间,应该是最有效的手段了。

看到唐宋纳闷,赵不让不急不慢的问道:“小唐,你以后的发展方向确定了吗?”

“我还没有想好,不过应该会在肝胆和胃肠当中选择。”虽然不知道赵不让的逻辑为什么会这么跳跃,不过,既然他问了,唐宋便直接如实的回答了。

“好,我知道了。没事了,你再喝点茶。”

赵不让拿起茶壶,要亲自给唐宋续茶。

“不用倒了,赵院长,我今天还有班,没事的话就先回急诊了。”唐宋哪敢让院长给自己添茶  倒水,既然没事了,所以唐宋就赶紧跑出来了。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以后,唐宋嘴上挂着微笑,心里也是有些美滋滋的。

可以免费去京都参加肝胆胃肠外科的年会了。

更值得高兴的是,自己竟然也能上研究生了。

还是不用考试的那种,你说气不气人!

只是不知道,院长后面说的要分科是什么意思?和自己有关系吗?

        ……

来到急诊,大厅里等着待诊的病人已经不多了。

【恭喜宿主:完成特殊透析液配制并取得治疗效果!】

【奖励:黄金段的位体格检查之触诊经验!】  

唐宋被这系统突如其来推送的消息吓了一跳,看到信息内容,唐宋才想起来,昨天有一个快递小哥,尿毒症晚期,自己为他配制了透析液。

只是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不过,看系统这信息,应该是效果还不错。

触诊经验?

这个,对唐宋来说,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体格检查是一名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而体格检查又分了四项:说学逗唱…额,不对,是视触叩听。

        这个和咱们国医中的望闻问切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多不同。

        触诊,是体格检查四项技能中较为关键的一项。

        拿腹部触诊来说,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见,又可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

        腹膜刺激征、腹部肿瘤、脏器肿大等都主要是靠触诊发现。

        只要经验丰富,手法娴熟,一个肿瘤,只要那么一摸,就可以判断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还有,在手术过程中,有些淋巴结,只要摸一摸,就能知道它是不是转移癌。

急诊留观病房中,急诊内科医生曲东方正在快递小哥的病床旁边翻看病历。

站在他对面的,是上次肾内科来会诊的一位副主任医师。

当时这位副主任医师看到这位快递小哥的病情,便直接给他判了“死刑”,绝对没救了。所以,也就没把他收去肾内科病房。

曲东方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病人使用了唐宋配制的透析液。

别说,病人竟然撑过了当天晚上。

更神奇的是,第二天再化验病人的血,一些指标竟然有了好转的  迹象。

这不,曲东方不确定,到底是病人的病情却有好转,还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所以,就再次把肾内科的医生请来会诊了。

“咦?这怎么可能?”

肾内科的会诊医师接过曲东方手里的病历,看了一眼化验单,顿时两眼放光。

这还是前两天的那个病人吗?肌酐和尿素氮都下降了,病人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小曲,你是怎么治疗的?用的什么药?”

这位肾内科的副主任,激动地看着曲东方,他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发现了治疗尿毒症的好药?

“张副主任,我没给病人用什么药,也就是做的透析,只是这透析液不是咱们医院常规的,而是由唐宋个人配制的。”曲东方不知道张斌这副表情是什么意思,病人的情况是好还是坏。

“唐宋?哪个唐宋?”

肾内科会诊医师张斌,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在肾内科这个圈里面,好像没有叫唐宋的这号人物。

“唐宋是我们急诊的规培医生,原来是在普一科的。”曲东方回道。

“规培的?!”

张斌惊讶万分,不由问道:“他现在在哪?”

“应该就在急诊外科医生办公室里。”曲东方冲着办公室的方向指了指,对张斌回道。

“走!我要去找他!”

说着,张斌就把病历夹子丢给曲东方,疾步走了出去。

看到张斌这副反应,曲东方纳闷,难道是唐宋配制的透析液有问题,病人的病情加重了。

不应该啊,病人被送来的时候眼看就不行了,现在至少还能吃饭、说话。

怎么看,都是病情好转的迹象呀。

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曲东方只好快步跟着张斌走了出去。

唐宋刚进办公室,披上自己的白大褂,扣子还没系完呢,就听到有人在找自己。

“请问,哪位是唐宋医生?”

张斌进来急诊外科的办公室,就冲着里面的几个人喊道。

孙刚正在接诊病人,听到有人找唐宋,抬头看去,原来是肾内科的副主任张斌。

“今天怎么这么多人找唐宋,他一个小小的规培医生,怎么这么忙?”

想想自己堂堂一个主治,竟然没有半点存在感,孙刚不由有些心酸。

“你好老师,我是唐宋。”唐宋见对方是本院的一位中年医生,便礼貌的回道。

“唐医生你好,我是肾内科的张斌。”

张斌热情的伸出右手,要和唐宋去握手。

看到这一幕,孙刚感觉嘴里的山楂变成了柠檬,更酸了。

“张主任,您找我有事?”

在握手的同时,唐宋趁机看了一眼张斌的胸牌。

张斌,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我想向你请教一下,9号床用的透析液,听说是你特意配制的?”张斌的语气十分谦卑,像是一位求学的学生。

“请教不敢当,我就是根据病人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对透析液成分的比例做了一些调整。”唐宋如实说道。

“对了,这两天忘了关注了,病人情况怎么样了?”

其实,系统已经给了奖励,唐宋自然知道,自己的透析液肯定起了效果。

但是,为了掩人耳目,唐宋只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好,非常好,病人的肾功能已经有了好转,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了。”张斌激动的说道。

“唐医生,你还要再仔细给我说说,这透析液······”

张斌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似的,抓着唐宋的胳膊,非要他好好给自己讲讲,这透析液到底是怎么配制的。

唐宋也没有藏私,把从系统那里得来的特殊透析液的配制方法,一五一十的全都告诉了张斌。

其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也都给他强调到了。

认真的张斌,特意拿出随身带着的小本本,一条一条的全都记了下来。

对于做手术来说,完全是靠个人勤奋练习和天赋,唐宋没办法去教别人。

但是,像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只要能救更多的人,唐宋肯定会毫不保留的分享出去。

······

  “医生!快来,看看我妈!”

送走了肾内科的张斌,唐宋正坐着看书,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一阵呼喊声。

护士小杨带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三十多岁,长得挺斯文的。

在他旁边,搀扶着一位五六十岁的女人,应该就是他的妈妈。

“唐医生,一个腹痛的病人。”护士小杨把病人带进来之后,对唐宋交代了一句,就出去了。

“医生,我妈昨天在小区里面遛弯,突然就肚子疼起来。回家用暖手袋暖了一会儿,也减轻了。可是,就在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又突然疼了起来,而且比上次还要厉害很多!”中年男子着急的对唐宋描述了一下病人的发病经过。

“病人发热了吗?”唐宋开始询问病史。

“没有。”

“出现恶心、呕吐了吗?”

“恶心,想吐,但是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没有吃饭,所以也没吐出什么东西。”

“扶着躺在检查床上,我给病人做一下检查。”

中年男子扶着病人慢慢躺下。

“哎呦,疼死我啦!”

病人咬牙,忍者疼痛,慢慢躺了下来。

右手四指并拢,轻轻按压在病人的腹部。

已经得到了黄金段位的触诊经验,所以,此时唐宋的检查手术,绝对是教授级别的。

病人左腹部轻压痛,右上腹压痛明显,墨菲氏征强阳性。

而且,还能够触摸到肿大的胆囊,但是,此时的胆囊,却有一种漂浮的感觉。

唐宋轻轻用力一压,胆囊就会向深处游走一些。

“哎呀!疼死我啦!”

本来唐宋还想再触压几下,但是奈何病人实在受不了了。

“医生!你慢点,我妈很疼!”

病人家属也不干了。

唐宋只好作罢,不过,就刚才触诊的那你下,唐宋也基本已经确定病人的诊断。

“病人是急性胆囊炎,而且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坏疽,需要立即手术!”唐宋对病人家属说道。

中年男子,名叫陶新树,是鲁州一中的一名教师。

陶新树听了唐宋的话,先是一愣。

心中却在考虑,这个医生这么年轻,会不会看病呀?

而且,彩超、CT没做,甚至连血都还没化验,他只是摸了摸,竟然就要给做手术。

“医生,你还是先给安排一下检查吧!”陶新树抬了抬脸上的金丝眼镜,对唐宋说道。

他这话的意思很清楚,我不相信你的判断。

“检查肯定是要做的,我只是先把病人的诊断和病情告诉你,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对于陶新树的态度,唐宋没有在意。

电话通知了护士和做彩超的医生。

在抽血和做彩超的时候,陶新树拿着手机走了出去。

“可见胆囊扩张,没有看到结石,局部胆囊壁增厚,考虑节段性/腺肌瘤病可能。胆囊周围可见部分液性暗区,不排除炎性渗出。”彩超医生一边扫描着,一边向唐宋说了这些情况。

听了彩超医生的描述,唐宋更加确信自己的诊断是正确的。

 这时候,病人儿子陶新树再次走了进来,在他后面,还有两个穿白大褂的人,一男一女。

其中这个男医生,唐宋很熟悉,正是普外一科的副主任贾既明。

此时,贾继明看到唐宋,眼神有些复杂,因为就在一小时前,他亲眼目睹了唐宋给院长赵不让的大哥做手术的全过程。

女医生名叫刘佳,是消化内科的副主任,学历很好,是一位海归博士。

原来贾继明和刘佳他们的孩子都在鲁州一中读初中,然而,这个陶新树,正是他们两个孩子的班主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