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淮南兵祸(二)

第一百三十二章 淮南兵祸(二)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213更新时间 : 2021-02-26 00:27:00
众将披甲而来,无不精神抖擞,兀一进帐就叫帐内充满金戈之气。见礼之后分次落座,铁甲环佩之声如风过疏竹,诸将眼巴巴望着萧天行,目光中满是激动之色,如铁塔薛成所言:“宁朔军全军上下,厉兵数载而无一战,好比多年不知肉滋味,嘴里都淡出了鸟来!”

        萧天行坐在帅位,韩子华等人各居左右,他没着那套量身定做的红光名铠,只是一身青袍,虽则如此,戎马多年积淀下的杀伐之气,却是在他眉眼间展露无遗,长发青袍,此时更叫他倍显主帅气质。

        “国之所以有甲士,在为国所用也,若不能征战沙场,甲士便成了闲散之人,养之无益不说,久而久之也会成为空架子,为世人所轻视。今日本帅召集宁朔军于博阳镇,便是要尔等再度为国出战,讨逆贼,击不臣,沙场建功。”萧天行环顾诸将,话音虽不重,却掷地有声。

        “宁朔军数载未战不假,但请殿下相信,宁朔军两万将士,却没在这些年落下本事,成为空架子!”薛成胸膛拍得砰砰作响,“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宁朔军翻山渡河,越城入镇、杀蛮贼,都绝不会比当年差了!”

        萧天行微微颔首,算是认可薛成所言,“宁朔军将士如何,没有人比本帅知晓得更清楚,论及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宁朔军当数当世精锐,如若不然,我也不会站在这里。”

        话至此处,萧天行稍作停顿,而后意味深长省视众将,“然则,此番本帅召集尔等,将要发兵东进,三线作战,根本意图何在,尔等可清楚知晓?”

        萧天行此言一出,除了主要行将,其余众人面色各异,不乏面面相觑者,却都一片默然。

        在座都是宁朔军高级将领,淮南形势如何,自光州出发前薛成便已向众人通报过,王茂章北上,田,安举事的细节,能知晓的众人都知晓,然而深究此番出兵的根由,众将却知之不深。

        甚至不乏有思维活跃的,认为此战值得商榷。

        为何?

        凡战,必有战略目标,有发动战争要达到的目的。那么此战的目的在何处?

        既是如此,宁朔军东进,是为了讨贼,为了建功立业,这些都是将士明白的,但是身为将领,知道这些还不够,将还有有大局观。

        况且,徐温为应对宁朔军东进,本有布置,此番大军出城作战,必然不会轻松。宁朔军只有不到三万之数,且多为步卒,如今的牙军本就精锐且据城而守,难以攻克。

        凡此种种,构成此战值得商榷之处。

        萧天行示意秦方定和王茂章两人不得出声。

      见众将不言不语,萧天行佛然不悦,“诸位都是宁朔军柱石,昔年都随本帅南征北战,乃荆襄之利刃也,今集大军于此,大战在即,却对战争意图都没有见解?”

        他这一皱眉,不怒而威,帐内都是久历血火之辈,沙场宿将,一见他这番模样,却无不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面色皆显尴尬。

        最终还是李彦接过话,起身抱拳道:“回禀大帅,此战意图,我等虽有推测,然恐有遗漏,还请......”

        萧天行挥手打断他,“既有推测,且先说来。”

        “是。”

        这般清爽的天气,但李彦的额头依旧可见细汗,他理了理思路,“三路分兵是为了混淆敌人的视线,让敌人不知该重点驰援哪一城,我军只需乘机合兵一处,破一城,局势打开后,那后面的城池就好办的多。”

        说到这,李彦抬起头,语调也中气十足起来,“宁朔军虽多,但敌人背靠城池,再多将士也无用,更重要的还是要避实击虚。”

        这一番话,不说石破天惊,却也字字千钧,李彦话音落下,顿时引起众人共鸣,不少人都呼吸急促。

        “好!说得好!”萧天行抚掌而赞,示意李彦坐下,又看向诸将。

        “这才是我一个大唐将领该有的风度、气概!本帅希望诸将记住,我萧天行的军队,任何一场战争,皆是因讨逆而战,为百姓而战,众将士皆要以百姓之立场,来坚定奋战之心!”

        “末将谨遵大帅之教!”诸将齐齐起身,皆奋然抱拳,大声应诺。

        众将归位之后,萧天行缓和了语气,看向诸人的目光颇显殷切,“方才李彦说的不错,但本帅除了想避实击虚,还有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安定民心,秋毫未犯之师,必为百姓所念。”

        “并且,掌握越多的资源,支撑战事,荆淮的商人的贸易定会大唐第一镇,到得那时,各家定会觊觎我等。今,本帅亲率宁朔军东进扬州,就是要以天地人三势告诉徐温,胆逆行倒施者,无论是谁,定叫他死无全尸!”

      “立军不为百姓所用,立之乃何?兵者不详,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众将闻言,先是震惊,继而面有所思,话中的道理很新颖,很值得去消化。

        同光之后,华夏内乱,国势衰微,五代起,中原乱战,契丹乘势而起,屡屡南侵,而边境不能制。那些年,凡契丹马蹄所到之处,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几,被掠至草原为奴者不知凡几,蝗虫般的蛮贼过境,使得边地十室九空,乃为人间惨事。

        百姓能依仗谁呢,没有国家,汉民会亡,诸侯岂懂这个道理。

        萧天行不止一次幻想过天下太平的场景,但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但今日,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理理想近了一步,拿下荆淮,是他要做的第一步。

      

        萧天行站起身,负手而立,身如劲松,目光利如鹰、深似海,他对眼前的大好儿郎大声道:“诸位,出征!”

        诸将轰然抱拳道:“愿随大帅征战四方,扬我军威!”

        翌日,渤阳镇外,万军集结,兵分三路,西,中,东,主帅分别为秦方定,自己,王茂章。

        阳光万里,秋风正起,铁甲战阵一望无际。

        战车上,旌旗飘扬,在众将军之前,萧天行披甲执刀,肃立如山峦。

        三年前,萧天行初入军旅,彼时他是一名校尉,在严密的铁甲包裹中,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抬头仰望,看见的是李宗正端立高台,鲜衣亮甲,挥斥方遒。彼时,李宗正在他眼中是那样不可一世,前呼后拥,千军万马,位高权重。

        两年前,长安建军,自那之后,萧天行便成了点将台上的人。他面前的将士,也从三千人逐渐增多,成了一万人、两万人、三万人,乃至更多,现在多到他一眼看不过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