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八十六章 整兵伐韩

第八十六章 整兵伐韩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3433更新时间 : 2020-05-26 10:00:00
北衙营中已经是空荡荡的了,韩全诲带走了六万大军,还有两万大军并非韩全诲嫡系队伍,时间紧迫,并未带走。

  还是清晨,营中却传来阵阵吆喝声,看来自己平时对他们管教倒是一点都没有落下。

  “军都。”  营口禁军见此,不禁大喜,一眼便认出了来者。

  “你们去叫唤弟兄,我来接你们了。”  萧天行笑道。

  禁军士兵闻言,马上快跑去寻找上官。

  不一会儿,鼓声响起,一队队禁军纷纷集合,萧天行站在台上,神采奕奕,底下的士兵都是一脸兴奋,战意十足,这群被关押许久的猛虎军团已经迫不及待的出笼将敌人咬个粉碎。

  “兄弟们,我回来了!”  萧天行朗声道。

  “将军万岁!”

  一个人牵头,万人齐应。

  “将军万岁!”

  “将军万岁!”

  “将军万岁!”

  “上甲!备战!”

  “战!战!战!”

  “战!战!战!”

  “战!战!战!”

  底下的冯溢才也是被士兵气势所感染,大声附和。

  “出!”

  等待诸军将战甲披上,传令兵舞动代表“行”的令旗,大军浩浩荡荡地就往南城门出发。

  “来了。”  郭崇韬望着远处飞奔的大军朝着城门赶来,不禁恍惚,仿佛哪里才是适合自己的地方。

  “开城门。”  郭崇韬下令道。

  “可是.....”  还没等郎将说完,郭崇韬抽刀先出,趁郎将没有反应过来,斩下郎将的人头。

  “开城门!此人违令,当斩!”

  守城士兵不敢违逆,立刻将城门打开。

  “郭兄。”  萧天行并未下马,而是伸出了手,向他做出邀请。

  “我需要你。”

  郭崇韬没有犹豫,好似提前思考过,抓住萧天行的手,一个跃身坐上萧天行身边的马背。

  “出发!”

  两万四千大军行军卷起的烟尘,弥漫着整个南城门。

  .........

  “将军,你回来了。”  钟季平上前迎住萧天行,却看见身旁还有一人。

  “这是郭崇韬,若不是他我也不可能顺利进入城中。”  萧天行向众人介绍道。

  众人闻言,心中也是了然,将军又收获一员助力。

  “原来是郭兄。”  韩子华第一个施礼道,他与郭崇韬见过几面,颇为眼熟。

  “子华和杨兄也在?看来此战胜算更大了。”  郭崇韬见萧天行麾下猛将数名,包括他熟识的  猛人杨衮和国子监名士韩子华,也有他有所耳闻的白袍勇将钟季平,狮虎护卫萧健,铁塔薛成,还有一位他却是认不出了,但是身上的气势却是众将之首,无人可比,此人当然是李存孝。

  见他眼神有异,萧天行连忙解释道:“这是安敬思,我麾下得力大将。”

  “见过安将军。”  

  李存孝只是点点头,并未多言。

  “郭兄你怎么也来了。”  杨衮一脸错愕,心中却是欣喜,他朋友不多,郭崇韬倒也合得来,算是挚友。

  “我暂且不论,杨兄你呢?”  郭崇韬大笑一声,反问道。

  “这就说来话长了。”  杨衮高壮的身板竟是有些扭扭捏捏。

  “好了,当下之急是追回陛下,有空再叙旧吧。”  萧天行见状,开口道。

  “不错,韩贼此去正是得意之时,将军拥兵四万,未尝不能敌。”韩子华摇摇折扇,点道。

  “可是敌军已去半日,能否追上?”钟季平提出疑问。

  “郭兄可有计策?”  韩子华想考考刚归附的郭崇韬,当即问道。

    郭崇韬也知晓,几乎是脱口而出道:“将军可率骑兵追赶,抛弃辎重,而步兵后至,先打韩全诲一个猝不及防,后来的步兵再趁胜追击。”

    萧天行点点头,看向韩子华,道:“子华以为呢?”

  “郭兄所计正是华之所想。”

  “好,既然如此,钟季平,,杨衮,安敬思!”

  “末将在!”  三人骑马出列。

  “你们率长宁铁骑七千,以及北衙三千骑兵,共计一万大军,追击韩全诲,具体战役由安敬思安排。”    

  “诺!”  三人得了命令,领兵去了。

  李存孝的本领自己还是信得过的,萧天行心想。

  “我们也得抓紧。”

  “是。”  众人齐道。

  郭崇韬见萧天行手下能人颇多,也十分庆幸自己做出的选择。

  ..............

  

  号角声重,鼓声起,若雨落乌啼,响彻天地。滔滔黄河之水,浪花席卷东去,涛声依旧,鱼跃舰停。漠北辽阔,苍茫大地,一方水土战事急。

  神策军五六万人铁甲森森的大阵之中,分出无数个小方阵,汇成一条银代,状若一条巨蟒,踏着隆隆的脚步声,向远处的凤翔缓缓开赴过去,这便是神策军了。

  钟季平和李存孝不出半日,就发现了神策军主力军队,每个士兵只带了三日的干粮和水。

  钟季平看向李存孝。

  李存孝才是长宁军都指挥,这作战的指令,只能出自他手。

  李存孝黑甲澄澄的亮,目光深沉,不言语半分。周边传令兵,旗手,鼓手,都在静待他的号令。望着前方的敌军,一万热血的长宁铁骑,战意昂扬,也在等待他的冲杀令。

  一万人加在一起,分量够不够重?双方七八万人的重量,压在肩上,够不够让人热血沸腾?

  特质的墨甲在午时炽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铁甲下的身躯里,流淌着沸腾的血液,又包裹着一颗怎样的心。这个目光深邃,面色冷峻,身若标枪,一动不动的中年大将,在此刻此刻,是否感受到了他使命的厚重,李存孝再一次来到了属于他的战场。(注:剧情需要,这里李存孝是三十五岁左右。)

  风卷起他黑色披风一角,剧烈而微小的颤动着。

  李存孝蓦然抬起头,以一贯平静而充满炙热的嗓音,下达了他在这场战斗的第一个作战指令:“传令,我出阵中,钟季平出左翼,杨衮出右翼,迎战敌军!”

  凝滞的空气,沉重的气氛,仿佛已经静默了千百日之久,而随着他这一声军令,这一份并不如何奇特,甚至是平淡的军令,而为之一松。

  骤然间,令旗挥舞,鼓声隆隆,传令兵骑马而上,奔驰而令:“军都传令:军都出阵中,钟季平出左翼,杨衮出右翼,迎战敌军!”

  尘土随战马而漫卷飞扬,在地平线上延伸出去,恍若一支离弦的利箭,带着军令,奔向前方,直达阵中。时间并未流逝太多,而等待已经太久的大军,终于开始动了。野草在军靴下化为碎屑,尘土在脚步声中飞扬,如烟如雾,不及半里,而近万长宁军的将士身影,已经裹在扬尘中。

  在这一片茫茫的细尘中,甲兵反射出的森森寒光,由点成线,由线及面,别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这是厮杀前的画卷,在生命流逝前,装点这片注定要成为坟地的战场。

  李存孝静静看着两军方阵由远及近,一步一步缩短着彼此间的距离,一步一步靠得近了。

  他的心跳,也随之加快了。

  终于,温和的面纱被撕碎,不急不缓的呼吸被爆开。首先沸腾起来的,是几十面高架战鼓。鼓声如雷,震彻心扉,轰然炸响,夺人魂魄,仿佛要将这云霄都震下来一般。置身其中的将士们,还来不及平复心跳,就骤然间听到如潮似浪一般,猛然响起的喊杀声,迎面而来,混若要将人扑倒在地,一口吞下。

  敌军方阵中的过万步卒将士,嘶吼着开始了冲锋的步伐。喊杀声和脚步声混合在一起,交织成一首金戈铁马的乐章,闯进众人的耳朵,又闯进众人的心脏,让人不能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它的力量。

  

  杀戮,惨绝人寰的杀戮!两个方阵,在照面之前,就从长宁军阵中飞出数千支铁箭组成的苍茫箭雨,在空中滑过一道完整的弧线,带着将士们的杀意,狠狠撞进敌军阵中。

  铁箭击打在军士身上的甲胄上,发出一阵乒乓作响的交接声,这声音如雨幕一般扑面而来,令人牙酸。

  两头巨兽,终于撞在一起。顿时,兵器交接的声音,由一个个将士手中,汇集起来,形成一道巨大的音符,钻进了李存孝的耳朵里。

  长宁铁骑从中穿插而过,最前线的将士面对面撞在一起,只有斩杀对方,才有可能踏进敌方阵中。前线死,而后线战,直到稳定阵脚,骑兵对步兵的屠杀简直是一边倒。从天空的视角望过去,可以清晰看见,那接战的地方,迅速出现了一条黑色的线,堆在地上——那是军士的尸体。而尸体中流出的血,则在其后汇集成一条鲜红的线,染红了土地,分外醒目。

  

  双方接阵之后,都死死咬着对方,不肯后退一步,拼命想往前进,谁也没有保留力气,谁也不服谁,因而战况分外惨烈。要我后退,问我手中刀,要破我阵,踩着我的尸体,这就是眼下厮杀场景的真实写照。

  

  在李存孝身旁,钟季平和杨衮,同样气息短促。他们看重这场战争的结果,谁也不比谁更有面对如此大战的经验,紧张只在程度上有区别,不在有无上有不同。

  投入战阵的近万长宁军中,李存孝所部是关键所在,他们最精锐,因而也面对最疯狂最彪悍的对手。在他麾下的三千人中,有千余是萧天行在宁朔营的老卒,他们是长宁军真正的根本所在,战力强,敢争先,能凝力,复又忠勇。

 

  但凡骁勇善战者,一往无前,杀人有效,不惜性命。李存孝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将敌军杀的溃不成军。

  此时的韩全诲才发觉自己的背后被人突袭了,恼怒之下,立即挥手招来传令兵,一脸杀气,“让精锐陷阵兵全上!”

 

  马背上李存孝嘴角微扬,低声喃喃道:“我李存孝领军,十八骑破长安,何况是你这小小阉人!”

  但是敌军实在是太多了,足有六万之多,纵使李存孝大杀特杀,也杀不完,等到骑兵冲势一缓,就会被敌军包围!

  “退!!!”  李存孝下令道,先做拉扯,以防敌军包围。

  得到令旗的指挥,长宁铁骑纷纷绕了个弯,向左翼杀出。

  “给我追!”  韩全诲顿时气急,自己六万居然被对面杀的溃不成军,当即也不顾后果,仗着自己兵马众多,下令追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