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三十五章 行军

第三十五章 行军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540更新时间 : 2020-03-29 17:18:00
大军浩浩荡荡,出城已过一天,此次出兵朝廷支配有八百马匹,其余萧天行自备,他满打满算也才凑到一百匹马,就是说,他只有九百轻骑。

  自从上次请求父亲要广陵送物资过来,物资倒是不缺,缺的是马匹,是士兵。

  路上

  “此次扬州叛乱不知少主有何想法?”钟季平骑在马上,问道。

  “我自小在扬州长大,我从萧家离开扬州至长安后,不过数月竟发生叛乱,其中必有蹊跷。”萧天行沉思道。

  “子期,你觉得扬州为何叛乱?”萧天行反问道。

  “回少主,属下猜测是扬州城百姓不满大唐官吏的治理,加上有人为非作歹,背后推波助澜,才有此乱。”钟季平只是猜测道。

  “哼,”萧天行冷哼一声,“当初我父亲坐镇扬州城时,百姓生活安康,何来不满叛乱一说?等到我们一走,这广陵便乱了,这也太巧了些。”

  从长安到扬州,分别要经过朱温,杨行密的地盘,扬州属于杨行密的势力范围,而扬州叛乱,对于杨行密来说是一件有比较重大且有影响的事情,他肯定也会出兵平乱。

  因为杨行密在历史上是一个忠于大唐的人,此人在朱温称帝后,仍然使用大唐的年号,不称帝不逾越,很贤明英武的一位君主,可惜死的早了些,不然自己儿子也不会被手下将领篡了权。

  自从杨行密于杭州大败钱镠的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经过长期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逐渐站稳脚跟。所以在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进封吴王。

  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暴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如此英雄豪杰,可以是我自立门户前可以依靠的人物。

  “此次叛乱头领是何人?”

  “是一个读过点书的农民,名为王毅。”钟季平恭敬的回答道。

  农民吗?

  此去扬州最快需要十天,在此间若以最短路程走的话会经过大量由朱温掌握的地方,所以自己需要绕路,要从同样忠于唐的赵匡凝的势力范围内借道,赵匡凝和杨行密是一伙的,这样走安全。

  “传令下去,我们向江陵方向出发,绕路向扬州出发。”

  “是,少主。”

  “少主,为何不走最近的路程?”萧健问萧天行。

  “若是最短的路程,路途一半都是朱温的势力,朱温的心思,想必你也了解吧,只怕他不会这么轻易让我过去。”

  “虽是如此,可是朱温会明目张胆的动我们吗?”

  “我们是以平乱的名义去往的扬州,而且是皇上亲自下令,若是朱温中途耍点手段,我们这七千‘精兵’一旦有了大批折损,那扬州就无法平复,对于皇上来说,却是一场极大的危机啊!”

  “少主所言甚是。”

  “而且,别忘了我们所带领的七千人马可是那群阉人挑剩下的。靠这些人马不可能平复扬州叛乱的,难道你认为我们能在朱温的地头上招募士兵吗?绕开朱温,到赵匡凝和杨行密的地头上,我们才可以招兵,才能平复扬州。”

  “通知将士们,今日我们连夜赶路,不作歇息,赶到邓州再进行休息。”萧天行发布施令道。

  “就怕那些刚来的士兵坚持不住。”

  “也好,锻炼锻炼他们。离目的地还远,应不会有什么不长眼的出来突袭的。”

  …….

  “皇上,萧天行已经出发。”一旁的崔胤道。

  “好,这次萧天行前往扬州,阉人当真拿出了一万军队,只可惜全是些老弱病残,不然也是大大赚到了。”

  “陛下,此去扬州路途遥远,臣恐怕萧朗将在路上会出事。”

  “崔相在担心些什么?”

  “臣怕那群阉人会在路途中迫害萧朗将。”

  “如果萧天行是个聪明人,那么他就不会走最短的那条路。”

  “陛下之言是极为看好萧郎将?”

  “不是朕看好他,是朕看懂了他,萧天行是个聪明人,朝堂上的一切他都看得懂,一个聪明人在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必然会做好准备,朕相信萧天行不会让朕失望的。”昭宗笑着说。

  “愿如陛下所言。”

  ……

  邓州城外

  萧天行的军队已经赶到了邓州城,正于城外露营歇息。

  刚来的大部分士兵都坚持不下来连夜行军,还差点掉队,若不是军规严苛,怕是全部趴在半路上了,一千嫡系倒是没什么异常,十分顺利。

  萧天行正在属于他将军的帐篷中休息。

  “进入邓州就已经进入了赵匡凝的地盘中,此次扬州叛乱规模较大,至少需要万人军队才有把握平复叛乱,何况并不知叛乱背后是否有人捣鬼,需要招多点人马。”萧天行心中暗道。

  剩下的路还可以经过中州,光州,两个处于边缘的州,可以借此机会多招点兵。

  假设扬州叛乱是朱温在背后捣鬼,那么就至少需要上万人的军队,我如果多招募数千人马,这样我就有一万人马,如若理想的话,我找赵匡凝和杨行密分别借兵,这样我就有两万人马,足以平复扬州叛乱。

  如若赵匡凝不借,目标就无法达成,往更坏的方面想,扬州叛乱也许并不是朱温朱温在背后捣鬼,那战乱就会大范围扩张,他们没办法独善其身,那就需要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需要一条周全的计策,自己好像好缺谋士啊,五代十国好像出名的谋士几乎没有吧。

  这时萧天行不禁想到了韩子华,如果是他肯定有最好的办法吧。

  萧天行想罢一切,决定了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少主,安敬思求见!”门外萧健喊道。

  “让他进来。”

  李存孝进门作了个拱手礼,萧天行摆手,示意李存孝坐下。

  “不知找我何事?大将军?”萧天行半开玩笑的对李存孝说。

  李存孝丝毫没有在意:“将军,我想和你聊一聊招兵之事。”

  “请讲。”萧天行正色道

  “以我们的七千人基本很难平复扬州,那么我们便需要招兵,至少要招五千人,我们才有平复扬州的胜算。”

  “你的想法和我一样,但是如若扬州城背后有人指示,那么一万人可能也无法成功平复扬州,这局势比想象的要复杂。”

  “扬州城叛乱之事背后有人指示?此话怎讲?”李存孝疑惑道。

  “我从小生活在扬州城,在我记事起,扬州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百姓安居乐业,又何来不满朝廷统治一说?”

  “领军的意思是…背后定有人指示?”

  “八九不离十,所以我的起步是两万人。”

  “可是在十天内招到一万五千人这基本不可能啊。”

  “没错,在十天之内召集到两万人确实很困难,但是我们还有一条法子。”

  “什么办法?”李存孝疑惑地问道

  “借。”

  “借?找谁借?赵匡凝?”

  “不错,正是赵匡凝。”萧天行点头。

  “我们可以在各个州都招募人马尽可能多招,我们想办法向赵匡凝借兵,据我所知赵匡凝和杨行密都是忠于大唐的人,我们以皇上亲自派遣扬州平复叛乱的身份有很大几率可以赢得赵匡凝的好感,这样可以提高借兵的成功率,而向杨行密借兵是成功的几率很大。”萧天行分析道。

  “为何?”李存孝更疑惑了。

  “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呐。”萧天行神秘的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