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五代华章 > 第四章 萧家形势,谋划入局

第四章 萧家形势,谋划入局

小说:五代华章作者:F天尘字数:2672更新时间 : 2020-03-19 14:10:00
这般想着,已经到了会客堂。

  “先生可否为官”萧正向着黄老问道,

  “二十年前曾任范阳令,后值兵乱,朝纲不振,黯然退隐山林了,”黄老如是道。

  “看来,先生与我是同道中人呐。”萧正不禁感慨,亲自倒了一杯茶给黄老。

  “谢萧家主了,老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想那些事了。”黄老接过茶说。

  “不知先生有没有时间管教犬子?”萧正看这位黄老可是不简单,以他在朝中阅人无数的经历来看,恐怕这位老人本事可不一般。

  “多谢家主厚爱,老夫习惯了山野生活,山野村夫一个,恐怕过不惯这里的生活。”黄老笑着婉拒道。

  “好吧,那我也不强留了。”萧正只好点点头。

  “时间不早了,老朽先回去了。”黄老起身准备要走,萧天行正巧从房中出来,“你不住下吗?黄爷爷”他赶紧跑了过来。

  “不了,小友你日后一定要多些书,我在山上随时恭候,不懂的可以来问问。”黄老目光慈祥,十分和蔼。

  “好。”

  相处了这么些天,萧天行也知道留不住他了,只好送送老人家了。

  ............

  

  黄老一路走到集市尽头,人群慢慢稀少了起来,脸上神色十分平静。

  突然停下脚步

  开口道:“出来吧。”

  传来一阵鼓掌声

  “您老人家的本事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啊。”  一名玄色道袍的年轻男子从身后的宅中走出,一脸笑意,长相平凡不起眼。

  “是袁老头算到我在广陵吧。”  黄老淡然道。

  “不错,家师想请您老前去叙旧。”  年轻男子依然是一脸笑容。

  “我很忙,不去。”  黄老丢下这句话就转身离开。

  “家师让我给您递一句话。”  男子收起笑容,变得一脸淡漠。

  黄老身形稍稍一顿,停了下来。

  “家师说:你看上的人,终究会被我家使君踩在脚下。”

  黄老继续迈开脚步,丝毫不予理会,片刻便消失在了角落。

  回到草屋的黄老不停掐算,不时皱眉。

  终于片刻后,黄老叹了口气道:“天外之人,无天机可言呐。”

  孩子,一切靠你自己了。

  

  

  ...........

  

  走进屋里好一会儿

  好像想起什么,萧天行对父亲说:“父亲,给黄爷爷送些粮食吧,我这几天劳烦人家了。”

  “行,算你懂事,我叫人送去。”萧正答应了。

  父子二人相处,萧天行其实是十分紧张的,毕竟他没有之前大部分的记忆。不过他还是有许多问题想问,“父亲。”“何事?”萧正看着他十二岁的儿子,其实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萧天行自小就十分聪慧,背书基本读几遍就能背诵,虽然后来喜爱武艺,他也不阻止,七岁能拉一石弓,他也看在眼里,就是生性好动,不喜爱在家呆着。

  “我们家是不是广陵郡数一数二的家族,”萧天行问道。

  “那是自然。”萧正自豪地点点头。

  “那是家族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萧天行好奇地问,

  “平日里不见你问这些,今天如何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

  “黄老说我们家很厉害,我这才一问。”萧天行赶紧找了个幌子挡了一下,对不住了,黄爷爷。

  “那我就跟你说说,我们家祖上本世居兰陵郡,但因为战乱不得不迁往南方。”打开话匣子,便是滔滔不绝。不过萧天行也算是明白了。

  萧家是大族,世居兰陵郡,祖辈高官迭出,最上面可以追溯到汉朝萧何,在十六国时期还建立了王朝,南齐高祖萧道成,南梁高帝萧衍。

  曾祖萧彪官至大司农,从三品。

  祖父萧思齐,曾任河南府牧,正三品。

  故去的爷爷萧战曾任清河节度使,官至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父亲萧正今年四十四岁,曾任户部尚书,目前因朝廷腐败辞官赋闲在家。母亲则是名相长孙无忌的后人,不过近些年来世族有所衰落,却仍不失为天下一等一的大门阀。因战乱,太爷爷将家族已经搬到了广陵郡,也就是扬州。

  萧天行还侧面询问了当下天下的局势,询问父亲关于朝廷的近况,结果情况没想到已经发生到这般严峻了,现在是乾宁三年四月,朱温已经成为最大的军阀割据。

  也就是说,在不久的三年后,光化三年十月,当今宰相崔胤会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七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

  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

  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

  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却不料宦官早有准备。

  天复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903年便是朱温进京挟持皇帝为傀儡,揽天下兵权,自诩为大元帅府事,今后数年大势已成,代唐立梁,篡夺江山。

  这里面的时间空隙有两处,第一处是二月到十月这八个月,第二处便是天复三年之前的几年。

  不然等到朱温挟持皇帝之后,自己就更难有所作为,朱温的利益集团已经将大蛋糕分配的差不多了,唯一能保障自己利益的只能是皇帝,十月份昭宗就会被软禁,宦官准备换帝,自己或许能做些什么来挽回大局,让皇帝信赖自己,可是自己不过十岁,有什么资格能让别人相信自己。

  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这副身体已经有一米六的高度了,面容还算英俊,一想到前途,萧天行就十分迷惘。

  可是想到今后华夏民族会陷入无尽的磨难里,有成千上万的人会死去,在乱世萧家只是一叶扁舟,说倒就倒,之后五代宋朝,要么就是后晋割燕云十六州,要么就是宋太宗北伐失败,大宋失去了战略反攻的机会,让中华文明被外来入侵者欺负了近百年,现在正是整个中华文明历程由向外扩张到固守疆土的分水岭,也是中国最为关键的阶段。

  五代之前,汉唐来看,中国的概念就是天下之都,指哪里打哪里,打到已知领土边际,教化四方,这基本是每个盛世的王朝的追求,名副其实的天下。而五代之后,中国四分五裂,内战不断,让外来入侵者有机可趁,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赵宋被辽金欺压,连边境小国也来凑热闹。每当读到这段历史萧天行都是义愤填膺,恨不得将这些异族斩尽杀绝。

  所以萧天行来到这乱世一个月,最清晰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做什么,那就是亲手结束这乱世,重振中华雄威。

  而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习武,能掌握的资源便是这大家族。

  萧氏作为广陵郡里首屈一指的大族,田亩千余,有人问为什么几代高官才千亩地,那是因为萧家世代忠良,不贪墨,不圈地,这些土地还是皇上亲赐。人口三百余,仆婢佃户倍之,是以住地靠海,因地处沿海,除一面无土墙,其余三面,皆有高楼瞭望塔。

  配有私兵三百,甲胃五百,是爷爷从军时遗留在家中的,至于马匹只有百匹,在南方马匹紧缺,这么多已属不易。整个来看,外有土墙,又有碉堡,有军队,在战乱时也能抵挡一二。

  想到读书,他觉得先读《左传》《六韬》会好些,左传是一本百科全书,虽然全书只有二十万字,涉及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等方面。

        他最在意的还是军事,此乱世保命之计,不学也得学,左传对战略到战术面面俱到,读透了左传,他认为混个将军还是没问题的。六韬也是如此,如何行军,如何选将,如何训兵,如何治国,也有例子和详解,更何况他的书还有黄老他老人家的注解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