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百物屠 > 第三章 明政殿之变

第三章 明政殿之变

小说:百物屠作者:陈风徐字数:5102更新时间 : 2021-02-21 08:55:57
  约摸过了午食的点,因着早间吃过了一顿饭,午饭便被换成了一些点心,玉怀璧又是来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告诉罗明不要害羞,要拿出一家公子的气度来。还不忘告诫罗沉,要他好好带领弟弟,不要惹是生非。二人自是一一答应,玉怀璧这才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玉怀璧才走,罗沉便鼓动罗明,“这个时候正是长干午市热闹的时候,中午你只吃了一些点心,应该肚子不饱吧。”说着,他伸手拍了拍罗明的小肚子,说实话,软似羊绒却弹性十足,鼓鼓的像一座小山丘,可爱极了。

  罗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羞道:“其实中午吃了还挺多的。”

  那可不是一般的多,两碟子胡酥饼,两碟子杏仁粉,两碟子仙桃云片,一碟子春风抚耳,一碟子糖油小饼,外加两大碗云桃蜜。罗沉略略吃了两块就腻了,罗明自己一个人就横扫了点心场,势如吞云。

  罗沉明快地笑了笑,方道:“那怕什么的,你初来乍到,哥哥带你吃遍东都都是应该的。”

  一听到吃遍东都,罗明两眼立时放光,仿佛珍馐美味就摆在了眼前,垂涎三千尺来形容都不为过。

  “方才的点心可有什么最爱吃的?”罗沉探头问道。

  “我觉得吧,那个云片真是好吃,甜丝丝的,还不腻,比起金陵的凉瓜藕粉还要好。”罗明思忖了一会儿,“云片最好吃。”

  听他落定心言,罗沉爽朗扬起脸来,“我真觉得啊,你是个厉害的人,真的,刚才满桌点心,最有名的,就单说东都做的最出名的,就是仙桃云片,你是真识货,真的。”说完,罗沉竖起了大拇指,连连颔首称赞。

  罗明亦是笑嘻嘻的,罗沉接着道:“不过咱们有一说一,今儿要是去长干午市,云片可能吃不到最好的,最好的人家不是行商,是坐商,叫宝碗斋,逢二八开门,初一十五的也开门,如果你实在爱吃,咱们就去瑞安楼,也算个不错的地方。”

  “那还有云桃蜜吗?”罗明低声问了一句。

  罗沉看着自己的弟弟,顿觉有些好玩,遂道:“管你够!”

  旗子飘下万户开,行人纷沓至此来。东都之内,明令禁止夜市,因此,长干午市就成为了东都人生活的乐趣来源。在午市上,不分老幼与尊卑,都是一等的人。此市北起金雀坊,过折手牌楼,在花儿巷子口开岔,东西延展出布衣市和铜铁市,回看南北的长干大路,再往南一直到了瑞安楼,为散市,多农户与小家,瑞安楼东西两开大路,是南城街,列的是酒楼市,魏令曰:酒楼市,冬至申时三刻,夏至酉时三刻,方毕。瑞安楼再向南,两边都是开门的坐商,似金银玉器、医药书坊,应有尽有,过了此处,就到了合楼门,此处人迹纷杂,多买卖旧物,又称易物市。

  “若我们平时出来,逛到合楼门就不往前去了,前头乱,一般来说,好玩的,都在合楼门了。”罗沉抱了一大包好吃的走在前头,后面的罗明正捧着麦花糕大口地吃着,根本顾不上说话。

  “你跟紧点,别走丢了。”罗沉回头看了他一眼,不自觉地笑了出来。

  罗明直点头。

  二人穿过人群,往前一直走着,不远处,高悬着一面青色旗子,这旗子做的别致,雁黄的边儿,群青的面儿,赤金色的大字,古体的“瑞”字随风隐现。这便是瑞安楼。

  冯氏庸朝的大政客胶玉曾为此楼题诗:

  赚得风姿坐龙头,洛阳城中第一流。



  更兼美酒揽群客,不输金陵燕子楼。

  自此,便有了东燕西瑞的美誉,算得时间,这瑞安楼少说也有一百五六十年了。

  “来,这就是瑞安楼,宝贝儿,今儿哥哥非带你尝尝什么叫人间美味。”站在瑞安楼门口,罗明抬头看去,顿觉此楼有些高大。

  二人迈开了步子往里走,却不想才进了门,就被小厮拦下。那小厮赔着笑道:“哎呦,二位公子,实在不好意思,咱们瑞安楼今天不接待外客了。”

  罗明尚不明就里,罗沉遂问:“可是有人包下了楼?”

  “正是,”小厮略环顾四周方道,“不瞒公子,是伯岳侯大人为了宴请,才包了下来。”

  东都内有几个侯爷,其中最得皇帝深信的就是伯岳侯与广勤侯,罗保朝早就告诫过罗沉,万勿与此侯府中人产生冲突,能避着走,就避着走。

  罗沉心下一想,遂转头看了一眼罗明,又道:“这样,我们打包几样点心走,总不妨碍吧。”

  小厮不敢轻易答应,说着去找掌柜的商量,便先小跑进了柜台,不一时,一位头戴镶玉珠抹额的青年男子便走了出来,只见他眉毛稀疏,画成蜂针样,眉毛深入额带里,不给人看见,身上穿着窄袍,样式是割袖紧身,罗沉就知道他是胡人。

  小厮忙引荐道:“这位是我们舒掌柜,您二位若是有什么事,就和我们掌柜的说吧。”说完,这小厮便退到了一边去忙活了。

  这位舒掌柜倒十分客气,并不因为来者是两个小孩,就不放在眼里,反而是颇有恭敬。他道:“二位公子,在下是瑞安楼的掌柜舒兰贺,不知二位公子可有什么需要?”

  见人笑脸三分情,罗沉自不能再没礼貌,也是毕恭毕敬,回道:“掌柜的,我弟弟初来乍到东都,这不,我就想带他来吃您这儿最好的点心,真是不凑巧,不知道今日您这儿有了贵客,咱们就是想带一些云片、果子什么的回去,不知道方不方便。”

  舒掌柜亦是有些为难,纠结再三,才答:“哎呀,这,我也不瞒公子了,今天这位贵客点名要吃四珍,瑞安楼的白案师傅一老早就开始忙活,并没准备平日里的糕点,扫您的兴了,实在对不住。”舒掌柜连连赔不是。但到底不是人家的错,罗家二兄弟便道谢告辞。

  出了瑞安楼,罗明看着眼前的行人,不觉有些饿了,又看了看罗沉,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就悄悄吞了一口唾沫,搓了搓鼻子,方道:“哥,要不咱们先回去吧,一直在外面转,玉姨该担心了。”

  罗沉掐着腰站在瑞安楼前,左顾右盼,嘈杂之音右耳进,左耳出,他心里想着总不能第一次带别人出来就这样被拂了面子,但是现在到底没什么地方够排场,能让自己这个乡下来的弟弟见见大场面。

  “好香啊!”忽然,罗明嗅到一阵甜丝丝却又清淡淡的香味,便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

  罗沉自然也闻到了,二人便循着这香气去找,只是人物纷纷,并找不到这香气所在。正这时,瑞安楼的小厮走了出来,对着二人拜了一拜,方道:“二位公子,我家掌柜的实在觉得抱歉,就让小的来传个话,您打南城街一直往西去,在六道驿旁边有一哥儿,是卖砗磲花儿的,掌柜的说,那才是东都第一好吃的糕点。”

  小厮说完就拱手而去,别说罗明,就连罗沉在这生在东都、长在东都的人都是第一次听说砗磲花儿这种糕点,这倒是引起他不小的兴趣。思想来,瑞安楼掌柜也是有头脸、有品位的人,他的推荐,怕是错不了。兄弟二人一拍即合,遂往六道驿那边赶去,一路上冲撞了不少行人,生怕这样好吃的东西,去的慢了,也就没了。

  然而,等二人赶到时,却都有些失望。

  此处虽是酒楼市所在,但是沿街的商贩也是不少,别的摊位不说围着人,也都尽有买家,唯独这一方小小的车篷下,一个人也没有,好一番惨淡景象。

  但是罗明却实实在在地闻到了一股熟识的香气。

  “这就是砗磲花儿?”罗沉虽然不学无术,但是还是知道砗磲是什么。赵汉谢如喑的《毂南志》里曾说“明珠垂于南海之贝,其名为鲛,所居之处,皆为砗磲”,大魏时期,琼州国曾以金丝砗磲交换粮食,并上贡鲛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罗沉看一眼就记得住,但若是换成了诗文经书,他是一个字也不想看。

  看着摊子的是一个面目清冷的年轻人,一张嘴就是一股费县的方言。

  “是嘞,公子想要?”

  罗沉走上前去,只看见用白布盖着一方笸箩,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儿的。他皱着眉头又问:“你这也不给我们看看,里头是什么样儿的?”

  说完,罗沉伸手就要去撩开白布,年轻人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根三尺多长的竹片来,瞬时压住了白布,冷冷道:“恁手不干净,要是想吃,先买了再说。”

  嘿,还挺有脾气。罗沉心想,可算知道了你这儿没人来的原因了,罗沉倒也不恼,只是问:“那你这东西怎么卖啊?”

  本来好好的问话,谁知那年轻人手里的竹片猛地往上一挑,正打断了勾着篷子帘儿的绳,多亏罗沉闪的快,要不这竹帘子盖下来,非得打着他的面门。罗明被这一下吓了一跳,忙上前去拉罗沉,罗沉稳了稳心神,立马跑到摊子后面质问道:“你干什么啊!”

  年轻人并不理会他,只是自顾自收拾着东西。

  “你干什么啊,好好的买卖不做,我问你多少钱。”罗沉的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年轻人这才停下手里的活,转头看向罗沉,依旧是口气清冷,不讨人喜欢,“俺这不是东西,你想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何必这么糟践俺这东西?”

  罗沉一听,更是不明不白,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大哥,哎呀,我真不是那个意思。”

  二人争执热烈,渐渐的,惹来不少路人围观。是时,罗明忽然开口,奶里奶气地念了一首诗,“羡腴不羡瘦,许香不许甜。何须金玉买,快向坊间寻。”

  年轻人听闻此诗亦是一怔,一手拨开罗沉,走到了罗明面前。罗沉也呆住,不知道他因何如此。人群兼静,皆看风吹。

  “这是《咏鱼酥》。”年轻人忽然眉目悦动,也说起了官话。

  罗明点了点头,小胖手作揖,答道:“正是何优何宝年的《咏鱼酥》。”

  只见年轻人拊掌大笑,爽快得不似一个人,与方才截然不同。他频频点头,吟诵道:“拆去黄金甲,还着白玉衣。无水却游动,只因翡翠鳞。”

  “小子不才,自知如今大魏并不产砗磲,您卖的这糕点,取名砗磲花儿,不知要价几何?”到底是读书读得比罗沉多,说话的感觉都不一样。

  这年轻人方答:“我这砗磲花儿,喜欢的人便是要黄金三两,也是值得,若是不爱的人,就是我白给了也是白搭。”

  “要价这么高,不过是普通的鱼酥罢了,焉知你不是借此噱头,惹人注目?”罗明此时神采奕奕,全然没有了那股怯涩之气。

  “公子此言差矣,在这东都内,哪怕是云片都分得出三六九等,平民布衣吃什么样的,达官贵人又吃什么样的,自是不同,我这鱼酥既然取名砗磲花儿,就必然有我的道理。”言罢,他伸手从笸箩里摸出一方香稻草包着的东西来。一看香稻草,罗明便明白,为何刚才会有一股熟悉的气味了。

  “这便是我的砗磲花儿,因着香稻草缠绕包裹,有如包着明珠的金丝砗磲,故而得名,公子既然知道《咏鱼酥》,就该知道,鱼酥无鱼,只因如鱼肉般丰腴,故而得名,以往的鱼酥都是和弄的桂花栀子,力求香而不甜,入口清新幽淡,但是却不够完美,我重新调了配方,公子不如试试看?”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这块砗磲花儿递给了罗明。

  罗明微微一怔,看了一眼罗沉,罗沉点头示意,他才接了过来。不得不说,这糕点做的,确实精致,外头的香稻草有一根细线缠绕,捏住了线头拽出来,这香稻草便赫然打开,真如贝壳开口,吐露明珠。躺在里头的鱼酥,外表一层金黄,还点缀着干桂花与梅干碎,宛如星辰洒下一般,令人心生向往。罗明吞咽了一口口水,轻轻将鱼酥拿起,放入嘴中。这一方鱼酥做的好巧,一口正好含下,半点不多,罗明缓缓抬动牙齿,将鱼酥碾碎,只是这一咬,一股清凉的甜意顺着舌头就滑下了咽喉,也就是他没喝过蜀地的好酒,否则真可拿来一比,这时,他才明白,什么是“不须挪动白玉牙,自有甘饴入肠中”。

  在场的,但凡能看到他此时表情的,无一不心动,想要争尝这砗磲花儿。

  罗沉走上前来,忙问:“可是好吃?”

  罗明赶紧擦了一把嘴,但就是舍不得咽下去,因此只能拼命点头。别说三两黄金,就是三十两,三百两,三万两,都值了。

  一听弟弟爱吃,罗沉立刻转过脸来,对着年轻人道:“有多少,尽可包起来送到我府中,与你按三两黄金结账。”

  年轻人摇了摇头,看着罗明,他浅浅一笑,应道:“我每次至多只做十块,今天这位公子吃了一块,剩下的九块,全当我送给这位公子了。”

  “为何?”罗沉不解,这刚才还不买,如今转眼就要白送,怎么想怎么想不通。

  那年轻人却问罗明,“还要先请问这位公子,是如何知道,我这砗磲花儿就是鱼酥的?”

  罗明思忖片刻,遂道:“瑞安楼掌柜的是地道的胡人,人人都知道,胡人口重,但是胡地少食甜,不少胡人至今仍然不习惯吃甜食,大魏的糕点,一如前头庸朝喜好,惯以极甜为主,似金陵有名的藕花六样,东都出名的四珍,都是甜的要命,瑞安楼掌柜的却向我们推荐您这里,由此可见,您这糕点不甜,这就怪了,大魏如今还有人吃不甜的糕点吗?想到这儿,我便想起了,我们在句容买桂花酥时候唱的一首酥饼歌,”他顿首细思方接着道,“小孩馋,小孩哭,小孩要买桂花酥,桂花酥上桂花油,买来家里好篦头,小孩闹,小孩跳,小孩争着吃花醪,花醪甜了没人要,甜花醪里没花香,这花醪就是鱼酥在句容的别称,我也是将此联系,误打误撞猜中了。”

  此番话毕,年轻人更是打心里佩服,这孩子看起来年纪尚不足一旬,却能如此机灵,许多诗句也是张口就来,不难看出是个极有天赋的神童。他方毕恭毕敬地一拜,“在下王会人,家中是做糕点的,今日公子既然猜到了我这砗磲花儿的本身,我方才说的自当作数,全部赠与公子。”

  话音未落,围观的人群便拍手叫好,罗明一听这海喝山呼般的掌声,脸霎时变红,不好意思地搓着手。王会人转身将笸箩搬出,一下子交给罗沉,罗沉还没回过神来,就伸手接住了这九个砗磲花儿。

  王会人接着道:“你家公子是我的知音,我以后每逢长干午市,还在这里摆摊,你们公子要是想吃了,来我这儿便是。”原来,王会人把他当成了罗明的跟班。

  罗沉想发作,但仔细想想还是挺有趣的,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把他当成仆人。

  今儿出来这一趟,不白出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