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诸天里的东邪门人 > 第八十六章 东西是谁的?

第八十六章 东西是谁的?

小说:诸天里的东邪门人作者:磊洛青衫字数:3164更新时间 : 2021-03-07 07:11:13
  不多时,小厮引着一个年逾六旬的僧人进了屋子,正是禅元和尚。

  福先生起身微笑道:大师光临,当真叫寒舍蓬荜生辉!说着拱手一礼,礼数周正仪态娴雅,让人说不出的如沐春风。

  禅元打问讯双掌合十:老僧禅元见过福先生,叨扰之处还请赎罪则个。

  两人坐下,早有侍从奉上香茶,福先生屏退左右道:大师可有什么见教?

  禅元摆手道:不敢,旬月之前先生曾往莆田一行,阖寺上下都感荣幸。方丈大师与先生论道一番,也感禅理修为进境非小。

  禅元话说得客气之极,福先生也只是微微点头并不接话,显然这和尚上门绝对不是来恭维自己的。

  果然禅元又客气了几句,话锋却是急转直下:只是鄙寺虽然不肖,藏经阁的经书却也不好一直流落在外。先生借阅的经书,是否该当归还了?

  福先生脸色微微一变,含笑道:什么经书?

  禅元皱眉和声道:先生自然知道是什么经书,又何必要小僧直言?大家面上须都不好看。

  福先生眼神莫名,话语依然不变:什么经书?

  禅元行事周到与人为善,见福先生不接话也不恼怒,只是旁敲侧击的提醒。只是福先生却似装聋作哑一般,不论禅元怎么言语都不接话应承,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说了好一会儿,茶水都已经凉透。禅元终于按捺不住,寿眉一翻看着福先生肃声道:一月之前,福先生去我莆田南少林一行。咱们少林和您明教素有往来,百年前更是通家之好,方丈大师自然是殷勤招待。

  先生要借阅一些经书,方丈囿于祖训不好与你,这也不算不对。

  却不想先生表面答应,背地里却是不告而取!这等做派,可当真让人齿冷!

  福先生见他讥讽自己,却也不恼怒,仍然道:什么经书?

  禅元咬牙,一字一顿地怒声道:先生何必装糊涂!自然是,葵!花!宝!典!

  福先生闻言,微笑点头应承道:不错,那书是我拿的!不过,这经书是你们的?

  禅元呆愣一下失笑:自然是!难不成还是贵教的?

  福先生好笑摇头,却没有就此话题说下去:大师可知百年前咱们两家交情莫逆,所谓何故?

  禅元摇头道:不知道,这有什么关系?

  福先生点头,叫来小厮换了热茶方才道:百余年前,我明教于江南起事,教主方腊神功盖世,座下高手云集,不乏武林大派中的杰出子弟。

  当时教中有不少兄弟出身南少林,其中位份最高的,便是四大护法之首的宝光如来-邓元觉前辈!元觉本是他出家时的法名,邓是他的俗家姓氏。后来因钦佩我方腊教主英雄了得,故而入了明教,称呼自己为邓元觉。

  见禅元点头,福先生续道:后来狗皇帝调集几十万大军围剿我教,教中兄弟死伤大半,教主方腊被俘于杭州受剐刑而死,邓元觉前辈也于此役圆寂。偌大一个明教,就此死得七零八落。

  我只得代领残部,遁入深山偃旗息鼓以待来日。后来我等知晓靖康之变,狗皇帝父子被金兵掳走,当时咱们可是高兴得都要疯了!只是他毕竟是大宋皇帝,也不知道金人会不会善待与他。

  如果让他好好地到了辽东,好好地死了,岂不是大大便宜了他!我教中几十万兄弟的血海深仇,又找谁去报?

  禅元和尚大惊下巴差点掉到地上,却没有料到这其中还有这一段往事。却听福先生继续道:故而我教中高层遍寻高手,要北上找那狗皇帝算账!当时也去了南少林,请了元觉护法的师兄元悟大师援手。

  他二人本自兄弟情深,这时候既然有机会报仇,自然是无有不允!

  我们一路追踪千里,终于追上了。却不想这个狗皇帝,居然还有许多人去救!其中一路颇通兵阵之法,居然真个就让他救出了去。

  我们自然不想这狗皇帝就此离去,只教中的兄弟没有人会这种学问,也只得远远地吊着。

  后来我们终于寻到了机会,要抢那狗皇帝时,却被他身边一个老太监拦了下来!

  禅元猛地捻紧了手中念珠,似乎明白什么。却听福先生接着道:这老太监功夫极高,出手迅捷如电,身法如鬼似魅,所用之武器不过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拼死伤了我教中不少好手。

  禅元满脸荒唐惊讶道:绣花针?怎么可能?

  福先生摇头道:不错!是绣花针!毕竟金营戒备森严,哪里好藏什么刀剑武器?这针儿小而隐秘,也不怕金兵搜索。

  见禅元和尚恍然点头,福先生接着道:元悟大师后来出手,激斗几百回合,终于将这老太监打得重伤。那老太监说自己受狗皇帝大恩,今日终于尽忠。只是恨自己功夫不成金兵又势大,不能护着皇帝一路逃出。

  他是刑余之人,一生无所建树,只是练得了这门一门功夫。所传的小太监大多都在护卫皇帝的路上死去,因此再无传人。故而临死之前,求咱们把他的武功传下去。



  元悟大师感念他忠义,也就取了他留撰的经书,便是葵花宝典了!

  禅元和尚点头道:原来如此,后来怎样了?

  福先生叹息一声道:后来狗皇帝被一路人马救走,咱们虽然尝试过夺人,但是那路人马的领头之人武功太高,一直未曾得手,大多数兄弟都死在了路上。

  后来元悟大师带了经书回到福建莆田,这部葵花宝典便落在了南少林!我于教中一位老人口中得知此事,是以上门求要!

  禅元啊了一声,暗道如果是这样,倒是不好说这经书是谁的!

  福先生又道:一月之前,我前去南少林,见了方丈元空大师求肯。只是他却跟我说什么前辈祖训,怕什么搅乱江湖,不好把经书给我!禅元师傅,你说这经书,可能算是南少林之物?还是我明教的东西?

  禅元苦笑不已,只是这时候却如何能承认?只得强辩道:先前若不是我南少林元悟大师出手,明教诸位前辈却也不能得到这经书吧?况且鄙寺既有祖训不好与人,先生不告而取,这事做的难道就对了?

  福先生失笑摇头道:大师莫要如此强词夺理,这书本就是我明教之物。就算元悟大师出手,我明教兄弟就干瞧着了?我是怕你们方丈为难,又不愿大家伤了和气,所以才自去取了那经书!

  禅元寿眉低垂缓声道:时移世易,先生所说也不知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就算先生说得大部分是真的,那老太监到底把经书传给了谁,也难说的很。只空口白牙说这书是明教中物,又怎么能让人信服?

  到底真实情况如何,现下也没地方求考究求证去,无论如何这经书是先生自我寺“借”走,说不得还要先生换回来。

  福先生气极反笑:大师这白马非马的诡辩功夫倒是了得,老夫行走江湖几十年,也未曾见过如此脸皮的。

  禅元摇头道:并非是老衲诡辩,说起来贵教立身,只为造反推翻大宋。那老太监既然忠于皇帝,又怎么会把自己一生心血交给自家对头?

  反观我寺前辈元悟大师是出家人,那就大大地不同。必然是元悟大师用宏大精深之佛法感化于他,他感念前辈慈悲心肠献出经书,这样说来才算合理。

  福先生打两个哈哈,冷笑道:大师好一张利口!我与你客气,好好地跟你讲道理,你却跟我这里胡说八道?

  禅元摇头道:佛门五戒,杀盗淫妄酒,老僧时刻铭记不敢或忘。只是这经书干系太大,却是不好这般与人!我出山之时得方丈法谕,必然要把这书带回福建。

  还请先生瞧在少林明教相交百年的份上,且发慈悲行个方便!

  福先生冷冷哼一声:你让我顾忌香火情交出经书,你们怎么不瞧着咱们交情把这书给我?还巴巴得找上门来?

  禅元低眉合十道:先生慈悲!百年之后必然往生极乐!

  福先生冷笑拂袖道:老朽不信什么神佛!来人!送禅元大师休息!言罢,屋内闯进两个彪形大汉,满脸狞恶地瞪着禅元。

  禅元和尚寿眉一挑,眼中射出两道寒光,浑身肌肉一紧戒备地看着四周。

  福先生失笑:怎地?还要动武?

  禅元和尚轻轻颂声佛号,随即放松下来闭目不言,任由两个大汉把自己带出殿外。

  福先生房间的事情卓云不知道,只是和李莫愁商议许久,也没有商量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到了第二日头上,几人还未吃早饭,早有看门的小厮进来禀报:先生!门外有一个和尚,说要化缘!

  福先生寒声道:打发走了就是!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不必来报我!若要找我,只说我不在就是!凡事都来问我,要你们做什么用!他只道是莆田南少林的和尚,见禅元被自己扣下未回才上门。

  他不愿意理会这些事情,只道不再相见就是。

  过上几天自己换个地方住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至于还书,显然是不在他考虑的。

  小厮看看福先生脸色冷汗下来,只得强压不安解释道:那和尚不走,搬了一尊韦陀像堵在门口,怕不下有千斤重!有护院驱赶都被他打倒了!

  福先生微微吃了一惊,皱眉问道:那和尚长什么样子?

  小厮回答:脏得很!

  福先生:这算什么回答?

  李莫愁:???

  卓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