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春蚕与蜗牛 > 第二十五章 感人的工资

第二十五章 感人的工资

小说:春蚕与蜗牛作者:佩缤字数:1602更新时间 : 2020-12-15 20:41:56
  现在苏依依回想起来,这一个决定真的是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

  如果没有坚持下来,说不定自己在城市里就混不下去,最后回老家县城做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了。也有可能破釜沉舟,跑去一线城市搏一搏运气,有个不错的结果。

  生活没有假设,事后诸葛亮的价值是远远比不上事前诸葛亮的。

  目前的情形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毕竟在城市里立住了脚跟,有了一些阅历和资历。

  有句励志的话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引用,“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奋斗的你”,苏依依此时也有类似的心情。

  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做什么都要靠自己,哪里有不累的?

  值得庆幸的是,苏依依依然是那个经历无情岁月鞭打但依旧眼中有光的女孩,温柔而坚定,乐观而温暖。

  上班一个多月的苏依依,至今还没有领到一分钱的工资,现在的用度还是读研兼职挣的钱。

  节约惯了的苏依依经常用站一节的课时费来换算商品,她在买东西之前会这样想:这一瓶洗发水三十元,我得上一节课才能挣到;这一碗面条十元钱,花了我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呢。

  开始只是无意识地瞎想一下,约摸一下口袋里的钱够不够。后来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好处,会让挣钱不易的苏依依节省用度,除了开销,还能积攒一些零用钱,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也有很大的坏处,那就是斤斤计较,略显算计。这是苏依依后来才意识到的,但也无可奈克,真应了这学上的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水平和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苏依依兼职许久,每月收入并不稳定,有时多点,有时少点,毕业手头积攒下来不足五千元。来到新城市,给新宿舍添置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还有这一个多月的日常开销,手头所剩已经不足三千元了。

  这几乎是在警戒线的水平了。

  签合同的时候告知工资分两个部分,课时加绩效。计算方式学校没有公开公布过,具体如何计算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上班已经一个月了,不见动静。

  又过了一周,学校让新来的老师上报本地某行银行卡号。苏依依趁周末的时候赶紧去办了,不能影响学校发工资吧。

  又等了一周,工资终于打到了卡上。

  等于说上班一个半月才发工资。好不准时。

  苏依依问学校的同事,同事们回答说一般都是四十五天发工资,发一个月,压半个月。

  还有这样的事,这又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企业不应该每月月底结算吗?现在的方式不够爽快,显得不信任人又有点小家子气。

  苏依依查了一下工资,不足两千元,其实刚刚一千五元多一点点。

  面试的时候她询问工作人员,说大概三千多元。

  苏依依内心翻起了波澜,觉得自己好歹一个硕士,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拿的工资只有清洁工人的工资。这里不是贬低清洁工人如何,而是觉得自己的工资简直对不起家人和祖国的辛勤栽培啊。

  不仅苏依依内心起了波澜,现在所剩无几的新老师们也都在愤愤不平。干的活都差不多,老教师是新老师工资的两三倍甚至更多,不公的感觉瞬间在心中升起。

  期待中的三千多缩水了一大半,新人的热情就像被针扎了一下的气球,泄了气。

  发完工资的下午,教务处陈主任把苏依依从办公室叫出来在阳台谈话,“苏老师,上午发工资了,可能你觉得发得不够多。但是你刚毕业,还算是实习期。你要想得到更多,就要像一棵大树一样,先扎根,变得强大起来。”

  苏依依的表情有点丧,她心中自然对工资是不满意的,现在是全职,还不足以前兼职的收入呢。况且活真的没少干啊。

  关键是横向对比同城的私立学校,外校的新老师工资比这里高一半啊。这可怎么解释?

  陈主任看出了苏依依的委屈与不满,搬出了著名的大树理论来开导新老师。道理是没错的,但是面对瘪瘪的口袋,开心地接受并不容易。

  工资的低廉又促使几个老师离职,觉得这个学校实在不是久留之地。

  苏依依忽然想起招生的时候有个家长的话,“你们学校是不是经常换老师啊?听说一个学期能换两三个老师,学生学习很受影响。”

  看来家长的话不是空穴来风,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回忆自己中途接班的种种,有的学生还告诉苏依依说她是他们班第五个语文老师了。

  经常换老师肯定是影响招生的一大因素。这个道理不难厘清,但是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