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春蚕与蜗牛 > 第十七章 成绩分析

第十七章 成绩分析

小说:春蚕与蜗牛作者:佩缤字数:2067更新时间 : 2020-12-04 22:03:33
  二零一四年网络在教育领域还不是那么发达,微信方兴未艾,还没有成为今日让众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隐形工作平台。

  所以科技在带来便利的时候也会带来一些困扰,所谓一物两面,谁都逃不了。

  除了中高考是网络阅卷,其余考试一般都是老师们人工批阅,人工合分。

  监考完毕之后自然就是批阅试卷了。

  天气依然炎热,但是没有学生的校园显得更加安静一些,老师们的内心也稍微清幽一些,闲散一些。

  本年级的老师分工批改本学科的试卷,一个老师负责几道题,一批到底,保证标准的统一。

  每个学科的老师们在同一个教室里,开着空调,把七八张桌子拼在一起,商讨完题目,批改标准,就开始劳作了。遇到个别有问题的题目会征求组长的意见,有时候碰到比较奇葩的试卷也会一起分享。

  苏依依分到的是基础题部分,比较好批改,简单一些,因为苏依依是新老师,所以王组长格外照顾一些。

  其他老师有的批改阅读,有的批改作文,大家分头合作,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一天的时间,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批改完毕,然后第二天是合分,登记到电脑上,上传至教务处刘老师处。

  刘老师把所有学科的成绩汇总,然后整理排名,再发给各个年级,一起来做成绩分析。

  刚来这个学校的时候,苏依依觉得校长好像不那么注重成绩,而是关注快乐成长。现在实际一点不是那么回事啊,目前这情形,和自己当年读书很相似,看中学习成绩。

  “王老师,期末只看成绩吗?不看学生特长和平时表现吗?”苏依依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不是啊,学生平时的表现和特长也很重要,但是那些没有办法量化,而且主观性比较强,你觉得是优点的地方别的老师不一定觉认为是优点。为了公平和没有异议,还是用分数评比最优。”王老师解释说。

  她还补充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地方的高中只看成绩,成绩到了分数线就能进名校,否则只能去不入流的普通学校或者干脆没学上。”

  “啊?那还不是应试教育吗?我以为咱们国际学校会很不一样呢。”苏依依撇了撇嘴,有点小失望。

  苏依依进来这个学校可是想发挥自己的特长,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走在教育前沿的,现在可是和想象有点相去甚远了。

  成绩全部出来后,每个老师都迅速查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分数和排名,都期望自己的排名靠前些,有一些荣耀感,有一些价值感,这一点和学生的心理是相似的。

  有了竞争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熏陶出竞争的心理。在竞争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是能做到内心平静如湖面的。

  中学部通知初二年级教师开会,主题是成绩分析,要求各位老师携带笔记本。

  关于成绩分析,苏依依只做过自己的,而且做过很多次。那是在高中的时候,每一次考完试,她都会把分数抄写到专用笔记本上,然后分条写出各个学科的失分点和下一步的改进。

  这样记录下来,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退,有无进步,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也让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这是苏依依自发进行的活动,没有旁人督促,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呢。

  教务处陈主任清了清嗓子说:“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共同分析本次期末考试成绩。本来大家都多次做过成绩分析,经验也很充足,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考试成绩对我们初三而言起着分班的作用,还对我们明确日中初三的培养对象有作用。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此次成绩以便于帮助大家日后的教学工作,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成绩分析方法。”

  陈主任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领导,不长不短的披肩发总是扎个短马尾,一身黑裙子,睿智而又充满人情味,是高智商和高情商的典范。

  今天的内容肯定是她新学习到的,要分享给大家。老师们大都具有好学的品质,一听是新方法,都很好奇,想听听是怎么个分析法。

  有的教师小声嘟囔着:“就那几个分数,还怎么变出个花来?”

  “先听听吧,技多不压身,多学一招是一招。”旁边的老师也是压低声音说。

  “老师们,数据背后有大量的分析工作可以做,关键是我们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发现的眼睛。”陈主任先介绍了数据的重要性,接着教了老师们如何根据我们学校目前的形势运用好数据,让数据为我们所用,发挥更大的价值。

  从老师的角度来理解,不仅要分析自己所教学科在班级在年级的排名,各个学生的情况等,还要把所教学科放在总体成绩的角度来分析,看本学科对该生的贡献度。以前老师们善于在本学科内分析来分析去,但这一次老师们学会了看整体。

  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想培养出尖子生,那么所有学科都不能薄弱,通过成绩分析找出薄弱科目,有针对性补习以提高。

  可能有一个学生数学并不好,但是除了数学他所有学科都接近满分,那么把这个学生的数学补上去了,这个学生就更出彩了。

  老师们学会这个方法之后,以班级为单位聚成一个个小组,热烈讨论着,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解读,老师们像打了一针强心针。

  成绩分析真的能看出很多东西,比如通过详细的分析以及和班主任以及其他老师的交流,苏依依发现自己所教的语文对八班贡献率较高,对七班贡献路较少。这也基本符合平时教学的感受吧。

  八班年级前五十名占有十五人,语文前五十名也是占有十五人,而且姓名重合。这意味着这些优秀学生的语文不偏科,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但是七班比较糟糕,年级前五十名有七人,而语文前五十名只有一人。这意味着七班优秀学生中有六人语文偏科,需要补习。

  苏依依赶紧拿笔记本记下来这些语文薄弱同学的名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