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主线已完结[快穿] > 第184章 第 184 章

第184章 第 184 章

小说:主线已完结[快穿]作者:thaty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4-29 12:48:45
184

        季寒素手捧天子剑,  带着八百人,以皇后弟弟承恩侯与特使的身份接管了京城的步军营的左哨。朝堂上自然又乱了乱,虽然大裕对外戚的管控没有前朝那么严格,  但这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外戚,没战功也没功名,  突然就去掌军权了,还是并无先例。

        “他又没不是全掌了,  就一个左哨,  五千人而已,无妨的。”皇帝高坐龙椅,就算看不清他表情,  光语气也能听的出来他是有多无所谓。

        有耿直的大臣非要出来跟皇帝争辩,  一直闹得都要撞柱子了,  皇帝才道:“要不然这样吧,  等半月之后,开一场大比,  看看承恩侯带的兵到底如何?若不行,再议其他,  如何?”

        众臣很想说“不如何!”的,毕竟这是承恩侯会不会练兵的问题吗?他要是会练兵更麻烦。

        可皇帝显然觉得他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再继续纠缠下去,连这大比都没有。那没办法,  只能想方设法给这位国舅找麻烦了。户部不给批粮食,兵部不给批校场,工部不给批军器,  总之就是让他什么都没有。

        但是……福寿楼给左哨送吃的,  对,  就是皇后娘娘办的那个现在已经成了大型批发连锁店的酒楼。常福楼给左哨送衣服,对,是皇后娘娘办的纺织厂。宫里的匠做监给做的兵器铠甲,宫里陛下从内库出的钱。校场?直接用的皇庄。

        而且从所有物资这么快就送到左哨看,这至少是去年就开始准备的。这按说也不是个小动静了,但京城里竟然没有任何人察觉到异样。

        左哨里原先的老弱病残,以及士卒的家眷,都塞到了皇庄务农,或去酒楼、纺织厂做工。所以,待左哨出了募兵的告示,原本对兵役避之唯恐不及的老百姓,此时却争先入伍。

        至于这位侯爷如何训兵的,也曾有人想去探探,结果方式去了的就都不见了踪影,其中还包括几个好奇心重的勋贵子弟。这几人的家长,因为找不着孩子,无奈之下找到了皇帝。

        “擅闯军事要地,多少得受点罚。”

        “这……陛下,孩子们还小,不懂事……”

        竺昭昭挑眉:“爱卿的孙子都能打酱油了吧?”

        方才说话的侯爷脸上发烧,只得硬着头皮请罪:“臣必定把那小兔崽子带回去,严加管教!”

        “诸位爱卿放心,要不了他们的命,只是按律略施薄惩罢了。过几天就能回去了。”

        “谢陛下。”

        小猪蹄说过几天,就一直到了大比的时候,但放出去的也只是真的不含太大的恶意,出于好奇,或者意气用事的人们,但他们被放的时候也情况不好,身体上倒是没受伤,也没饿着冻着,就是一个个被吓得厉害。至于那些真探子,就彻彻底底的消失了踪影。

        大比的结果自不用说,步军营的左哨大获全胜。

        可小猪蹄没有因为表现出喜悦,反而因为其余各营各哨的糟糕表现而龙颜大怒。他直接将季寒素升为了步军营统领,两万兵马交于他手。其余各营的统领降一级留用,六个月后再办一次大比,若还是这样,直接撤职。

        不过六个月后,自然没能等来第二次大比——有人造反了,还不是一处。

        全国从南到北,在进入八月之后,就有十二处州县告急。各地以“皇帝无道,宠幸妖后”“朝廷加税,不让人活了”“今年朝廷要征徭役”等等各种原因,煽动百姓造反。

        出了“宠幸妖后”这个是真的,竺昭昭和季寒素承认之外,其余多为当地士绅豪强杜撰。但现代社会吃瓜们尚且经常被忽悠,越来越多人都在提倡“让新闻飞一会”,更何况古代?老百姓得到消息的渠道几乎没有,多是士绅说什么,他们信什么。再加上被安插的有心人引导一下,想让他们乱起来并不难。

        小猪蹄和季寒素在京城用的,也差不多是这招。不过一边要的是乱,一边要的是平而已。

        多年未经内乱的朝堂,还是有些混乱的。不过这局势却是小猪蹄盼望着的,第一时间让季寒素领兵出征。

        “我在梅花树下埋了两坛好酒,等你得胜归来,你我共饮。”皇帝陛下亲自送季侯爷出征。

        “谢陛下!”季寒素规规矩矩的站了起来。

        却只有皇帝,已经站得特别近的孙长德听见了,季寒素说了一句话“多酿点,到时候浇在你我身上喝。”

        孙长德没忍住瞅了一眼季寒素——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他有时候真的想敲这位皇后娘娘的闷棍。

        季寒素走了,他就带走了两万人,从各地传来的消息,最大的一伙反贼,已经纠集了将近五万兵马,虽然他手底下的都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卒,但反贼都是大世家牵头,那些人家里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都是从小练武训练出来的,寻常士卒如何打得过人家?

        而且朝廷里各部官员,私下里都在议论,该如何拖他的后腿。按照他们的话说“反贼事小,外戚才是顶顶的大事”。

        “陛下,您别生气。”孙长德将密报交上去的时候,心里都在抖,就怕皇帝被气着了。

        “朕没生气啊。他们是什么德行,朕早就知道了。也不能说他们是坏人,只是……眼界太窄,看错了事。”

        “陛下,那您……”

        “朕挺好的。这些存个档,就那么放着吧。”

        “遵旨。”孙长德拿来密报,站着没走。

        “还有事吗?”

        “没事,奴婢下去了。”他还等着皇帝其他安排呢,或召大臣,或吩咐暗卫直接动手,结果什么都没等到。这……陛下是要不管吗?那皇后娘娘的粮草军械和向导怎么办?难道陛下对皇后娘娘已经无情了?可不像啊。这两日陛下一直在折腾亲自酿酒的事情,明摆着是开开心心的盼人回来啊。

        不止孙长德疑惑,其他官员也在疑惑,他们不信自己的手脚皇帝没察觉,他们都想好了劝谏皇帝的说辞,许多人多次打磨后,自觉慷慨激昂、感人至深的奏折,就揣在袖子里,准备一旦皇帝问罪就死谏,可都没动静。

        难道陛下其实是故意将承恩侯排出去送死的?话说,承恩侯叫什么?就知道姓季,可连名字都不知道呢。这么看陛下确实对着承恩侯只是表面上的亲近啊。就说了,陛下就算沉迷于情爱,那也不可能是对着一个跟陛下同岁的中年妇人,之前的宠爱,怕只是为了让对方传功。

        况且陛下如今明摆着是不喜江湖势力,如何会心悦来自江湖的皇后呢?如今尘埃已经落地,这是要渐渐剪除皇后的势力了。

        有的臣子自以为想明白了,挺高兴。有的却觉得不对劲,终日忧心忡忡。两边谁都说服不了谁。

        两个月后,第一封前线的战报传来,皇帝阅后大喜,道:“善!为庆捷报,朕请众位爱卿饮酒!”

        emmm……其实是一不小心酿酒酿多了,白酒、黄酒、果酒、啤酒,而且酿酒也是个赚钱的营生啊,今日恰好就做个广告了。

        一日大醉,次日众臣醒了酒详细看过战报,有人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不想再招惹季寒素了,但也有朝臣更觉得承恩侯该死了。

        反贼自称五万,精壮三万有余,与城外摆开阵势,与承恩侯对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被承恩侯一波带走了,报上来的是反贼一触即溃,步军营衔尾追击,最终斩首两万有余。当地直接参与反叛者全部被杀,查验后单纯被裹挟者,不予追究。

        过了几天,第二封战报传过来,承恩侯已经离开当地,请朝廷赶快派人接手当地,安抚百姓。

        结果就有倒霉蛋被推去当地了,本来这位是哭着走的,棺材都让家里人预备好了,里边放着他留下来的指甲和头发,若是连尸首也没能送回来,那就只能凭这些下葬了。可等到了地方,却发现除了府库空了之外,这里还是十分太平的。

        难道过去的江湖人不得人心,重归朝廷治下是众望所归,所以百姓老实?

        稍微住了几天,又让亲信打听了一下,官员沉默了。

        根本不是这里的百姓老实,过去的江湖世家也是挺得人心的,老百姓现在这么老实,完全是被杀怕了。

        男丁被杀了两万多啊。承恩侯还驱赶了百姓去收尸,收回来的都是没头的尸首,脑袋都装了车,送去京城算战功了。他也就是来的晚了,早来两天,就能看见这里家家都是白幡。且也不都是被杀的,还有爹娘妻子伤心而死,有殉节的妇人,还有去收尸受了惊吓,活活吓死的。

        “大人,那承恩侯杀良冒功!您可得给百姓做主啊!”边上的师爷义愤道。

        那打听消息回来的亲信道:“这倒不是,小人打听了,承恩侯并没杀良冒功,只在战场上杀人,后来安民的时候,又杀了些逃散的乱兵,趁乱打劫的无赖。”

        “即便如此,那也是杀伐太过!百姓愚昧,自该教化,怎可不教而诛?”

        这位官员不结党,做事一向是按律而来,就事论事,甚至被说不知变通,才被排挤出来——也是小猪蹄有意让这样的人接手新进收复的地区。他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没听师爷的。后来他亲自在当地查访,证实了季寒素确实没有杀良冒功,后来他借收尸安稳地方,也算是震慑了宵小。

        唯一的问题就是,官员怀疑府库不是反贼搬空的,而是季寒素搬空的。他不止搬空了府库,还搬空了反贼家的钱粮,毕竟反贼可是江湖上的大户带头造反,那一家家的,绝对都是肥得流油的,可现在府库里就放着些破破烂烂的兵器铠甲,说是反贼的缴获,其它什么都没有。

        但官员想了想,依然没把这件事上报。

        季寒素一路在外拼杀,自以为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在之后的两年里,连尝败绩。说无一合之敌都是夸奖那些江湖势力,更正确的说是,见光死……步军营与他们的战斗,完全是碾压式的。

        步军营在战斗中使用的一种新式火器逐渐被外界所知,那看起来就是一种拳头大小的泥球,点燃引线后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烟幕,只要是喝过那本法门上药物的,无论是什么药,闻到这烟幕的味道就会不好。轻则头晕目眩,当即晕倒。

        这些吃过药的人,无论是传功的还是被传功的,都江湖势力中的精英,他们一倒,其余小喽啰岂不就是土鸡瓦狗,任人宰割——至少很多人在得知□□的存在后,是这么认为的。

        战败,非人之过也,乃是那妖后手段歹毒,千防万防,竟然依然叫“她”在法门中动了手脚!

        自然有无数人以各种手段来寻这□□的,季寒素倒是大方得很,只要是自己人,甚至只要表面上是自己人,他就都会分出一些。

        得了□□的,要么是也想借此得些军功。怎么可能只这名不见经传的侯爷得胜,自己就胜不了呢?

        结果……倒也不是说真的就没人获胜,那些真有本事,并不轻敌,手下士卒也精悍的将官,还是有胜了的。却并不像季寒素胜得那般轻松,更多的人却是惨败。

        另外一些用手段得了□□的,那自然就是反贼一方了,可他们用尽了手段,也只在□□中找了些如艾草、茱萸的普通草药,甚至还有陈皮、香叶、八角之类的寻常调味料。分散开来并无不妥,他们自制了□□,业务效果,这就让人咬牙切齿了。

        季寒素╭(╯╰)╮:让我叉腰得意一会,小猪蹄这样大学神的手段,岂是你们这些学渣可以理解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