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小说: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作者:痒痒鼠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6-28 08:34:51
皇上要打。内阁自觉事情是他们引起来的,  当然不能缩头;满朝文武大骂“蛮夷小国胆敢反抗大明”,嗷嗷叫着都要去打。无他,大明改革卓有成效,  水师鸟枪换炮,底气足啊。

        事情就这样一句话定下来,可是谁领兵?杨一清老将军在山东和浙江沿海训练水师,  要防止日本人联合西班牙和葡萄牙,王琼忙乎吏治改革,  张九畴离不开甘肃,彭泽更要镇住西南,  安国老将军去世了……

        王守仁在河套,正和蒙古人天天打仗……

        说起来,  大明这还是两线作战。

        小娃娃觉得,他的“郑和”没找到,武将也急缺,  小胖脸板着,  严肃的小模样。

        满朝文武一时都感觉,大明缺少武将,  能打的武将。不敢看皇上,  看看武定侯郭勋,哎,作为虎将守着北京城可以,  要他去南海,  也抓瞎。

        武定侯郭勋正犹豫那,  毕竟打下来南海那绝对青史留名。武定侯郭勋被这眼神一刺激,不服——他怎么就不能去南海?武定侯郭勋就要请命,冷不防杨阁老站出来。

        “皇上,  臣请命,领兵。”

        “哗”,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杨阁老,你这么大岁数,你去领兵?不是,杨阁老你是一个不知兵的文臣,你领兵?

        然而杨阁老有他的理由,杨阁老端出来徐景珩送来的建议,完全不惧怕任何人怀疑的目光。

        “启奏皇上,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政权领地。大明承天命、定鼎中原,八方安和、四方泽被,南海自当也如是。

        如今南海某些人因为西洋蛮夷挑拨,心思浮动。然大明仁义大国,不能放弃他们。大明仍以教化为主,安抚为上,围剿配合。”

        杨阁老表示,他不知兵,他知道。但是大明仁义大国,怎么能去打无知的藩属国那?要教化啊。

        杨阁老高举朝笏,满身正义,一腔仁爱溢于言表:“皇上,臣领兵,不为打仗。只为总领军务,安抚南海各地方,和大明内陆进一步融合,更好地接受皇上的恩泽。”

        发现勋贵武将们都要动手打他,立马话锋一转:“皇上,这并不

        是臣的想法。臣一开始也是要硬打,锦衣卫指挥使徐景珩上朝前告诉臣,臣认为,指挥使的提议,非常有道理。”

        有本事你们去找徐景珩论理?杨阁老表示,我也会耍无赖。

        群臣愤怒,可徐景珩提出来,他们还真不能对杨阁老动手。

        此次南海打仗的人选,必然是勋贵武将们。群臣都知道,文臣也没想要争——这个时候争,勋贵武将真能再来一次朝堂斗殴打杀王振。

        朝堂里气氛大变,杨阁老矜持地微笑。皇上的眼睛微微睁开,迷糊。

        皇上对于南海人要不要加入大明,就觉得这是小事儿,皇上大度,接纳他们。

        而且回宫的路上徐景珩说过,杨阁老若要领兵,意思是,杨阁老不是要去打仗,就想要去看看南海,去南海游玩一趟,皇上也觉得这是小事儿,支持。

        “准奏。”皇上小奶音清晰,还记得徐景珩的另外一个提议,“南海市舶司开业,要和杨阁老一起去看看,和杨阁老申请。”

        杨阁老:“!!!”

        群臣:“!!!”

        杨阁老气得胸膛剧烈起伏——他就知道徐景珩不会无缘无故帮他!

        群臣瞧着杨阁老,哈哈哈,哈哈哈,憋着不笑出来好难受,杨阁老您肚子大大度着,我们笑了哈,哈哈哈哈。

        杨阁老更气。

        然而皇上高兴啊,皇上的认识,南海市舶司,那就是大明在南海开了一个店铺,店铺开业,大臣们好奇就去看看热闹,朕是好皇上,朕对大臣们好好。

        皇上矜持且英明。群臣瞧着皇上的态度,那还不大笑?群臣在豹房大殿里“哈哈哈哈”笑,敞开胸怀,笑。

        瞧瞧,杨阁老那张“理学家”脸变颜色了,多可爱,哈哈哈哈,我们皇上就是爱护大臣,哈哈哈哈。

        群臣笑,小娃娃皇上坐在龙椅上,也开心地笑。皇上的身上还是出门游玩的民间便服,青色的长衫朴素的虎头鞋,头上梳着小包包头,笑起来,和秋日里饱满的麦穗一般喜悦繁华。

        杨阁老本来气得不行,一眼看到皇上的笑模样,什么气都没有了。蒋阁老和谢阁老都

        满脸笑儿,三位阁老对视一眼,都是心里感叹,徐景珩的一番用心。

        此次领兵南海的最佳人选,是徐景珩。出身南京魏国公的大公子徐景珩要领兵,事情迎刃而解,根本不用费力商讨,甭管文臣还是武将,勋贵外戚清流、南京还是北京……都服气他。

        徐景珩也知道。可徐景珩为了皇上,放弃这青史留名的机会。徐景珩也没觉得,南海危机到他必须出面的情况,徐景珩推荐杨阁老去南海坐镇,推荐其他人领兵。

        小娃娃皇上记住上朝前和徐景珩的商议,见没有人请命,告诉自己不气不气,朕自己培养武将,废材也能培养出来。

        “杨阁老操劳政务,劳苦功高。特许休假半年。徐鹏、许泰、邓继坤、常绍……护送杨阁老南海度假,水师待命,南京六部全力配合。”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犯错被罚在家·安边伯许泰、担任南镇抚司同知·申国公世子邓继坤、皇上玩伴·常小侯爷常绍……所有有能力的勋贵外戚们,一起汇同南京魏国公徐鹏,南京六部,配合负责南海水师的王宪老将军——

        南海镇守太监、市舶司人员、南海总兵,广东福建两省巡抚……

        所有人,安抚南海民众,普洒皇上的仁爱之光,保护杨阁老南海一游!

        杨阁老磕头:“臣谢皇上隆恩。”面对群臣羡慕的目光,牙疼,肝肺疼,杨阁老这么大岁数了,第一次被人保护着,做一回吉祥物,这滋味儿……

        群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大明打日本海战,是打起来大明的热血,整顿水师。大明收拾南海,和西洋海军打仗,就是培养下一代武将接班人了。

        各个勋贵世家里想去的儿郎们,凡是成年的都跟去,有南京魏国公护着,南京六部的大力支持,培养不出来,都跳海别回来了。

        群臣浑身热血沸腾,却又面对杨阁老这五颜六色变化不停的脸,还是忍不住哈哈哈哈笑啊。

        这个说:“哎呦呦,南海风光好啊,听说那椰子大的像球球,还有那榴莲,南海男人犯错,都跪它。”

        那个说:“南海啊,当年

        有不少下南洋的人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永乐大帝册封的苏禄总督,就是汉家后人,杨阁老你这一去,也选几个人才回来吧。”

        还有的人说:“海边好啊,杨阁老你出身四川,喜欢四川菜,但沿海的海鲜,也要尝尝啊。”

        杨阁老知道自己越说话他们越上头,板着脸不发一言。可这些官场的人谁不知道他的心思?一个个的,抓住机会,可劲儿乐呵他。

        朝堂上叽叽喳喳的跟菜市场一般,一点儿也没有大战临头的危机感。

        小娃娃皇上因为他们的闹腾,欢喜。一看事情解决,惦记着他要去给祖母和亲娘送礼物,就要下朝。

        礼仪大太监尖声高喊退朝,群臣高声恭送。皇上下来龙椅,出来大殿,带着余庆等等侍卫宫人,带上自己在宫外买来的礼物,去紫禁城孝顺祖母和亲娘。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用着皇上的孝敬,皇上和徐景珩打的野枣儿、自己尝过的糖炒栗子,老百姓家里自己煮的吃豆儿……都乐哈哈地笑。

        皇太后剥开一个花生喂给儿子,眉眼欢喜:“这新鲜的芸豆、花生、豌豆、毛豆……放进锅里,放花椒、大料、食盐等调料煮成五香豆,吃起来就是鲜美——和宫里头煮的,不一样的鲜美。”

        太皇太后用着,也觉得好:“野物儿,天生天长,和种植的,不一样。”

        皇上因为祖母和亲娘的欢喜,更为欢喜,咽下嘴里的花生,高喊:“祖母,娘,宫外好看,一起出宫。”

        他祖母和亲娘就一起瞅着他笑,互看一眼,更是笑——小孩子天天梦想家外面的世界,却不知上了年纪的人,越发恋家,只想和家人呆在一起。

        小孩子的皇上,不懂祖母和亲娘的笑容,但祖母和亲娘笑,他也笑。模糊明白,祖母和娘开心,胜过外头万千风景。

        皇上在宫里孝顺祖母和亲娘,此时此刻的北京城,那是真热闹喧嚣。

        皇上给杨阁老放假,去南海度假?天了噜,还有南京六部跟着,魏国公也跟着,勋贵子弟们都跟着……我们也去!

        有人说杨阁老不是去度假,是去打仗。然后大明朝野上下

        都知道了,南海出来乱子,杨阁老要代表皇上和朝廷,去安抚南海,接纳南海蛮夷,顺便度个假游玩一番——我们更要去嗷嗷。

        反正甭管如何,我们要去,不能做官船,我们自己做私船,来来来,亲友们,你们谁要去,我们包一艘船……

        杨阁老坐在轿子里,听着北京城人的热情,就觉得牙更疼。徐景珩不舍得皇上一个人在北京,是真的。会趁着他离开北京城,还不知道怎么霍霍北京城的官员,也是真的,这些人暂且乐呵吧。

        杨阁老自认他的担心没有道理,可是其他人哪有心思去想这些。

        勋贵子弟们,默然、不语。

        这次出发去南海,不是当年出发去土木堡。大明武将勋贵们都知道,这是他们翻身的一仗,他们必须打赢,漂漂亮亮地打赢,培养新一代武将接班人,为了皇上,为了大明,壮我山河,重振武风。

        文臣们默然、不语。

        大明的勋贵武将们,曾经那么多,人才济济,多的用不完,多的朝堂站不下。一场土木堡之变,十个回来一个,再也没有大志气,每天遛鸟斗鸡,逛青楼听大戏……

        唯有皇上孩子气的欢喜。第二天下午,皇上听说百姓都要跟去南海,忍不住出宫,在余庆怀里,听见百姓的热情和勇敢,眉开眼笑。

        说起来南海打仗的事儿,皇上并没有觉得很大。他天生护短的意识里,不容许任何人欺负大明。有人来欺负他的子民,抢他的宝贝,那就打。

        什么你说万一打不过?皇上的认知里,大明就是上国,就是打胜仗的一方。就是和吐鲁番蒙古签订合约,那也是皇上爱护他的子民不打仗,互市换更多的宝贝。

        皇上眉开眼笑的,特大方地和余庆、张佐说:“南海市舶司开业,大臣们好奇,都想去看,你们也去看。”

        余庆和张佐一起谄媚地笑:“小公子去,我们就去。”

        皇上就矜持且英明地笑:“小公子去,祖母和娘去,小公子带你们,都去。”

        皇上自觉,嗯嗯,朕大度,朕大方,皇上的大眼睛亮亮的,头顶的大太阳都亮不过。

        大明要出兵,六

        部九卿都动起来。九月初八日,皇上在豹房宴请各个藩属国使臣,要回国的回国,要留下的留下。

        大明各方准备妥当,九月初十日早上辰时正,天高气爽,朝阳初升。杨阁老领兵出发,朝廷战舰,官方船只,私人船只,铺满大明天津卫的海面,遮天蔽日。

        皇上带着文武百官送行,面对杨阁老的一头白发,小玩伴们视死如归的模样,“哇哇”大哭。哭声和一声声礼炮声混合在一起,叫所有人悲伤落泪。

        皇上是舍不得亲近的杨阁老离开,孩子气的哭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们知道每一次分别,都可能是永别,更是伤感。

        可是,该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大明儿郎,热血再次燃烧,永不退缩。

        徐景珩抱着小娃娃皇上,看着渐行渐远的船队,默然、不语。

        小娃娃皇上卖力地挥手,大喊:“一起回来……尽早回来……”声音破碎在风中。

        杨阁老、许泰、邓继坤、常绍……听着皇上的哭声,看着岸上越来越小的身影,唯有热泪滚滚。

        杨阁老和各位将军们,出发前,已经和徐景珩、六部尚书商议好打法,知道这一去,没有一年回不来,再回来就是皇上的五岁生日了,一时又是期待,又是伤感。

        大明在南海一战,大明人自己说仁爱万民,教化蛮夷。后人研究,大明是硬生生地用无赖的围困战术,人海战术,取得胜利。大大小小的一次一次战役,全都是大明在培养武将,根本没当敌人是一回事。

        大明上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人,其余的都是蛮夷,不开化的野人。

        小小的西洋蛮夷葡萄牙和西班牙,胆敢来大明家门口耀武扬威,打!穷困的南海蛮夷,胆敢对大明不尊敬,不服从教化,打!打完了,还教育小孩子一般地,温柔地说:“大明上国,仁慈大度,以后可别闹了,要乖……”

        说实话,华夏后人研究这段历史,一方面因为大明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羞耻的脚指头都卷起来,却也不得不承认,大明人,天生骄傲,有骄傲的资本。

        否则怎么说?那是他们老祖宗,与有荣焉!华夏

        后人低调地骄傲,大明朝的杨阁老,领着长长又长长的船队,到达宁波港口的时候见到魏国公徐鹏,好兄弟一般地互相寒暄着,对看一眼,一起豪迈地笑。

        大明两京十三省,大明人从来都知道,他们有两个京都,北京是他们的新家,南京是他们的老家,他们哪一个都不能丢下。

        北京六部九卿管理国家政务,南京六部九卿管理南方几省,粮草税银都有独立的调度权。大明要去正式打下来南海,必然要南京的全力支持,打下来后,也是有南京负责管理,否则这南海距离北京那么远,北京如何管得过来?

        魏国公徐鹏是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美国公,俊秀的国字脸白白净净,一头保养得宜的美胡须,一身暗黄色的国公蟒袍,身姿挺拔,整整比杨阁老高一个头。

        此刻他微微弯腰,力求一样高地和杨阁老说话,态度亲切和气。

        “上次去北京还是四年前,皇上好吗?”魏国公本要问问杨阁老一路好不好,夸夸杨阁老风采不减当年,一出口,却是这么一句话,杨阁老看着他笑,他自己也笑。

        “四年了,我作为南京人的其中一个,天天念着皇上,实在是……”

        杨阁老非常理解他的心情,还因为他的问话,眼里都带上一份真心的亲切。

        “皇上好。皇上马上过四岁生日,吃得好,睡得好,长得好。每次和徐大公子出门逛街,北京城的老少女子都说,看到小公子就想生小娃娃。不瞒国公爷,皇上这个岁数啊,正小脾气大的时候,可谁瞧着他都不由自主地疼爱……”

        杨阁老说起来皇上的事儿,没完没了,反正在他眼里皇上哪里都好,闹脾气不接见佛道的人也好,偷偷爬树吓得所有人心脏骤停,在朝堂上耍无赖地嚎……什么都好。

        魏国公听着皇上的趣事儿,脸上笑容加大,眼里也露出真心的笑容。这些事儿魏国公都知道,可百听不厌,每次听都乐哈哈地笑。更因为杨阁老对皇上的宠爱之情,非常满意,就觉得杨阁老更亲近。

        皇上好,就是一切都好。魏国公的眼里浮现雾气,双手抱着杨阁老的肩膀,注视

        着杨阁老的眼睛,语气真挚。

        “皇上年幼,阁老统领内阁,日夜辛苦大明人都看在眼里,都知道。”

        “阁老这次来南方,放下心来,好好游玩一番。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我和你说啊,这南海,现在建设的,越来越好……”

        杨阁老面色肃穆。杨阁老知道魏国公的欣慰和感激。天大地大,两京十三省的大明老少爷们,能像皇上长辈一般,对他们说一句“皇上年幼,杨阁老统领内阁,日夜辛苦大明人都看在眼里,都知道”的人,也只有一个魏国公了。

        杨阁老一时情绪激荡,眼里也湿了。

        “国公爷说得对。下官有生之年能来南方游玩,此生荣耀。”顿了顿,又哭笑不得,“下官是真没想到,还有游玩南海的一天……”

        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起欢声大笑。

        谁能想到那?先皇无子,他们日夜悬着心。到先皇驾崩,皇上刚出生三天,不管他们平时怎么争斗,那一天,都是天塌一般。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胆战心惊地守着大明,守着皇上长大。

        谁能想到,皇上长得这么好,四年,皇上四岁,杨阁老就能放心地离开北京,还去南海游玩?

        九月二十的晚上,魏国公和杨阁老在宁波港喝酒,既为刚过完四岁生日的皇上振奋,也为他们能有这么一天,聚在一起放心喝酒,怡悦。

        喝醉了的杨阁老诉苦:“大公子啊,越来越欺负老人家了。这回不知道折腾什么。”

        喝醉了的魏国公诉苦:“那是我儿子,可我管不住啊。除了皇上,他谁都不管,他娘几次去信说他该娶媳妇了,他都说不急不急。”

        杨阁老就找到知己一般:“国公爷你不知道啊,皇上就是跟大公子学的越发顽皮。皇上以前为了半块月饼耍无赖,大公子不管,还教皇上在朝堂上耍无赖。”

        魏国公醉的眼冒金星,随口一句:“他就一个无赖,偏你们都夸他……皇上跟他学,也好,将来可不能和先皇一样傻乎乎的吃亏。”

        杨阁老一听国公爷提起先皇的一身孩子气,眼泪立马出来,抱着坐立不稳的魏国公

        放声大哭:“国公爷,这世上也就你能说这句话。先皇,他委屈啊。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

        “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杨阁老醉倒了,还是念念叨叨这句话,对先皇这个学生,那是爱也爱过,恨也恨过,到末了,只有一句“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

        先皇一颗心为了大明……先皇一辈子心软  ,孩子气的折腾,这是先皇美好的真性情,也是先皇的失败之处。先皇他总是不记得,他是皇上,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总想做一个普通的大明人。

        醉倒的魏国公遥望天上明月,捧着酒壶,眼前又是那一天,先皇的棺木来到南京的那一天,那种天塌下来一般的五内俱焚,魏国公就感觉脑袋生疼,心也疼,疼的大喊一声:“皇上,你好好长大……”

        魏国公举着酒壶仰头一饮而尽,和杨阁老一起躺在桌子底下,呼呼大睡。

        皇上好好长大,莫要学你爹。这是所有臣子们的心声。

        九月十八日,皇上的四岁生日,他人还是情绪不高,用着长寿面又想起杨阁老和常绍,想起去年他们给他过生日的场面,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面汤里。

        一干老师伴读玩伴们和皇上一起哭,绝对不说:“皇上要言行严谨,要克制,不能外露……”该哭就哭,该闹就闹。可不能和先皇一样长大了再闹,傻乎乎的。

        十一月二十六日,南京兵部来信,大明接收南方海域一块地盘,作为大明直属地,请求朝廷于年后派去官员和驻军,安排水师巡防海面,正式接管马六甲海峡沿线海路……皇上拍手欢呼,臣工也欢呼。

        大明海路正式建立,地盘一下子打了四分之一。小娃娃皇上看着大明的新地图,好看,眉眼弯弯地笑:“朕要去看大海。”

        群臣异口同声:“等皇上长大,就去看大海。”绝对不说理学家那一套吃苦耐劳,节约勤俭……我们皇上要做什么都大大方方的,天生尊贵。

        皇上就更快活,特豪气的模样:“朕造大船,朕带你们看大海。”

        皇上满心期待自己长大,长大,去南京看爹,去看大海,去看大明的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