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乡村教师马大丽 > 136、六十八章(下)

136、六十八章(下)

小说:乡村教师马大丽作者:梦里闲人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13 16:24:21
关外这片地方,  土地肥沃,极少大灾大难,慷慨地给予那些不畏严冬,  历尽险阻离开祖地的拓荒者馈赠。

        然而每一项馈赠暗中都已经标好了价格,  严寒使得这里的人急需补充能量,  饮食重油、重盐、重糖、爱酒水,  高发中风、糖尿病,  寒冷的空气考验着人的肺,冠心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高发。

        靠山屯的人虽然不愁温饱,但离重油,重糖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中风并不常见,  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却是极为常见。

        一到冬天大丽除了教学之外,最多的就是去给村里的老病号、新病号看病。

        除了感冒发烧的,  最常见的就是老慢支、哮喘、冠心病。

        因为个体这三种疾病轻重各有不同,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磨人。

        尚老师原来对这一疾病没有什么研究,毕竟她虽然家学渊源,  懂得一点皮毛,却没有深究,她的志向不在医学,  她甚至认为有了西医之后,  中医可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直到年过四十之后,身体素质渐渐下滑,她才把家传的中医捡了起来,越研究越发现,在慢性病和调理身体方面,中药是有它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的。

        因为她本身是病人,  对自己的病研究得比较深入,自己给自己开药,拿自己当试验品,也总结出了一些药方。

        不过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是医生,教大丽,是因为她觉得大丽比较有天赋,一个老师靠着几个月的短训班培训,把靠山屯的人照顾得很好,再加上她是个老师,老师掌握了一项新东西,总是忍不住要传承。

        两人用一整个冬天给村里的老慢支们治病,把病人当成“教具”研究,尚老师自己的知识底子用完之后,跟大丽一起学习研究,到底让她们俩个试出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的“组合拳”。

        在她俩的照顾下,患病的村民们渡过了一个不那么难熬的冬天。

        有了好医生,人们总是喜欢介绍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传十,十传百,靠山屯有神医的消息竟然不径而走。

        先是别村的过来看病,

        后来是更远的一些村子的人来看病,再后来连县城的人都来找她们看病。

        尚老师和大丽对钱都不太敏感,给人看病收得钱都不算多,一次两次还好,三次以上——朱逸群不干了。

        需要中药,咱家有,没有的他也有渠道拿到优质好货,何必拿药方给别人去赚钱?

        他特意跑了一趟县城打了几个长途,从之前卖药的渠道那里进了不少常用药,买了二十多个药罐子,在院子里盖了个棚子,里面垒了八星灶,专门用来熬药。

        想法什么的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说服大丽和尚老师。

        说服的方法很简单,“尚老师,我知道您只想着治病救人,然而分文不取不是常久之计,再说了咱们村小学的校舍打我太爷爷那辈就有了,虽然这些年养护的不错到底也是太老了,再说咱们现在有六个年级,教室也不够啊。”

        用学校当理由,尚老师接受得很快,她也不是个傻子,不收诊费是因为她自觉已经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了,现在一想到校舍,她就有了赚钱的动力。

        “你的意思是用诊金盖学校?”

        “是啊!县里不给咱盖!咱自己盖!县里不给发工资,咱自己发!现在县城多少老师都是几个月几个月的不开支,咱要是月月开支,还怕没有老师来吗?在编的老师找不着,赵小玲那种没有考上大学或高中,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咱本村就有!咱有钱!多招民办教师还不行吗?”

        朱逸群的话说到了尚老师的心里,是啊!钱能腐蚀人心不假,钱也能做善事啊!

        有钱不止可以盖校舍,还可以资助村里上不起学的学生!

        尚老师被说服了,大丽就不是什么问题,她其实也意识到了不收诊金不对,但尚老师不说收钱,她就不好意思说。

        这也是因为虽然她出身山村,但没真得体会到缺钱和贫困,家里条件好,没让她吃过苦,嫁给朱逸群这个“能人”之后,更是不缺钱。

        想起自己家的“存款”,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害怕!

        她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得教育就是“越穷越革/命

        ”,那些被送来改造的右/派,很多都是城里的有钱人,钱带来的不是安全感,是恐惧。

        确定了要赚钱就好办了,出诊的地方不能是家里,不正规,得去村卫生室。

        村里的库房一共有三间房,现在空出来一间专门用来“候诊”。

        看完诊之后,拿着药方去朱逸群家里,抓药、熬药,虽然病人大部分老慢支,但每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发展程度不同,合并症不同,需要的是一人一方,不能用成方应付了事。

        尚老师和大丽两人的主业是老师,除了寒假和周末之外并不能全天看病,在所有人一起候诊的情况下优先本村的居民,对此所有的病人表示理解——不理解可以去别人那里看病,独门业余生意就是这么任性。

        1990年

        摸了摸兜里揣着派遣证,马宏波深吸了一口气下了车,他现在已经毕业了,被分配回了公社,现在是一名正式的干部了。

        履行完一系列手续之后,已经被改称为乡长党委书记的林书记给他放了两天假,让他先回家一趟。

        在他走之前,林书记特意跟他谈了一次话,“你们靠山屯可不一般,现在比我这个穷乡长富多了,你回去之后让你爸多来走动几次,别发财了就见着人。”

        马宏波知道自己家这些年种草药没少赚钱,姐姐和尚老师又当老师又当医生的也积攒了一些财富。

        但也不值得一乡之长这么说吧?

        马宏波借了部电话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家里人说让他找个来靠山屯的车,随便搭便车回来,家里人都忙没时间接他。

        嗯?说好的衣锦还乡呢?怎么没人理会了?

        三哥在县城里面包小工程忙得脚打后脑勺他知道,别人也这么忙吗?

        一头雾水地出了公社大院,刚走出没几步就遇见一个熟人——赵老六。

        他依旧养着在青马赶着马车,却没有在县城赚钱,而是在离公社不远的车站拉脚。

        “六叔!”他跑了过去。

        “宏波啊!”赵老六乐了,“啥时

        候回来的啊?”

        “刚在公社报完到。”

        “哦,你爸说了,你分配回公社了。”赵老六拍了他的肩膀一记,“干得好。”

        “嘿嘿。”马宏波这才体会到了一丝丝的自豪。

        “还有去靠山屯的没?没有我走了啊。”赵老六的车上已经坐了十来个人了,这十来个人都很眼生不像是村里的人,他们或是三个、或是五个聚在一起说着些什么。

        “走吧!没有人了。”坐在车上的人没有不急着走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对母女跑了过来,“是去靠山屯的马车吗?”

        “是。”

        “我们要坐!”

        “两块钱。”

        “坐。”母女两个互视了一眼,大约也是知道行情的,没讲价就上了车。

        坐马车从公社到靠山屯就一个人一块钱?马宏波有些不理解了,“六叔,这些人去靠山屯干嘛的?”

        “找你姐的。”赵老六小声儿说道,“一人一块钱不贵,拖拉机的话一人一块五呢。”

        马宏波真是被惊到了。

        “不过这钱也赚不了多久了,听说要来一批小巴,我跟我五哥打算凑钱买一辆。”

        嗯,买小巴……靠山屯已经富到需要通行小巴了吗?

        “这回人齐了吧!快走吧!车上连挪个屁股的地方都没有了。”车上的人又催促了起来。

        “你们着啥忙啊,马老师得五点才下课呢,去早了也看不上病。”赵老六一扬鞭子空响了一声,大青马就颠颠地跑了起来。

        从公社回到靠山屯越往村里走人气越旺,马五姑的小卖部扩建了些,柜台内外摆得东西多得快溢出来了。

        她旁边还有人摆摊卖水果,卖茶叶蛋,卖零碎东西的,做生意的没有外人,全都是本村的人。

        看见了赵老六都跟他打着招呼,赵老六把车停到了卫生院附近,“你们先去这院儿候着吧。”

        马宏波当然认识这个地方,这地方原来是青年点儿,后来变成了村里的仓库,现在怎么好像又变了用途?

        跟赵老六告了别,他疑惑地回了家,自己家的院子里坐着几个眼生的人

        在跟马占山喝茶聊天,瞧着这些人的打扮气质,跟村民绝然不同。

        “这是我家老四,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公社去了。”马占山指着他说道,“过来见人。”

        马占山指着这些人一一介绍,马宏波一一握手认识之后,脑袋有点涨。

        没有比当医生更能拓展人脉的了,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帝王将相,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靠山屯真是有了一些靠山。

        马宏波一介小干部,还不知道自己见到的是些什么人,日后知道了,难□□了些冷汗,回忆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事闹出笑话。

        “舅舅!”媛媛从屋里跑了出来,直接跃到马宏波的怀里。

        “你姥姥呢?”

        “给我煮饭呢!”媛媛笑嘻嘻地说道,“舅舅,今天有鸡腿哦!我分你一支!”

        家里没有小孩子,所有的鸡腿都默认是媛媛的,肯分给马宏波一支已经是格外“开恩”了呢。

        还是亲妈好,为他回来杀鸡,马宏波眼圈红了,开门进了屋。

        葛凤芝从灶台前抬起头,“回来啦?去地里摘几根黄瓜去!你爸说鸡肉吃腻了要吃点儿素的!烦人!”

        心里的感动顿时变成了困惑,自家啥时候吃鸡吃腻了?

        “你姐和尚老师给人治病,有好多人送鸡和鸡蛋之类的东西,养又养不过来,只能吃了。麻烦死了。”

        所以不是特意给他杀鸡的?马宏波无语问苍天。

        作者有话要说:  我奶奶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从我记事起她每个冬天都很难熬。感谢在2021-07-01  22:25:37~2021-07-02  22:24: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到头不想大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odo、胖兔兔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