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乡村教师马大丽 > 71、第三十六章(上)

71、第三十六章(上)

小说:乡村教师马大丽作者:梦里闲人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5-26 18:32:44
捧着笔记本,  大丽脑子一半在想笔记本的事,一半在想着尚老师奇怪的态度。

        走到了自己家,忽然愣了一下,  抬头一看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回到了娘家。

        她往敞开的门那里瞅了一眼,这个时候家里已经吃完早饭了,  妈八成是在收拾厨房。

        今天不能回去,明天回门之后,  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

        怕被村民看见取笑,  她快走了几步往自己“家”赶,嗯,  这才是自己家呢。

        推开贴着大红喜字的院门,迎面看见刚喂完猪的朱逸群,  他赤着上身只穿了一条军绿色的裤子,  大丽脸一红,想起昨天晚上羞人的事情,顿时不敢看他了。

        “尚老师那里怎么样了?”

        “她给了我一本笔记。”大丽把笔记交给他,  “她让咱俩一起看,说是里面有草药种植知识和一些简单的成方。”

        朱逸群把笔记接过来,笔记本很新,上面印着1984,  应该是今年新出的笔记本,  里面的内容估计也是尚老师新抄的。

        “走,进屋吃饭。”

        炕桌已经摆好了,  二米粥、杂面馒头和蒸肉,还有一盘子蘸酱菜。

        “我妈说咱家剩下的人把油靠出来,用油封上,能吃挺长时间呢。”没有冰箱的时期,  当时的人自有“保鲜”的法门。

        “我已经把肥肉挑出来了,这一盘全是瘦肉。”自己家并不缺钱,虽说不能乱花钱,可也不能省钱省到亏待了自己。

        他是知道村里那些人包括老丈母娘的作派的,好好的鲜肉非要放到有些臭了才吃,蒸一盖帘子馒头,吃一半留一半,剩下的长毛了还吃呢。

        粮食从来不肯吃新粮,非得把新粮存成陈粮才肯吃。

        吃到了一半她看见串成串挂在墙边的干蘑菇,“你今年还收山货吗?”

        “收。”他结婚王二癞子也来了,悄悄跟他说定了今年还要收山货。

        “那等明个儿下雨了,我去多采几筐蘑菇去。”大丽脸上露出了笑容。

        “到时候咱两一起去两趟就行了,你负责在家收货晾晒,咱家养着猪呢,不能离了人。”

        “养猪为啥家里不能离人啊?”天凉快了,村里已经有人打算抓猪来养了,抓个半大的猪,从这个时候养到12月份,整好能杀了吃肉。

        别家养猪只是按时喂,朱家的猪怎么还不能离人了?

        “咱家的猪是新品种,别人一开始不知道,今年看见我养得好,又赚着了钱,备不住就有藏坏心眼儿的人。”一共四头母猪呢,“偷”走一头回去杂交繁殖就能改良猪种,别看农民有文化的不多,在这方面有心眼儿的多了去了。

        “你还准备抓猪羔子吗?”

        “我早跟畜牧站打好招呼了,半个月以后吧,等到了来年咱就不能买猪羔子了。”

        他也不一定非要从畜牧站买,他卖猪的时候跟肉联厂打听过了,省城郊区的屯子今年八成是养长白猪的,还有一些是跟本地猪杂交的猪。

        自己去买的话开着拖拉机,起早贪黑一天也能打个来回,只不过畜牧站保险些,他们卖的猪羔子都是经过检疫的。

        自己去买便宜是便宜,猪羔子啥样就靠撞大运了。

        吃完了饭,大丽把碗筷收了,到厨房把碗刷了——早饭是朱逸群做的,他一边干活一边收拾,厨房除了刷碗也没啥活可以干了。

        收拾完之后回了屋,只见朱逸群身后的炕柜半敞着,桌上多了个钱匣子。

        大丽心一跳,“你拿那玩意儿干嘛?”

        “跟你把家底儿交待一下。”朱逸群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大丽坐到他跟前。

        朱逸群打开钱匣子,先拿出来一张存折,“这里面有4500块钱,3000是我剩下的退伍费,1500是咱家卖猪的钱。”

        “十三头猪才卖这点儿钱?”

        “毛猪肉今年涨了,六毛钱一斤,咱家的猪卖了两千四百块钱,两百买了国库券,剩下的钱娶媳妇用了。”朱逸群利落地报帐,“家里的大钱全在这儿了。”

        有钱,太有钱了,大丽说啥也没想到自己嫁的男人这么有钱,“咱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攒着攒着攒着,多攒几年能不能够一万块钱?“咱家买拖拉机不?”

        “拖拉机的事来年再说。”朱逸群今年没打算买拖拉机,他主要是有点儿忙不过来。“这个是昨天的礼帐。”他把礼帐本子拿出来了,钱匣子里面全都是五毛、一块的钱,村民随礼也就是五毛一块的随,他父亲去世多年,人脉除了本家就是他当年的那些小兄弟,他走了五年,回来也没特意找过他们,那些人有些知道消息自己来了,有些没来。

        两口子盘腿坐炕上数钱,一共也就是收了不到五百块钱的礼。

        他们俩口子年轻,家里又没有老人,这些礼将来搞不好要数倍奉还。

        不过这个时候数钱还是挺高兴的。

        “这点钱就不存了,家里日常得花用。”

        “家里哪有啥花钱的地方。”米是朱有财和马占山去年送的一家送了一袋子,朱逸群吃了一年才吃完半袋子,等到了秋天自己家的苞米跟自留地里的小米就熟了,足够吃了。菜是自己家园子的,馋了想吃肉就去进山下点儿套子或者去钓点鱼,也就是电费花点钱,烧柴山里有得是,别的哪有花钱的地方啊。

        “我想在咱家打眼井。”

        “打井?”

        “咱家养猪需要水,自己家打井划算,到时候配个水泵,浇园子啥的也方便。”

        “那得多少钱啊?”

        “四五百块吧。”

        大丽瞧着钱匣子,不行!钱匣子要空啊!出大事了,要没钱了!(存折里的钱哪能算钱?存折里的钱死都不能花)。

        她下了地弯下腰大缝纫下面那个圆洞里掏啊掏,掏出一个纸包,她把纸包拿到桌上,“这里有四百块钱,是我妈给我的压兜钱。”

        他总共花了五百块钱彩礼,除了一个媳妇之外能看见的大件缝纫机一百四+缝纫机票,别的杂七杂八的陪嫁一堆,还陪送了四百块压兜钱,里外里赚了……

        “你的私房钱你自己存着,等过了三天我继续在外面接厨师的活咱就来钱了。”

        哦,也对,还是能挣钱的。

        “井也不是明天就打,咋地也得等十月份以后,还得找人看看咱家有没有水。”

        “我爸头两年也说打井,我妈说打井太埋汰,别家指定上我家挑水,夏天还好,冬天整得到处都是冰。”村里只有西头有一个公用的辘辘井,全村指着那口井吃水,也不是没钱打井,就是谁家都觉得打井自己家方便了,街坊也方便了,都来自己家接水太麻烦。

        “咱先可着自己方便。”至于别人来家里打水怎么办?朱逸群自有计较。

        两人把钱归拢了,重新放回钱匣子里,大丽盯着朱逸群把钱匣子放回去锁到柜里,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知道了家底又怎么样?钥匙不在自己手里。

        自己还傻乎乎的把娘家给的私房钱给拿出来了,天啊!虎透了。

        “明个我给你配把钥匙。”朱逸群紧接着的话让大丽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虎了。

        不对,他要是不提呢?自己能抹开面子跟他要?

        大丽的脸跟一张白纸一样,有啥想法全摆在明面上,朱逸群哪有看不明白的,无端得觉得这样的她特别可爱,手指头发痒,忍不住伸手扯了扯她的发梢。

        “干嘛扯人家头发?”大丽把头发夺了回来。

        “好玩。”朱逸群笑嘻嘻地跟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小子区别不大。

        刚结婚,又不兴出去串门,亲朋好友有眼色的也不兴过来瞅人家新婚两口子,家里的活目前就眼前这点儿,干完了就没啥事儿了,大眼瞪小眼的,可不就是撩闲吗?

        “我带你去咱家地里看看。”

        “咱家地有啥好看的?”她又不是没去过,自从两人确定关系,家里的园子大丽种了,地大丽去看过了,朱逸群铲地的时候她还给送过饭,两家离太近的“坏处”就是啥神秘感都没有。

        “那我领你上山。”

        大丽刚想答应,透过自家的玻璃窗看见外面有人走动,还有人在自己家附近聊天,“不去。”快丢磕碜的,回想尚老师说得话,好像全村人都知道昨晚他俩那啥了一样,虽说结婚没有不那啥的,也怪丢人的。

        “那咱俩躺会儿?”朱逸群一边说一边把手搭在了她的腰上,顺着衣裳缝往里面摸,显然不是想再躺会儿。

        “被人看见。”大丽挣了两下挣脱了。

        “拉上窗帘。”

        “更磕碜了!”大丽从炕上跳了下去,不能跟他搁炕上呆了。

        朱逸群躺炕上瞅着躲着往一边缩的大丽直乐。

        “晚上想吃啥?”

        “才几点啊,就寻思吃晚上饭。”她瞅了瞅外面,“我去铲铲园子。”没活找活也不能搁屋里呆了。

        她理了理头发出了屋,进下屋拿出了锄头到园子里铲地,“刚结婚就着急铲地啊?”隔壁邻居朱六婶儿笑呵地说道,朱六婶论辈份是朱逸群的叔伯婶,跟朱逸群家紧挨着,她岁数不大,还不到三十呢,叫婶儿是因为她辈大,她又往里头瞅,“大林子呢?”

        “搁屋呢。”

        “他舍得放你出来?”

        “六婶儿,你咋说话呢?”这咋一个个的都不唠正经嗑呢,过去她当姑娘的时候,谁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啊。

        “都搁那个时候过的,我那个时候也害臊,过来咱俩唠唠,婶儿有正事问你。”朱六婶招手让她过去,“啥事儿啊婶。”

        “九月份我家二丫就上公社上学了,我听人说公社老师都黑,要钱收礼啥的,有这事儿吗?”

        “没有的事,公社老师都挺好的,就是花费大点儿,学费不像咱村一样学费啥时候有钱啥时候交,书本啥的也都得自己使自己的。”

        “唉呀,那得花多少钱啊,一个丫蛋子……”

        “丫蛋子也得读书啊,你家小可学习挺好的,到公社能跟上,咋地也得读到小学毕业啊,你记不记着前好几年大庆来咱们这儿招女工,全公社就咱靠山屯去上的人多,别的屯子的女孩儿有些连字都不认识,万一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不让孩子念书不是把孩子耽误了,让孩子恨咱一辈子?”

        大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去公社上学一年连学费杂费带车费全下来也就是四十多块钱,说起来“不贵”可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太贵”,尤其钱花在女孩儿身上。

        这是现实,她不能从别的地方劝,只能从“实际”角度劝。

        “现在哪儿还有招工这么好的事儿。”不过看她那个意思,多少有点儿心动,“先让她上一年,看看她学啥样吧,我家可不像你们家条件那么好,供那么多学生,听说你家弟弟妹妹还要到县里上初中?”

        “嗯。”

        “唉,我家大姑娘可惜了,当年她跟你妹妹一个班,成绩一直是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后来上公社念高小的时候,我不放心她没让她去,一个姑娘家家的天天起早贪黑走那么远的路,你妈也真舍得。”

        “没办法,为了前程嘛。”

        “唉,养两年吧,养两年我家大姑娘就打发出门子了,找个好人家不受屈儿就行。”她念叨了几句往旁边去干活了,她家的地是真该铲了。

        过了一会儿她家大姑娘从屋里出来,拎着个小筐摘园子里的茄子、豆角。

        这个年纪的姑娘,已经承担家里五成的家务了,小子已经当半个劳力使了,家家都这样,只有马家才那么“奢侈”一个一个供孩子上学。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25  21:47:04~2021-04-26  21:35: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霜染染  2个;咸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空剩当时月  35瓶;柳树  20瓶;皮蛋妞  10瓶;yunxlee  5瓶;24208245、再瘦10斤  1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