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诱国士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小说:诱国士作者:许乘月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10-29 16:35:53
青梧寨顺山而成聚落,  从下往上依次是前寨、后寨、土司行宫三大区域。

        后寨没有可供人居住的建筑,只有山林、药田和晒药场。

        午饭就摆在晒药场。

        热热闹闹地吃过午饭后,大家就继续回药田劳作。

        这些药田为全寨共有,种出的药材归公仓。

        寨中有几家人世代传承制药技艺,  他们会将药材做成药丸或药粉,  供寨子里的人按需取用。

        因为这个缘故,  青梧寨的每户人家都得在春耕中出力。

        前几年凤醉秋都在北境,  今年既正好在春耕时回寨,  自然也得照规矩干活。

        赵渭本要与她同去,  却被她哥哥凤凛冬唤住。

        “赵大人远来是客,  还是留下来同我喝喝茶吧。”

        自家妹妹带个小子回家来,做兄长想探探底,这也是人之常情。

        赵渭止步颔首:“兄长美意,  却之不恭。”

        凤醉秋瞟了自家亲哥一眼,总觉得他这是要出幺蛾子。

        正要说话,却听赵渭低声道:“我与你兄长初次见面,  陪他说说话也是应该的。”

        凤醉秋看看赵渭,  再看看凤凛冬,略有些迟疑。

        凤凛冬挑眉:“你这是担心我会欺负他,还是担心他会欺负我?”

        “你这问题,是在争宠吗?”

        凤醉秋被逗笑,  两眼弯成细月牙。

        “罢了,我谁也不担心,你们自便。”

        凤凛冬不是省油的灯,赵渭却也不是什么无助小羊羔。

        既亲哥撵人,凤醉秋便命肖虎带人留在近旁警戒,自己拎着锄头往药田去了。

        凤凛冬行走不便,  早已让人在林下竹棚内摆了茶果点心。

        赵渭让肖虎带人避远些,自己则替凤凛冬推着轮椅进了竹棚。

        淳香的山间粗茶,娇艳的时令莓果,配上竹棚外的秀雅山色,颇有点平淡悠远的岁月静好之感。

        “赵大人请坐。”

        凤凛冬面带歉意的微笑,客套得很。

        “山民粗鄙,不如京中王府事事精致,委屈大人了。”

        “兄长言重了。我离京多年,在赫山也是诸事简便的。”

        赵渭落座,随和从容如在自家。

        “兄长若不嫌弃,与祖母一样唤我‘玉衡’就好。”

        他很不拿自己当外人,不但对凤凛冬一口一个“兄长”,还直接将凤家老奶奶称为“祖母”。

        这便是在提醒凤凛冬,自己已在老人家跟前过了明路,得了认可。

        三言两语间就给凤凛冬扣好了“大舅子”的帽。

        凤凛冬哪会看不破这点小伎俩?

        他十指交握放在膝头,皮笑肉不笑:“青梧寨婚俗与外间有些不同。赵大人这声兄长,怕是叫早了点儿。”

        “兄长这话怎么说的?”

        赵渭笑笑,反客为主地拎起茶壶。

        “好像我与阿秋的事还能有什么变数似的。”

        凤凛冬以指尖轻点下巴:“哦?你与阿秋的事,信王殿下无异议?”

        赵渭可不仅是赵司空,还是信王府三公子,现今的信王赵澈是他兄长。

        按照中原贵胄门第的讲究,信王府既是赵澈掌家,那弟弟妹妹们的婚事便需由他过问。

        赵渭闻言笑开:“兄长放心,我大哥允我婚事自主。而且,他也没有门第之见。”

        若论家门出身,当今信王妃的母家比这青梧寨凤家还不如。

        这不是什么秘密,举国皆知。

        其实凤凛冬也没真担心信王府的态度,无非是随口一提,为接下来的谈话做个铺垫罢了。

        真要说赵渭和凤醉秋的事有什么变数,那肯定在凤家这头。

        赵渭也明白这层,索性将话挑明了:“阿秋既领我回来,对我自是满意的。来时拜见祖母,她老人家对我也应当是满意的。”

        他将桌上两个茶盏都斟到七分满。

        “看来,是兄长对我有意见。”

        “我可没有,别瞎说啊。”

        凤凛冬笑意明朗,话却并不温和。

        “不过,我祖母这几年精力不如以往,消息不太灵通。若老人家哪天听到点什么风声,这变数不就来了?”

        赵渭闻言并不惊慌,只是脑子里飞快转动着。

        他想起凤醉秋曾提过,凤凛冬与本地达官贵人、三教九流都有些来往,消息颇为灵通。

        于是便有了点头绪。

        “看样子,兄长是听说了什么,但还没有惊动祖母,也不想让阿秋为难。”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舒心。”

        凤凛冬也不再绕弯子了。

        “听闻朝中有人主张整建制撤除青梧寨兵籍,赵大人却强烈反对。这传言可真?”

        赵渭抿了口茶,坦率颔首:“真。”

        凤凛冬哼笑一声,从果盘里拈了颗莓果,淡淡瞥他。

        赵渭迎着他的目光:“兄长有何见解,直说无妨。”

        “不敢当。我一介布衣,岂能妄议朝政是非?”凤凛冬咬了口果子,慢条斯理咀嚼着。

        “只是有些好奇,赵大人为何要反对?”

        赵渭将茶盏放回桌上,不答反问:“兄长不妨猜一猜,凤统领对此事是何态度?”

        凤凛冬微顿。

        稍顷,他右肘撑上轮椅扶手上,倾斜着身躯,侧头望向外头的药田。

        不远处的药田里,凤醉秋正与几个半大小孩儿打闹。

        那几个小孩儿身手都不错,在她面前却不够看。

        她身法灵巧诡谲,将那药锄舞得如臂使指,轻轻松松将几个小孩儿逗得气急败坏。

        这样的凤醉秋看起来有些淘气。

        没有凤小将军该有的铁血悍勇,也没有凤统领该有的肃正威仪。

        却妍丽鲜活,明媚生动。

        她是这片山林养大的姑娘,本该这样开怀恣意、率性无拘。

        可惜生在了兵户之家。

        凤凛冬眼眶微涩,口中对赵渭笑哼一声。

        “于公,你是她顶头上司;于私,她对你正在兴头上。青梧寨撤兵籍的事,就算她与你共进退,也未必真是她所想所愿。”

        赵渭也偏头看向药田里那个玩心大起的姑娘,笑意柔软。

        “兄长的意思是,她在此事上选择信任我,只是委曲求全?”

        “谁知道呢?”

        凤凛冬神色无波澜,只是声音沉郁。倒比先前那种假笑要真诚许多。

        “阿秋在赫山,从不会这么与人顽皮胡闹,对吧?”

        赵渭点头:“对。在赫山时,凤统领便是凤统领该有的样子。”

        “她在我和祖母面前也不这样。会撒娇卖呆,偶尔也耍赖贪懒。但真遇事时却自有担当,从不让家人操心。”

        凤凛冬收回目光,感慨笑叹。

        “她好像天生就知道,在什么人面前该做出什么样子。”

        凤家人丁凋敝,老祖母事务繁多,凤凛冬又不良于行,所以凤醉秋打小就要独自面对很多事。

        兄妹与姐妹总归不同。

        凤醉秋对兄长并不藏着掖着,但都只是让他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做何抉择,并不深聊她的内心感受。

        凤凛冬常常不能确定,究竟哪些事是妹妹真正所想所愿,哪些又是她权衡利弊后的迫不得已。

        “我与她虽是亲兄妹,有时却也看不透她。不知哪种面貌才是真正的她。”

        说起心上的姑娘,赵渭眉眼愈发柔和:“依我看,哪种面貌都是真正的她。”

        人又不是模子倒出来的死物,本就有很多面。

        在赵渭看来,凤醉秋之所以在不同人面前有不同表现,绝不是委屈自己去逢迎他人,而是她就想那么做。

        “是吗?”

        凤凛冬若有所思,轻轻咬下第二口果肉。

        “前年军府曾送来嘉奖通令,赞她是同龄人中难得一见的将才,天生骁勇、悍不畏死。”

        他喉头滚动,咽下的不知道是嘴里那口果肉,还是满腹为人兄长的心疼。

        “可她刚从北境回来那会儿,每天半夜都会惊醒好几次。有两回碰着杀鸡宰羊的场面,她竟僵住了,眼神都是飘的。”

        凤凛冬知道,妹妹从来不喜欢血腥杀戮。

        只是所有人都告诉她,那是兵户天职、军令如山。

        她自小听到大,便觉得自己应该那么做。

        哪怕赵渭那么笃定,凤凛冬依然觉得,在撤除青梧寨兵籍这件事上的态度,妹妹选择信任跟随赵渭的立场,只是因为她清楚“应该这么选”,而不是“她想这么选”。

        赵渭若有所悟,眉梢轻扬:“兄长是希望我能看在她的份上改主意?”

        明眼人都清楚,赵渭和他执掌的军械研造司,是昭宁帝军务革新的重要臂助。

        是否整建制撤除青梧寨兵户籍,有权最终拍板定案的人自然是昭宁帝,但赵渭在此事上的立场对圣心偏向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面对赵渭开门见山的询问,凤凛冬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我们年年都种这么多药材,赵大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赵渭愣了愣:“请兄长赐教。”

        “青梧寨人上战场,除了要带兵器,还要自带伤药。”

        凤凛冬的声音很轻很轻。

        “不是什么救命仙丹,就是迅速止血、短暂麻痹痛觉。如此,只要还有一口气,便可再战。”

        中原历来有个传言:利州军天生无畏,上阵不死不休,青梧寨兵尤甚。

        可是,只要是个人,受了伤就会痛,血流多了就会死。哪有那么多天生无畏?

        “祖祖辈辈都说,兵户的职责就是不惜命,我们一代代人都为了战死而生。我打小就觉得,这没道理。”

        凤凛冬扯了扯嘴角,冷淡轻哂。

        “是,总要有人去保家卫国。可凭什么老是我们、只是我们?”

        这话虽因激愤而略有偏颇,但细品品,却也没错处。

        其实不止凤凛冬,很多兵户儿女心中都曾闪过这样的迷茫与不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士、农、工、商从军,都会被盛赞大义。

        而一代代兵户前赴后继地战死,时常惨烈到近乎绝户,世人却仿佛理所当然。

        谁的命不是命?

        这天下又不是兵户的天下。

        “我眼界胸襟不如阿秋,更不如你赵大人。”

        凤凛冬自嘲般淡哼。

        “你们着眼大局,想的是守好家国河山。我却只想要我的妹妹,还有她的孩子、她的后世子孙,能白首而终。”

        白首而终,这对兵户人家来说,曾是个遥远而奢侈的梦。

        如今这个梦近在眼前,有一半机会能成真。可赵渭这个有心与青梧寨凤家姑娘结亲的人却说,他反对。

        这显得赵渭此人特别冷血。

        事关国政,凤凛冬又非官身,眼下赵渭并不方便详细解释。

        他挠了挠额角,沉默端详凤凛冬半晌,最终无奈哂笑。

        “我听阿秋说,兄长是利州很有名的讼师。”

        凤凛冬回神,疑惑睨他:“什么意思?”

        “夸你舌利如刀,很懂拿捏人心,”赵渭勾唇,“若今日换个人坐在这里,多半就被你说得改主意了。”

        凤凛冬的笑眼冷凝些许:“你是说,哪怕因此导致你与阿秋的事生变,你都不会改主意赞同裁撤青梧寨兵籍?”

        “我反对自有我反对的道理,请兄长静观其变,别轻举妄动。”

        赵渭敏锐地察觉他的异样,大略猜到他想做什么,神情立时冷肃。

        “朝廷对此事尚未作出最终决议。最快在今年底,最迟明年中,此事就会见分晓。”

        赵渭从不曾轻忽罔顾兵户的牺牲与付出。

        他虽反对整建制撤销青梧寨兵籍,却也在为这个群体争取另一种可能。

        不管最终成与不成,他都在尽力。

        凤凛冬静静看了他许久,耸了耸肩:“哦,行吧。”

        看样子,像是勉强接受了赵渭的说法。

        赵渭眼珠轻转:“兄长最近和州府布政司柳大人走得很近?”

        凤凛冬淡淡扬睫:“赵大人何出此言?”

        “听我一句劝,别卷进来,更别带着整个青梧寨卷进来。”

        赵渭端起茶杯浅啜,润了润喉,才接着道。

        “柳仁那老狐狸,死道友不死贫道的。”

        “怎么说?”

        看在凤醉秋的面子上,赵渭耐心为他解释个中玄机。

        “青梧寨全员撤除兵籍,此事若成,便是举国头一份。在利州而言,算是主政官员的政绩,能更得民望……”

        柳仁是利州布政司主司,对利州都督赵萦又忠心不二。

        他显然急于为赵萦、也为他自己,抢下这柱头香。

        但此事关乎昭宁帝亲自坐镇的军务革新,牵连甚广,朝廷必须审慎众议。

        要不要整建制撤兵户籍?能不能撤?

        只撤几处如青梧寨这种贡献巨大的兵户聚居地,会不会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隐忧?

        若撤全国所有兵户,如何保障将来的兵源?

        没了稳定的兵源托底,怎么确保国门固若金汤?

        这些问题都需推敲周详,备下后手预案,可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断的。

        目前昭宁帝有所顾虑,朝中各方还在博弈,局面尚不明朗。

        “……柳仁那老狐狸既想抢占先机,又不想担半点站错队的风险,便想撺掇你凤家煽动整个青梧寨,去替他投石问路。”

        凤家老奶奶不是个普通的乡绅老妇。

        她在青梧寨有类似祭司的职能,威望很高。只要这位老人家发话,青梧寨人就会把事情闹大。

        再加上凤凛冬这种消息灵通、人脉深广的助力,串联多地兵户一起闹也非难事。

        可若真以民意倒逼朝廷仓促决断,后续一旦出半点差池,青梧寨能有什么好下场?

        “凤家老奶奶为人谨慎持重,不会因为外人的三言两语就去蹚这种浑水。”

        赵渭以指节叩响桌面,严肃地直视凤凛冬。

        “柳仁正是清楚这一点,才将话递到你这里,指望借你之口去说动她老人家。”

        老人家不会因为外人的话轻举妄动。

        但换自家相依为命的孙儿来传话,那就难说了。

        “英雄所见略同。”

        凤凛冬像瞬间换了个人似的,一扫方才的哀伤低沉。

        “我也觉得柳仁那死老头没安好心,所以在祖母面前半个字没提。”

        赵渭顿时无语:“你既知道他没安好心,刚才为何还帮他当说客来劝我改主意?!”

        “我哪是帮他?”

        凤凛冬冷笑,眼神渐起寒凉。

        “去年那死老头想按头让阿秋去陪坐官宴的事,在我这儿可还没翻篇。”

        赵渭的赫山军械研造司是皇属,不受利州府管辖,却需利州府让渡财税、保障供给。

        利州府以柳仁为首的部分官员打着小算盘,逮着机会就给赵渭找不痛快,想逼他将军械研造司迁离利州。

        去年凤醉秋刚到赫山上任不久,柳仁明发公函让她去陪坐官宴,其实就是冲着赵渭去的。

        最后是赵渭强硬将这事扛下,还扯了军府大将军令子都下水,柳仁只能作罢,凤醉秋才没有无辜受屈。

        这事在当时没闹大,外间知道的人并不多。

        但凤凛冬素来消息灵通,关于自家妹妹的事更不会错过。

        “我心里记着柳仁这笔仇,且等着机会补刀弄死他呢,怎么会帮他?”

        凤凛冬敛了冷厉,捧起茶盏狡黠眨眼。

        “我方才,只是考验你罢了。”

        赵渭暗暗磨牙,忍住殴打他的冲动:“考验什么?”

        “等柳仁发现我不会傻到被他当刀使,他应该会设法从别处下手去动摇你。你常年不出赫山,我怕你消息闭塞,早晚要被那老贼算进圈套里。”

        凤凛冬抿了口茶,略抬下颌。

        “我就想试试,你在人情压力下,还能不能始终保持立场坚定。整建制撤销兵户籍,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朝堂大事,若只是碍于姻亲关系,听我卖几句惨就改主意,那你这赵司空可难堪大用。”

        赵渭扶额哂笑。

        若这人不是凤醉秋的亲兄长,真想一脚把他踹出八丈远啊。

        “兄长一介布衣却操着国相的心,竟还亲自考察官员的能力心性,实在辛苦了。”

        对于他这阴阳怪气的反话,凤凛冬并不着恼。

        “这不是我家阿秋对你有点意思么?她初次喜欢一个人,我当兄长的总要探个底才行。”

        赵渭不忿嗤鼻:“什么叫她对我‘有点意思’?她是非我不可。”

        “你在说什么梦话?她没送你银腰带,那就不叫非你不可。”

        凤凛冬讥笑挑衅,眼神扫过他身上雅致的锦袍。

        “再说了,看你这斯文端雅的模样,今晚打火边擂怕也没什么胜算。”

        赵渭一滞,蹙紧了眉:“打火边擂?那是什么?”

        凤凛冬笑得不怀好意:“哟,她是不是没告诉你,青梧寨春耕到底是做什么的?”

        赵渭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难道不是大家一起耕种药田,晚上喝酒玩乐什么的?”

        反正凤醉秋是这么说的。

        凤凛冬拊掌大笑:“看来她没好意思跟你说太透啊。”

        青梧寨春耕起源于前朝中期,是个非常古老的传统。

        因为寨里都是性命朝不保夕的兵户,在谈婚论嫁上不受外间青睐,议婚艰难,寨中各家便只能频繁内部结亲。

        如此一来,血缘越来越近,生出的孩子们身体一代不如一代。

        为解决这个问题,便有了“青梧寨春耕”。

        每年春末夏初,寨中长者会提前占卜问神,定下当年的“春耕日”。

        若连天晴好,春耕便持续三日,遇雨则延长至五日。

        问神后定下日子,寨中各家就会通过各自的人脉,向外间一些适龄的未婚男女发出邀请。

        受邀者若也有意,便会如期前来。

        大家在白日里一同耕种药田,日落时向金凤山神行祝祷礼。

        祝祷结束,年长者早早避回前寨,年轻人们就点起篝火,在夜色中饮酒玩乐、彼此相看。

        以凤醉秋为例,若有两个以上的人看中她,同时也得她眼缘,那这些人就要在篝火边当众打擂,以武决胜。

        “最终那个胜者才可以去她的吊脚木楼听她唱情歌,然后就可以……”

        凤凛冬笑容怪异,挤眉弄眼。

        “咳咳,你懂的吧?”

        青梧寨春耕,说穿了,就是从外间找人来相亲。若彼此看对眼,双方就临时走个婚。

        情出自愿,春风一度,不问将来。

        通俗地讲就是,借个种。

        当然了,这都是古时的规矩。

        现今的青梧寨人在婚姻之事上也受大周《戚姻律》约束,哪还能这么野浪?

        只是凤凛冬存心欺负赵渭这中原人,故意说半截留半截挑事儿。

        他摸着下巴幸灾乐祸:“赵大人觉得,我们这习俗如何?”

        赵大人觉得……

        这习俗过于兽性,他身为朝廷栋梁,有义务上奏请旨,取缔陋习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箱误我!我一觉睡醒才发现日期设置错了!!!!吓得我瞌睡都没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