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 > 第104章 第104章 公元前596年

第104章 第104章 公元前596年

小说:[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作者:安静的九乔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28 18:16:27
伊南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巴比伦王子的决定——如果这事情没落在她头上的话。
        王国之间作为政治纽带的相互联姻,  向来是直接忽略当事人的意愿的。
        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本心,拒不接受这种强加的婚姻?
        又有多少人是表面接受,背地里纵情声色,  丝毫不考虑婚姻本身需要忠诚?
        像巴比伦王子这样跟全世界对着干的,可不多见。
        “王子的名字叫什么来着?”伊南一面仔细观察这座夏宫的情况,  一边随口询问身边的米底女官。
        这些女官中,  巴比伦人的语言说得最好,  最为能言善道的,名叫多丽。而看起来身体最壮,最能干活的,就是那天夜里曾经抓住伊南胳膊的尼娅。
        “王子的名字叫做尼布甲尼撒。”
        伊南吓了一跳,  转过身来问:“尼布甲尼撒?”
        多丽点点头:“虽然王子习惯自称‘撒尔’。”
        早先相见,  巴比伦王子自报家门,就是报的“撒尔”这个名字。
        女官们很好奇,  不晓得这位“假冒公主”为什么在听见王子的名字之后这么震惊——当面抬杠的时候她可是神气活现的。
        她们当然不会知道,  尼布甲尼撒——后世为人熟知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可以说是西方世界最为人所熟知的君主之一。他的事迹在《旧约》中频繁出现:《但以理书》中记载,尼布甲尼撒因为拒绝承认神明的伟力,  从而变疯,被从巴比伦王庭赶出。他像牛一样吃草,长出长长的指甲,  宛如鸟爪……上帝以此证明,  神明才是至高无上的掌权者。
        伊南心想:她竟然遇到了这样一位君主,而且在对方登基之前。
        随即她又笑了,  现在她连自己的温饱都还顾不过来呢,  撒尔王子的命运究竟将怎样发展,  暂时与她无关。
        “各位,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被困在这座夏宫了。”伊南将所有的女官和米底来的随行人员全部召集到一起,“我们既进不了巴比伦城,也没办法回米底去。”
        回应她的,只有深深的叹气。
        “如果你们愿意听我的,我应当可以带领大家,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间,重新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然后在巴比伦找点乐子出来……你们,愿意吗?”
        女官们相互望望,眼神有点疑虑。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尼娅这时突然开口:“我信得过伊南……她,犹地亚人。”
        来自锡安的犹地亚人一向以精明的行商而闻名于世。伊南之前自报家门,说她来自犹地亚,倒是让人对她的能力多了几分信任。
        多丽也点头道:“我们必须听您的……因为,您是我们的公主。”
        她的意思也很明白:即使被撒尔王子拦在了城外,她们依旧是护送公主前来联姻的。万一被人发现了伊南是假冒的,她们还是逃不过惩罚。
        于是伊南双手轻轻一合,说:“那么好,我们来看看,我们现在总共有多少财产。”
        女官们顿时把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包括银币和随身携带的食物。
        伊南挑起一枚银币,仔细端详铸币上的半身像。
        多丽赶紧给她解释:“这是您的兄长,米底王国的王,阿斯提阿格斯①。”
        伊南点点头表示她记住了。
        但无论米底王国的王有多大的影响力,现在他们在巴比伦,这些银币事实上等同于白银,只能按照白银的重量来衡量价值。
        伊南掂了掂所有的银币,发现他们总共只有大约四十舍客勒的白银。
        多丽郁闷地说:“这些在路上花用了大半,早知道应该省点的……往后咱们可得多省点了。”
        谁知伊南说:“不用省。”
        “巴比伦王的夏宫附近,有很多陶砖场和烧制陶器的作坊。你们先用这些银币,去买一些陶制的花盆出来。”
        女官们都惊讶了:不用拿这钱先去买小麦和面包吗?
        伊南扳着手指头继续数:“还有各种陶锅、陶盆,生活用的器皿。你们一起去,看到有什么需要的,就全都买回来,不用考虑剩下的钱够不够。”
        女官们全都惊呆了:……这位公主,真这么只顾今天不顾明天的吗?
        “对了,你们顺便找一家铁匠铺问问,看看能不能买几把铲子回来,如果买不起,看看能不能先租……”
        女官们都扶着下巴:铲子?……要铲子做什么?
        伊南看见她们这么一副震惊到了极点的表情,笑着摆了摆手,指指身后夏宫里到处生长的各种奇花异草:“我的朋友们,这些都是钱那!”
        女官们终于都明白了,原来伊南要铲子和陶盆,是整理夏宫这些杂乱生长的花草,把它们移栽到陶盆里,然后拿去贩卖,换钱。
        这确实是一件女官们也能完成的劳动。甚至女官中有不少人,在米底王宫中就学习过园艺和盆栽。
        只是没有人有伊南的头脑,一下就能想到用这个换钱。
        “我们真的可以吗?”多丽震惊于伊南的主意,“这……这怎么说都是巴比伦王的夏宫。”
        “放心吧,他们短时间内不会来管我们的死活。”伊南闲闲地说。
        她料定了王子和国王之间正在“持久战”,双方都各不相让。她们这些女人作为“炮灰”,需要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多待一阵。
        “只有他们先来管我们的死活,才能发现我们正在利用他们的夏宫盈利。”伊南笑着解释,“到那时,他们就也不好意思指责我们。”
        “来吧,我的朋友们。遥远的东方有一句老话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这座夏宫在,不会饿着我们的。”
        震惊之余,尼娅带着几个女官先行动起来:“我们先去找找铁匠铺或是邻近的农人,跟他们说说,也许能借到铲子。”
        伊南一想:也是,能借为啥要租?
        多丽兀自处在震惊之中,但是她又不得不承认:伊南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她们确实需要靠自己支撑一段时间,等待两国交涉出个结果。恐怕只有到那时,才会有人来过问她们的“死活”。
        于是,多丽默默地转过身,拿上汇总到她手里的银币,带人出去,寻陶砖场买陶盆。
        就这样,来自米底王国的“公主”一行,就先在巴比伦城外接近荒芜的闲置夏宫里先住了下来。
        女人们毫不客气地把目前尚且完好的屋子全都占用了,并且迅速地将她们日常起居用品全布置进去。这些空屋子里顿时多了几分“人气”。
        多丽购置来了上千件陶盆——这些东西对于巴比伦发达的陶瓷行业来说,实在不在话下。
        令伊南欣喜的是,多丽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宫廷女官。她买来的陶盘共有三个种类,一种就是普通的粗陶,另一种较为精细、形态美观;最后一种则在表面上了一层深蓝色的彩釉。
        三种陶盘,刚好用来盛放不同档次的花草,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区分了价格。
        移植花草的工作进行得很快:女人们分工协作,一部分人将花草的地上部分进行修剪,一部分人把根系挖出来,一部分人负责装盆。
        这些花花草草被移栽之后,会在旁搁置一天一夜,然后再浇水,保证植物受到损伤的根系不会被泡烂。
        女人们一边移栽花花草草,一边讨论:“这夏宫里种植的花草都很名贵。怎么巴比伦人也不晓得找个花匠园丁来打理打理。”
        伊南听了暗想:那是你们不知道巴比伦的情况。
        她印象很深,历史上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被称为是一个“篡位者”的儿子。
        也就是说,现在王座上坐着的王,那波帕拉萨尔,原本是亚述王国的巴比伦总督。但那波帕拉萨尔不甘心亚述王国的统治,自立为王,并且与米底王国结盟,一起攻陷了亚述王国的首都尼尼微,这才重新建立了巴比伦王国。
        巴比伦王国刚刚重建没多久,现在的王忙于东征西讨。他的儿子尼布甲尼撒正是他麾下最重要的将领,根本无暇造访夏宫。
        只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夏宫,自然无人打理——就像被拒绝联姻的公主一样,无人过问。
        女人们将这些盆栽都准备好之后,先送了一些给附近的作坊和农家,一来先疏通打点,预先搞好关系;二来请这些人家帮她们宣传:这里有美丽的盆栽花草供出售。
        除了这些渠道以外,女人们又将盆栽用车驾载去了人来人往的道路旁侧,当街叫卖。
        “这是相当珍稀的孔雀兰、这是凤尾草……”
        “这是一株两年树龄的石榴,移植在您的庭院里,它夏天能开出红艳艳的花朵,秋天能结出密密的石榴果……”
        “这是月桂树的幼苗啊,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做香料,腌渍或者炖肉都挺好吃……”
        女人们穿着“异域风情”的服饰,带着“异域风情”的口音,叫卖着巴比伦城里也不常见的花草乔木。引来了不少感兴趣的人。
        在听说了这边是米底王国来的公主在“自力更生”的时候,巴比伦人大多解囊相助——王子把远道而来的公主拦在城外,这件轶事早已传遍了巴比伦。
        原本弱势的一方就容易被人同情,现在米底公主不哭不闹,只是让女官们出面卖花草——这份气度,让巴比伦人都觉得自家王子才是理亏的一方。不花点钱帮衬一下,实在是不好意思。
        伊南原本担心这些王庭里出来的女官们拉不下脸面叫卖花草:刚开始也确实是这样的。
        可是一旦开了头,女官们竟然乐此不疲。她们每天傍晚最大的乐趣就是数钱——收回来的这些钱不仅能够换回足够的面包、羊乳和肉食,还能存一些下来。
        “这日子正是过得舒坦极了。”多丽数完钱,仰起头,活动了一下肩膀,说:“既没有王庭这么多规矩,又有吃有喝有钱赚……”
        伊南微笑:看我说得没错吧?赚钱就是很爽的嘛!
        “……最好以后一直这么着下去。”多丽感叹。结果这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大家一起点头,相互看看,突然一起都红了脸:谁也没想到,大家所期盼的日子,竟然是这样的。
        原本一直为进不去巴比伦城而担心,现在远离王宫,自由自在。女官们竟然巴不得巴比伦王子永远和“公主”冷战下去——越是这样,越不容易被人发现“公主”是冒充的,而且日子过得越舒坦。
        伊南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这才哪儿跟哪儿啊?”
        “只要你们肯付出一点点小小的劳动,凭借这座夏宫,大伙儿的日子一定能过得更好的。”
        *
        几天之后,夏宫最外围那些杂乱无章的奇花异草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适合种植的土地已经一畦一畦地显露出来。
        伊南开始带人规划夏宫的土地。
        “这里一小畦,我们种豌豆。”
        “这里种菠菜吧。”
        “这一块都已经分隔出来一片一片的。这里我们种香辛料吧,蒜、葱、各种香草。这些你们懂的比我多……”
        她所知道的几种蔬菜,都是成熟周期短,种下去在一两个月内就能收获的。
        女官们为此都很兴奋:“是呀,这里很难买到新鲜蔬菜,不像在米底。”
        她们兴兴头地去找来了种子,有些是向邻近农户购买的,有些干脆就是在夏宫那杂乱无章的花园里找出来的,只要移栽到指定位置就行。
        但是问题马上出现了——种田和栽花还是有区别的。女人们料理起盆栽来得心应手,但是面对需要犁过的土地却有点儿一筹莫展。
        在体力活上,这些宫廷女官们没有半点经验。一天之内,这个扭了腰,那个崴了脚,一群人没能搞定一畦地,纷纷过来找伊南。
        “公主,我们……”
        多丽话一出口,这才体会到:她们现在已经完全把“假公主”视为主心骨了。遇到任何问题,她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来找“公主”。
        “车夫他们呢?”伊南记得随从中还是有些男性劳动力的。
        “车夫回米底报讯去了。”男人都被多丽派去,长途跋涉,回国向米底国王送信去了。
        “那就雇几个短工吧。”伊南想了想。
        “雇短工?”多丽扭捏地道,“可是我们没钱啊!”
        之前贩卖花花草草换回来的钱,现在已经都变成了各种适合储存的食物:大麦和小麦,腌制的鲜肉和咸鱼,耐储存的干酪……还有各种各样的家居生活用品。女官们好日子过习惯了,生活质量不愿意降低,因此她们采买来的第一批用品全都是质量最上乘的。
        谁能想到她们这么快就又需要用钱了?
        伊南一拍脑门:忘记提醒女官们,手里需要留下些流动资金,以备不时之需的。
        不过这也没关系。
        “钱是小事。”伊南吩咐下去,“你别让大伙儿担心,钱会有的,短工也会有的。你让大家该休息的多休息,扭伤的崴脚的,尽快将养好。”
        多丽刚应下,只听伊南说了一句:“明天我找个机会进城。”
        *
        伊南没费事就进了巴比伦城。
        她预先换上了一套巴比伦人的服饰,再加上一口流利至极的巴比伦话,守卫没问就让她进城了,应当是把她当成了巴比伦的居民。
        伊南进城之后,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巴比伦还是巴比伦,房屋鳞次栉比,街巷密如蛛网。
        她愉快地走在曾经走过的街道上,听着石板路上传出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仿佛听见了回荡千年的回声。
        但是昨晚米底王国的女官们可是好好把她教训了一番,将巴比伦城形容得十分不堪。
        她们都说巴比伦城是藏污纳垢之所,而且巴比伦人做起生意来太过精明。她们还要伊南小心避开那些因为过分狭窄而十分阴暗的小巷——
        “主管战争与爱情的女神伊什塔会在巴比伦城里寻觅她的猎物,那些年轻而俊俏的男人,然后把他们拐到小旅馆里和巷子的背阴处偷偷地亲吻。”
        伊南:啊这……我并不会这么干啊!
        女官们差点没被她气傻:“是让你避开这些地方,免得冲撞了神明,被神明责罚。”
        伊南赶紧闭嘴,心想:可怜的伊什塔,这都一千多年了,她竟还是这么一个好色且好战、精力旺盛的女神。
        现在,她已经来到巴比伦中心繁华的商业街上。她沿着街道,一间商铺一间商铺地找过去。
        她在找阿布留下的那间铺子。
        事实上,这间铺子还存在的希望很渺茫。
        阿布和阿普这一对快乐的小夫妻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此后希律带领巴比伦人抵挡了赫梯人的进攻,巴比伦由此获得了一段和平而繁荣的时期——直到亚述崛起。
        残暴的亚述人征服了巴比伦,并把巴比伦当做王国的一个行省,直到尼布甲尼撒的父亲,如今的王打败亚述人,巴比伦才得以复国。
        期间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经历了太多风雨。伊南想:即便有产业能侥幸保留下来,应该也不太多。
        另外,阿布与阿普的后人,他们没有见过当年的“伊丝塔小姐”,没有得过她的恩惠,要他们履行先人承诺的义务,这要求也着实有点高。
        巴比伦城市的格局并没有怎么改变,但是伊南却找不到原先那间铺子了,问了好几间玻璃中间商,都说是新起的,并不是千年前流传的老铺子。
        就在伊南接近失望的时候,她突然看见了街边某个店铺挂在门外的招牌。招牌的形状她记得,正是当年伊丝塔小姐主持的玻璃作坊的标记。
        伊南快步走过去,一问,那家店却是经营葡萄酒的。
        正当伊南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眼角的余光突然在桌面上瞥见了一样东西。
        ——二十面骰子。
        伊南凝视了很久,终于伸手,将这枚骰子拿起。她的拇指与食指轻轻摩挲这枚骰子,感受骰子表面那层岁月赐予的厚厚包浆。
        店家是个中年人,颇为富态,看不出与阿布或是阿普有半点相像。
        他原本以为伊南已经要离开了,刚坐下,正要低头忙自己的事,忽然看见这个年轻女人拿起了一直在桌面上放着的二十面骰子。
        “您这是……”
        中年男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伊南随手拿过一幅泥板,伸手用这枚骰子,在泥板上印下了八枚苏美尔数字。
        中年男人顿时睁大了眼睛,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你的祖先,有没有……”
        中年男人马上站了起来,激动地说:“您……您等一下!”
        他随即转身,冲向店铺后面的住宅。脚步声咚咚咚地远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咚咚咚地回来。
        那个中年男人额上微微见汗,胸口一起一伏。他手中像是捧着一枚至宝似的,捧着一只橡木打磨成的匣子,来到伊南面前。
        他打开匣子,小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一块泥板。
        那块泥板上有一道裂痕,曾经被修补过一回。泥板一角也被熏黑了。
        那中年男人却格外虔诚地将泥板放置在桌几之上,然后躬身取过伊南刚刚印下的八枚数字,一一核对——一字不差。
        中年人的眼神激动到颤抖:“伊什塔女神在上,原来祖先们说的,都是真的。”
        “原来真的会有人来取走祖先们代为保管的财产。我们家守护了那么多年的秘密……竟然是真的。”
        他认真地打量伊南,待看清这是个年轻且漂亮的女人之后,更加激动地喃喃自语:“天啊,跟祖先们所说的一模一样……哦不不不,我不该对您品头论足的。”
        “你的先人们留下的‘基金’,现在是什么样的了?”伊南微笑着询问。
        “是,是……”中年男人面露惶恐,立即转身,脚步声再次咚咚咚地远去,又咚咚咚地回来。
        这回他拿出的是一枚硬木箱子。
        “是泥板吗?”伊南心想。
        她适当将期望值降低:看这箱子的规模,往里装泥板应该装不了多少。
        谁知打开木箱,里面全都是一卷一卷的羊皮卷,装了整整一箱。
        伊南坐下来慢慢看这些羊皮。看着看着她终于发现:
        一千年,她早先留下的那些财产,连同这些年里产生的孳息,现在已经扩张到了一个庞大到无以复加的数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