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 > 第16章 第16章 公元前6900年

第16章 第16章 公元前6900年

小说:[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作者:安静的九乔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28 18:14:31
洪灾来袭。丹清点了人数,核对了人口板,确认部落所有的成员都回到了山坡上新建的小村里。
        库则带着几个勇者在村口守御。他们不仅要严密观察涨水的情况,还要防备那些惊慌失措逃上山来的动物,慌不择路地直接冲进村子里。
        水还在一点一点地上涨,将通往村庄的道路一截一截地淹没。
        到了晚间,勇者们都不敢安眠,而是在村落周围点起篝火。人们就着火光,监视着水位的变化。
        身后几步就是他们的家园,坐落在半山缓坡上的小村庄,距离山顶也没有多远——苏美部落,事实上已无路可退。
        所有的男人都在村庄外戍卫了一晚上,女人和孩子们则惴惴不安地待在新起的陶砖房里休息,等候着消息。
        有一座小屋内始终有灯火闪烁。所有人都知道伊南就在那间屋子里——神和他们在一起,就这么一个念头,已经足以让他们心中安稳,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下去。
        待到清晨,终于有个好消息传来:“水不涨了!不涨了!”
        水涨到距离村庄边缘还有十几步的时候,水位终于停住了。
        这本应是让人长舒一口气的时刻,却被清晨天空中密布的阴云蒙上一层阴影。
        没过多久,天空就像是被开了个口,大雨倾泻而下——过去那个冬天完全不曾光临的雨季,竟然在这时候赶到了。
        这对苏美尔人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整个部落都在哀嚎:心态崩了……
        人们缩在陶砖房里,用芦苇编成的屋顶只能支撑一天半天,时间久了,就滴滴答答地开始漏雨。
        而这雨又不见停,一连下了五六天,人们连片刻阳光都未见到。
        在这期间,食物是严格按照人数分配的,每个人都只有一小份面包、一小块熏肉、一瓦罐清水。烹饪用的炉子柴草多少有些受潮,一生火整个村子里都是浓烟,因此每两天才开一次火,只能保证烧开足够的饮用水。
        生活艰苦得难以言喻。而村落之外依旧是汪洋一片。
        勇者们都挤在一间砖房里。有个来自卡山的勇者实在是忍受不住了,终于口出怨言:“这要在卡山,现在就只有最强壮的人才能待在这里。”
        他只是随口抱怨,但是这话听在苏美部落的勇者耳中,就有些不入耳。
        “怎么,还嫌弃老弱?老弱吃你种的小麦啦?”一个苏美尔勇者当仁不让地怼了回去。
        “我也只是随口一说。”来自卡山的勇者有些悻悻的。他当然知道苏美尔人的态度,他当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带着妻小投奔苏美部落的。只是大水退去的日子遥遥无期,谁知道部落现在的存粮能不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
        ——要知道,这里可是有大两百号人呢!
        两百张嘴同时吃东西,这几天一过,村里的存粮正在飞速减少——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看不惯你可以滚啊!”苏美尔勇者却不依不饶,也是心里憋久了一股子气,无处发泄。
        “如果不是忠于这部落,老子早就远走高飞了,还用等到现在,还用被困在这里?”来自卡山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他马上从地面上弹了起来,伸手指着屋檐下滴滴答答的水滴,大声说:
        “咱们祖祖辈辈,天经地义,给部落出力最多的人应该得到最好的待遇。我们几个自打来到这儿,福没享过两天,尽窝在这里吃苦受累了——这不公平!”
        几个卡山来人一起跟着跳了起来:“是呀,凭什么出力最多的人得到的和旁人一样?”
        苏美尔人不甘示弱:“要比拳头硬是吗?来来来,我们苏美尔人从来就没怕过谁!”
        “想打架你发话!是在这屋里还是外头雨地里?”
        一时屋子里剑拔弩张,最先开口反驳的苏美尔勇者脸红脖子粗,握紧了拳头。对面来自卡山的勇者满腹委屈,却也不肯让步,挥动着拳头:“来吧,这里没带怕的!”
        “好了,别闹了!”
        身为部落首领,库一直心事重重,直到这时,才出面弹压双方。
        “存粮都还没吃光,现在还远远没到要讨论牺牲谁不牺牲谁的时候!”
        库的话掷地有声,马上让大家冷静下来。
        “就算是存粮不够,部落还养了不少牲畜。只要我本人还有一口吃的,我就会保证大家都有一口吃的。”
        库板着脸,眼光在所有勇者面上掠过。
        他的话短暂安慰了在场的勇者。可是只要一回头,看见外头连绵的阴雨还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大伙儿又都心塞不已。
        如果真要这么无止境地与洪水僵持下去,当然是把口粮供给强壮的人和年轻的人,整个部落能有人存活下去的机会会大一些——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在苏美部落绝对行不通。
        当初辛辛苦苦地种田,硬生生改变了狩猎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能养活更多的人,包括那些孱弱的、没有用的,甚至被视作负担的……因为这些人,同样是重要的,是值得被爱的。
        坐满了勇者的屋子里,气氛沉重而压抑。
        现状如果持续,甚至恶化,冲突必将再次上演。
        谁知就在这时,一种奇特的声音传了过来。
        是一种明亮而清澈的声音,像是口哨,听来又不是口哨,它吹出了高高低低的音调。这些音调组合在一起,莫名地和谐悠扬,音与音之间又圆滑流畅,听起来十分舒服。
        一群性情刚猛的勇者,竟然都听得出了神,原本心中那些郁闷的情绪,躁动的不安,似乎都被这明快的小调小心地安抚了。
        整个村落都静了下来,唯有清亮的曲声在人心中静静地流淌着。待到一曲终了,挤在屋子里的勇者们兀自回忆着犹在耳边萦绕的调子,如梦初醒般地齐声说:“好听!”
        刚才一个劲儿埋怨的卡山勇者,这时候出神地赞叹:“有女神在的部落,就是不一样啊!”
        他这话说出来,这回旁人既没有反驳也没有揶揄。相反,大伙儿一起点头:“可不是吗?”
        谁知远处的曲声只停歇了一小会儿,就又响了起来。只不过重新响起的声音却调不成调,格外难听。
        大伙儿一起伸手堵上耳朵,那声音却十分尖锐,直往耳朵里钻。
        库终于忍无可忍,冒着雨出去,不一会儿,就双手提着丹进来,把他撂在勇者们面前。
        丹嘻嘻笑着,给勇者们看他手里的东西,竟只是一枚叶片而已。
        “刚才是伊南在教我吹树叶。”丹笑嘻嘻地告诉大家,扬着手中的叶片回应了勇者们的疑问。
        区区一枚叶片,就能吹出那样流畅动人的曲调吗?
        “不信?”丹笑道,“不信我来给你们演示一下!”
        “别别别……丹,咱们有话好商量。”人们纷纷阻拦,实在是怕极了丹刚才制造的“噪音”。
        “对了,伊南还让我转告大家,稍安勿躁。现在的雨虽然大,但是不会再造成涨水了。”
        幼发拉底河的洪水都源自上游,下游的雨下得虽然大,但给这偏广阔的平原带来的增量却有限,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伊南说了,等雨一停,大伙儿就可以开展生产自救了!咱们一准能撑到那时候,没问题!”
        生产自救?——这样的新名词,虽然听不懂,但是勇者都能大致明白。
        可不是得努力劳动,自己救自己吗?
        屋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大家又开始说笑起来。人们纷纷憧憬起洪水退去之后的日子:那时候他们要赶紧补种豆子和小麦,还可以再种点儿苜蓿,这样牛羊的草料就都有了,到时还愁什么日子过不下去……
        库却依旧眉头紧锁,显然是有别的心事。他时不时支起耳朵,听听村落里的动静,却又一脸焦灼地坐了回去。
        丹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赶紧拿起树叶,借口伊南让他练习,继续尝试吹奏,惹得库十分烦躁,可又不好意思在这么多人面前再把丹揪起来“呱唧”两下,只能气愤地瞪了儿子两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远处突然传来“哇”的一声婴啼。新生儿响亮的哭声,在靡靡的雨声中格外振奋人心。
        即便在这困境里,这哭声也一样让人瞧见部落延续的希望。
        库一跃而起,冲出低矮的屋檐,像个傻乎乎的青年一样高声喊着:“生了!欢生了!”
        丹也乐得合不拢嘴,也跟着父亲一起冲出屋子,片刻后却又折返,双手一摊:“被从妈妈那里撵出来了!”
        勇者们都没想到,连产妇的亲儿子都被撵了出来,一起拉着丹问情况。
        “没事,是伊南说的,我妈妈现在还虚弱,我妹妹刚出生,太多人挤进屋去不太好。”
        “库听说妈妈和妹妹都好,整个人就像是傻了一样只知道笑,根本想不起来替我说句话!”丹绘声绘色地形容。
        “所以我就只能被赶出来了!”
        丹无奈地一摊手,但是那喜气却从他脸上直透出来,迅速地感染了整个屋子里所有的勇者。
        *
        欢所在的屋子里,库抱着新生的小丫头,坐在妻子身边,扶着欢一道,向伊南表示感谢。
        “若是没有您,这样的洪水来临,我们真不知道该怎样抵御!”库的感激发自内心。
        伊南摇摇手表示库不用这么客气。但她心中也在想:这次幼发拉底河泛滥,连做了充分准备的苏美部落都应付得如此艰难,其它部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想写一点点关于音乐的起源的。人类音乐的起源已经基本不可考,但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大约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出了非常复杂的音乐系统。
        此外音乐也是一种激励士气、安抚人心的重要工具,在这样的时刻,音乐必不可缺。所以就让苏美尔人的音乐之路,从伊南口中的树叶开始起步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