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生之小康农家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秋节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秋节

小说:重生之小康农家作者:有只胖猫字数:2171更新时间 : 2019-03-23 23:58:07
  中秋节,一种说法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从很久以前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第二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为了庆祝秋收遗传下来的习俗。

  因着这些说法,八月十五一大早就有人去了田间地里插香祭拜,祈求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吕德成家今年虽然除了白茶豆角之类的没种其它农作物,却也是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地里。

  吕娇娇将月饼和祭拜用的瓜果放在竹篮子里,由大毛挂在手上,拉着小毛跟着吕德成往外走。

  高氏将几人送出门,一边走一边嘱咐道,“去了早些回来,今儿晌午饭咱早点吃,下晌咱得去老宅帮忙。”

  “晓得了,就插两炷香的事儿,能耽误啥时间。”吕德成应了声就带着两个儿子往外走。

  高氏跺了跺脚,转身往屋里走,一进来便冲吕娇娇说道,“你爹这人啊,就跟你一样,向来不信这些,仔细土地爷一生气,非叫你知道它的厉害。”

  吕娇娇抱着慧姐儿正给她擦口水,头也不抬的说道,“今年还是家里头一回自个儿种地哩,你让爹头一年就信这个,哪里能成。”

  高氏一琢磨,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便抛开这个话题不再理会,反而同吕娇娇说起了另一件事,“听说昨儿个老宅你大伯母同你奶吵起来了?”

  吕娇娇昨儿个被叫去老宅算账,是整个事件的知情人,听高氏问起这个话题便同她说起来,“哪里能不吵,昨儿个算下来花了好几两银子哩,这就是平摊下来,一家最低也得出一吊子钱,大伯母两个吃药花了不少钱,静香姐又刚定了亲,恨不能一分掰成两分用,心里头自然不乐意了,一听花了这么多,脸立马拉得老长,要不是静香姐搁那儿劝着,指不定今儿中秋就不用过了。”

  “你奶也是心疼你三婶儿,她心里头总觉得是个儿子,就想着啥好的都给了她。”高氏却从李氏的角度出发,表示理解。

  母女两又随意聊了几句村里的八卦,这才去了厨房准备晌午饭。

  待到吕德成几个回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晌午饭,把屋里收拾好,吕德成就锁了院门,带着一家老小往老宅帮忙去了。

  院子里的气氛有些微妙,李氏同张氏都自顾自的忙活着,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和谐。

  吕志明正坐在门槛上抽烟,一看见吕德成一家便咧开嘴笑了起来,连忙放下烟斗伸出手走了过来,“哎哟,乖孙女来了。”

  慧姐儿像是认出了吕志明一般,咯咯咯的笑了起来,逗得李氏直呼稀奇,“我说你家慧姐儿还真是聪明,这也没见你爷几面,咋就恁亲近。”

  “你说的啥话,慧姐儿同我亲近你不乐意不是。”吕志明朝她瘪了瘪嘴,一转头对着慧姐儿又乐呵起来。

  “瞅你那得意样。”李氏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他,连忙指挥起吕娇娇几人做起事来。

  没多时三房也来了老宅,毫不意外得了张氏几句冷嘲热讽,幸亏一家人都知道张氏的性子,都懒得搭理她。

  待太阳下了山,忙活了一下午的吕家,终于抬了桌子出来,男人女人小孩分成三桌坐,菜上齐之后还不能开动,一家人得先祭月。

  供桌上不仅摆了月饼,还有几个有象征意义的瓜果,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子孙满堂,柿子象征吉祥如意,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栗子象征儿辈早成家早立业,越是讲究的人家放的越多。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吕德明带着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李氏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也是有讲究的,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还得要一样。

  但是中秋节的禁忌也不少,最为忌讳的就是在中秋节供梨,甜梨不供月,因“梨”谐音“离”,隐意灾难,有悖中秋团圆意义。

  中秋时节正值瓜果收获,作为节日供奉月亮神的瓜果供品也蕴含不少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子孙满堂,柿子象征吉祥如意,枣子象征早生贵子,栗子象征儿辈早成家早立业,等等。但是也有文化上的禁忌,如“甜梨不供月”,因“梨”谐音“离”,隐意灾难,有悖中秋团圆意义。

  中秋节的高潮是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饮同吃团圆饭,这叫“圆月”。如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征合家团圆。菜肴中,“八月桂花鸭”(盐水鸭)必不可少,其次是毛豆烧仔鸡及板栗、芋艿或老菱红烧肉等。

  清人潘宇鼎《金陵岁时记》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人们虔诚遥拜月亮,焚烧神像纸,最后撤下月饼、瓜果等供品,全家人喜而食之。“老南京”还有一“怪”俗:拜月、赏月时,如遇“天狗吞月亮”——月蚀,则家家敲锣、盆和鸣放鞭炮,谓之“驱天狗”。南京民间还有一俗规:“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传说月神嫦娥见了男人会害羞,故摆供、撤供、烧香、烧纸,乃至分食供品等全是家中主妇动手,男性只陪祭而已。担任主祭的女性主妇还要穿上新衣、裙子和花鞋,以讨月神欢喜、求得全家团聚平安。所以,中秋节在南京又名“女儿节”。中秋时节正值瓜果收获,作为节日供奉月亮神的瓜果供品也蕴含不少文化上的象征意义:西瓜象征团圆,石榴象征子孙“梨”谐音“离”,隐意灾难,有悖中秋团圆意义。

  中秋节的高潮是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饮同吃团圆饭,这叫“圆月”。如有亲属未归,席上必置杯筷,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